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寫留言
李珈旻 105409504
2018-04-04, 週三 13:46
107年4月3日 組織學習研究 學習心得
今天學習主題與內容是共同願景的塑造與經營,一開始同學即以有趣的海賊王漫畫引領大家進入共同願景的思考,相當深入淺出,也讓人對這堂課充滿興趣。而今天最大的收穫是提到願景要有自己的獨特性,且需要明確可以達成的。擁有自己的獨特性,才能在藍海市場創造一片天。
最後實作部分,同學讓我們分組重新思考為什麼讀研究所?想學甚麼?讀研究所的目標?以及擬定共同願景等。讓自己重新思考初衷,享受這學習過程,逐步完成學業。
願景是使命、價值和策略組合而成。由上而下的願景,由領導者提出,部屬遵循,在階層組織較嚴密的體系下運作,上行下效,好處是易於貫徹,壞處是缺乏他人聲音。由下而上,領導者不預設立場,好處是凝聚力高,壞處是時間成本較高。上下交融模式,介於前兩項的平衡點,領導階層先提供願景雛形,再進行調整溝通與妥協。由此可知,好的願景不容易,需要雙方創造出適合彼此的溝通模式,才能創造雙贏與永續經營。
106409513 李玟誼
2018-04-03, 週二 12:26
架構六-五項修練之共同願景的塑造與經營
課程時間:107/04/03(二)
課程地點:A302教室
課程:組織學習研究
授課教師:吳明烈 教授
學生:李玟誼
學號:106409513
課程:架構六-五項修練之共同願景的塑造與經營
共同願景意旨在組織裡我們想要的是甚麼?來自於每個人都有相同目標,然而,建立共同願景的過程先從個人願景開始,因為分享願景的過程遠比願景源自何處重要,學習聆聽是首要第一步,專注傾聽說話者的發言,以不打斷為原則,也需要包容接納不同的想法,最重要的是聽出對方的感受和聽出敘事背後的假設,正確的傾聽可以幫助我們化解彼此的歧異,進而對願景而有更深入的釐清、投入、溝通和奉獻,當人們談論愈多,願景就會越清晰,就能建立出組織的共同願景。
課後心得分享
授課日期:2018年3月23日
授課地點:中正大學教育學院531教室
課程:組織學習研究(架構2組織學習理論的發展與內涵 & 架構3組織學習文化的塑造)
任課老師:吳明烈 教授
學號:605751001
學生:中正大學 高齡所碩二 陳怡臻
------------------------------
這是我第一堂明烈老師的課,從最一開始的組織學習與學習型組織,讓我聯想到每次文彬老師的lab meeting都要同學進行文章的導讀與分享,無非希望大家教學相長,提升思辨能力。
而接下來透過各種不同動物的特性,描述出各種不一樣的組織文化也讓我獲益良多。
此外,老師透過小小的戶外體驗,讓大家留心生活上的微小事物,體會大自然的奧妙並互相分享,讓我們能夠舉一反三,也是十分特別的上課體驗,令人十分期待未來的每一次上課。
107409503陳文琪
2018-04-01, 週日 22:20
03/27組織學習心得
今天是第一次的導讀,主題是「五項修練之自我超越與心智模式」。在導讀之前,老師稍做概述,老師提到在生活當中,我們常常有習慣性的思考模式,為調整自己,讓鏡子轉向自己,透過對話好讓自己經過內省之後調整心智模式;且生活當中有許多的衝突,就如已經有目標,但似乎有種阻力無法往前,這時透過心智模式的調整去增加覺察力,了解到落差也是種力量,並建立個人願景,透過「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完成所訂定的願景。
學姐們的導讀主要是以「自我覺察」為方向,學姐們除了以理論和實例讓我們充分了解這兩項修練外,更加了「左手欄」、「自由書寫」、「抽珍愛卡」和「曼陀羅」的帶領活動,「左手欄」以『對死刑是否支持』這個主題與另一個同學深入去做對談並記錄,這時就會發現自己想說的和實際說出口的內容有所出入,如此更加覺察自己內心和實際所表現出來的原來是不一樣的。「自由書寫」則是請大家很放鬆以『最近我』為開頭來書寫,我則寫下最近自己生活忙碌的狀況,寫完後則請每個人抽張「珍愛卡」,我是抽到『靠近』,最後則是「曼陀羅」,利用一個大圓和兩個小圓來畫畫,不用特別思考,想畫什麼就什麼,我於是在兩個小圓分別畫了『彩虹和一顆愛心』、大圓則畫了『夕陽下的小朋友在房子旁跳繩』,並將這三個圓取名『用愛包圍』,原本還想不到與「珍愛卡」的『靠近』有何關聯,聽了老師的解釋,才恍然大悟原來我的自由書寫就是跟愛靠近啊!實在是很奇妙呢!
今天這次的導讀與活動,讓我可以自我覺察,更釐清自己的生活現況,謝謝今天的琴雀和珈旻學姊,除了知識上的收穫,內心也更加充實!
王佑晴 107409501
2018-04-01, 週日 14:08
組織學習研究心得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授課時間:03.27
學生:王佑晴
學號:107409501
課程主題:五項修練之自我超越與心智模式
這次的主題是自我超越與心智模式,在課堂上聽完學姐們的理論及實務介紹後,透過實作演練「自由書寫」、「曼陀蘿」後對於自身的想法及情緒的表達有更深一層的瞭解,而就像老師所說的把鏡子轉向自己,重新檢視及審視自我行為及價值觀,藉由不斷地學習及思考找到自身的需求及成長的方向。
在平常的日子裡很少有機會可以放下自己的成見及想法,去聆聽自身的想法與意見,於是產生了很多矛盾及困惑的想法,我想這也顯露出了自我覺察的重要性,在我們願意接納自己認清自我後,才能夠達到自我超越的願景。
自我超越與心智模式心得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授課講師:吳明烈 教授
上課日期:3月27日
課程主題:五項修練之自我超越與心智模式
姓名:蔡瑩蓉 106409515
這次報告主題為自我超越與心智模式,主要以覺察力貫徹整個主軸,藉由省思自己的言語、行為,跳脫出與以往不同的思維模式,並產生一連串的對自己、對事物的提問,來澄清問題和解決問題。老師也提到自我超越與心智模式都需要運用到系統性思考,從行動中反思,看到自己的限制,並放棄自己的執著,這樣才能整體性的做改變,就組織學習而言,我覺得組織需要先看到想要營造學習的文化、制度、價值與組織的願景是什麼,困難處在哪,才能引領組織成員往前邁進。
今天學姊的實作帶領一開始是正反兩方對死刑的支持與否進行辯論,將自己所說的話記錄下來,思考自己為何會說這些話。平時很少仔細思考對自己所說的話語背後的思維脈絡,這樣的分析可以邏輯性的知道自己的價值觀及想法。而蔓陀羅的體驗,抽到一張完成的卡牌,相信自己雖然忙碌,但是可以圓滿達成自己想做的事物。
劉芳珍107409504
2018-03-31, 週六 14:20
1070327自我超越與心智模式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授課主題:自我超越與心智模式
授課講師:吳明烈老師
日期:2018/3/27
學生:劉芳珍
學號:107409504
學習心得:
在生活當中,有許多的時間點就像課堂上所說的—習慣性的僵硬思考,為調整自己的心智模式,讓鏡子轉向自己,透過對話不斷讓自己內化,調整心智模式;老師提到生活當中有許多的結構性衝突,就好比明明目標在前方,但卻有一股阻力阻擋在眼前,透過心智模式的調整去增加覺察力,了解到落差其實就是成長的空間,透過「自我超越」來改變現狀,成長自我。
課程中學姐透過實作帶領「左手欄」和「曼陀羅」,兩者在過程中讓我不斷的自我對話,將所寫的和所畫的透過一遍又一遍的問自己「真的是這樣嗎」、「為什麼會出現這樣奇怪的敘述」…等,現在回想起來,這應該就是心智模式改變的開始。當確定自己的需求後,全神貫注的持續學習和成長,以一種積極正向的態度和行動面對生活,則是自我超越的體驗;感謝學姐的分享,課中收穫滿滿。
組織學習→自我超越與心智模式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自我超越與心智模式
上課時間:2018.03.27
課程心得:
這次課程主要為五項修練裡的「自我超越」和「心智模式」。自我超越即是一種突破極限的自我實現,其最好的方法就是終身學習,從學習中去開發潛能、成就自我,並透過分享幫助團隊與組織的集體成長,且釐清、加深個人的真正願望,客觀觀察自己。
當自己在設定一個「大目標」時,需要再釐清應該達成哪幾個「小目標」,得以使自己達持「大目標」。「大目標」即為「上層目標」;「小目標」即為「願景」。例如:我想要健康,健康即為「上層目標」、「大目標」;但是要健康,首先需要正確地飲食,其次需要適當地睡眠,還需要規律地運動,正確飲食、適當地睡眠、規律地運動即為「願景」、「小目標」。
而我們在制定目標的時候(不管是大目標還是小目標),皆需要隨時思考自己目前的現況與制定的目標差距還有多少,此差距即稱為「創造性張力」。「創造性張力」時常伴隨著「情緒張力」,需釐清兩者間的差異,並降低一點自己的目標,消除「情緒張力」,此時會發現,自己離願景越來越接近。
這次同學報告也帶領我們運用心智模式中的「左手欄」,上學期我和同學一同報告的「組織學習與學習型組織」中也有稍微提到左手欄,但是這次討論的主題更為強烈,使我們更能看清自己想說的跟沒說出口的。
課程中,報告同學也帶我們運用「自由書寫」的方式,寫出任何自己想寫的句子,以「最近我」為開頭,自由思考、自由運用。搭配著輕鬆的音樂,我寫了關於「回家」的事情,只提到回家的過程與自己的心境,並未提及回家具體做了哪些事情、得到了甚麼,所以在之後抽卡片的時候,出現的是「無自我價值」;之後又畫曼陀羅,能在課堂中學習到曼陀羅,真的很幸運,一直都對這方面的事情感到好奇與高度感興趣,只是研究生的生活無法深入了解課外的許多事情。
曼陀羅有三個圓,一個較大,兩個較小;拿起筆就畫,不必思考。我畫了我外婆家的三合院的主院,主要是訴說我這幾次回家有幫忙屋瓦的拼湊,因房屋老舊,已超過50年,屋瓦有的裂開,所以和舅舅去別人家廢棄的屋頂上拿幾片過來;第二張畫的是外婆種的小番茄,最近是番茄的產季,只要回家,我就會自己去菜園裡摘番茄,雖然吃多了也是會怕怕的,但是這是外婆辛苦種植的水果,有水果吃就好;第三張我畫的是我家的書架,那個書櫃是我爸買木條回來自己釘,並自己烤漆,我為了這個書架,把自己畢生買的書本從台北搬到彰化,就為了填滿這個書架。
這些事情,如果只是自己在思考在行動,沒有與他人分享的話,我會覺得很可惜,也許是我自己本身的情緒較沒有負面的想法,許多事情都轉個念頭想就想通了。有時候放過對方,也就是放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