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寫留言
組織學習研究
2020-05-30 星期二 08:30-18:00
組織學習研究心得
課程地點:暨南大學教室A302研討室
學系:終發碩一班
授課教授:吳民烈老師
學生姓名:張春珠
學號:108409505
主題: U行理論經要(∣、∥)
組織學習方案規劃(∣、∥)
世界咖啡館(World Café)的概念與應用(∣、∥)
課程心得:
第一次參加這次研習會,老師先介紹成員由三個班所組成,有中正成教所博班、暨大終發碩班與專班的同學,也讓我們自我介紹,讓大家互相認識。老師說今年很不一樣的是摸彩,摸到的禮物要以這一天學習連結心得分享。三個班,老師安排報告主題與實作活動帶領方式。
※第一階段,「U型理論精要」有中正成教所博班學長姊帶來的,讓我見習到什麼是專業,學長姐他們好厲害,他們的專業知識經由深入淺出的說明,透過他們的ppt圖示代替眾多文字,很容易領悟書中的奧妙,我自己看了這本書是懂非懂,學長姐帶領我們實作,分組用通心麵、棉花糖比高度,在這活動策略團結力量大。
※第二階段,暨大碩專班同學的組織學習方案規劃報告,三位報告的同學穿著不一樣,代表三位同學報告內容有三部分,同學讓我們了解,提升組織學習的方法與方案規劃的管理過程應掌握的重點,分組實作我們這一組是社區,怎麼去打造優質的社區,讓在地特色連結文創,吸引年輕人回鄉服務。
※第三階段,暨大碩班帶領的世界咖啡館,五位同學一組選出一位桌長,在各自桌長的駐守中,經由同學們一次次的移動分享,給予相當多的意見回饋,達到異花授粉的作用,產出相當多有意思的點子,第一次的經驗,也可以玩的不亦樂乎 。
最後老師精心安排的摸彩,每個人都好期待,我抽到的幸運號碼12號桌遊,正好,開民宿的趨向,民宿要準備多樣的桌遊,讓遊客有親子互動的活動。今天非常感謝老師的精心策劃,也讓我們有機會與三班的學長姊、同學一起共學、共享、共好真的太棒了。
組織學習研究
2020-05-26 星期二 09:10-12:00
組織學習研究心得
課程地點:暨南大學教室A302研討室
學系:終發碩一班
授課教授:吳民烈老師
學生姓名:張春珠
學號:108409505
主題:團隊學習(team learning)
彼得·聖吉第五項修練之團隊學習:團隊學習是指一個單位的集體性學習,它是學習型組織進行學習的基本組成單位,便於單位成員之間的互相學習、互相交流、互相啟發、共同進步。團隊學習是發展團體成員整體搭配與實現共同目標能力的過程。團隊學習對組織與個體來說是雙贏的選擇,也是雙贏的結果,更是一種新型態的組織學習方式。
1.團隊學習的修練要從深度匯談開始:懸掛假設、視彼此為意見不同的伙伴,要有能掌握深度匯談的輔導者,輔導者需有進行探詢與辯護的技巧。
2.深度匯談的過程:提出假設、聆聽他人假設、審視修正假設以及提出新的假設。而討論是求「同」,深度匯談則是求「異」。
3.深度匯談可展現個人思維的獨特性,藉機觀察自己的心智模式,有助於產生新點子,更可讓團隊激盪出火花。
4.深度匯談的目的是超越任何人的見解,而非贏得對話。組織學習中希望透過深度匯談,團隊參與者可以互相幫助,覺察彼此思維中不一致的地方,因此,集體思維才能愈來愈有默契。最終所有人能更全面的理解重要議題的真實樣貌。如同跨校組織學習研修會中世界咖啡館的操作便是一種深度匯談的概念實踐。
今天來到OLD咖啡館學習,學習老闆的經營理念,Coffee Reflections O.L.D.咖啡 反思工作室,具有匠師精神的咖啡,老闆與我的小女兒在埔里社大教課,授課內容是他們最熱愛的專長,老闆的理念是,一個人對於一件事物的熱情可以到什麼地步,絕對可以從Dino Lai的眼裡看見他在訴說咖啡時,燃燒著的熾烈火光,包含了對咖啡的癡迷和狂熱。老板他低調樸實、卻依然牢靠的堅持。因為狂熱的嚮往咖啡,回到故鄉老家開設工作室,灰色的水泥牆與吧檯一體成形,粗獷中帶著簡樸。我與老闆分享我的民宿,老闆說他很喜歡山上,而且他有很多原住民朋友,因為是軍人退休,原住民的年輕人也有很多是軍人,在我們紅香部落就有很多他的朋友,很高興老闆願意與我連結,一起共同開創新的事業。
組織學習研究
2020-05-19 星期二 09:10-12:00
組織學習研究心得
課程地點:暨南大學教室A302研討室
學系:終發碩一班
授課教授:吳民烈老師
學生姓名:張春珠
學號:108409505
主題:共同願景的塑造與經營
記得一部取材自羅馬奴隸鬥上的電影,名叫「萬夫莫敵」(Sparracus)。斯巴達卡斯在紀元前七十一年領導一群奴隸起義,他們兩度擊敗羅馬大軍,但是在克拉斯(Marcus Crassus)將軍長期包圍攻擊之後,最後還是被征服了。在電影中,克拉斯告訴幾千名斯巴達卡斯部隊的生還者說:「你們曾經是奴隸,將來還是奴隸。但是羅馬軍隊慈悲為懷,只要你們把斯巴達卡斯交給我,就不會受到釘死在十字架上的刑罰。」在一段長時間的沈默之後,斯巴達卡斯站起來說:「我是斯巴達卡斯」。然後他隔鄰的人站起來說:「我才是斯巴達卡斯」。下一個人站起來也說:「不,我才是斯巴達卡斯」。在一分鐘之內,被俘虜軍隊裡的每一個人都站了起來。這個故事是否虛構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帶來更深一層的啟示。這個故事的關鍵情節在於,每一個站起來的人都選擇受死,但是這個部隊所忠於的,不是斯巴達卡斯個人,而是由斯巴達卡斯所激發的「共同願景」(shared vision);大家共同願望的景象一,即有朝一日可成自由之身。這個願景是如此讓人難以抗拒,以致於沒有人願意放棄它。
發自內心的意願「共同願景」不是一個想法,甚至像「自由」這樣一個重要的想法,也不是一項共同願景,它足在人們心中一股令人深受感召的力量。剛開始時可能只是被一個想法所激發,然而一旦進而發展成感召一群人的支持時,就不再是個抽象的東西,人們開始把它看成是具體存在的。在人類群體活動中,很少有像共同願景能激發出這樣強大的力量。
老師常跟我們說大家想要創造什麼?我們每個人都有願景,相信大家有共同的目標、共同的願景,大家心中或腦海中所持有的意象或景象,共同願景也是組織中人們所共同持有的意象或景象,會創造出眾人是一體的感覺,並遍布到組織全面的活動,而使各種不同的活動融匯起來。兩位同學報告,除了課文的理論還帶我們實作,也分享了自己的願景,同學們大家一起築夢吧!有夢真幸福。
組織學習研究心得
課程:組織學習電影觀看心得
課程時間:2020.06.16
課程地點:A302 研討室
學系:109 終發碩一班
授課教授:吳明烈教授
學生:李昭婷
學號:109409505
今天是組織學習最後一堂課,老師讓我們觀看「春風化雨」這部與組織學習有關聯的電影,在校風保守嚴謹的校園裡,新老師Mr.Keating反其道而行,運用創新啟發性的教學方式,鼓勵學生走出自己的路,裡頭有好幾幕經典畫面:1.帶領學生觀看校史樓的照片,看著那些逝去的菁英,縱然再優秀也已成往事,要學生把握當下、及時行樂。2.撕除書本的導論前言,教導學生不要完全相信作者的想法,要懂得獨立思考並提出疑問。3.站在桌上俯瞰下面,引導學生必須經常用不同的角度看世界,努力尋找自己內心的聲音,我很喜歡這句「我聽見我原始的吶喊穿越世界的屋脊」。Keating告訴學生,每個人的信念都是獨一無二的,選擇多數人不會經過的小徑,為自己走路,並且為自己寫詩,每個人寫出的詩也會與眾不同。比較可惜的片段是,劇中的尼爾為了堅持熱愛的戲劇,選擇舉槍自盡,生命誠可貴,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尋短不是唯一的解決方案,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期待一定會有,只是不該把自己做不到的事,寄予厚望由小孩完成,這樣的愛太沉重……。
回顧這學期選修組織學習這堂課,真的是收穫滿滿,在組織學習效應當中,我最喜歡比馬龍效應,好的期待會讓好事發生。而眾多組織學習文化裡,我則推崇具向心凝聚力、彼此分擔激勵的雁行文化,組織學習就從個人開始做起,推己及人,相信組織團隊總有一天也會覺醒。與中正成教所、暨南專班一起共學、共享、共好的學習經驗也是一種很特別的學習經歷。走訪校園一角、日月作物、拂水山莊、OLD咖啡,更是從大自然、萬事萬物當中學習,無所不在的學習,箇中道理也漸漸內化成自己的一部分,老師每次所言總能激發我的省思,莊子云:「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學習是沒有盡頭的,就算花一輩子的時間也學不完,但我一定會繼續努力學習。
彼得.聖吉的五項修練加上知識管理、U行理論,加深我對組織學習有更深入的瞭解,尤其是改善心智模式始於把鏡子轉向自己,就從我自己開始做起吧!
終身學習課後心得
課程時間:2020.06.17
課程地點:暨大A302教室
學系:109終發碩一(提前入學)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吳沂倩
本周為本學期最後一次的小組報告,其主題係「各國樂齡學習的新發展」與「終身學習的發展取向比較與國際發展趨勢」。其一「各國樂齡學習的新發展」帶領我們更深入了解各國在推動樂齡學習的狀況,「樂齡」一詞源自新加坡對於長者的尊稱,新加坡老年人被稱為樂齡人士而非老人,意味著熟齡是快樂年齡。而在台灣,教育部則採用「樂齡」一詞推動老人教育。
目前台灣樂齡學習的課程規劃係依據McClusky所提出五個需求層面做規劃:應付的需求、表達的需求、貢獻的需求、影響的需求、自我超越的需求,並結合創新多元及世代融合的概念。
另外,以省錢創新聞名的以色列樂齡學習令我印象深刻,把影城變為老人教室,創辦人貝蒂從樂齡大學命名(下哈:每天早晨的晨禱)開始,結合科學、休閒娛樂、軍事專業等課程,讓高齡者自主性的從家庭中出走,且在不仰賴政府經費挹注,14年來靠著創新的樂齡學習吸引許多熟年長輩的自費參與,改善以色列孤獨死的方法,帶領老年化的新風貌,貼近高齡者的需求,將學習選擇權回歸給高齡者自己。
而美國老人寄宿所:經營的目標為服務老人,提供老人均等學習,採低收費及營隊住宿式的學習方式,透過多樣化的學習場域增進老人的參與度,創造不同的生活體驗;另外美國退休學習協會則是成員由退休教師組成,強調自主規劃課程。
在英國第三年齡大學:強調學習資源共有共享,學習是從生活中取得,落實學習生活化 生活學習化的概念,貼近健康老化、在地學習的熟年學習。
最後的主題「新學習文化」的重要意義即是有別於過去的學習經驗,打造新學習文化,提高學習成效,讓學習可以扎根、深根保持生生不息的態度,創造需求看見價值。
終身學習 各國發展
課程時間:2020.06.17
學系:109終發碩一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林志霙
學號:108409512
各國樂齡學習新發展、終身學習的發展取向比較與國際發展趨勢、期末心得
今天同學幫我們導讀介紹各國樂齡學習新發展,可以從同學的ppt看到很多的國家都在推動樂齡發展,就要要高齡者到達一定的年齡的時候可以到那個地方去繼續學習,離開家中離開電視可以有更多的學習機會,也會讓他們有很多的活動。
也要依各國家的高齡者設計課程,要了解他們所需跟他們的興趣才能有辦法有更好的推動,我覺得這個是最重要的,就像自己現在做的事情一定是要自己喜歡才能有變法可以讓自己更喜歡,如果是自己不喜歡的事情一定無法長期的經營下去。
樂齡學習也是台灣目前最需要推廣的,因為我們現在已經慢慢步入高齡化的社會了,所以我們應該更積極的推動樂齡學習,如果可以我覺得可以依照年齡來區分,但是覺得現階段還是一種就好,因為應該先從最基本的先去執行應該先從基本做起,如果把基本做好往後要繼續推廣可以更得心應手,希望未來推廣可以越來越好,其實去樂齡學習中心學習真的很好,因為去學習中心不只是學習也能到那邊去分享自己所學的東西分享,不一定是付出的角色而是可以分享的角色,
樂齡學習的資源整合不是只有政府,應該是各個基層都需一起推動
在任何地方都是可以學習的,學習生活化、生活學習化
組織學習研究
課程時間:2020.05.31(日)
課程地點:中科R106會議室
學系:108終發碩專班一年級
課程名稱:組職學習研究+影片賞析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熊震
學號:108436514
課程心得:
這一次上課,主要是三組同學們的報告分享,第五項修練之團隊學習、系統思考和知識管理,因為我是第一組的報告組別,所以這次準備資料其實很緊張,也很怕無法達到老師的要求,不斷的找資料和熟讀資料,收獲最多的真的還是自己,而對於團隊學習,其實我的感受也很多,曾經的公司很看重學習,但是苦無辦法讓同仁能看重及投入學習,經過這次的準備資料,又讓我對於團隊學習有不少的想法;系統思考可以運用在個人、家庭,甚至可以運用到工作、組織,不過常常會陷入思考的死胡同,經過同學的解說,才稍微了解如何才是真正的系統思考;知識管理,其實在個人跟組織裡是很重要的事情,如何能將知識保存起來,需要的時候隨時能提取出來,除了自己了解外,還要能跟別人或別的單位的人員分享,不過這也會遇到一個問題,很多組織內的員工,會擔心把知識分享出去後就失去了價值,卻不會去了解分享出去後能創造更多的利益,也為了不讓自己被淘汰,就要像老師不斷跟我們提醒的,要不斷的學習、進步,才是常久之道。經過這學期老師的分享和同學的報告,發現很多自己過去沒有發現的問題,例如深度匯談,為了達到目標,需要有自己的見解,也要去了解別人的想法,沒有所謂的好壞對錯,其中除了對自己的了解外,對於別人要更多的理解和包容,這樣才能讓匯談有效果,放在組織裡的話,比較簡單的說明,就是溝通,可惜不是很多人能深入的知道其重要性,只為達成自己的目的,那就會變成指令、命令,進而變成組織內部的衝突、不合,期望能在往後遇到問題,透過上課所學去分析、解決。
組織學習研究
課程時間:2020.05.30(六)
課程地點:暨南大學A203
學系:108終發碩專班一年級
課程名稱:組職學習研究(暨大中正跨校組織學習研修會)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熊震
學號:108436514
課程心得:
今天是中正、暨大的跨校研修會,是一個很特別的體驗,又是一次全新的感受。
一、中正成教所-U型理論
中正成教所同學以簡單、清楚的方式,說明了U型理論的精華,雖然我還沒有讀過這本著作,但是經過他們的分享,其實不只讓我快速的了解U型理論,也讓我對U型理論產生不少興趣;自我覺察是重要的,只有對自我的深入了解,才能知道自身的能力、能量,再來是此書的作者要我們「向湧現的未來」學習,並發覺自己的盲點,如果是應用在組織上,那就是組織的變革和建立組織的未來,也許在我讀過此書後,會有更不一樣的體會。成教所帶了一個有趣的活動,用簡單的東西來建一座高塔,在討論的過程中,大家在短時間內快速的統一意見和選出大家覺得最好的方式,讓我印象最深刻。
二、終發碩專班-組織學習方案規劃
組織學習的方案規劃,是一個很實用的分享,從中了解到組織學習的重要性,並且同學很仔細的說明了組織學習的模式、風格、內容、運用策略、程序、活動方式和步驟,還有方案發展的程序、概念、如何形成、如何規劃與管理,讓我重新思考要如何在組織裡推動學習的文化,也比較了解方案要如何去設計;
之後還舉了實際的案例,對於之前的理論分享,更能知道要怎麼應用在組織裡;後疫情的組織學習方案規劃活動很實用,也很明確的了解,其實方案規劃是可以很實用、很生活化的。
三、終發碩班-世界咖啡館
終發碩班的同學簡短的說明了世界咖啡館的由來,並且說明了如何建立一個能讓大家安心、安全、暢所欲言的環境,之後的活動感覺的到非常的用心,然後世界咖啡館的門票到每個童話國家的設計,讓人有很不一樣的感受,而活動中真的能讓大家充份的討論和腦力激盪,說不定能讓我運用在組織裡。
第一次參加這樣的研修會,同學們都很用心的準備了很多不一樣的東西讓大家體驗,也越來越能感受團體學習的樂趣,聽大家交換不同的想法和意見,對我而言,真的是滿載而歸;中午的時候,明烈老師還貼心的辦了一場人人有獎的抽獎活動,每一樣東西都有故事和體會,也是讓我印象深刻、回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