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寫留言
成人學習理論與實務
1215 成人學習理論與實務 高蕾迪
本週的作業:教材研讀並蒐集相關資料閱讀,下週二每位同學報告分享以下三個問題:
一、分享有效的成人學習行銷策略
以部落大學為例:
(一)找出部落大學核心定位,充實辦理機構構之基本條件。
(二)瞭解部落大學之市場需求與市場特徵及使用服務者的心理。
(三)運用整合的概念,搭配合適的行銷組合。
(四)辦理機構的績效評估。
首先要了解部落大學之設置目標及理念,已發展出不同之策略。
1.部落大學設置與經營理念:點燃傳承文化的火苗
1-1強調以部落為主體來培育部落人才的教育模式。
1-2朝向建立民族大學的理想邁進。
2.課程規畫與實踐:理想與現實的差距
2-1強調以「部落為本位」的課程規畫。
2-2開課局限於師資與學員數,並非依照課程系統。
3.結合在地文化及資源共創雙贏策略
4.行政人員或團隊應規劃符合學習者需求。
4-1行銷規劃符合部落大學之設置目標。
4-2根據不同學習設計不同體驗活動。
4-3設計體驗活動與地方文化資源結合,著重體驗學習,並朝向文化旅遊發展。
二、如何提升成人學習的參與率
1.生理因素-教材及課程設計及交通因素,應考量成人需求,以建立友善學習環境。
2.意象-多數長輩因學習能力缺乏而不願意參與,應設計多元及階段性課程及與地方文化背景相呼應。
3.情感-角色多重,應考量角色位置及選擇支持性較高的人協助。
4.過去經驗-過去經驗影響學習動機,以熟悉之使用者拉攏他人共同學習。
5.動機-驅動內在動機引發學習興趣,以小目標開始到大目標,循序漸進滿足使用者需求。
6.增加學習成就感。
7.成人具有清楚的自我概念以及自我導向學習能力(剩餘觀點)-重新找到價值,與外在連結更多。
8.成人具有清楚的自我概念以及自我導向學習能力立即應用取向(啟動內在學習動力。持續動能-熱情-平淡-淡定-死定。
三、促進成人學習成效的好方法
1.消除偏見,建立友善學習環境。
2.建立多元學習管道。
3.尊重自主學習,解決個別需求。
4.設計實作課程以增加更深刻之學習印象。艾德格戴爾-學習金字塔理論中發現,
說過及做過的事-記得90%(主動學習)體驗學習加實作。
說過的事=記得70%(被動學習)
5.不同目標應有不同路徑,必然產生不同結果,過程中是需要不斷的修正及溝通。
組織學習及學習型組織
12月8日 組織學習與學習型組織 高蕾迪
學習型組織(Learning Organization),美國學者彼得·聖吉(Peter M. Senge)在《第五項修煉》(The Fifth Discipline)一書中提出此管理觀念,企業應建立學習型組織,其涵義為面臨變遭劇烈的外在環境,組織應力求精簡、扁平化、彈性因應、終生學習、不斷自我組織再造,以維持競爭力。知識管理是建設學習型組織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在學習型組織中,每個人都要參與識別和解決問題,使組織能夠進行不斷的嘗試,改善和提高它的能力。學習型組織的基本價值在於解決問題,與之相對的傳統組織設計的著眼點是效率。
從理埨的發展-學習型組織理論是組織學習理論的支流。從實務來看-組織學習理論興起於一九六0年代(組織中的個人學習、團隊學習、組織學習促進組織發展)。組織學習理論的發展脈絡中,在一九八0年代末期及一九九0年代,產生了學習型組織觀點的組織學習理論。(吳明烈,2006)。就性質而言:組織學習是一種學習的方法,主要分成三種層次:阿吉理斯.雄為代表

1)單環(圈)學習。有既定目標(適應性學習)(2)雙環(圈)學習(適應性學習)。更高層次,不僅應用適當策略與目標,進一步反思檢視。(3)再學習-(創新性學習)而學習型組織是一種組織的型態,而學習型組織則是期待透過五項修練-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願景(由下而上)、團隊學習、系統性思考。五項修練→U 型理論(感知 .自然流線.實現 -即知即行)→必要的革命,並不斷開創新局,發展出學習型家庭、組織、政府…等名詞。組織學習的方法,採行合宜領導策略(權變領導、僕人領導、轉型領導….)與溝通技巧,型塑組織文化,以達成共同願景的組織。
學習型組織是從組織領導人的頭腦中開始的。學習型組織需要有頭腦的領導,他要能理解學習型組織,並能夠幫助其他人獲得成功。
104436509林辰蓉
2015-12-17, 週四 15:02
104.12.12 終身學習-理念與實現 上課心得

策略聯盟是資源可以共享、而且對象不是只有兩個人,而是有許多參與者。而夥伴關係則是策略聯盟的基礎,策略聯盟必須永續的發展有分為幾種型態:1.同業聯盟(水平聯盟)2.異業聯盟(垂直聯盟)3.混合聯盟(兩者兼具,佔最多數)。
不過,最重要的是:要如何找到良好的夥伴?以及找到之後要怎麼經營跟共贏?
最後,老師告知我們,資源有分:財力、物力、人力、組織、環境(地理)等5大種類。

東海大學參訪 - 社區終身學習與發展
老師強調社區的發展主要著重在以下四大要素:造景、造產、造人、造文化。
首先在造景部分,要創造出一個屬於當地社區適合的景緻跟環境;造產的部分則是強調產值的重要,一定要有經濟部份的收入才能夠維持社區的發展;造人則是要培育出適當的人才,並且要有人才可以傳承社區的發產;造文化則是最重要的部分,要創造出這社區專有特屬的文化,發展出社區專有的特色。
104436513謝裕程
2015-12-16, 週三 21:15
104. 12.12終身學習-理念與實踐心得報告
本週上午課程討論終身學習機構的策略聯盟,教授要我們編組討論選一台灣城市,依期文化特色或其發展,給予相關建議並完成一企劃書,並結合相關夥伴,推動相關產業及文化,本組以台南市為例,台南為一文化古都且富有美食,一直為台灣觀光重地,本組討論以觀光結合文化,提倡旅遊手冊(觀光護照),提供外來遊客(含國外觀光客)使用,藉此結合各大旅行社或飯店,提供相關優惠或是旅遊套餐,以吸引外來觀光客,另結合大台南地區美食,以夜市規格集合大台南地區美食,讓觀光客可大飽口福,不必四處奔波,完成旅遊護照者可經由政府補助提供相關在地文化紀念品,藉以推展在地文化。
中午全班藉由世界咖啡館模式,於台中都會公園用餐,並討論各組相關報告內容後,即至東海大學參訪並上課(感謝小魚熱情招呼),課程分組以話劇方式呈現社區學習,藉由桃米社區風華再現為例,從921地震後,該社區以在地文化推廣,結合社區生態(青蛙、蝴蝶)及巧思,從一荒蕪至現今旅客滿滿,可以說是相當好的典範,各組以幽默詼諧方式演出,,讓大家可以更有記憶的了解社區學習,如何從造景、造產、造人、造文化的方式,將風華再現做一完美呈現。
成人學習的理論與實務
20151215-13
成人教育學研究
指導教授:吳明烈老師 系所: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碩士班 姓名:林俊丞 學號:104409503
本週教學進度為成人學習的理論與實務,課前老師讓同學們先預習功課及回應三個問題:
一、有效的成人學習行銷策略。
二、如何提升成人學習的參與率。
三、促進成人學習成效的好方法。
課程以「羽白獅」開場,同學針對成人教育的意義、行銷策略、特性、面臨的困境、成人學習的動機、成人參與學習的障礙、成人教育的目地、成人學習的成效及我國成人學習的理論發展輪流提問分享,以此互動式的學習方式,讓我們這些也是置身於成人教育領域中的同學們腦力激盪一翻,同時也讓我們對成人教育的內涵有進一步的認識,印象最深的是於上課之前的備課過程,猶於工作關係,除了休假之外,通常只能於晚上進行,在「心流」的過程中體驗學習的「甜密的負擔」。
接著是教授PPT內容的講述,PPT前幾頁是一場德國的婚禮照片,是教授在德國留學期間在海德堡的體驗,婚禮中教授受託將對新人祝福的名信片帶回台灣再寄回德國給那對新人,可見這件遙遠的祝福是一位有心人遠渡重洋之後寄回的厚禮,意義自然不同,也見識成人學習的新內涵「成人之美」!
課程中教授提出有效之成人學習533533,第一個5是成人學習要「面笑、嘴甜、腰軟、手腳快、看眼色」,意思是成人學習要健全心理環境,彼此在相互尊重的氣氛中進行學習,要和顏悦色,虛心求教、態度要主動積極,同時也要察顏觀色;第一個3代表成人學習要追求人生的三度,亦即成人學習要追求知識的廣度、學習的速度及專業的深度,有了深度就不會沒法度;第2個3代表成人教學的三個原則與串連,三個原則是一、傾聽/對話/整合分析、二、了解/理解三、彼此欣賞),然後將之以「愛的關懷」串聯起來。 第二個5代表成人學習與教育必需具備身懷絕技的五隻手,亦即握手/舉手/牽手/拍手/動手;握手表示善意;舉手表示要有學習的精神;牽手代表學有所成要記得提攜後進,有道是大手拉小手,大家都是好朋友;拍手代表成人學習過程中要彼此讚賞,互相學習彼此的優點並互相鼓勵,加油打氣;擁有學習的三千萬(千萬要終身學習、千萬要樂在學習、千萬要享用學習;以此三千萬投資自已的未來才能擁抱生活中的三意(億),即想法要有創意/行動要有意義/人生要有回憶。
學習同時也要掌握時間,因為成人對學習的時間觀念是屬於剩餘片面的,因此成人學習以解決問題為導向,以自我為中心,即學即用。如同企業界講求效率,因為時間在哪裏,金錢就在哪裏,而我們成人教育學習者是時間在哪裏,成就就在哪裏; 教授鼓勵我們在速食時代,學習仍需效法「10年磨一劍」的精神,肯花時間、肯花功夫、肯花精神進行自我的投資,才能達到「10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的成果,以南韓為例,南韓花了整整十年的功夫,才得到DRAM的核心技術,同時也在CDMA技術上,遙遙領先台灣,這就是肯花時間的最佳實務與驗證。
周宜欣104409506
2015-12-15, 週二 23:41
成人教育研究-成人學習理論與實務心得報告周宜欣
成人教育研究-成人學習理論與實務心得報告
20151215 周宜欣 104409506
今天上課方式很特別、很有趣,老師帶來一隻可愛的獅子,名字叫「羽白獅」,;羽白二字合起來為習字,而「習」者:鳥類頻頻拍動翅膀試飛,說文解字:“習,數飛也, 故「習 」延伸為今日的「練習」稱之,也代表終身學習的吉祥物。老師提出一個問題,在同時將「羽白獅」丟給一位同學,則同學就要立即回答老師的問題,這種有趣的即興回答與結合遊戲性的教學,幫助學生更專注學習與創造了許多驚喜的效果。
今天上課內容非常的多元且豐富,老師從祝福的一張明信片開始講起,將祝福美言佳句,透過氣球與郵差的傳遞,分享生命中的禮物,彼此之間的「分享、互動與連結」,讓這份「愛」的能量隨著明信片環遊全界,再將這份祝福再寄回到原來明信片原有的地址。充分了展現愛人者,人恆愛之;助人者,人恆助之的道理。在成人教育的實務上亦有異曲同工之妙,成人教育是服務的事業也是良心事業,而老師的角色更是要以愛為中心思想,從點到線到面,將透過分享與互動將知識的能量連結,散播給熱愛學習的每一位同學。在成人教學的過程中,師生係一種平等的關係而非上下的關係,教師同時兼具學習者、朋友與協助者等角色,成人教師應有的特質是具備知識、實務兼備優良的人格特質與創意的教學。
在上個月花了兩的周末-四天的時間,前往屏東科技大學參加一場:105年度新中餐丙級新試題的教師研習,其中參與的老師不乏在全國最優秀的高中、高職餐飲、餐旅、家政老師、各地評審委員、餐飲界的佼佼者,有的從台北、台東、花蓮、台中、南投各地遠道而來,目的就是要學習新的方法、新的觀點與創新作法。大家都身懷絕技,不斷學習最新的東西與概念,透過業界轉學界、實務經驗非常豐富的屏東科技大學教授陳文東教授,傳授各種最新的丙級試題實務操作示範教學,來參加的老師們,在自己的領域當中求創新、再學習,以身作則來提倡終身學習的理念,讓學習者將來也能順利的成為教師、領導者、讓優秀學員成為組織的領導者或接班人。「教與學」、「教學相長」一個好的循環模式與理念延續與發展,便能適應多元、多變的社會與促進社會不斷進步最大的原動力。
104436507張閎棋
2015-12-15, 週二 20:51
1041121全民終身學習論壇 學習型城市的國際視野與在地實踐
第一次接觸這一類的論壇,聽完歐盟、韓國等外國經驗及國內七個城市目前的推展後,忍不住有所比較,除了惋惜國內這方面從原本的領先走掉變成落後外,也思考有沒有可能從汲取外國經驗轉為經驗輸出,可惜所學有限,如此龐大的議題非半路出家的自己可以解決。
在國內七座城市的進展報告中,除有一個拿之前的計畫內容來報告未能更新,不能確定真正進度如何外,其他六座城市不論是開課數、學習人次等,雖當下無從比較過去數據,但看來都有相當程度進展,不過較令人疑惑者,學習人數的成長與學習風氣的推展無法感受到有同步的進展,有沒有可能是做法上仍停留在供給面的加強,而較少需求面的引發?也就是尙處於努力滿足主動學習者者需求的階段,那麼被動學習者甚至是不學習者如何轉換為真正學習者?較少在各城市的報告中看到琢磨。
個人以為,運動用品公司的行銷手法或許可作為借鏡。綜觀現在運動用品公司的廣告,已經從行銷自己產品轉為行銷「運動」,特別是近幾年來,除了運動與健康的當然聯想外,更鏈結到自我挑戰,使運動本身漸成一種潮流、風氣,以馬拉松為例,五年前、十年前,現在的路跑活動風潮根本難以想像,但路跑活動本身先跳脫過去長程馬拉松的想像,區分了各種難易度可以滿足各類「挑戰」的需求,運動用品公司又以各種行銷手法推波助瀾,像是NIKE一直以來的JUST DO IT到今年MIZUNO在韓國的形象廣告「只有自己可以超越自己」(https://youtu.be/dDQg7TuiaRQ),行銷的手法已經不同於傳統認知著重在爭取有需求者的認同搶市占率,而是從爭食原有市場大餅改為拓展整體市場,開發隱性客源。
個人以為,學習型城市的長期計畫,仍是整體學習風氣的提升,要達到民眾願意付出成本去學習,而非維持政府有補助才學習的現狀,期望未來能有更多這方面的資源能投入,讓學習真正成為像呼吸一般自然且必須的習慣。
12/12 上課心得
1.終身學習策略夥伴
首先我們透過對話的方式來了解夥伴以及策略夥伴的差異,針對計畫或目標的大小,我們需要的組織規模便有所不一,小型的即為夥伴關係,而大目標就需要有策略性的進行規劃,進而有策略夥伴的產生。而且老師要我們假設是學習型城市計畫的團隊進行規劃該城市的計畫書,這點也十分有趣,透過同學們的腦力激盪,我們想到可以以學習護照的方式進行城市的文化宣傳,並且透過相關單位甚至是商家等的異業結盟,來推銷該城市的特色商品並提高人氣,最後,我們也建議老師看有機會可以帶我們去了解現在”北斗七星”,目前的辦理狀況及成效,以利我們更加了解終身學習的議題與執行內涵。
2.社區終身學習與發展
社區的終身學習發展需要透過下列四點要素進行規劃發展,透過造景、造產、造文化以及造人來規劃執行,以期達到終身學習的推廣,並帶動社區的學習氣氛及社區價值提升。
(1) 造景
課堂上提到景是指外在環境,透過社區的規劃,我們要如何營造出相關的必且吸引人的環境,便是景的意涵;但我認為除了解讀為環境外,更可以引申為願景,除了外在環境的營造,針對社區成員的願景營造也是十分重要的。
(2) 造產
一個社區甚至文化,除了安居之外亦需要立業,如何透過社區營造帶動民生經濟,也是發展規劃及過程,考量的重點之一。
(3) 造文化
文化,是社區推動發展的重要因素,透過該社區的特色,我們可以營造出相關連且吸引人的文化元素,來增加社區的價值。
(4) 造人
因為環境的變化,社區可能因為發展有所轉型,那麼培育適合的人才再做相對應的工作,便是終身學習的新任務及目標。
以上為本次上課的學習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