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寫留言
2021.11.02 成人教育學研究
課程時間:2021.11.02 (二)
課程地點:A302
學系:終發碩一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 教授
學生姓名:張芠寧
學號:110409505
課堂報告:學習城市的未來展望與永續發展
報告同學:鄭俊希、葉吉良
心得:
今天在課堂上瞭解到學習型城市的基礎理念以及經驗方法與發展方針,報告組同學們的介紹讓大家有基本的概念和認識。並在課堂尾聲讓大家分組進行互動,並各自發想,檢視周遭和鄰近城鎮擁有的資源,探討城鎮主要發展趨勢,進一步開設相關活動課程或學習驛站,運用小地方的改變,讓城鎮一步一步地往學習型社區、城鎮組織,引導人們邁向終身學習的方向發展。
而國內還有很多進步的空間,有些時候關乎執政機關的決策,可能是人民所觸及不到的,如果能由政策決策者與民間團體,引領民眾共同舉辦學習活動,希望藉由學習活動課程的薰陶,能讓人民擁有持續學習的動力和目標。
成人教育研究
課程時間:2021.11.02 (二)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授課老師:吳明烈教授
課程主題:第六單元-學習型城市的未來展望與永續發展
課程地點:A302研討室
學系名稱:終發所碩一
學生姓名:梁燕珩
學號:110409520
心得:
一個持續性的城市,應該要讓學習不停進步。學習無分國界,因為學習可多元性。每個人應該都要有學習的機會,不講什麼時候,應該要保持學習的心態。一個城市,如何可以持續發展,需要有人,人就是驅動社區運作的動力。無奈的是,部分城市發展,城鄉差異讓很多人離開,所以越來越多城市、縣市改變成為學習型城市。
每一個地方離不開政策,同時也是一種合作。合作關係,在我們眼中是一對一,但政策更應全面性合作,這才了解到每一方的困難,才有更好的資源連結。我覺得在這方便,我們是值得去思考。當然,我們更應了解一個城市、地區、縣市的困難、需求,才能作出有效的改變,而改變是為了更好,這地方才能有持續的發展,讓人們看到這地方的價值。
2021/11/02成人教育心得
課程時間:2021.11.02 (二)
課程地點:A302
學系:終發碩一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 教授
學生姓名:吳翊銘
學號:109409515
課堂報告:學習城市的未來展望與永續發展
報告同學:鄭俊希、葉吉良
內容:
報告組針對定義、發展、內涵以及實例都有清楚的介紹,學習型城市要能夠順利地發展勢必需要完善的政策支持、金錢的支援以及公民的參與,然而學習型城市是一個提倡終身學習能力的提升,還能兼顧市民的自我實現與城市的永續發展,然而在推行一個學習型城市,勢必有需要一些指標下去執行,其中包含正規學習、家庭與社區的學習、工作場域的學習拓展現代學習的應用,提高學習的品質以及培養終身學習的文化。
在實例中,中國成都運用社區教育學校、網路直播課程以及地區文化的調節;韓國建立具體基礎設施,學習燈塔、社區中心、圖書館、教育研究所四項學習中心讓市民們能夠順利學習。台灣的內容可以看出近年來政府也對終身學習有一定的作為與努力,明確的目標以及各種發展模式,但台灣仍有許多需要努力的部分,其中包含政府與民間的資源投入程度、全面普及有待努力、終身學習體力的關係整合與強化有待努力以及全民中終身學習的參與有待持續提升。
從理論與實務面討論完過後,可以看出各國的努力與進步,在這隨時都在進步的社會下,民眾勢必也要與時俱進、時時學習,否則若是與社會脫節這對個人與社會都是負面的影響,學習型城市的拓展仍在努力,朝向更好的社會前進。
成人教育學研究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課程標題:第五單元 國外成人教育機構組織與資源
授課教授:吳明烈教授
課程時間:2021.10.26(二)
課程地點:A302
學系名稱:110終發碩一
學生姓名:徐逸芝
學生學號:110409516
一、 生如夏花
泰戈爾:「使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
Let life be beautiful like summer flowers and death like autumn leaves.
羅賓德拉納特•泰戈爾(Robndronath Thakur,1861年5月7日出生於加爾各答,1941年8月7日逝世於加爾各答)是一位印度詩人、哲學家和印度民族主義者,1913年他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亞洲人。《漂鳥集》82
今天上課老師分享一句很美的詩句及一首好聽的歌,主題是生如夏花。
1.
朴树-生如夏花 作词:朴树 作曲:朴树 原唱:朴树
張靚穎:#我是歌手《生如夏花》
2.我要分享另一首好聽的歌
《Monsters》作词: Katie Sky作曲: Katie Sky原唱 Katie Sky 来看周深的翻唱视频
ps.
這兩首歌都有原作詞、作曲、原唱與翻唱者的比較。聽過之後,是不是都會有一種感覺。詞曲、意境都很美的歌,經過善長歌唱技巧及天賦美聲的翻唱者詮釋之後,聽了更令人陶醉。
這讓我想到經濟學中有一個非常有用又有趣的理論,叫做比較利益法則(comparative advantage)。相對而非絕對。比較利益的「比較」即「相對」之意;就是說它不是「絕對」的觀念。舉例說,假設有兩個人,英才和凡夫。他們的生活包含兩件事情:種田和燒飯。英才力大如牛又善烹調,凡夫力小又笨拙。也就是說,英才在種田和燒飯兩件事上都具有「絕對」的優勢。那麼,這兩人生活在一起,是不是因為英才十分能幹,就包攬所有的事,凡夫只能在一旁「納涼」呢?不是的!
他們倆人透過分工合作、一定可以增進共同的生活質量。道理何在?如果英才樣樣行,但種田的能力是凡夫的十倍,燒飯只有凡夫的兩倍能力;那麼相對上,他把時間花在種田比較有利(因為把時間花在燒飯上,將損失很多種田的收穫);凡夫則把時間花在燒飯比較有利(因為他跑去種田得到的收成更小)。因為這就是他們的「比較利益」。凡夫專心燒飯,英才全力種田,兩人如此分工,再分享成果,比兩人都各自都種田又燒飯更好;這就是「比較利益原則」。
天生我才必有用。其實,比較利益是一個自然法則。這個社會上即使有人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也無法包攬所有事情。那麼,每個人只要找到自己「相對」上具有優勢的工作,透過分工合作,雙方均可受益;例如上述的英才專司種田、凡夫主管燒飯。所以嘍,我們每個人在這個社會,應該致力於發掘自身的「比較利益」專長。By張清溪 (台大經濟學系教授)
組織領導與發展研究
課程時間:2021.8.7(六)
課程地點:Google Meet 線上
學系:終發碩專班二年級
課程名稱:組織領導與發展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劉佳惠
學號:109436512
本週課程進行到「領導力藍圖」的第一部 藍圖:突破瓶頸。「改變的原料,就在你的內心」,作者要我們別怕砍掉重練,要從內在尋找改建原料,量身打造領導模型。領導力可以透過六個步驟提升至新高度:展望、省察、學習、計劃、實踐、精進。我認為最重要的是「實踐」,俗話說:「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坐而言,不如起而行」,有行動力勝過紙上談兵,唯有實際付出行動,才能達成目標。一開始不會成功,不開始絶對不會成功。作者提到,人只要花一萬個小時練習就能專精任何學科,這也使我想到「只有累積,沒有奇蹟」這句話。刻意練習需要全心投入再加上靈活應用,過程中會遭遇困難,但要懷抱熱情,領導熱忱會帶領你衝破難關。老師並與我們分享三ㄐ:做事會有事蹟、努力過的軌跡,才能創造功績。
「不成長,就等死」很發人深省的一句話。世上唯一不變的就是:每天都在改變。疫情關係,改變沒有休止的一天,誰會料到疫情會改變我們的生活模式? 疫情也使得很多人失業,要讓自己保持活力與競爭力,克服逆境,追求成長茁壯,如果不跟著進化,就只能漸漸衰敗,等著被淘汰。
老師好文共享:五隻手創造亮麗的人生。五隻手分別是握手、舉手、牽手、拍手、動手,每隻手各有不同的意義與影響力。握手以增進人際關係;舉手以積極請益分享;牽手以互相提攜牽成;拍手以真誠讚美鼓勵;動手以具體實現理想。五隻手還可以造就更多隻積極的手,發揮更大的效益,以創造亮麗的人生。
110409515林儀親
2021-11-01, 週一 21:49
歐美成人教育組織與資源
課程時間:2021.10.19 (二)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授課老師:吳明烈教授
課程主題:第五單元 國外成人教育機
構組織與資源
學系名稱:終發碩一
學生姓名:林儀親
學號:110409515
心得:
歐洲成人教育學會深深影響歐洲終身學習發展的重要非政府組織,成立1953年有以下政策影響領域:1.活躍老化-高齡社會的來臨2.危機時代中的成人教育-解決社會問題3.成人教育政策國家報告書-社會白皮書4.促進發展5.伊拉斯謨斯增值6.歐洲成人學習過程-政策推展7.國際成人能力評量8.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夥伴協議9.非正規與非正式學習成就認可。學習是沒有年齡限制的,要活到老學到老。教育是一種產業,可作為輸出與輸入。
文章菩提樹下的及時人生有六件事需要及時,1.即時行孝2.及時行善3.即時行學4.即時行力5.即時行愛6.及時行樂,這六個即時讓我體會到人要活在當下,及時行樂把握當下。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課程時間:2021.10.23(六)
學 系:終發碩專班一年級
課程內容:第五章~第七章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張薰予
學生學號:110436503
課後心得:
終身學習到底要學什麼?不曾在進入終發碩專班之前想過這個問題,但從第一次上課開始,內心總想者這個疑惑,生活開始留意醫些相關的資訊,從學校開設的樂齡組織,民間的救國團,民間組織的培訓訓練,非常多的領域與多元性的課程,實在令我大開眼界!
今天看到網路文章,鄭華娟所寫的「『不需接送或他人盛飯!』鄭化娟和德國婆婆學到的是:獨立老,生活品質自己決定」。文章中寫到德國從孩子到長者,都具備理性與獨立的特質,讓他們老後一點也不無聊、也不指望他人照顧。
「德國的熟齡族,大多能找到喜歡且能長期投入的興趣… 扮演著像是民間智庫和自發性的志工的角色,…也能將一己之力貢獻給社會」。作者的觀察,在德國人的觀點中,能夠獨立處理自己的日常事務,是值得驕傲的表現,習慣獨立、擁有自己的生活,也喜歡思考,閱讀習慣相當普及。
這些特質是多麼令人想要擁有啊!終身學習的態度與素養,能夠是充實或滿足的日常,更能夠帶來生活品質的變化。樂齡不代表需要被照顧,退休也不代表失業,老化的過程不在是那麼無聊、那麼悲哀,可以去從事喜歡而且有興趣的事情。那我們應該更積極營造好的環境,訓練好的心態與習慣,展望我的老年是滿意的老年。
第五單元: 國外成人教育機構組織與資源
課程時間:2021.10.19 (二)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授課老師:吳明烈教授
課程主題:第五單元: 國外成人教育機構組織與資源
學系名稱:終發碩一
學生姓名:鄭俊希
學號:110409521
心得:
在這次的課堂中認識到不同對成人教育相當重要的國際機構。在國際上有不少組織一直推崇着終身學習的概念。在未來的社會中高齡人口仍會不斷上升,他們在社會上仍然有學習的需求。可見高齡人士的教育產業在未來有不少可發展的空間,讓未來的高齡人口有更多的社會學習資源。
而今天的課堂中老師所分享的文章更是令我有深刻的體會。在我們人生當中很多時候會經歷後悔。有時候我們總會在事情過後才想到要及時行動。而當中機會只會在當下發生。為了讓我們自己日後的人生不會後悔,倒不如在每一次行動當中及時行動把握當下。勇於嘗試不同的事情。藉此豐富我們的人生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