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寫留言
10月13日終身學習課堂心得
課程:終身學習
第四單元: 成人教育重要國際組織與學術研究機構
第五單元: 國外成人教育機構組織與資源
任課老師:吳明烈 教授
學生:606751004 王思蘋
這一週報告的組別很有趣,所帶來的說書人桌遊活動深深吸引著大家,每個人都要去聯想一句話來代表自己的牌子,然後讓大家猜,透過這次的活動的覺得使用一些小道具就能讓人動動腦也能訓練自己的口才真的非常的棒,報告的組別課程上也很細心的說明內容,老師也會適時的補充,透過問與答的方式更加加深學習,這次最特別的是,大家上課的環境是在學校的餐廳中,優美的環境,愉快的氛圍讓學習更加有動力,也更快樂的學習,是個很特別的經驗。
成人教育學研究 心得感想-10/17
課程:成人教育學研究 心得感想
第四單元: 成人教育重要國際組織與學術研究機構
第五單元: 國外成人教育機構組織與資源
任課老師:吳明烈 教授
學號:104409501 陳宜君
這堂課老師老師介紹了三個對終身學習有很大影響的組織:
1.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為世界終身學習的發展開拓新方向
◎成立迄今最有系統且最具全球影響力之推展策略:約每隔12年召開一次之國際成人教育會議及其後續行動。
◎2009年發表貝倫行動架構(Belém Framework for Action),強調終身學習乃是一項有價值的投資,將為社會創造多元價值
◎2014年出版《全民終身學習:促進城市融合、繁榮與永續》國際學習型城市大會報告書,強調終身學習與學習型城市的發展,必須促進政府與所有利害關係者的參與及協力合作。提出三個重要的行動方針:1.建立跨部門的學習型城市協調機制 2.建立跨組織雙邊或多邊的夥伴關係 3.促進所有利害關係者提供優質的學習機會
2. 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以學習經濟驅動學習型區域
◎經濟合作發展組織成立於1961年,係根據1948年馬歇爾計畫而成立的歐洲經濟合作組織演變而來。
◎21世紀之初出版了《新學習經濟中的城市與區域》研究報告,以闡明學習經濟的理念,分析不同的學習型態與經濟成就的相互關係,並以區域與城市為個案研究對象,指出社會資本影響個人學習與組織學習,學習的歷程是繼續創新的核心以支持學習經濟中的競爭優勢。
◎學習型區域這一理念並不僅強調個人學習,亦重視組織學習,組織必須發展成為學習型組織。基此理念,學習型組織、學習型城市與學習型區域均應獲得充分發展,俾以促進經濟的永續發展。學習經濟理念的興起,為終身學習的發展,注入新動力。
經濟合作發展組織在《新學習經濟中的城市與區域》指出,社會資本影響個人學習與組織學習,學習的歷程是繼續創新的核心,以支持學習經濟中的競爭優勢。
老師提到像金門的金城是推動學習型城市的好地方,因為當地有很多古色古香的閩南式建築,相當有特色。若有心人士能組織起來,透過學習了解地方產業,甚至可以把廣東粥改為金門粥;又如國姓的魔法咖啡的主人在退休後蓋了房子,原本想自己居住,但因環境優美,主人研發出的咖啡又很有特色,結果成為一個有名的觀光景點。透過學習可以激盪出創新的火花,帶動產業和文化的發展,使自己擁有更多的競爭優勢。
此外老師還提到一個概念:社區總體營造要培養在地人願意為在地發展而努力,政府的補助計畫只是助燃器,要持續發展還是要靠不斷地學習,找出在地特色,產出特色商品,如此就算外部資源沒有時也還能永續經營。老師舉例像埔里的打鐵街就可以作社造,除了維持目前所生產的工具外,也研發具特色的文創小物,讓觀光客能親自打造一個紀念品,這樣可以活絡不斷沒落的產業。而埔里也可以結合多家造紙工廠發展成為一個紙藝特色小鎮,從小學教育開始教孩子們造紙摺紙,國高中生可以做紙藝產品設計,家中用紙藝來布置,商店可買到紙藝DIY的材料,甚至可以成立一個紙藝博物館。將紙藝融入生活中,創造文化產值,舉辦紙藝文化節,吸引觀光客前來。可見終身學習可以帶動文化及產業發展。同時也應證了當學習型組織、學習型城市與學習型區域獲得充分發展時,就會促進經濟的永續發展。
3. 歐盟(EU):創新是終身學習的DNA
◎歐洲共同體於1993根據馬斯垂克條約,更名擴大為歐洲聯盟,簡稱歐盟。強調要促使歐洲成為世界上最具競爭力與活力的知識基礎經濟體系,而且經濟能持續成長與更完善的社會統合。為達成上述目標,重要策略之一即是促進全民終身學習
◎自2000年迄今將終身學習視為因應知識社會與全球經濟的核心策略,焦點在於促進競爭力、就業力、社會融合、積極公民權以及個人發展
◎近年致力於學習型歐洲的發展,於2005年提出《終身學習關鍵能力:歐洲參考架構》報告,並將1.母語溝通、2.外語溝通、3.數學能力以及基本科技能力、4.數位能力、5.學習如何學習、6.人際、跨文化與社會能力以及公民能力、7.創業家精神、8.文化表達視為八大關鍵能力,並於2006年被歐洲議會正式採納,成為各會員國的實踐策略。
◎歐盟終身學習八項發展特色:
1.透過廣泛學習的社會對話機制形成的政策2.政策具有延續性與統整性3.進行終身學習的匱乏分析4.擬定政策的優先順序5.提供推動終身學習的架溝條件6.重視合作夥伴關係的建立以及負責分擔7.重視創新的理念跟政策8.著重本土模式及系統思考。
歐盟在2005年所提及的八大關鍵能力也讓我印象深刻。我發現歐洲不但生活水平很高,文化遺產保留完整,教育人性化,環保做得很確實,人民遵守法律,懂得珍惜自然環境與資源…等,我想這可能跟歐洲從很早就推展終身學習有關係。歐盟國家透過終身學習的推動讓人民擁有多國語言的能力,不斷吸收新的知識與科技,尊重並接納多元文化,推動彼此互助共同發展的精神,才能有現今的樣貌,這也是值得我們學習之處。
中正終身學習
授課日期:2017.10.13 (五)
授課地點:中正教育二館558教室暨湖畔咖啡
課程:第四單元 經濟合作發展組織推展終身學習的內涵,影響與貢獻
第五單元 歐盟終身學習的發展脈絡與經濟評析
指導教授:吳明烈 博士
學生:成碩二 行志英
歐盟的終身學習發展特色與評析中,整體而言有八項發展的特色,而這些特色亦充分彰顯出歐盟推動終身學習的成功經驗。
一、透過廣泛的社會對話機制形成政策
二、政策具有延續性與統整性
三、進行終身學習的匱乏分析
四、擬定政策的右先順序
五、提供推動終身學習的架構條件
六、重視合作夥伴關係的建立以及責任分擔
七、重視創新的理念與策略
八、著重本土模式及系統思
其中在學習推動經驗中,所顯現的一項特色,乃是著重本土化的發展模式與系統思考。當地社會最需要的是甚麼?以及何種情況最適合本土?本土的模式與特色到底是甚麼?凡此種種均需經過詳加思考與通盤考量,已發展出有效的政策與實踐策略。
課堂上除了研討終身學習的單元課程外,在湖畔咖啡時也玩了一場很特別的桌遊,在遊戲中除了競分外,也帶入一些心理推測的慨念,當遊戲不只是遊戲時,你可以從不設防的推理猜測中,意外地尋獲思維相近的夥伴,學習是不拘泥任何形式,端看你如何面對你周遭任何新的事物。
成人教育學研究─第六週課後心得
我們在下課前的分組討論,有針對「烏托邦」一詞去做討論。有人提到具體烏托邦,需要增加自己的知識;有人提到,跨領域學習,目前還在實務和理論的整合中;有人則是提到,現今台灣社會,有許多關於老年人口的單位,長照、樂齡活動中心、社區大學、長青學苑、空中大學等,因許多相關福利措施與課程規劃設計都有重疊到,是否可將相關單位整合,再細分為底下的部門去做分類?這應該是可行的,只是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
其他組有提到永續發展的問題,也提到「政府沒經費,計畫還執行嗎?」、「和政府成為夥伴關係」、「在地培力,自立自強,自燃者很關鍵」、「全球學習」、TED演講、台灣的教育政策、反省式的社會模式、資源整合等。
現行台灣有許多善心人士與資源,但是缺乏一個大型的整合,有些善心人士被某些單位給欺騙,甚至被蒙在鼓裡;若能建立一個大型的單位,將之整合,並且做資源分配,我相信台灣會變得更好。
學習社會的批判、模式與展望~上課心得
授課日期:2017年10月24日
授課地點:暨大A棟302會議室
任課老師:吳明烈 教授
學號:106409506
學生:林秋玉
今天上課老師讓我們針對幾個問題去做反思與討論:
一、「學習社會是一種迷思嗎? 」
舉例來說,若我們還沒有充分的證據去證實這個社會是很美好的社會,卻說它就是一個美好的社會,這種未經證實的說法就是一種迷思。
「迷思是什麼意思?」
『迷思( myth、起源於希臘語單詞μύθος(mythos),迷思是一個可能真實或不真實的故事。迷思通常十分古老,也就是說沒有記錄或其他證據可以證明它們發生過。通常迷思由老人向年輕人講述而流傳下來。一些迷思也許起源於真實事件,但經過人們的講述與重新講述,它們的一些部分可能已發生改變。所以他們不夠「真實」。它們可能已經錯誤地改變了,或變得更有趣。所有的文化都有迷思。例如希臘與羅馬的神與女神的故事是迷思、烏托邦..等。
許多人都相信迷思中的動物與神存在。這些宙斯都可以製造一場風暴,以顯示他的憤怒,其他例子還有埃及的神, 阿圖姆,被描述為世界上所有事物的創造者,在印度神話中,大雷雨的形成被描述為所有神的首領因陀羅的憤怒, 他最有力的武器是金剛杵(雷電),迷思中被他的武器擊中後沒人能活下來。』(維基百科)
二、「學習社會模式」在各國都不盡相同,如下:
1.英國ESRC的學習社會模式
• 技能成長模式
• 個人發展模式
• 社會學習模式
• 學習市場模式
• 在地化學習社會模式
• 社會控制模式
• 自我評鑑模式
• 學習中心模式
• 教育制度改革模式
• 結構改變模式
2.Andy Green的學習社會模式
• 政府領導模式
• 市場領導模式
• 社會夥伴模式
3.Michael Young 的學習社會模式
• 學校教育模式(schooling model )
• 證照模式(credentialist model)
• 機會模式(access model)
連結模式(connective model)
5.Lerngsellschafrsbewegung美麗的展望:
德國哲學家布洛赫(Ernst Bloch)提出了「從虛幻烏托邦到具體烏托邦」(konkrete Utopie),也就是說一般人都認為「烏托邦」只是一種無法實現理想或完美的社會或想法, 但若我們換個角度想其實「烏托邦」也可以當作是我們要達成的美好願景當我們下定決心朝著這個願景前進時就必須做一些必要的團體學習也才能夠透過不斷的成長更趨近與要達成的目標讓「虛幻的烏托邦」變成「真實的、具體的、可實現的烏托邦」,進而創造團體共益的價值!
6.吳明烈的反省式全球學習社會模式
• 反省式學習社會模式(reflexive learning society)
• 全球學習社會模式(global learning society)
• 反省式全球學習社會模式(reflexive global learning society)
透過老師的反省是全球學習社會模式的說明,讓我們明白「學習」不只是從生活團體當中學習,更是一種全民終身學習、總動員的學習社會運動,而要怎提升我們人的素養與讓低學習參與者也願意主動的學習,更是我們要不斷努力的課題,目前社經地位高的比較願意去學習,若低學習參與者不多參與學習,這兩者的落差就會越來越大。
不斷的反思如何能夠面面俱到?看到事情的全貌?讓學習變得更完整…,這些都是我們要透過團隊中的腦力激盪、實際的執行、深度會談與檢討..等才能共同去達成目標,就像現在有許多的企業團體都提倡團隊學習一樣,還有老師常常提到學習型學校、學習型團隊、學習型社區、學習型城市、學習型台灣…等。
例如:南投縣仁愛鄉的樂齡學習中心是南投縣最後成立的點,但卻是很有心的有著非常好的願景:「建構一個優質的原鄉~樂齡學習中心」,第一年就感覺到他們想要做好的企圖心,在課程內容規劃與實施等方面都進步非常大,也涵蓋了在地特色性與獨特性,這對於未來原鄉樂齡的發展與學習都是很重要的,因為學習團體成敗的關鍵與永續經營,就在於團隊的向心力!若要為這個樂齡團隊定個計畫名稱,「原鄉文化傳承,在地活躍老化」是還滿切合仁愛鄉樂齡中心所想要達成的願景,透過課程的安排與學習來達成這樣的目標!
另外,老師也舉了國姓鄉樂齡中心讓老人來演戲的例子,而且演的是在地的故事與文化、屬於在地的特色性的戲碼,並且也組了一個志工團隊,這就是他們的優點。
但也有像中寮鄉比較難推行樂齡學習的區域,因為在地參與的老人人數不多,第一次老師巡視時 只有2人,後來經過建議,但這次就多了很多的志工參與,成立的志工團隊,這對於終身學習、樂齡學習的推動可說是進步很多!若能夠再與當地傳統產業(農產品等)結合,帶動當地的觀光發展是更好的。只不過中寮鄉畢竟是南投鄉鎮在觀光產業中,進步的空間還很大的區域之一,如何去提升或改善這個問題?還是需要當地的學習團隊或者政府、社區…等等相關的團體一起集思廣益與努力的,唯有大家擁有共同的目標與共識才能為自己、也為當地居民的未來福祉盡一份心力、創造共同的生活價值!
就像前面所說的「烏托邦」真的是理想不切實際、無法實現的嗎?
其實應該是只要下定決心訂定確定的目標規劃與執行,一步一腳印,要成為”具體”烏托邦的願景就有可能實現的,這就是學習的目的!
成人教育學研究 課堂心得10/24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研究法
授課講師:吳明烈 教授
上課日期:第六週 10月24日
課程主題:學習社會的批判、模式與展望
姓名:劉家穎 106409511
********
理論是透過經驗的濃縮與淬煉而成,在歲月發展中拓展理論,使理論更加完善,我們在舉辦相關活動及課程時也可以互相對照及充實。
老師上課有提到仁愛社區的樂齡社區,說明在設計社區願景的時候,應該要具體且具有獨特性,因為名詞若過於模糊則會讓外界認為其包含的意義過於廣泛,無法理解社區的目標,便無法有適當的課程設計,因此要做到將課程規劃與願景作連結,提供適性化課程供社區參與。
在課程的最後老師有讓我們小組進行討論,在過程中我認為與組員彼此闡述自己的意見,更可以讓我們從多方面項進行溝通。其中我有提到一個TED的數位平台,網站中涵蓋世界上許多專業學者的演講影音,透過平台的推展,能讓世界各地都能有觀賞的機會,而組員也有補充到我自身沒有想到的部分,她提到每篇影音都有世界各地的人在檔案下作評論及討論,學習無國界,交流不分你我。
此次課堂中,老師針對學習社會給予很多資訊,楊格的四種學習社會模式中,又以「證照模式」讓我印象更深刻,其強調學習與證照作一緊密結合,讓我連想到現今台灣社會也可以說是一個證照時代,從學校畢業門檻到公司面試的要求,都希望可以有專業證照,因此現在的社會風氣已不太像過往「唯有讀書高」的情形,開始認為技能其實更容易成為自身的工具,並獲得更多工作機會,且全球化世代來臨,國與國之間的界線越趨模糊,未來學習的模式也將無遠弗屆。
成碩一606710006施佩其
2017-10-26, 週四 09:55
終身學習研究 第四、五單元
終身學習研究 第四、五單元
授課日期:2017.10.13 (五)
授課地點:中正教育二館558教室及湖畔咖啡
課程:第四單元 經濟合作發展組織推展終身學習的內涵、影響與貢獻
第五單元 歐盟終身學習的發展脈絡與經驗評析
指導教授:吳明烈 博士
學生:成碩一606710006施佩其
這天上課的地點很特別,也讓課程多了趣味,不再像一般上課那樣那麼的拘泥。而課堂上的互動學習為說書人,一張圖畫卡片的內容都不一樣,而每個人的見解也都不一樣,就像我們的時代變遷,有些人認為是這樣,有些人認為是那樣,雖然最終的終點是一樣的,但試過程總是非常的崎嶇。
透過同學的報告,讓我知道歐盟終身學習具有八項發展特色:
1.透過廣泛學習的社會對話機制形成的政策
2.政策具有延續性與統整性
3.進行終身學習的匱乏分析
4.擬定政策的優先順序
5.提供推動終身學習的架溝條件
6.重視合作夥伴關係的建立以及負責分擔
7.重視創新的理念跟政策
8.著重本土模式及系統思考
中正高碩一 施文雅
2017-10-26, 週四 09:27
終身學習研究 第四、五單元
終身學習研究 第四、五單元
授課日期:2017.10.13 (五)
授課地點:中正教育二館558教室及湖畔咖啡
課程:第四單元 經濟合作發展組織推展終身學習的內涵、影響與貢獻
第五單元 歐盟終身學習的發展脈絡與經驗評析
指導教授:吳明烈 博士
學生:高碩一 施文雅
我成天選擇的漣漪卡,一面是一位芭蕾舞者翩然起舞,一面寫著「我對世界的供獻是幫助他人發現他們的長項和才華」,很符合成高齡教育,透過學習和教學,幫助中高齡者發現自已內在的才華,在人生的舞台上,成為閃耀的主角。
報告:經濟合作發展組織推展終身學習的內涵、影響與貢獻;歐盟終身學習的發展脈絡與經驗評析。1970年代起,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等重要國際組織的倡導下,推動終身學習逐漸成為各國教育改革及發展的共同趨勢。1970年代與1990年代發表的回流教育:終身學習策略以及全民終身學習報告書,足以堪稱OECD推動終身學習的代表作。接著玩了一場桌遊:說書人,我的感想是,對一件相同的事情(卡片),每個人卻有不同的解讀,就像在推動的改革一樣,在每個不同的國家都會產生不同的影響。下午的導讀是:歐盟終身學習的發展,歐盟終身學習具有八項發展特色:1.透過廣泛學習的社會對話機制形成的政策2.政策具有延續性與統整性3.進行終身學習的匱乏分析4.擬定政策的優先順序5.提供推動終身學習的架溝條件6.重視合作夥伴關係的建立以及負責分擔7.重視創新的理念跟政策8.著重本土模式及系統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