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寫留言
組織學習研究 課後心得
課程時間:2023/04/08(六)
學系名稱:暨大終發專班碩一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課程單元:架構五:五項修練之自我超越(personal mastery)與心智模式(mental models)
架構六:五項修練之共同願景(shared vision)的塑造與經營
架構七:五項修練之團隊學習(team learning)
架構八:五項修練之系統思考(systems thinking)
架構九:第六項修練:知識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
授課教授:吳明烈教授
學生姓名:涂蕙雯
學生學號:111436517
上課心得:
一、自我超越與心智模式
驅動個人在現實中向前的力量,到達理想是要先自我超越才能創造競爭力。組織的核心以人為主,要知道自己或組織真正的願景是甚麼? 而妨礙自我成長的<結構性衝突的三種策略>讓我思考自己是否也會如此。心智模式是心智 -> 須突破框架,在行動中反思,自我修習與練習 -> 結果。
(回饋)簡報做得很好,視覺舒適簡潔且報告內容完整,實作有互動也有趣。
二、建立共同願景
是一種分享,將長期的目標具體文字化,隨時滾動修正找出適合自己或是組織的願景。
(回饋)簡報有設計感,報告有完整呈現章節內容,實作也很切題。
三、團隊學習
以團隊的方式進行深度會談,有些思維與質性研究中的訪談相似。
(回饋)在咖啡樹間聆聽同學報告是不同於以往的學習方式,只運用手機的臨場呈現是真的內化了的 分享,戶外實作像大地遊戲般的比畫更體現團體學習的精神。
四、系統思考
對組織而言,系統思考是個根本解決問題的方法,它串起每個修練但又必須能跳脫出來看全局,做到見樹又見林的境界。
(回饋)讀完整本第五項修練,且獨挑大樑報告認真,實作的五星圖頗有巧思。
五、知識管理
將知識儲存並管理組織記憶成為知識庫,還必須不斷地累積知識和創新。
(回饋)簡報呈現方式需要再學習,因有上過蔡教授的知識管理所以同學比較熟悉內容。
暨大終發所碩ㄧ在職生(先修)余孟憶
2023-04-16, 週日 18:16
組織學習研究~團隊學習
課程時間:2023/4/11(星期二)
學系名稱:暨大終發所碩ㄧ在職生(先修)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團隊學習
授課教授:吳明烈教授
學生姓名:余孟憶
學生學號:112409504
今天的主題團隊學習,團體和團隊的共同處2人以上,不同處團隊擁有共同的目標、彼此有交互性。團隊合作的五要素:1有效的溝通2求勝的態度3成員克服自我中心4動機5團體紀律。
自我超越+心智模式==>團隊學習==>團體智慧共同願景。這堂課深刻的了解團隊學習是實現目標的關鍵,需要成員的共同決心,堅持不懈的努力和影響力。當每個人都願意為了同一目標而努力,團隊就能夠一起前進。堅持不懈的努力是讓每個人都能夠持續進步的關鍵,也是讓團隊永遠向前的動力。影響力則是指每個人對團隊的貢獻,共同的決心和堅持也將對團隊產生積極的影響力。在團隊學習中,每個人都是重要的一環,共同的目標和信念將是團隊成員們堅持不懈的力量源泉。
暨大終發所碩ㄧ在職生(先修)余孟憶
2023-04-16, 週日 18:14
組織學習研究~共同願景的朔造與經營
課程時間:2023/3/28(星期二)
學系名稱:暨大終發所碩ㄧ在職生(先修)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共同願景的朔造與經營
授課教授:吳明烈教授
學生姓名:余孟憶
學生學號:112409504
今天的上課主題為五項修煉中的共同願景的朔造與經營,透過此堂課了解願景的建立需要領導人清楚的願景明確告知組織願景的好處,也需要很多的測試了解組織成員的反應,整合組織的願景時,運用「串聯」流著來蒐集資訊,領導人和組織成員經由合作,一起建立共同願景。建立共同願景的沃土是系統思考,開始了解現有政策與行動如何創造或改變現況,就能開發出一片沃土
,更深層地了解塑造現實的力量,而對共同願景更有信心。
暨大終發所碩ㄧ在職生(先修)余孟憶
2023-04-16, 週日 18:13
組織學習研究~組織學習研究
課程時間:2023/3/21(星期二)
學系名稱:暨大終發所碩ㄧ在職生(先修)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組織學習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教授
學生姓名:余孟憶
學生學號:112409504
今天學姊們報告主題組織學習研究,讓我更深刻的體會到自我超越的重要,突破侷限的思考、歸罪於外的逃避心理、缺乏主動積極的思考、眼觀短淺這些限制自己的行為,都須透過自我的認識、內省、突破、解決才能讓自己及組織可以更進步。可以利用心智模式去練習找出解決的辦法,而尋找到自己的心智模式法是很重要的。這堂課中學姊的實作項目讓我再次發覺自己的快樂樹是建構在哪些事務,還有心智圖的練習讓我找到要完成我的快樂樹該使用哪些方法、有哪些資源、有哪些困難、解決的辦法,真的收穫很多也很感動自己可再次明確的釐清現況。
暨大終發所碩ㄧ在職生(先修)余孟憶
2023-04-16, 週日 18:12
歐盟終身學習的發展脈絡與經驗評析
2023/3/22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課後心得
課程時間:2023/3/29(星期三)
學系名稱:暨大終發所碩ㄧ在職生(先修)
課程名稱:歐盟終身學習的發展脈絡與經驗評析
授課教授:吳明烈教授
學生姓名:余孟憶
學生學號:112409504
因為資訊社會的衝擊、經濟國際化的衝擊、科技知識的衝擊我們未來的社會必然是一個學習社會,歐盟繼《終身學習備忘錄》之後,續於二00一年十一月發表了《實現終身學習的歐洲行動計畫》。讓我非常訝異的竟然有引用了我國管仲所著《管子》上篇〈權修〉的格言:「一年之計,莫如樹穀;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 歐洲終身學習的目標在於促進個人實現、積極公民身份、社會統合與就業能力。
組織學習研究
第七單元 五項修練之團隊學習(team learning)
課程時間:2023.04.11(二)
學系名稱:暨大終發組碩一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 教授
學生姓名:吳雯雯
學號:111409511
第四項修練:團隊學習(Team Learning)
在現代組織中,學習的基本單位是團隊而非個人。團隊的學習方能促進組織的學習。當團隊真正在學習時,不僅團隊整體顯現出色的成果,個體成長的速度亦遠較其他的學習方式為快。(吳明烈,1997)
老師在生活小品中「組織學習的三個原則與串聯」一文提到,老師好友林霖在廣州暨南大學參訪意外的與Peter Senge巧遇,並獲得一段組織學習若要運作得宜,必須掌握三個原則的精彩對話;此三項原則分別為傾聽(listening)、了解(understanding)、欣賞(appreciation)。若要有效的將三個原則運作2得宜需要用「愛」將三個原則串在一起
經由老師的解讀;就傾聽而言,組織中的成員願意開放心胸,傾聽彼此的想法、觀點與心聲,才能透過傾聽達到相互學習之效;就了解而言,唯有組織中的成員,察覺了解彼此的言行舉止所蘊含的意義,才能促成組織的知識與經驗及學習的分享,組織才能真正產生學習之效;就欣賞而言,唯有彼此能夠互相接納並欣賞彼此的優點與表現,如此方能心生敬重與學習之心,進而願意向典範學習。
也經由同學的報告中也獲得,阻礙組織學習最大的障礙是「習慣性防衛」,不管是個人還是團隊,只要豎立起防火線。有時候愛也滲透不了。我認為個人與組織之間最重要的是信任。團隊與團隊之間也是信任。唯有信任,才能跨越鴻溝,打開彼此溝通與匯談之門。唯有信任,彼此才願意看見彼此的優點與接受自己的盲點與他人做到團隊學習,進而幫助自己與幫助團隊前進。但仍不可或缺還是第一項修練自我超越與第二項修練心智模式的改變,才有辦法融入組織共同學習及參與團隊學習及發展出共同願景。
組織學習研究心得
課程時間: 2023年4月11日(二)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課後心得
學系名稱:暨大終發在職碩一先修
授課教授:吳明烈教授
學生姓名:吳靜真
學生學號:112409503
第六堂課:五項修練之團隊學習(team learning)
今天課程學習理念分享,團隊學習與團體學習的差異;團隊學習是指團體成員共同與互相的學習,透過深度匯談與討論,使全體成成員均進入學習狀態,真正一起思考交流,集合團體的智慧,進行整體搭配的行動,往組織目標邁進。
團體學習(group learning)係指參與成員針對分享觀點某種特定主題,自由地分享觀念、感情和態度,進而達到知能增長、態度改變的互相學習的過程。
團隊是相互支援和協助,團體是互相模仿學習。團隊和團體都由一群人組成但所發揮出的能量是不同的。
老師跟我們分享,一個人,走的快;一群人,走得遠,一群人有共同的願景相互支援和協調走的更穩。這就是團隊的力量,團隊是一個透過彼此開放和信任思維空間,讓成員能夠放心、安全的分享知識和經驗,共同學習成長。
在今天的實做分享,各組的學姐們透過共同的願景目標;將義大利麵條與膠帶和一顆棉花糖,組成金字塔橋的當中感受到團隊的力量、默契及信任共同完成,不需要任何的語言及指令各組成員相互的支持與協調完成金字塔橋,這就是團隊的力量,一群人有共同的願景目標走的遠也走得穩。
團隊學習對我們的生活是不可或缺的,不管是學校或是家庭及社會;如何透過彼此信任與默契、截長補短達成共同願景。
在生活學習中就如(Argyris)說:「防衛的心理使我們失去檢討自己想法背後思維是否正確的機會。」對於多數人而言暴露自己心中真正的想法是一種威脅,因為我們害怕別人會發現它的錯誤。深怕自己說出的想法會讓老師和同學笑,而放棄表達自己想法及理念,而用沉默來避免自己犯錯誤。現在開始做方向的調整,讓自己能透過學習改變自己的想法,接受它、面對它、處理它、放下它。
感謝學校、教授、同學陪伴學習。
林美君111436513
2023-04-11, 週二 12:13
上課心得與筆記
學系名稱: 暨大終發專班碩一
課程名稱: 組織學習
課程時間: 2023.04.08(六)
課程內容:第五項修練
授課教授: 吳明烈教授
學生學號: 111436513
學生姓名: 林美君
彼得.聖吉是一位管理學大師,他提出了許多重要的理論和概念,其中最具影響力的之一就是學習型組織。
學習型組織是指一個能夠不斷學習、創新和進步的組織。它通過建立一個開放、反思和自發的學習環境,讓每個成員都能夠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技能,進而為組織的發展做出貢獻。
要建立一個學習型組織,需要通過以下五個核心元素:
系統思考:學習型組織需要將問題看做是整個系統的一部分,並且了解系統中各個元素之間的相互關係和影響。這種思維方式可以幫助組織更好地理解問題,並找到更有效的解決方案。
個人的學習能力:每個成員都應該具有不斷學習和成長的能力。學習型組織需要鼓勵成員自主學習,並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資源。
團隊學習:學習型組織需要建立一個開放和信任的學習環境,讓成員能夠通過分享知識和經驗,共同學習和成長。
組織學習:學習型組織需要不斷地反思和評估自己的運作和成效,並將學習應用到實踐當中,不斷改進和進步。
共享願景:學習型組織需要有一個共享的願景和目標,讓所有成員能夠共同努力,實現組織的使命和願景。
通過建立一個學習型組織,可以幫助組織更好地應對變化和挑戰,實現長期的成功和持續的成長。
最後,不要害怕衝突,兼顧探詢與辯護的互動,才能有效的提升自己與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