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寫留言
中正 高碩一 606751010 黃馨儀
2018-03-25, 週日 08:10
03/23-組織學習研究
授課日期:2018.03.23 (週五)
授課地點:中正教育二館531教室
課程:架構2組織學習理論的發展與內涵 & 架構3組織學習文化的塑造
指導教授:吳明烈 博士
學生:中正大學 高齡碩一606751010 黃馨儀
授課心得:Learning = Programmed Knowledge + Questioning + Action + Reflection;學習是新知加上不恥下問、實際行動,最後是不斷重覆才能變成自己的長期記憶,是學習的意義;我是第一次修老師的課程,課堂上,老師強調學生之間的討論很重要,每個修課的學生的經歷與背景皆不一樣,在討論時,也會有不同的想法,因此很容易激盪出新的火花,正好符合老師所說的L=P+Q+A+R;套用在組織裡面也是一樣,組織是由個體所組成的,而組織裡的人學習,個體學習是組織學習重要的基礎,組織學習係指組織透過持續性且有效的個人學習、團隊學習與整體組織的學習,進而有效解決組織所面臨的問題,並提升組織創新與應變的能力。
107409503 陳文琪
2018-03-25, 週日 01:01
03/20組織學習心得
老師一開始,要我們分組討論『何謂最重要組織學習發展的趨勢?』我們這一組提出的主題「從良善的心開始變革」,任何組織的發展,即使組織有非常好的制度,但在組織中的成員,若沒有良善的心,任何改革或學習肯定無法前進,也無法促使成員持續自我實現,所以融入良善訊息與意念,已成為不可忽視的一種組織學習發展趨勢。任何組織的成功是人,失敗也常是人導致,若組織學習中的發展能重視良善的心將可以事半功倍。老師說若是將「良善的心」當作是大的趨勢來說,可能比較弱,因為這個是以前就有的概念,但是如能強調心靈轉變的概念,且主題改以『擴散組織新能量』來論述,是更能反應目前社會的趨勢。
組織學習除了向過去學習外,更要向未來學習,這是創新的要件。向未來學習需要有很好的直覺力,且要適應即將產生的未來。組織學習與領導變革的歷程,提到「U型理論」包括了以「共同創始、共同感知、共同流現、共同創造和共同發展」五項行動。老師更說到東方的南懷瑾大師與西方的管理學大師彼得・聖吉對話,將東西方思維交融,這也是目前的組織學習應該做到『融會東西,貫徹古今』。另外若能運用說故事的力量,無論故事是杜撰或是真實,只要故事情節引人入勝,感動人心,就可以來傳達目標的重要性。現今全球開始更注重環保、暖化等議題,這時組織學習亦要能做到人類與自然界的永續發展。
組織若能充分掌握各項組織學習發展的趨勢,並善用各種變革方法,相信有助於學習型組織實現其願景。
107/03/23組織學習課程心得
授課日期:2018.03.23 (週五)
授課地點:中正教育二館531教室
課程:2組織學習理論的發展與內涵/3組織學習文化的塑造
指導教授:吳明烈 博士
學生:中正大學 高齡碩一606751003 吳佩蓉
授課心得:
系統思考的目的是為了要讓學習大於改變,進而創造出創新的新價值,唯有不斷地自我學習突破,進而以飛輪推動方式,帶動團隊共同學習,讓夥伴間能專注大局,著重細節,透過系統思考模式,進而找到最適解的策略行動。
從認識到認同;從認同到認定,組織的文化傳承將透過組織記憶,讓專業知識、實務經驗、工作知識庫被保存下來,讓推動組織發展的過程,因著不斷的轉動與修改,讓學習內化深化成轉化,使學習大於改變,使團隊不斷創新出價值。
只要是團體發展過程中,就是需要不斷地找到方法,因為工作團隊是動態性的狀態,唯一的不變就是「變」,因此找到方法是正念思考的動力,努力去改變你無所改變中的有所改變,才能找到前進的意義,發現投入的時間、心力所產生的價值。
中正大學 成碩一 施佩其
2018-03-24, 週六 16:00
組織學習研究 架構2~3
組織學習研究 架構2~3
授課日期:2018.03.23 (五)
授課地點:中正教育二館531教室
課程:架構2 組織學習理論的發展與內涵
架構3 組織學習文化的塑造
指導教授:吳明烈 博士
學生:中正大學 成碩一606710006施佩其
授課心得:
這次上課因為工作關係,無法上到課堂結束真是非常的可惜…
課堂上學習到一些有趣的效應法:
蝴蝶效應:小事件引發大事情。
比馬龍效應:許多事情照自己的期望發生(自我應驗)。
鳳凰效應:浴火重生、脫胎換骨。比喻一個經營事業或是事情重新來過。
飛輪效應:起步艱難,後期飛黃騰達。常用在改革。
水結晶效應:給予一件事或團隊正能量,則成果圓滿,給予負能量則效果反之。
組織學習的發展趨勢與變革策略心得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授課講師:吳明烈 教授
上課日期:3月20日
課程主題:組織學習的發展趨勢與變革策略
姓名:蔡瑩蓉 106409515
改變不只是理念而是行動,推動組織的變革需要全面性的改革,是一種系統性的變革,「見樹也要見林」需要鉅觀的了解組織的不足處或未來發展的願景,進而形成策略與行動。所以因應組織的變革可以設定長期目標及短期目標,透過短期目標的達成,逐步完成組織的變革,也就是所設定的長期目標,組織的變革包括組織的文化、制度、成員的價值觀、凝聚共識等。
在同學分享的組織變革趨勢中提到,企業的永續經營、企業也需要活躍老化及企業的社會責任,我覺得這都是很棒的概念。台灣的中小企業平均壽命約13年,有句俗諺為富不過三代,即代表著企業的衰弱及後續管理者無法適應環境的變遷,老師在上課也提到國外不乏百年企業,而台灣卻較少,一方面臺灣的發展為近幾十年,另一方面也正在考驗著臺灣企業接班人是否能克服景氣循環及產品的生命週期。
組織變革的趨勢中有項重點就是對人力資源的重視,越來越多的組織重視組織的學習,並營造組織學習的文化,除可以讓組織不斷的成長外,也是藉由人才的養成與培育來帶動整體組織的發展,也因組織建立起學習的文化,讓整體組織的氛圍認同變革的原因與做法,減少組織變革的阻力。
107/03/23組織學習課程心得
授課日期:107/03/23
授課地點:中正教育二館531
任課老師:吳明烈 教授
學生:呂汶庭
從學習與改變的關係,開始談論組織學習的內涵以及重要性,我們能了解到發現問題是一切的開始,這個概念完成可以應用在生活中各種層面的改善,像是習慣的問題、學習的問題等等,當我們發現一個問題,學習就是改變的開始。
而對於組織來說學習也是重要的,老師介紹的單環、雙環與再學習讓我印象深刻,尤其是再學習的部分,組織藉由統整過去經驗與成果,以面臨新挑戰、解決新問題,這就像艾瑞克森(Eric H. Erickson)的心理社會發展論中,老年期所進行的自我統整一樣呢!
課程最後關於大自然各種現象的效應與文化,學習到許多道理就藏在生活周遭,需要我們細細去發現,透過一起到戶外觀察的方式來體驗,生活即是學習!
組織學習心得
授課日期:107/3/23
授課地點:中正教育二館531
任課老師:吳明烈 教授
學生:施文雅
1070323
今天的組織學習上課中,老師說,組織學習的五隻手最讓我印象深刻:1.握手 —營造人際關係 2.舉手 —勇於發問3.牽手—實現共好4.拍手-給予掌聲,傳遞正能量 5.動手—執行,五隻手每一項都緊密相關,對於組織學習的建立都不可或缺。
李珈旻 105409504
2018-03-22, 週四 22:27
107年3月20日 組織學習研究 學習心得
一開始教授讓我們分組思考組織學習的趨勢,同學談到的有:良善的心、說故事學習、創新學習、活躍組織學習邁向百年組織等各式趨勢;而我們這組所認為的趨勢是「微型學習」,因著網路世代的發展與手機的普及,以及曾經上過數位學習課程,教授介紹許多網路教材,不同以往50-120分鐘的長時間學習,現在以10-20分鐘的短時間學習為趨勢,可透過平常的交通時間或零碎時間靈活運用學習。
教授分享學習是一連串開悟與領悟的過程,是看見人心,代表心的所在。學習需要有專注力,發展自己的學習方式,五字態度定、靜、安、慮、得,時刻鼓勵自己也時刻記在心中,學習是良善的,提醒自己要保有初衷,活出正能量。另外,也分享了南投縣民議論壇,何謂學習型組織與學習型城市,讓我們看見教授推行的努力與學習型城市現況,擴大學習的參與層面,努力成為學習型台灣,真的是一個遠大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