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寫留言
學習社會的展望 --從虛幻烏托邦到具體烏托邦
學習社會的展望 --從虛幻烏托邦到具體烏托邦 104409508 高蕾迪
老師以何謂「學習型社會」做為此課堂之開端。「然學習型社會的概念最早源自1966年奧地利學者貝德納立克所出版之「學習社會」,而赫欽斯於1968年出版「學習社會」(The learning society)呼籲終身學習與學習方法的重要。總之,人人皆須不斷的學習和溝通,方能讓整個社群因此而能彼此理解,並擁有共同的傳統、理念和文化。從微視面來看,個人的學習及自我實現、價值觀改造、個人為了因應生涯中不同階段的成長,或是從巨視面看社會是否建構合適人人學習的場域及機會,建構社會理想之願景,大家朝此目標進行,以讓人適應生活並快樂學習。
邁向學習社會白皮書中提到,建立終身學習社會的具體途徑有以下:
一、 建立回流教育制度
二、 開闢彈性多元入學管道
三、 推動學校教育改革
四、發展多元型態的高等教育機構
五、推動補習學校轉型
六、鼓勵民間企業提供學習機會
七、發展各類型的學習型組織
八、開拓弱勢族群終身學習機會
九、整合終身學習資訊網路
十、加強民眾外語學習
十一、成立各級終身教育委員會
十二、完成終身學習法制
十三、建立認可全民學習成就制度
十四、加強培育教師終身學習素養
未來人類要能適應社會變遷的需要,必須進行四種基本的學習,這些是教育的四個支柱。學會認知(learning to know):這是激發個人終身學習的動力,也是終身學習的基礎與憑藉。學會做事(learning to do):是目前學校教學中相當被忽視的一面。如果學生均能邊學邊做,能在學習活動中參加一些職業活動,進行學理的驗証,則「學會做事」的期望就能達成。因此,學校與工作之間的交替是相當重要的。學會共同生活(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由於地球村的形成,人類相互依賴日深,故必須學習尊重多元,以理智的、和平的方式解決衝突,相互合作,共同解決未來各種可能的風險和挑戰。學會發展(learning to be)。總之,就是人、事、時、地,物之整合應用。當然對於學習型社會有些批判,缺乏實證與充滿疑問、學習型社會是一種迷思是必要的烏托邦?期望能透過學習拉近人與人之距離,並一步一腳印往正確的方向前進。
學習社會的批判與省思-以學習者為中心,以終身學習為基礎朝著人人學習社會的展望 從虛幻烏托邦到具體烏烏
姓名:蕭酈君 學號:104409509
學習社會的批判與省思-以學習者為中心,以終身學習為基礎朝著人人學習社會的展望 從虛幻烏托邦到具體烏烏托邦心得報告
終身學習是廿一世紀學習社會的核心,透過創新性學習及不斷的學習,才能適應變遷迅速的社會環境。學習型社會是社會化、組織化而且具訊息化的學習模式,透過各重學習型組織推動所形成的學習人事時地物;亦即人人學習、處處學習、事事學習、時時學習的社會型態,終身學習的想法:中西方自古都有,終身學習的說法-“活到老、學到老”。
學習型城市係受終身學習、學習社會及學習型組織三大思潮影響。
學習社會緣起於歐洲,近年來,我國亦積極推展終身學習,營造學習社會,可說是符合當代教育思潮,以及符應民眾求知的學習需求。
在進入21世紀終身學習的時代,讓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進入一個新的階段,政府站在輔導帶動的領頭者,透過各縣市政府及民間相關單位的互相協調及進行,學習社會的框架是政府、社會、企業、民間、學校等各種學習組織廣泛學習的模式,在中國學習型社會是社會建設的保障,因此,學習型社會不是虛幻烏托邦,而是具體可行的理念。
三、 在世界各國學習型社會的模式當中,模式隨著各國因國情而有所不同。同理,台灣未來的學習社會走向應該符合在地需求,政府扮演助燃者角色,最重要的是各學習型城市本身要做好自燃者的角色,才能夠相輔相成,創造從虛幻烏托邦到具體烏托邦的理想社會實現是指日可待的。
學習社會的批判與省思-以學習者為中心,以終身學習為基礎朝著人人學習社會的展望 從虛幻烏托邦到具體烏烏托邦心得報告
終身學習是廿一世紀學習社會的核心,透過創新性學習及不斷的學習,才能適應變遷迅速的社會環境。學習型社會是社會化、組織化而且具訊息化的學習模式,透過各重學習型組織推動所形成的學習人事時地物;亦即人人學習、處處學習、事事學習、時時學習的社會型態,終身學習的想法:中西方自古都有,終身學習的說法-“活到老、學到老”。
學習型城市係受終身學習、學習社會及學習型組織三大思潮影響。
學習社會緣起於歐洲,近年來,我國亦積極推展終身學習,營造學習社會,可說是符合當代教育思潮,以及符應民眾求知的學習需求。
在進入21世紀終身學習的時代,讓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進入一個新的階段,政府站在輔導帶動的領頭者,透過各縣市政府及民間相關單位的互相協調及進行,學習社會的框架是政府、社會、企業、民間、學校等各種學習組織廣泛學習的模式,在中國學習型社會是社會建設的保障,因此,學習型社會不是虛幻烏托邦,而是具體可行的理念。
三、 在世界各國學習型社會的模式當中,模式隨著各國因國情而有所不同。同理,台灣未來的學習社會走向應該符合在地需求,政府扮演助燃者角色,最重要的是各學習型城市本身要做好自燃者的角色,才能夠相輔相成,創造從虛幻烏托邦到具體烏托邦的理想社會實現是指日可待的。
104409507塗采靜
2015-11-09, 週一 21:02
學習社會的展望 --從虛幻烏托邦到具體烏托邦
上課前明烈老師就以何謂學習社會,請同學就其定義開放式發表己見後做統整、歸納與分析,並對台灣學習社會的發展與未來方向給予具體的講述,在國際合作發展組織OECD終身學習報告書提到,學習社會是以學習者為中心的社會,台灣終身學習先驅者前林清江部長於1998年提出學習社會白皮書之貢獻,正是台灣終身學習蓬勃期,也才有今日引領我們學習終身學習的願景與學習學習社會的概念。
英國學者賈維斯(Jarvis,1990:19

指出學習社會是依附終身學習而來的一種理想。在社會中的社會成員一生中的任何時間,均有充分的學習機會,並能透過學習充分發展自我潛能,達成自我實現。明烈老師(民86 12)也為學習社會界定「學習社會是一個終身學習的社會,就個人層面而言,學習社會乃是一個充滿學習機會的社會並且支持個人在其一生不同生涯階段中繼續不斷地學習,就社會層面而言學習社會則是各種學習資源能經過有效地整合,以塑造一個有利於學習的環境,促使各種有意義、有價值學習活動遍及整個社會,故學習社會亦是一個以教育中心的社會,其精神在於促使每個人在一生中不斷地進意義的學習,同時學習資源能遍佈社會各個層面,促使人人皆可在需要學習或願意學習時,達成繼續學習的願望,進而實現個人和社會的目標。」
學習社會的省思與批判,老師提到批判一定有正、反、合與迷思,
一件事好的地方有什麼? 不好的地方從另一面向有什麼會更好,合則是要面面俱到,在我觀點面面俱到是需要經驗累積成智慧而形成的。批判不等於否定,就字眼來看批判彷彿等於否定,就這點老師釐清我的觀念。學習社會未來式概念及模式,學習社會概念目前尚未實現,學習社會模式老師提出10種模式,其中社會學習模式提到暨大百香果節,透過百香果傳情激發生活中很多的創意,並為果農創造行銷的機會,這也連結到Andy Green的學習社會習模式: 1.政府領導模式源自於法國政府部門進行策略規劃發展計畫行動的資源,2.市場領導模式源自於英國由市場自由的協調 、溝通、 實際觀察 、體驗與評估,做資源整合、產出分配的工作,3.社會夥伴模式以德國為例學習社會運動是全民終身學習總動員的推展,展望建構從虛幻烏托邦到具體烏托邦的理想社會。使學習社會發揮全面性夥伴關係,群策群力。台灣目前學習社會模式正朝Andy Green的學習社會習模式前進,以百香果為例,埔里地區有優質之環境條件適合種植百香果,透過政府領導支持農業知識技術的導入,及找相關社會夥伴作團隊資源整合,如學術、農會等單位積極協助宣導、行銷,以創造共利、共享、共榮具體烏托邦的概念。
最後就今日所學之心得、收穫與啟發及台灣學習社會有什麼走向分組進行討論,同學一致認為Andy Green的學習社會習模式會是引領台灣學習社會的未來走向,就暨大百香果為例,政府、學術、民間團體、個人全面性資源整合,讓個人有學習的機會來豐富生活知能以發展潛能展現自我,學術或民間團隊也因人、事、物、地建立策略聯盟夥伴關係,不但協助他人也協助自己,達成資源整合與資源分工。學習社會以「終身學習」與「學習組織」兩大基石的方向努力耕耘,相信,欲達成個人自我實現,做自己想要做的一個人,創造從虛幻烏托邦到具體烏托邦的理想社會實現是指日可待的。
第六單元:學習社會的批判與省思/學習社會的展望 從虛幻烏托邦到具體烏烏托邦心得報告
2015113-7
成人教育學研究
指導教授:吳明烈老師 系所: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碩士班 姓名:林俊丞 學號:104409503
第六單元:學習社會的批判與省思/學習社會的展望 從虛幻烏托邦到具體烏烏托邦心得報告
學習型社會是社會化、組織化而且具訊息化的學習模式,不但要全員學習而且要人人學習,更重要的是這種學習要具有現代化的意義。以終身學習為基礎,以學習者為中心,並透過各重學習型組織推動所形成的學習人事時地物;亦即人人學習、處處學習、事事學習、時時學習的社會型態。
1968年美國芝加哥大學校長赫欽斯出版學習型社會,然而1966年德國學者kart已領先赫氏二年提出此一論點,正在崛起的中國大陸也正急起直追,以上海市為例,上海市政府成立上海市學習型社會建設服務指導中心,積極推動學習型社會,學習型社會以學習型社區為基礎,社區居民透過學習,以提昇整個社會文化水準,該指導中心也數度至台灣進行交流學習,把台灣在學習社會、終身學習、學習型組織的優點轉化成適合該地區的文化,這種不以政治為前題的學習心態非常值得台灣學習。
終身學習的想法:中西方自古都有,終身學習的說法: 活到老、學到老,終身學習的看法: 西方希臘時期派代亞(Paideia)的觀念中亦有學習是超越學校教育,貫穿人生全程的學習活動。終身學習觀念:在1919 年英國成人教育委員會提出「1919 報告書」,以及在Dewey、Lindeman、Yeaxlee 等的提倡下,逐漸興起成為二十世紀之後的重要教育思想。
學習型的社會以知識經濟為基礎,它強調的學習型態是個人終身的歷程,而非僅限於兒童和青少年,或青年時期。終身學習成為廿一世紀學習社會的核心,而且唯有透過創新性學習以及不斷的學習,才能適應變遷迅速的社會環境。至於個人處在終身學習社會之中,也唯有透過學習認知、學習做事、學習共同生活與學習發展,並且擴大學習的範疇,以培養具有獨立思考、批判能力的成熟公民,才能共同經營廿一世紀的新社會。
本週分組討論題目為學習型社會的收獲,本組討論結果為:
一、 此課程讓我們了解到學習型城市係受終身學習、學習社會及學習型組織三大思潮影響所使然、
學習社會緣起於歐洲,尤其是英國,在亞洲則以韓國最具代表。近年來,我國亦積極推展終身學習,營造學習社會,可說是符合當代教育思潮,以及符應民眾求知的學習需求。同時也很感謝林青江教育部長及吳明烈教授對學習社會理念的推動,這說明了一個觀念就是,只要是對的,對國家社會及全民福祉有好處的理念,即便是10年20年也要堅持下去,也呼應了時代的需求。
二、 在進入21世紀終身學習的時代,從一開始的理念到成為一個家的目標及全民行動,讓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學習型社會是經濟轉型及教育方式的改變,學習社會的框架是政府、社會、企業、民間、學校等各種學習組織廣泛學習的模式,在中國學習型社會是社會建設的保障,因此,學習型社會不是虛幻烏托邦,而是具體可行的理念。
三、 在世界各國學習型社會的模式當中,模式隨著各國因國情而有所不同。同理,台灣未來的學習社會走向應該應呼在地需求而訂定,例如此次學習型城市領航計劃中參加學習型城市的七個縣市特色各有不同,例如宜蘭縣的礁溪終身學習.觀光產業升級、基隆市的文創學習.藍海奇蹟、台北市的智慧雲端學習.邁向六D城市、新竹市的在地新學習.產業新風貌、南投縣的學習新視界.豐富心南投、嘉義市的太保享學,幸福抵嘉、高雄市的昂揚幸福高雄城,學習盡在山海河即是,此項領計劃中政府扮演助燃者角色,最重要的是各學習型城市本身要做好自燃者的角色,才能夠相輔相成。
此次上課教授特別推薦埔里的百香果,下課後同學們不約而同的前往福利社採購,百香果果語很有趣,很富巧思,實在是一項又好吃又有意義的活動,非常值得推廣。
104409507塗采靜
2015-11-08, 週日 22:13
國際終身學習的發展趨勢
本週老師先針對上週樂齡學習中心參訪請同學提出意見交流,並舉出樂齡方案推動在於上位者是否堅持、團隊是否堅強與策略的選擇是決定成功的關鍵因素,且在推動時必須找到問題關鍵點,系統思考、專重大局,著眼小節,藉由活動培養團隊力、執行力、思考力與周延力,積極透過人脈做社會資源的整合、行銷,方能創造亮點績效。本週老師針對國際終身學習大趨勢描述全球目前影響終身學習發展最為深遠的國際三大組織為UNESCO、OECD與歐盟,其影響人類社會長久以來的終身學習發展方向,同時也引導全球終身學習的發展趨勢。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 成立於1946年專為世界終身學習開拓新方向,2014年出版《全民終身學習:促進城市融合、繁榮與永續》國際學習型城市大會報告書,強調以終身學習與學習型城市的發展;國際合作發展組織(OECD) 成立於1961年,係從歐洲經濟合作組織演變而來,以學習經濟驅動學習型區域,學習型區域理念不僅強調個人學習,亦重視組織學習,組織必須發展成為學習型組織。基此理念,學習型組織、學習型城市與學習型區域均應獲得充分發展,俾以促進經濟的永續發展;歐洲共同體簡稱歐盟於1993根據馬斯垂克條約,更名擴大為歐洲聯盟。強調創新是終身學習的DNA,旨在促使歐洲成為世界上最具競爭力與活力的知識基礎經濟體系,而且經濟能持續成長與更完善的社會統合。其三大組織其三大組織各有經營特色、使命與願景,但目標重要策略之宗旨皆在促進全民終身學習。
歐洲聯盟於2005年提出之終身學習八大關鍵能力有1.母語溝通、2.外語溝通、3.數學能力以及基本科技能力、4.數位能力、5.學習如何學習、6.人際、跨文化與社會能力以及公民能力、7.創業家精神、8.文化表達與學習學習五大支柱1.學會認知(learning to do)2.學會做事(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3.學會與人相處(learning to be)4.學會發展(learning to change)5.學會改變等我感覺有異曲同工之妙,這也正是未來孩子該培養的基本能力。孩子若能經由教育如實加以實踐,未來勢必足以成為各界引領風騷的領頭羊。
課程結束老師就今日學習分成兩組提出收穫、心得與啟發,上課中老師提到學習型城市是由上而下而終身學習是由下而上同學們感到疑惑是否有所衝突,請老師加以再次剖析,學習型城市利用在地力量、團隊跟內在文化沒衝突,兩者之間政府是助燃者,民間是自然者。由此可見,在非正規認定之下兩者是息息相關的。終身學習之概念經營雖然中外相差60幾年,台灣在政府及學術團體汲汲營營推動之下,尤其在老師的指引下未來終身學習的發展勢必會如雨後春筍般遍地開花。
103436508 吳滿玉
2015-11-06, 週五 10:33
知識經濟與人力資源發展--優質企業參訪心得分享
2015/10/03 霹靂國際多媒體虎尾分公司 參訪心得 103436508 吳滿玉
台灣文創產業立足臺灣放眼國際盡在~~~霹靂國際多媒體公司
在雲林縣虎尾鎮的鄉間小路有個許多人小時候的回憶,霹靂布袋戲的總公司及片場裏面收場許多布袋戲偶,讓我看到影幕中華麗、栩栩如生的場景是如此瀝瀝在目,每個操偶師非常辛苦一個動作剪輯好幾次才能在畫面上呈現,「台上三分鐘,台下十年功」是最佳寫照。
經過李廠長片場的介紹及布袋戲偶的說明,讓我覺得這個產業需要很專業的人才,除了要喜歡布袋戲也必須要有藝術天份,李廠長在簡介中提到霹靂的員工他們很想培訓專業人才,但是由於地緣關係是很大問題,報到率很低,現在年輕人都想要在薪資及職務上快速成長,然而在目前的霹靂公司似乎面臨挑戰,聽到王經理的報告,他是負責人力資源部針對目前問題,有五個部份:地點、人才養成、觀念的建立、學習、制度著手建制執行內容,他有提到一個「職業階梯」的概念,讓每個職務的晉升及薪資都透明化,每個職務之職能明確透過職業階梯讓每個員工都清楚晉升需具備的能力。
高階主管錄用二度就業的專業經理人最令我印象深刻,聽到蘇主任秘書長的敘述進入霹靂國際多媒體公司的經過,真是神蹟再現,一
切是命運的安排,他在簡報中提到要讓人員在團隊中活化,每位員工應該心存感激,因為企業主是現世活佛,感同深受,為何員工總是要求調薪為何不捫心自問自己為公司付出了多少?這是普遍員工的想法,在組織中從選才開始如何判斷求職者是否符合公司的企業文化,透過心理測驗?似乎也不是那麼可信,面談表達能力或許可看出人的個性
及做事態度的積極面,霹靂國際多媒體公司在人員招募個人覺得與學校端的密切配合很重要,產學合作是許多產業目前積極配合執行,這包含人才培訓、創新及創意也可藉由年輕學子們天馬行空的想法實現
年輕人的夢想、學校社團的互動舉辦夏令營或是冬令營活動讓更多傳統技藝至新興科技都能夠深耕年輕學子的心,還有許多活動可以配合
異業結盟,讓我們心目中的霹靂布袋越來越大眾化越來越火。
每個人的想法很多,建議很多,要能夠付諸行動才是王道。
周宜欣 104409506
2015-11-05, 週四 21:35
學習社會的展望 從虛幻烏托邦到具體烏烏托邦心得報告
學習社會的展望
從虛幻烏托邦到具體烏烏托邦心得報告
201511005 周宜欣 104409506
本週上課主題以學習社會探討為主題,明烈老師就學習社會的定義以開放的方法讓同學就所認知加以定義並在同學發表完以後做整體的歸納、 分析與對台灣學習社會未來發展與方向給予正面、具體的講解說明。讓我們更清楚終身學習的願景與學習社會引領的方向。
學習社會理念首推美國何欽思(R.M.Hutchins)出版「學習社會」(The Learning Society)一書。 指出學習社會除了提供成年在個人生涯不同階段的成人教育外更是一種以學習、 自我實現、 人性發展為目標的社會。
一九七三年在美國亦發表「邁向學習社會」( Toward a Learning Society),美國社會現實的觀點,提出建構學習社會的具體構想 。一九九五年歐盟(European Union)提出「教與學」, 邁向學習社會 。一九九六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 針對二十一世紀人類教育發展:「學習‧內在財富」。 明烈老師(民86 12)也為學習社會界定「學習社會是一個終身學習的社會,就個人層面而言,學習社會乃是一個充滿學習機會的社會並且支持個人在其一生不同生涯階段中繼續不斷地學習,就社會層面而言學習社會則是各種學習資源能經過有效地整合,以塑造一個有利於學習的環境,促使各種有意義、有價值學習。活動遍及整個社會,故學習社會亦是一個以教育中心的社會,其精神在於促使每個人在一生中不斷地進意義的學習,同時學習資源能遍佈社會各個層面,促使人人皆可在需要學習或願學
習時,達成繼續學習的願望,進而實現個人和社會的目標。」
學習社會以終身學習與學習組織為兩大支柱,從個人觀點:人人學習,實現自我天賦潛能,做一個自己想要做的人。 從社會觀點:塑造一個學習環境,加強整體組織或社會的競爭力,促進社會的繁榮與發展(黃富順 2000)。
在德國與法國學習社會成效與運作模式有所不同,Andy Green的學習社會模式分為:一.政府領導模式政府部門進行策略規劃發展先期計畫爭取行動所需的資源。
二.市場領導模式:由市場自由的協調 、溝通、 實際觀察 、體驗與評估,做資源整合、產出分配的工作。
三.社會夥伴模式:學習社會運動,全民終身學習總動員推展與全面實施。
當今台灣也如火如荼的展開學習社-終身學習論壇-學習型城市, 希望透過示範學習型城市與現階段以政府領導模式來提倡建立跨部會與行政區域層級的溝通與資源整合並將產出與夥伴關係做最適當的資源分配。
• 學習社會從虛幻從虛幻烏托邦到具體烏托邦以終身學習為中心思想對未來台灣學習社會將有長足的進步
• 本組員討論具體的模擬作法如下:
依社會發展時間軸與問題導向來分階段進行:
1. 政府領導模式階段:
a. 由政府提倡、學者、專家提倡,根據實際社會的現況分析、調查並提出解決公共議題具體策略。
b. 目的:刺激並提高危機意識與主題之重要性來解決社會共同的問題與創造價值以期達到學習社會的永續經營願景.
c. 方法:透過社區大學、重點大學辦理各種研討會、論壇,將知識的傳遞與價值觀重申,吸引相關團體、組織共襄盛舉,創造三贏(政府、團體與個人)利多架構。
2. 市場領導模式階段
由跨部會行政層級與跨領域有相關的人民團體及組織,共同討論出可
行的策略與執行方案,以實際觀察、體驗、試辦進一步評估。
3. 社會夥伴模式階段:
分階段的資源整合、合理分配產出,並明確做權責分工與互助合作之條件說明。
以上每一個階段連結緊密並且環環相扣, 政府單位實際經費挹注與相關單位積極投入,影響學習型城市的推展與社會進步,更成就個人自我實現 、解決社會問題,方能達到一個共學、 共享、共榮的學習社會。
周宜欣104409506
2015-11-05, 週四 08:30
重要國際組織與學術研究機構課程心得報告
重要國際組織與學術研究機構課程心得報告
20151101 周宜欣 104409506
本週成人教育研究課程主題除了延續上週參訪埔里樂齡中心集中訪視的過程、心得分享外,明烈老師也就此議題緊扣學習型城市論壇的整體規劃與政府政策導向加以說明;同時就目前籌備論壇活動,給了同學們很多的想法與建議,明確的方向與提供做法讓同學們在策畫的全民終身論壇內容、流程(人、事、時、地、物)等各項安排可以更加有效 率並期待能如原計畫所有效益的達成論壇的目的並帶領全國各縣市與機關實踐終身學習理念推轉與實際初階段政府模式展現。
另一個主題在介紹終身學習國際上重要的組織及發展脈絡,面對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 學習是社會不斷進步的原動力,而推展終身學習更是世界各個重要組織與國家施政的焦點與新方向.
推動終身學習世界重要組織與國家重要政策分述如下
UNESCO(聯合國教科文組織)、OECD(經濟合作發展組織) EU(歐盟) 最有影響力的三大組織,同時也是引領全球諄身學習的發展趨勢.
一.UNESCO(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1.成立於1946年
2.宗旨: 在於透過增進各國的教育、科學、文化與交流的合作,以對全球的和平與安全有所貢獻,並且促進全球對正義、法治,以及經由聯合國憲章所確認之對全世界人民無分種族、性別、語言或宗教的差別,所具有的人權與基本自由之普遍尊重(吳明烈,2013)。
3.行動策略規劃: 每隔12年召開一次之國際成人教育會議
4.重要政策提出:
a.1996年以「學習:內在的財富」(Learning: The Treasure Within)為題與 2003年開發寶藏(願景與策略 2002-2007) 報告書,終身學習的共五大柱:
1. 學會共處(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
2. 學會求識(learning to know)
3. 學會做事(learning to do)
4. 學會發展(learning to be)
5. 學會改變(learning to change)
發表了新世紀的學習社會,未來的社會必然是一個學習的社會.吳明烈(2013)
b.2009年以「邁向美好未來的生活與學習:成人學習的力量」(Living and Learning for a Viable Future: The Power of Adult Learning)
c.2014年出版《全民終身學習:促進城市融合、繁榮與永續》(lifelong learning for all: inclusion, prosperity and sustainability in cities)國際學習型城市大會報告書(Conference Repor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Learning Cities),強調終身學習與學習型城市的發展,必須促進政府與所有利害關係者(stakeholders)的參與及協力合作。
二. OECD(經濟合作發展組織)
1.成立於1961年
2.宗旨: 學習經濟的理念推展
3.重要政策提出: 21世紀之初出版了《新學習經濟中的城市與區域》(Cities and Regions in the New Learning Economy)研究報告
個人與組織具有能力,積極參與不同種類的學習歷程,已經被視為促進經濟發展的一項決定性因素。學習經濟的發展涉及經濟與社會歷程的複雜狀態。學習經濟一方面希望提升生產力與促進生活品質;另一方面則意味著個人與組織在面對較大的挑戰時,仍能適應新情況。學習的歷程是繼續創新的核心以支持學習經濟中的競爭優勢(吳明烈,2013)。
三. EU(歐盟)創新是終身學習的DNA
1.成立於: 1993年
2.宗旨:終身學習視為因應知識社會與全球經濟的核心策略
3. 重要政策提出:
一九九五年發表了「教與學:邁向學習社會」(Teaching and Learning:
a. 創新是終身學習的DNA
b.2000提出:終身學習的焦點在於促進競爭力、就業力、社會融合(social inclusion)、積極公民權(active citizenship)以及個人發展。歐盟近年來則更積極致力於學習型歐洲的發展
c.2005年提出《終身學習關鍵能力:歐洲參考架構》(Key Competences for Lifelong Learning: A European Reference Framework)報告,並將1.母語溝通;2.外語溝通;3.數學能力以及基本科技能力;4.數位能力;5.學習如何學習;6.人際、跨文化與社會能力以及公民能力;7.創業家精神;8.文化表達等視為終身學習八大關鍵能力。
d.促進全民終身學習,發展歐洲成為學習社會(吳明烈,2013)。
歐洲成人教育學會(EAEA)、英國成人及繼續教育協會(NIACE)、美國成人及繼續教育學會(AAACE)、德國成人教育研究院(DIE)這些組織會員國多具有代表性,其推動的力量影響深遠與宣示的效果更順應社會發展及順應新時代來臨。
台灣的成人教育終身學習的發展也在國際組織與國內多位學者大師的推波助燃下推展開來。民國八十七年(199年),我國教育部將之定為「終身學習年」,並發表了「邁向學習社會白皮書」。意味著終身學習的理念將是下一世紀世界各國教育發展的最高指導原則。面臨的社會、文化、經濟等各方面的挑戰,終身學習實踐的成果亦將是台灣的政治、經濟、社會與文化能否持續成長的重要引領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