填寫留言
成人教育學研究
課程單元: 第六單元:學習型城市的未來展望與永續發展
課程時間: 2022.10.18 (二)
課程地點: A302 研討室
學系名稱: 暨大終發碩一
課程名稱: 成人教育學研究
授課教授: 吳明烈教授
學生姓名: 賴財賜
學生學號: 111409514
學習型城市是一個用來描述致力於永續學習和改進的城市的術語。
學習型城市利用其機構和人民的集體力量,創造一個有利於各個階段學習的環境,這包括為居民創造學習新技能和知識的機會,並為他們提供必要的資源和支持。在學習型城市,每個人都被視為潛在的學習者,永續學習可以帶來積極的改變是人們成長和繁榮的地方。
2020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佈《擁抱終身學習的文化》報告,提出要在2050年前建成終身學習型社會。2021年10月,第五屆學習型城市國際大會在韓國延壽召開,大會發佈了《延壽宣言》,目標是通過終身學習加速恢復社會秩,建設健康和富有韌性的城市。當前,諸多國家都在持續不懈地追求建設高品質學習型城市,全球已有1,000多個城市將學習放在城市發展的戰略優先位置。終身學習作為國家發展戰略,推動教育強國,已經成為一個國家使命。
永續發展目標(SDGs)發展是有巨大意義的概念。它指的是最大限度地減少或防止對環境的破壞的開發。城市的主要焦點是可持續努力發展,可持續性是關於創造一個人類、動物和自然本身可以茁壯成長和生存的環境。這意味著做出選擇,確保後代能夠獲得自然資源和生態系統服務。例如,人類是優秀的獵手,但如果我們摧毀了我們的自然獵物,我們最終會耗儘自己的食物。因此,我們必須在狩獵或捕魚時做出可持續的選擇,以便後代也能這樣做。人類的可持續性與動植物的可持續性同樣重要,因為我們的選擇會影響人類以及其他物種的未來。
成人教育學研究
課程單元:第六單元:學習型城市的未來展望與永續發展
課程時間:2022.10.18(二)
學系名稱:暨大終發組碩一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 教授
學生姓名:陳湘雲
學號:111409519
學習型城市的未來展望與永續發展
學習型城市的計畫推動非常需要政府領導者推動的決心、市民的參與和長
遠的規劃,其過程勢必需要不斷的討論、協調,才能形成共識與行動計畫。在臺灣已有的終身學習政策脈絡下,地
方政府能否建立學習型城市願景、能否結合公私部門力量推動學習型城市政策,以落實終身學習社會,實為社會各部門亟需集思廣益、共同研商的議題。 苗栗之美跟在地特色老師在課堂上講解了很多實地到苗栗的經過與心得分享,很謝謝老師跟我們分享到苗栗的過程與心得分享,讓我更進一步認識苗栗的美,希望有機會也可以去看看美麗的苗栗。
成人教育學研究
課程單元:第六單元:學習型城市的未來展望與永續發展
課程時間:2022.10.11(二)
學系名稱:暨大終發組碩一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 教授
學生姓名:劉漢民
學號:111409503
一、苗栗學習型城市
明烈老師建議苗栗可以做的五個第一
1.學習型商店
當老師提起學習型商店時,我腦海立即冒出了:台中霧峰區的『熊與貓咖啡書房』,作家林德俊與韋瑋夫妻從台北回到故鄉,在霧峰開了間書店,不只賣書,還賣咖啡,最重要的還是成為:『大屯社大學創基地』,結合社區大學,當作霧峰文藝復興的基地。
同時跟幾個地方社區合作,進行社區營造,編寫文史,建立文化推動團隊。
我的餐廳在開幕時,就由『熊與貓咖啡書房』跟社大連結,店門口在假日時就是社大的農學市集。
雖然後來餐廳因疫情很快就收掉了,但是作家林德俊與韋瑋夫妻仍舊在霧峰區繼續努力。
一個商店可以就是一個核心據點。
2.學習型組織認證
認證就會有標準,有動機,社區或組織都可以有方向可努力。
3.學習型城市週(節)
互相交流總是好的!不是一天,而是一週,也代表了重視程度。
4.企業參與
企業回饋地方,花在刀口上。
企業工作者若能夠實際參與學習行動,更是另一種號召,以及宣示。
5.學習地圖
學習地圖就可以有套票,有套票就可以互相拉抬,有拉抬就有機會成長。
觀光客也有地圖可以依循。
二、學習型城市的未來展望與永續發展
幸寧在分享時語音聽起來都有種雀躍的心情,猜測就是遇到『善知識』的歡喜。
佳儒把身家都帶來,學習型城市也就像玻璃一樣,有著各種不同的光芒與顏色,搭配其他展品,相得益彰。
學習型城市就要像幸寧分享時,讓參與者感到歡喜,無論是單純的知識傳遞,或者是人際交流時的互動對話,那是讓學習能夠持續的動力。
歡喜,不是負擔,而是承擔後的喜悅。
學習型城市也要像佳儒的作品一樣,每個人把自己的『所有』分享出來,無論是技能的交換,或者是成果的展示,都讓學習的效果能夠傳遞。
這個人,點亮這個村,這個店,引燃這個鎮。
碩一李文心
2022-10-18, 週二 16:14
線上終身學習論壇心得報告
成人教育的人口數遠大於未成年的學生教育人口數,終身學習在生涯中因此變得非常重要;聽了論壇的討論,才明白所謂的學習型城市的概念,因應著科技的進步,學習由點的個人擴至線性的家庭,再擴大到城市的整個面,學習的方式也不同了,除了實體的面對面之外還有網際網路的線上學習。也經由論壇才明白原先自以爲的成人教育,不僅只是活到老學到老的簡單定義,終身學習的涵蓋更爲寬廣,可以廣至城市與跨國,這是個令人期待的願景。
成人教育學研究
課程時間:2022.10.11(二)
學系名稱:暨大終發組碩一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課程單元:第5單元 國外成人教育機構組織與資源
授課教授:吳明烈 教授
學生姓名:吳雯雯
學號:111409511
一、柏林租屋趣談
人與人相遇都是一種緣份,帶著開放、信任、尊重與不強求。即能安住本心,隨遇而安。
吳教授分享的柏林租屋趣談,言談中充滿了在異地隨機應變的從容,不讓自己陷入膠著與困境。雖然所有因緣巧合皆無常,仍珍惜每一次的機緣與把握機會成就自己完成學位歸國。讓人欽佩。
課程的主題是「國外成人教育機構組織與資源」,
二、單元學習 : 國外成人教育機構組織與資源。
(一)國際主要成人教育組織
1.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
宗旨: 通過教育、科學及文化促進各國間的合作,對和平與安全做出貢獻,已增進對正義、法治及聯合國憲章所確認知世界人民,不分種族、性別、與研或宗教鈞想人全與基本自由之普遍尊重。
2.經濟合作發展組織
理念: 發展學習型組織、學習型城市與學習型區域,俾以促進經濟的永續發展。學習經濟理念的興起,為終身學習的發展,注入新動力。
3.德國成人教育研究院
4.歐洲成人教育學會
5.美國成人及繼續教育學會
(二)觀測國際終身學習大趨勢,是深耕與發展自我;是共獻與服務人群的方向。
1.建構學習型城市
2.推展高齡學習以促進活躍老化
3.擴展職場學習
4.發展成人關鍵能力與生活技能
5.建立學習成就認可制度
6.全面擴展成人學習週
7.促進弱勢團體及低學習參與者的學習
8.確保終身學習品質與卓越
這堂課透過網際網路,學習主要誠人教育領域關心的議題。打開OECD的首頁,探討的時事包含COVID-19 影響的弱勢族群、通貨膨脹籠罩的中產階級壓力、ESG Risk 對環境永續的憂心。這些議題,島國上的也不能意外的豁免,可以從國際經驗學習在地應對。
從終身學習趨勢中,各國也逐漸重視弱勢團體及低學習參與者的學習。我們也關觀察到終身學習落差與知識落差、社會落差、經濟落差及文化落差息息相關也可能代代相傳。透過終身學習翻轉。
第五單元:國外成人教育機構組織與資源、柏林租屋趣談
柏林租屋趣談:
在人生地不熟的國外,吃飽穿暖與住好是首要滿足的,根據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生理與安全的需求最為基礎,是自我實現的基石;而在自我實現的道路中,只要心性堅定,整個宇宙都會來幫助你,古云:人有善願 天必從之,同時我也在學習去積極地認命,就不會怨天尤人,總覺諸事不順,還會很上進地去改善一切事物,去追求一個遠大的目標。
國外成人教育機構組織與資源-課程分享:
一直以來,面對國外的榜樣,我們會習慣去讚頌,甚至是羨慕,但在學習型系統之下我們更應該取其精華,然後內化後形成在地化。
然而在台灣有著非常「自由」的社會風氣,人人都可以在任何事上參一腳,也人人想要融入團體與社會,不願當出頭鳥,這或許跟中華文化有連帶關係,久而久之就忘了如何獨立思考,如何脫穎而出,所以當需要一個強有力的意見時,反而弱化許多;我們的政府也缺乏整合,這將會是政策推行的災難,因為強制性不足,就無法統一目標。
或許,結合過去的經驗,現在的努力,與108課綱的素質教育之發酵,在未來,政府能夠逐漸重視終身教育,就如同一個機構的構成與興衰也是需要時間的沉澱,有時事情是急不得的,越慢反而是越快。
2022全民終身學習論壇
2022全民終身學習論壇
課程時間:2022/10/1(六)線上
學系名稱:暨大終發專班碩一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 教授
學生姓名:張綵庭
學生學號:111436515
原本我既定認知的[終身學習]只是個人活到老學到老,為了在職場上或社會中屹立不倒而持續更新自己,透過論壇中各個教授們分享,才發現自己想的太狹隘了。
個人終身學習很容易達成,看到自己的不足且想辦法補足,但終身學習遠遠大過於此,除了個人之外,還可以擴張到小組、部門、企業甚至是政府,唯有不斷更新及精進,才能跟上這個社會、這個世界。
學習型城市是讓我很佩服的政策,如果每一個城市都有這樣的想法及計畫,這個世界會變得更美好。
透過論壇也讓我發現,想要成為這個計畫的一部分,其實只要從生活中做起就可以參與,期待從這個世代開始,整個社會越來越好。
成人教育學研究
課程時間:2022.10.11(二)
學系名稱:暨大終發組碩一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課程單元:第5單元 國外成人教育機構組織與資源
授課教授:吳明烈 教授
學生姓名:涂英雪
學號:111409517
一、柏林租屋趣談
聖經創世紀第11章記載-為了阻止人類聯合起來興建通天能的高塔,所以上帝讓人類說著不同的語言,無法相互溝通,因此計畫失敗,人類便各分東西。
然後現今有趣的是,由28個國家組成的歐盟,官方語言就有24個,歐盟各機構最為廣泛使用的工作語言就有德語、法語、英語,而老師租屋的房東可使用5種不同語言溝通,可見得人定勝天,大概連上帝都預料不到,Nothing is impossible to a willing heart. 聽著老師分享從初到德國德語仍有不流利,然而,勇氣、毅力與信念 - 一步步從租屋點滴到完成博士論文,相信這些是最大的原因。
二、歐美成人教育機構組織與資源
Learning is earning. 以發心促進發展,以有限創造無限。
再次回顧老師課堂分享的章節-歐美成人教育機構組織與資源之時,腦中突然浮出了2個畫面,一個是我大概在2016年參加親子天下教育座談會時,聽講一位從美回台為台灣偏鄉兒童不平等教育而創立非營利組織- Teach for Taiwan(TFT/為台灣而教)創辦人-劉安婷,另一畫面則是這段時間台北市第一所國小要設置長照中心,家長抗議,施工人員由警察陪伴進入校園。
TFT是約2014年創立,以「孩子最需要的是人」為信念,改善教育不平等為宗旨,以TFT老師為連結學校、社區以及社會的力量的橋樑組織。創辦人劉安婷曾分享 - 以往自己對偏鄉看法,是社會不平等的縮影,現在希望各界不再用可憐與補救的角度看偏鄉。她認為,「創新來自於邊陲」,偏鄉的現狀所有人都不滿意,會有想要改變的動機,就有機會做教育版的地方創生。
再拉回到北市第一所國小要設置長照中心,家長、社會局、施工人員混亂畫面的新聞…家長說著:老幼共學只是想像畫面…
此時再回頭讀著歐美各國成人教育機構組織與資源之時,心有戚戚焉,我們距離「終身學習」真的還有段距離,雖然如此,保持正念,我們已走在路上了。如老師所分享:「以發心促進發展、以有限創造無限」的精神,透過更大的發心 發願以積極促進終身學習的發展,並且充分善用有限之社會資源以創造終身學習的無限價值。 「確保包容與公平的教育品質,並且促進人人擁有終身學習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