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寫留言
組織學習研究
課程名稱:學習型組織電影賞析
課程時間:2022.05.14(星期六)
課程地點:線上課程/Moodle BBB系統
學系:終發所碩專班一年級
學生姓名:蔡育蓁
學生學號:110436517
電影中描述一個有著新思維的老師為這間學校的學生帶來不同於傳統的
教育方式,讓他們學會去探討自我、勇於發現自己,讓學生可以獨立思考、學習用不同的高度去看待萬物。他們學會了把握今天,打破權威,追求心靈的自由但拋開傳統與束縛。
但電影最後是以悲劇收場,年輕世代雖然有了勇敢的想法,但卻無法掙脫來自家庭與周遭環境的束縛,就如同現實環境,但憑夢想是無法生存。
如何在心靈與生活的困境中找到平衡點是生命中重要的課題,有對抗的勇氣也要有接受失敗的堅強,人生唯有不斷努力鍛鍊自己的身心靈,才能找到真正屬於自己的未來。
電影內呼應學習型組織的各項修練與策略內涵:
1.老師為學生們帶來不同的新式教學(讓學生把課本撕掉),
不只是上課後死背知識,而是思索人生,重新探索自己感受心靈
(用心去體會詩去朗誦心靈之詩),除了生存還有許多關於生命關於心靈的事。
心智模式
2.老師讓學生們(看著過去的照片),讓他們能把握抓住今天。自我超越
2.老師要學生提醒自己,必須時刻用不同的眼光來看待事物。以不同角度看待事情(站在講台上)。系統思考
3.從學生們的視角出發,同學因為老師的激勵,創立了古詩人詩社,社團內他們制訂了共同的約定。團隊學習、共同願景
4.學生們漸漸改變,去演戲去追求自己喜歡的女孩,不只改變學習方式,更影響到他們的思維與人生態度。不再沈默,勇於表達自己的聲音。更不再壓抑自己,探索與選擇自己走的那條路。自我超越
第15單元 新學習文化的發展及各國經驗 第16單元 終身學習的發展取向比較與國際發展趨勢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課程標題:第15單元 新學習文化的發展及各國經驗 第16單元 終身學習的發展取向比較與國際發展趨勢
課程時間:2022.05.25(三)
課程地點:線上Google Meet
學系名稱:終發碩一
授課教授:吳明烈教授
學生學號:110409506
學生姓名:詹琪美
學習心得:
今天由我報告「終身學習節/成人學習週的規劃與實施策略」,從抽到題目時的茫然,開始不停的搜尋資料、過濾資料,製作好的PPT也不斷地修改再修改,以前小組報告還有同學可以討論討論,這次獨自一人完成報告,感覺非常開心,經過此次的學習經驗,又可以朝前方繼續邁進,應證老師所說的話:「報告是學習的利器」。也非常感謝在報告中老師總能適時的加入補充資料,讓整體的內容更加豐富璀璨。原先要準備第三部分的實作操演,想到是線上課程操作不便所以沒有安排,還好老師神救援幫忙安排分組實作,10位同學剛好2組,讓此次活動內容符合了理論與實務兼備,如同康德Immanuel Kant所說:「沒有實務的理論是空的,沒有理論的實務是瞎的。」。最後老師的提醒,引用數據資料一定要記得標示年份,也要記得先求證資料的正確後,才能安全放心的引用。
中午用餐後,線上參加大學部的實習成果發表會暨專題發表,雖然礙於下午還有其他課程所以無法全程觀看到底,但還是學到一些未曾聽過的知識,看到大學部學生如此優秀,感到非常與有榮焉,畢竟他們是國家未來的棟樑,希望下次有機會可以參加完全程。
今天是最後一次的中和國小教師研習會,老師分享大境文集的10篇文章,雖然上學期有幸拜讀過,但在不同的時空背景之下,與不同的人再次欣賞這些文章,其感受卻是迥然不同,或許是心境不同,感受就不同。每次課程中老師總是給我們正向的鼓勵與提醒人生應有的學習態度,例如:阿嬤的人生啟示錄、貓讓大家學會了慈悲與智慧,都是從生活中觀察、體悟到的事件。如同老師文章中寫的「從正向心理學的觀點觀之,愈懂得感恩的人,愈能領受到身心靈的富足。」感謝所有幫助過我的人,希望大家都能平安健康,渡過COVID-19疫情,迎向後疫時代的來臨。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5/25 課程心得
日期:2022/05/25(三)
課程地點:線上課程
學系名稱:終發碩一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課程單元:終身學習節、中和國小第三次教師線上研討會
授課教授:吳明烈教授
學生姓名:古冬青
學號:111409502
課程心得:由老師的導論到琪美姐今天的報告,讓我充分了解了終身學習節或叫做成人學習周,可以將一天一小時,一年一星期的學習時間,通過策略聯盟的形式來推動並共同規劃學習的機會,由全國性專門的組織在推動這樣的活動,各國通過不同形式吸引民眾來參加活動,通過數據的累積觀察市民終身學習化的進程。國際識字日9/8是第一個國際成人學習節,目的為了連結各國的經濟和資源分享,增加國際的成人學習,促進機構的合作機會,拓展合作面向。德國的學習節塑造、開展、繼續教育為標語開展活動,德國是全球第三的高齡人口城市,政府推動終身學習,為了不斷變化的職場需求,讓國民充滿信心,勇氣面對未來。德國始終堅持閱讀使民族強大,保持著德國人的契約精神和團隊精神,並推崇父母是孩子的益友,這樣的策略讓德國可以在終身學習的道路上,始終保持著先進的地位。德國雙元製教育致力於推廣理論與實踐結合,對於孩子的教育應該遵從這樣的理念,擺脫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活絡孩子的學習熱情,激發其主動學習的動力。Covid-19的大流行改變了全球經濟以及生活的模式,更促進我們去推動全民終身學習,疫情時期數位學習的比例大幅上升,目前台灣終身學習參與比例也有很大的成長。
今天的實作部分老師讓我們設計終身學習節,在討論的過程中,也是我們可以去互相學習的機會,確立學習節主題內容,活動方案的共同設計,同學們各抒己見,分享自己的經驗,密切配合,讓我們能夠在這個機會中成長。
今天能夠有機會參與到大學部實習成果發表會,大學部的同學分享自己在實習過程中的所得所想,非常開心感受到同學們對自己前途的都充滿激情,對自己實習的工作也能合理規劃,積極去進取,找到自己發展的方向,相信未來一定可以稱為最優秀的自己。
今天也是在中和國小最後一次的研討會,時間過的很快,雖然疫情影響最後我們也無法面對面完成這次會議,但在老師優美的文章陪伴下,能夠放鬆下心情,沉浸在學習的氛圍中。《一半一半的人生》老師的這篇文章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一半一半的人生是空與有的交互融合,塞得滿滿的人生,會少了再接納美好 事物的空間;太空虛的人生,會少了生命的甘美富足。人生只追求完美會少了接受不完美的機會,不完美可能會帶給我們更多的人生啟示,身體的疼痛往往提示我們需要休息照護自己,人生中的不完美會提示我們生活的意義,在不完美中可能我們會更能體會人情溫暖,太過追求完美無法感受類似雨後陽光的驚喜,所以,無論人生是一帆風順,或是不如人意,其中一定都是人生需要我們去發現,去反思的瞬間。
2022/05/14 學習型組織電影賞析
課程名稱:學習型組織電影賞析
課程時間:2022/05/14(六)
課程地點:線上課程/Moodle BBB系統
學 系:終發碩專班一年級
授課教授:吳明烈教授
學生姓名:孫珮瑜
學 號:110436507
課程心得:
小時候觀看兄長推薦的「春風化雨」,
那時候的想法僅是想看「羅賓威廉斯」的新作及男女主角的帥與美等表面的印象,
完全沒有「反思」的動作;
如今以終發班學生的身分再次觀看這部經典影片「春風化雨」,
看到的已不再是表面的東西,
片中完美詮釋老師帶領學生,
跳脫傳統的教學及學習的框架,
顛覆了傳統的教學型態並以開放、多元的學習型態去學習、接觸新的事物,
而最後,老師與學生都學習到新的事物及有了反思能力。
2022/04/09 第五項修練:學習型組織的藝術與實務
課程名稱:第五項修練:學習型組織的藝術與實務
課程時間:2022/04/09(六)
課程地點:OLD反思咖啡館(上午)及暨大A302教室(下午)
學 系:終發碩專班一年級
授課教授:吳明烈教授
學生姓名:孫珮瑜
學 號:110436507
課程心得:
老師讓我們將「第五項修練:學習型組織的藝術與實務」製作導讀,
讓我們從導讀實作中找尋其中的重點及道理並將其中理論分享給其他同學,
從個人的研讀、小組的討論、製作PPT資料、設計團隊活動等;
每一個步驟都是這門課的重要精隨。
2022/3/5 組織學習研究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課程時間:2022/3/5(六)
課程地點:暨大A302教室
學 系:終發碩專班一年級
授課教授:吳明烈教授
學生姓名:孫珮瑜
學 號:110436507
課程心得:
終身學習是組織學習的基本要件,
而組織學習是終身學習的延伸,
彼此之間密不可分。
名烈老師有連貫的課程設計,
將觀念、理論、實作融入課程中,
並一步步帶領我們體驗著。
組織學習理論第五修練團隊學習
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發展所碩士班一年級
授課教授:吳明烈教授
學生學號:110409517 姓名:曾美陵
1100329第11章 第五項修練團隊學習
在五項修練這本書的前面題第一部「全面體檢你的組織」有幾句話讓我震撼驚恐:1.為什麼在許多團隊中每個成員的智商都在120以上,而整體智商卻只有63?為什麼就連成功的大型企業,平均壽命也不到40年了?這是因為,組織的智障妨礙了組織的學習及成長,使組織被一種看不見的巨大力量侵蝕,甚至吞沒了。
團隊學習是發展團隊成員整個搭配與現實共同目標能力的過程,它是建立在發展「共同願景」這一項修煉上;它也建立在「自我超越」上,因為有才能的團隊是由才能的個人所組成;但是只有共同願景和才能還不夠,組織在今日尤其迫切需要團隊學習.
團隊學習的三個面向1.是當需要深思複雜的議題時,團隊必須學習如何萃取出高於個人智力的團隊智力2.需要及創新而又協調一致的行動3.不可忽視團隊成員在其他團隊中所扮演的角色與影響。
「團隊學習」的修煉必須經與應用(深度匯談D ialogue與討論),這是兩種不同的團隊交談方式 ,「深度匯談」是先暫停個人的主觀思維,彼此用心聆聽,自由的,有創造性的探討複雜而重要的議題;「討論」是提出不同的看法,並加以辯護。許多團隊口頭上雖然擁有系統的觀點,但實際上卻從未付諸實行,從來不會用所有心力來認真檢驗自己的行動如何造成問題。系統思考需要一個真正成熟、能夠深究複雜與衝突議題的團隊才能實行。所以團隊學習的修煉像任何的修煉一樣都需要練習,而這正是現代組織所缺。
深度匯談:1情境的產物2.超越個人見解3.觀察自己的思維. 有效「深度匯談」的三項條件:1.「懸掛」假設:先將自己的假設懸掛在面前以便不斷接受詢問與觀察,用察覺和檢驗我們的假設,包姆認為一個人,一旦堅持「事情就是這樣」,深度匯談就被阻斷,「懸掛假設」很像第九章「心智模式」所討論的反思與探尋技巧中所看到的「跳躍式的推論」與「探尋推論被背後的論證」。但是在深度會談中,懸掛假設必須集體去做。團體懸掛假設的修煉,可以讓成員更清楚看到他們自己的假設,因為此時可以把自己的假設跟別人的假設「對照」,恩這是思維本質的緣故,思維會不斷使你深信,事情原本就該如此。這是此種錯覺得解毒劑。
2.視彼此為工作夥伴:團隊成員才能共同深入思考問題和發生深度匯談。3.掌握深度匯談精義與架構的輔導者:輔導者是位好的「過程顧問」,交互運用,反思、探尋是深度匯談的基礎。「習慣性防衛」是生根深蒂固的習性,用來保護自己和或他人免於因為我們說出真正的想法而受窘,或感到威脅,阿吉瑞斯說「防衛性的心理,使我們失去檢討自己想法背後的思維是否正確的機會。」習慣性防衛反應是對一項問題的反應,而此處的問題被定義為「已經知道的」和「需要知道的」兩者之間的「學習差距」,彌補這項差距的「根本解」是探詢,因為它能逐漸導致新理解與新行為,也就是學習新事物。
如何降低習慣性防衛?有什麼方法可以降低習慣性防衛呢?多數「捨本逐末」結構,摃桿點所在位置有兩個可能的方向:1.削弱症狀解2.增強根本解。
學習型團隊的煉金術,把具有潛在分裂作用的衝突與防衛變成學習.他們透過自己的願景與技術來試煉,並透過深度會談,成員得以真正體認範圍更廣、殼產生巨大作用的團體智慧和共同願景。
本章團隊學習對我來講覺得非常的重要,而且是非常困難不容易做到的事,但是在課本中做了很詳細的解說,也給了我很多觀念上的突破,就譬如說「懸掛假設」還有「習慣性防衛」到最後的團隊學習跟系統思考,系統思考的觀點和工具對團隊學習極為重要,這些觀念是值得我們去學習。
學習型團隊以整體的觀念來處理習慣性防衛。一般總把防衛看作是別人行為所造成的,然而其摃桿點應該在於辨識習慣性防衛是共同造成的,並找出自己在發生和持續習慣性防衛時所扮演的角色。努力用系統思考的工具如發展策略、塑造願景、設計政策與組織結構等等,實際上都需要克服無比的複雜性運用。
系統基膜為管理團隊提供了一個極有效處理複雜性語言的堅實基礎。他們只需畫出兩個回饋環,彼此互相探詢誰有辦法更有信心,使擴大客戶群這個根本解得到充分注意,它能客觀而不情緒的討論複雜問題,假使團隊中只有一位成員比其他成員更有系統的看問題,此人的(洞識)將很難被接受,只因為其他成員是以我們日常習用的直線式語言來思考,根本無法看到整體的關係。如果團隊中的成員都能精熟系統基膜語言,則效果非凡。語言是集體的,學習如何使用此種語言彼此交談,使用它是更有效 .
感謝同學詳細介紹後自己做消化後,真的受益良多 ,太讚了可以事務實踐的 . 推廣[學習型團體]時就會遇到書本所說的問題了. 有此書當操作手冊更棒的是有明烈教授當指引的明燈 , 那麼成功就在前面等我們了, 先感謝明烈老師和同學們 一起加油喔!!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課程標題:第14單元 樂齡學習的發展
課程時間:2022.05.18(三)
課程地點:線上Google Meet
授課教授:吳明烈教授
學系名稱:終發碩一
學生姓名:林佳蓉
學號:111409504
學習心得:
本週老師幫大家精選一系列「大腦與終身學習」的相關影片,是洪蘭教授所主講,談到「終身學習,每天進步一點點,人生就會不一樣。」學習是一生的功課,學習也會影響神經元的結構,依照「用進廢退」理論,大腦是越用越靈光,學習是抗老的良方,因此,我們應該培養「終身學習腦」。此外,還提到學習的四大支柱:注意力、主動參與(好奇心)、錯誤回饋、固化(透過睡眠、做夢的整理,成為長期記憶)。
洪蘭教授也提醒大家要培養閱讀、運動和靜坐的習慣,習慣就是自我改善的複利,細微的改變可以帶來巨大的成就。
演說中除了舉生活中的實例外,也提出很多腦科學方面的實證結果,來支持論述。
洪蘭教授的兩本著作「大腦如何精準學習」及「該怎麼成就你的人生」,值得拜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