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寫留言
曾美陵110409517
2022-06-06, 週一 23:15
2022暨大與中正跨校研修會
學習型租織研修會:U型理論&方案規劃&世界咖啡館&疫情下學習的數位素養
五項修練和知識管理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上課日期:111.04.09
地點:暨大、OLD反思咖啡
姓名:張薰予
學系:暨大終發專班碩一
學號:110436503
之前上課老師多次提到的OLD咖啡,終於在全班集體投票同意後才得前往,一探這家神秘的咖啡館。
移地上課,對於學習其實會增加更多不同元素的刺激,接觸更多非正規的學習內涵。
歐德咖啡的老闆,從退伍軍人的身分學習成為一位終身學習者,將自己所愛的咖啡嗜好,成就咖啡職業與事業,也考取多張證照。咖啡館具有獨特的風情,咖啡與蛋糕都不是機器標準化的生產,因此也沒有制式的菜單,這裡每個座位、每個杯子都有故事,可以讓老闆決定喝甚麼咖啡,在這裡喝咖啡的人也可以是菜單的一部分。老闆在咖啡上是專業的達人,但是他的分享卻表露出無私和熱忱的氣質,知識很滿很豐足的專家,是不吝於給予的。
我們從咖啡的麻布袋開始,一杯一杯的咖啡進到腦袋裡。同學各組開始硬課程報告。
彼得‧聖吉的五項修練:
第一項修練:自我超越 (Personal Mastery)
自我超越的修練是學習不斷釐清並加深個人真正願望,集中精力,培養耐心,並客觀的觀察事實。自我超越是學習型組織的精神基礎,組織整體對於學習的意願與能力,植基於個別成員於學習的意願與能力。
第二項修練:改善心智模式 (Improving Mental Models)
心智模式是根深蒂固於心中,影響人們如何了解這個世界,以及如何採取行動的許多假設、成見或甚至圖象、印象。把鏡子轉向自己,是心智模式修練的起步。因此我們要學習挖掘自己內心世界,嚴加審視。有效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有學習效果、兼顧質疑與表達的交談能力,並以開放的心靈接納別人的意見。
第三項修練:建立共同願景 (Building Shared Vision)
傳統將個人願景當作組織共同願景。共同願景是整合所有未來的景象,幫助組織培養成員主動而真誠的奉獻與投入,而非被動的遵從。共同願景能夠凝聚並堅持實現共同的願望、理想、遠景、目標,有了可望實現的目標,大家會努力學習、追求卓越。
第四項修練:團隊學習 (Team Learning)
團隊的學習方能促進組織的學習,當團隊真正在學習時,團隊整體可以顯現出色的成果,個體也能快速的成長。團隊學習的修練從「深度會談」開始,是一個團隊所有的成員,提出心中的假設,進入真正一起思考的能力。
第五項修練:系統思考 (Systems Thinking)
見樹又見林的藝術,系統思考強化其他每一項修練,幫助組織認清整個變化型態,並瞭解如何有效的掌握變化,開創新局。系統思考以一種新的方式使人們重新認識自己與其所處的世界,是一種心靈的轉變,從將自己看作與世界分開,轉變為與世界連結。
以及第六項修練:知識管理 (Knowledge Management)
組織有效結合科技、人力及資訊,藉由知識的選取、儲存、整理、分享、應用及創新,促進組織成員共享與創造新知,以增加組織資產和提升組織智慧的歷程。
2022暨大中正跨校組織學習研修會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課程標題:2022暨大中正跨校組織學習研修會
課程時間:2022.05.28.29
課程地點:線上上課
學系名稱:110終發碩一
授課教授:吳明烈教授
學生姓名:石蕙萓
學生學號:110409510
心得:
5月28.29跨校組織學習,原本期待的實體課程因疫情改為線上研討,本次成員來自暨大終發碩士在職專班、終發碩班與中正成教所,大家參與研修會的熱情沒有因疫情而減少,非常熱絡的在進行每個討論。
開幕典禮- 由指導教授明烈老師開場,人生觀分享:五隻手創造亮麗人生: 1.握手:密切的人際關係與社會網絡,一起成就共同理想,共學、共享、共好;2.舉手:樂意請教、請益、請問,樂意意分享的一隻手是1+1>2;3.牽手:互相協助與提攜扶持,一同走過人生幽谷、一切困境,更能激發起美麗生命浪花,互相牽成而不是互相牽制;4.拍手:給予適時的讚美與鼓勵,讚美不足,無法產生良好的成效,亦不足以撼動人心。讚美過度,則令人不自在;5.動手:展現執行力,實踐僅是做完一件事,而實現不僅是強調做完,更是要完成與成就,肯做夢、肯做事,會做夢、會做事。以五隻手創造亮麗人生,來激勵每個人。
第一階段: 由中正大學成教所同學介紹U行理論精要,最深刻得一段是面對火災:作者面對家中三百五十年歷史的大農舍被火燒光殆盡,而住在農舍一輩子高齡八十的爺爺,在隔天前去火災現場,拉起著正在清理現場的兒子說:抬起頭來,兒子,要往前看!作者爺爺在最後的人生,不是擔心一輩子的東西付之一炬,而是聚焦於湧現的未來。這個舉動深深的在作者內心撥下種子,多年後他開始努力湧現未來而不是像過去學習,將事情做到最好。
作者眼界開闊,因為他有一個懂得將眼光放遠的爺爺,是影響他改變未來的重要關鍵
在這裡我學習到成就一件大事,必須將眼光放遠,不向過去學習,而是逐漸聚焦湧現未來。
第二階段: 由暨大終發碩士在職專班介紹學習型組織個案分析與方案規劃,個案分析的重要性: 找出問題的原因、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提供預防措施、協助個案潛能充分發展、提升組織機構的績效。
分享學習型企業—日產裕隆 ,這家公司由紡織起家到汽車製造業的蛻變,裕隆日產以「塑造會增值的人才」為主軸,培養出1st【創新、速度、團隊】的人才,造就全球日產員工滿意度第一名,基於共好利他邁向永續經營,期望在國家人才培育發展上扮演重要的角色。裕隆日產執行資訊化改革以知識管理作為標的,把知識管理定義為累積組織記憶。從建立學習型組織、目標管理、知識盤點、協同商務著手。透過知識管理活動,塑造分享文化並轉型為學習型組織 推動學習型組織影響: 員工滿意度全球日產第一 率先業界導入i-NISSAN 數位化展間及平臺 EPS、優異表現、在社會成效培育臺灣汽車業專業技術人才,激發莘莘學子創意札根國家未來主人翁、增加產學合作善盡企業社會責任,他們的精神和毅力值得學習大家來探究與學習。
學習城市 澳洲-溫德堡城市願景:成為具有高就業率的社會包容性城市,近期目標:創造充滿活力的社區-溫德姆不僅六年來舉辦了自己的溫德姆學習節,還與澳大利亞梅爾頓市合作協調舉辦全球學習節,並成功與其他五個地方政府合作舉辦了“學習節”。這些活動幫助人們獲得找到工作所需的知識,為社區的經濟和社會福祉做出貢獻。學習型城市,社區學習文化與學習策略強調公平與包容,讓不識字的民眾有再受教育的識字機會,同時也讓每個公民都有學習與成長空間,應該是他們執行成功的條件吧 !
這裡學習到運用資識管理,有系統的思考,應用五隻手的功能 ,讓自己和別人一起提升,達到互助,才能讓生命活得更美麗。
第三階段:世界咖啡館 –老師有特別叮嚀大家要裝扮或拿道具,本次活動由暨大碩班同學們主持引導大家跑全場,帶領的同學以原住民風承現,原本我自己做了一頂小帽子夾在頭頂上,看見帶領的同學吹起民族風,我也嘗試變裝,將自己裝扮成印地安風,來呈現各種身分。
投影片上的一段話--『你能改變-對話,就能改變未來』拉開序幕,主詞人介紹世界咖啡館的源起、原則、角色與職責,世界咖啡館的社群他們相信可以靠「真正重要的對話」釋出力量來幫忙打造未來;世界咖啡館是集體的智慧 ,有生命的網路模式、咖啡館的對話流程 、整合式的設計原則、 隨著主持人的介紹:對話是一種生生不息的力量、我們的觀點決定我們的作為、越來越期待實務操作的來臨 ;隨後又介紹 :對話作為核心流程、反思與探索、集體見地、探索成果的收成、行動規劃、執行 、意見回饋與評估 等等。
原來世界咖啡館的設計是有它的核心流程, 經持人清楚地介紹 ,讓我對世界咖啡館更加認識與期待後面的活動… 終於講解實務操作及規則的時刻到了, 開始進行小組討論,再跳到不同組討論不一樣的主題,每回合十分鐘,這十分鐘裡每個人都有發言的機會,平常不善言語的我,也比平常上課多了許多話,整個研修會氛圍很好,大家不分你我將自己想法說出來,最後由一個同學整合代表報告,大家討論的相當熱絡,研修會高潮起伏、絡繹不絕, 美好的時光總是過得特別快 …
在這裡學習到對話與交流要有層次,學習不落單,反思及探討自己不足之處,而每個思維都要清楚及有脈絡,才能把事情做完、做好與成就。
第四階段:下午大師講座邀請文教所林海清教授演講,主題:情疫消艇與組織學習, 從疫情帶動遠距教學, 到全面數位學習轉型,到疫後學習新挑戰等等,因疫情改變生活模式、學習模式、購物模式、因應全球疫情模式,一切生存方式改變了,我們必須去面對與接收這不可逆的現實情境,教授分享全球最大的GOOGLE網站,是一間學習型企業 進行有效地團隊學習的公司,它不斷地變革自身以更加有效地管理知識。組織中要構建一種機制,尊重最優秀的員工,也鼓勵最優秀的員工為人才培養做出貢獻。期間談到人與AI協同的新型組織學習:基於場景視角的案例: 探討人與AI協同的組織學習過程和機制,1. 確定場景利用式學習:人(算法工程師和管理人員)將場景分析經驗轉化為AI;2.不確定場景探索式學習:在不確定場景探索式學習中,人將認知經驗轉化為AI的自學習模型,表示未來的生存模式將與過去做一種無形的切割,疫情後的數位教養,例:線上畢業典禮、視訊看診,都是未來所要適應的。線上學習打造數位公民素養,是很重要的一門課題 。
這裡學到要學會尊重與貢獻、順應情境潮流做改變及提升,學習獨立思考、增強閱讀能、及思辨能力,每個人都必須提昇,往後會形成常態性,將是未來趨勢。
閉幕式:由明烈教授邀請線上每位同學簡短的心得,邀請海清教授談談感想,最後,明烈教授結論五個很好 :1.報告內容很好、含精量′高質量學習;2.發表力都很好流暢、有邏輯 3.交流很好: 共學交流、不分皮此; 4.氣氛很好、愉快心情、樂在學習;5.收穫很好:專業成長、邁向;5共:共學、共享、共好、共樂、共憶。為這場精緻的研修會,畫上美麗的句點。
這場研修會讓我大開眼界、如獲珍寶、受益良多,原來學習可以那麼美好,相信與會的每個人都是收穫滿滿。
組織學習、組織文化、組織學習變革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上課日期:111.03.05
地點:暨大
姓名:張薰予
學系:暨大終發專班碩一
學號:110436503
課堂中提到創業,並舉例成功的企業案例,而討論到創業考量時,提到廣告、宣傳,就是以中國人壽「陪練員」廣告影片”We share, we link”為教材,影片中展現企業對於顧客表達的信任與目標,以陪練員隱身在運動員背後的關係,始終陪伴與一起努力的信念,要朝共同目標前進。
而阿吉利斯和雄恩的學習三個層次:單環學習、雙環學習、再學習。提到國內成功企業的學習層次案例,具體的改革措施包括設定目標,從改變生產鏈、生產模式,增加目標、調整產能、增加產線,增加人力或委外,並自動化生產導入成果與品質控管,包括汽車輪圈鍛造的雲林巧新科技、高爾夫球桿代工的大田。
組織效應,蝴蝶效應、比馬龍效應、鳳凰效應、飛輪效應、水結晶效應
組織學習從改變開始,三種改變:一切為改善而改變,改變看似無法改變,卻又能有所改變的改變。
組織學習的方向必須明確,才不致「唉唷一聲撞到橋」。
組織成員的感情,影響組織學習的速度,所以我們要善用五隻手,握手、牽手、舉手、拍手、動手。發展良好的關係,提出與貢獻知識,同心攜手共進,為他人鼓舞拍手和讚美,並且成為會做事肯做事的一員。
跨校研修會
課程時間:2022.05.28(六)-05.29(日)
課程地點:線上
學系:終發碩一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課程內容:U型理論、世界咖啡館、學習型組織個案分析與方案規劃
授課教授:吳明烈 教授
報告同學:中正成教所、暨大終發碩一、暨大終發在專碩一
學生姓名:謝雋玲
學號:110409509
課後心得:
去年聽說跨校研習因疫情改為線上操作,心想沒有實體上課,真實接觸,隔著螢幕互動,這會是一件很折磨的事!然而,在5/28-29紮實地參與兩整天的線上跨校研習課程之後,三組報告內容豐富、簡報精實,含金量高。雖在線上,分組轉場的流程順暢與用心,讓我感受到宛如實境,加上同儕們共學敞開,專心認真的態度,不僅改變了原先的想法,更讓我充實地學習,滿載而歸!!
“U型理論”,會前閱讀時發現需要不斷反思,才能真實理解。感謝報告的中正成教同學,讓工作、家庭與學業三頭燒,時間永遠不夠的我透過同學們的口頭報告,快速地學習到U型理論的精華。U型理論的系統更新,與五項修練中的改變心智模式的概念相通,先從內在源頭看見自身的盲點,使,在團體中透過對話,在系統看見自己。接續使用”針眼”的概念,大抵同”五項修練中的自我超越”,在物質與心智重新整合,形式跟著意識走的情況下,在系統中重新的共同啟動、共同感知,進而共同創造。當中的本位系統與生態系統的利害關係則須追本溯源地反思與探詢,最終在社會演進
矩陣中前進。
學習型組織的個案分析可以:找出問題的原因、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提供預防措施、協助個案
潛能充分發展、提升組織機構得績效;澳洲溫德姆,又稱雲登市。是一個外來人口移入、新興發展的新市鎮,透過學習賺錢節、終身教育計畫、15-25歲的簡歷幫助、和解行動計畫等等策略,讓市民
容易取得學習資源,技能再學習!
世界咖啡館,之前在工作場域或研習面均經驗過,就是一個活動,感受不到其威力。感謝同學們用心的預備,完整讓我認知其發展的脈絡及精確考究細節流程,切實地操作,擁有了不同以往的經驗。個人因分組中遇到的中正博班學長,他的開放分享與樂意指導,幫助我在課程中百思不得其解的困惑就此解開,瞬間對於老師所說的共學分享經驗流有了共感,超開心!
組織學習研修會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上課日期:111.05.14
地點:線上視訊上課
姓名:張薰予
學系:暨大終發專班碩一
學號:110436503
組織學習兩日研修會,參加對象是暨大終發碩班、碩專班以及中正成教的三代同堂班,共四十餘人。兩天流程分為四個主要的主題,第一天上午是U型理論,下午是組織學習個案分析及方案規劃,第二天上午是世界咖啡館,下午是專家演講。
U型理論
U型理論的三個主要元素,盲點、覺知型變革、新敘事。
在分組小組報告時,代表報告者,如同第一階段操作時的盲點,報告雖然是集體討論,但報告內容卻是依照個人習慣與背景,充滿個人內在條件。經過多次操作分組討論之後,每組的呈現更有組織、更有系統,這過程的覺知與改變,似乎是U型理論的第二階段。
世界咖啡館
世界咖啡館透過分享知識,深度會談,透過聆聽,集結觀點形成共識的方法。實際的做法可以透過情境安排設計,每個人可以參與和貢獻。
實際操作世界咖啡館的討論方式,發現有別於以往的團體討論,但可能是大家沒有更廣泛的主題,四輪的交叉對話,最後逐漸停滯也減少了討論的熱情。
林海清教授演講
海清教授的演講題材與資料,是最近期更新的內容,以疫情貫穿各個段落。學習因應疫情的挑戰,各種組織發展出來的新形態,學習不會停止,型態可以不斷創新,培養學習的文化,才能面對未知的挑戰。
學習型組織個案分析及方案規劃
學習理論最有樂趣的部分,在於熟悉而運用,實際應用於生活中的深刻體驗。本次研修報告的準備期間,起初小組五人進入學習智障的情況下,一開始並沒有掌握到正確的題目與報告大綱,侷限在片面的個人想法當中,又在五人各自面臨工作、家庭、生活上的諸多狀況,時間不足、壓力大,陷入膠著。經過每週定時的反覆討論修正,團隊共同相議集思廣益思考問題點,設定工作進度,確定每週的目標,逐漸突破自己的障礙,透過經驗培養出團隊合作解決問題的默契與做法,並且在最後順利呈現。回頭檢視這過程,正是彼得聖吉的五項修練的部分內容。
從這兩天每次的分組討論活動,體認到學習與團隊合作是解決問題不可避免也不可缺少的方式,「一個人走得快但一群人才走得遠」,要集結眾人的知識力量,擷取集體意識、促成集體行動,需要投入更多人的參與;相同的,想要解決一些問題或是創新創造,都是需要集結更多的人,形成團體、團隊的組織,而且聆聽、對話。
110409515林儀親
2022-06-05, 週日 10:42
第六項修練-知識管理
課程時間:2022.4.19 (二)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授課老師:吳明烈教授
課程主題:第六項修練 知識管理
學系名稱:終發所碩一
學生姓名:林儀親
學號:110409505
知識是個人的寶藏,透過閱讀如何將知識變成自己的,老師常說要把知識內化才會是自己的,並將知識分享。
知識意指透過經驗或聯想,而能夠熟悉進而了解某件事情;這種事實或狀態就稱為知識,並透過研究、調查、觀察或經驗而獲得的一整套知識或一系列資訊。知識管理是針對個人及社群所擁有的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的確認、創造、掌握、使用、分享及傳播進行積極及有效的管理。主要涵蓋的固有理論及應用層面包括學習型組織、企業文化、資訊科技應用,及人事管理等。由於知識管理的概念通常與企業的各種改善願景相關,知識管理在現今企業上的實踐愈來愈受到重視,並將運用在公司管理上。
知識的分類可分為:1.隱性知識:隱性知識是高度個人化2.顯性知識: 顯性知識是能夠明確表達的知識,唯有善用知識才能將知識發揮到最大。
組織學習電影賞析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上課日期:111.05.14
地點:線上視訊上課
姓名:張薰予
學系:暨大終發專班碩一
學號:110436503
心得:
《春風化雨》觀後聯想
這部電影的原文片名直譯是《死詩人協會》,但整部片的中文片名寓意是相當貼切劇情的。「春風化雨」由「春風」及「化雨」二語詞組合而成。「春風化雨」一詞「春風」,春風吹拂,化育萬物。語出漢.劉向《說苑.卷五.貴德》。「化雨」,雨水灌育草木。語本《孟子.盡心上》。
「春風」是出自漢.劉向《說苑.卷五.貴德》,「嗟茲乎!我窮必矣!吾不能以春風風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3>,吾窮必矣!」根據記載,孟簡子曾經在梁和衛當過宰相,獲罪後逃亡齊國,管仲前來迎接並且問在梁和衛時門下有多少人?至今還跟隨在身邊的有幾人?孟簡子回答說:「從前門下有三千使者,現在只剩三人跟在我身邊。其中兩個是因為在沒錢時,我出錢幫他們埋葬父親和母親,另一個是因兄長被關,我代為出力營救。」管仲聽了之後,上車時感嘆說:「如果我不能像春風給人感化和恩澤,也不能像夏雨一樣及時加惠於民,我必定會失敗。」「化雨」則是出自《孟子.盡心上》,孟子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時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達財者,有答問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內容是寫君子有五種教人的方法,分別是像及時雨一樣及時的潤育教化、成就他的德行、通達他的才能、應答他的問題,私自以君子的言行為榜樣而修養自身這五種。後來這兩個典源被合用成「春風化雨」,用來指適合草木生長的和風及雨水;亦用於比喻師長和藹親切的教導。
除了全劇核心主角基廷老師生動細膩的演繹,採取不同於傳統的方式鼓勵學生,因材施教,表面上是交給學生文學的知識,灌輸新的觀點,讓學生可以就自己所領略的感受,就像片中名言利用「words and ideas can change the world(言語和行為能改變世界)」。不單單是有思想的老師,還有一群渴望改變的學生,其中最終自殺的學生尼爾,最令我印象深刻,影片進行到他躊躇著該怎麼坦白的劇情,不時會幫他緊張,不時想要勸他-「父母贏不過子女」,但是也感受到原生家庭的壓力與影響,又何嘗不是我們能隔著螢幕解決,只可以跟著劇情緊張與惋惜的呢!
這位演員在美劇《豪斯醫師》當中,身為癌症醫師得到無法治癒的癌症,在身心煎熬之下,我看著同一位演員,面對家庭的掙扎他曾經放棄生命,而生命的議題,好友豪斯隨他邁向生命最終旅程各地遊覽。豪斯是一位擁有自己醫療團隊的顧問級醫師,以非常規的作法引導並教育團隊。
「傳統、榮譽、紀律、卓越」,片中學校的四大校訓,其中傳統、榮譽與紀律樹立一種框架,目的在於約束言行舉止。主角不打算照著墨守成規的上課方式,想要突破教科書以及分析詩的橫縱軸架構公式,這位老師鼓勵並啟發學生,先把文學的學習帶入主動尋找自己喜好的題材與風貌,再透過朗誦詩人的創作與眾人分享,激發年輕學生的好奇心,總是使用不打壓、不批評的回饋,搭配一些看似無關於文學創作的活動,像是走出戶外、足球運動,引發學習的「企圖心」、擺脫框架的「勇氣」,體驗學習文學的樂趣,學習(到後來的創作)是不必拘束於場地的限制,逐步引導學生創作的靈感與才能。
組織學習需要以學習者為主題,在資訊快速更迭的時代,除了正式、非正式的學科知識,面對挑戰、解決問題的能力,以核心素養為主軸,培養運用知識的能力和態度。如同片中的教育,就像STEM的職業技能是維持生活的重要能力,但是A藝術、心境、文化才是「真正的活著」,
2019年,臺灣正式進入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的時代,本於全人教育的精神,以「自發」、「互動」、「共好」(合稱「自動好」)。108課綱以「成就每一個孩子—適性揚才、終身學習」為願景,以學生為學習的主體,希望能兼顧學生的個別需求、尊重多元文化與族群差異、關懷弱勢群體,透過適性教育,激發學生對於學習的渴望與創新的勇氣,並善盡國家公民的責任展現共生智慧,成為具有社會適應力與應變力的終身學習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