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寫留言
105436504 劉馨憶
2016-10-07, 週五 13:59
第一堂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時間:105-09-17
地點:中科106會議室
課程: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授課教師:吳明烈 教授
學生:劉馨憶
學號:105436504
深知自己不足之處太多,期盼能開拓自己的視野,進而分享給學生,引導學生在人生的方向選擇上更多元、更明確,所以報考了本所。第一次上課,聽了大家的自我介紹,我便深知我來對了!班上有來自各行各業的同學,在大家自我介紹的過程中,我不斷感受到大家對工作以及學習的熱情,心中因而有無限的讚嘆與佩服。
「這條路你要好好的走,這輩子可能就只有這麼一次」出現在我眼前時,我震懾住了,在學校兼任行政職後,或許是沒有經營班級的歸屬感、也或許是事務太繁雜,我已慢慢地失去了教書、做人的溫度,這句話警醒了我,期盼未來我能透過重回學生生活,將原有的熱情一點一滴地找回來。
105409511 余琴雀
2016-10-07, 週五 13:09
第四週 成人教育研究心得
課程名稱:105-1成人教育學研究
授課老師:吳明烈 教授
學生:105409511 余琴雀
20161004 第四週 課程心得 (20160927第三週因梅姬颱風停課一次)
這週課程從老師帶來分享給同學的一包地瓜酥談起,老師因為學習型城市計畫上週到台東訪問執行團隊,一個計劃的成功與否,團隊有著重要關鍵,人對了會自己解決問題,在小組討論中,我們認為人是最重要的因素,尤其是領導者的特質更是佔成功的一半以上因素。
進入這週成人教育源起背景與範疇,成人教育之父M.S.Knowles 也是明烈老師的指導教授,我們受教於成教之父直系學生,感覺離這領域很近,似乎可以進入成教森林挖寶呢!
在成教中的流質智力與晶質智力之說,可以看見相較於兒童,成人在教育學習應可以掌握在晶質智力上的優勢。
各國成人教育的發展與重點不一,但對於成人教育有共識在於建構一套理論、
同時重視成人人生發展階段的特殊性以及需有符合成人需求的教育規劃,這是我個人在這週課程中較有感的一段內容,確實要成為一門專業學問,有理論的架構論述是重要且必須的,也是我回流正規學習所企盼的學習。目前個人所見,這門專業的範疇似乎非常的廣,無邊無際到需要抓到核心價值才有穩定之感。
李珈旻 105409504
2016-10-07, 週五 11:23
成人教育學研究 1051004
105年10月04日課程學習心得與回饋
今天由團隊建立、運作與招募開始講述其內涵,從中讓自己思考目前與工作上的結合與反思體會,的確,在與不同的社群部門合作時期中的利益衝突與人情世故都需要謹慎應對,由以台灣文化特別注重人情與平常的往來互動,在某些任務上特別容易獲得交流與機會,但也可能因此阻礙與其他單位發展的機會,如何疏通此部分與面面俱到,我想是自己需要再學習與注意的。
另外,提到計畫的需求評估與聚焦,教授提醒須從使用者/標的人口為出發點,才能有效與適當的評估其需求並達成計畫目的,職場上往往可看見許多部門為了消化年度預算,而在年底時隨便亂辦活動未達活動辦理之目的等情況,抑或辦理並未實際服務到目標人口群都甚為可惜,也提醒自己在方案設計或服務供給部分需更貼近其需求。
最後,談到成人教育的歷史背景、起源和重要名詞意涵,也讓自己更加了解其內涵,對於終身學習的概念更加清晰與明瞭!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第一週課後心得
授課時間105.09.17
授課地點:中科106會議室
課程: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分析(105終發專班)
授課教師:吳明烈 老師
學生:李仁豪
學號:105436516
還記得在專班口試時自己講過的一句話:『我就是一個終身學習的實踐者』。
離開學生生活其實不算太久,而又再度踏進校園,除了工作需求外,更是一種自我實現。
教授在課堂上分享了《L>C》的概念。這是一個隨時在變的社會,為有不斷充實自己,學習速度不落後社會改變的速度,成為一位能因應社會變遷的人,才不會被社會所淘汰。不斷學習才能創新,也才會對這個社會的平凡事物不覺厭倦,對日常生活保持新鮮。而終身學習在自我實現的課題上,更是有著對生活環境有時時改進的意願與能力。
作為一位教育工作者,每天都在與學生講述「學習」的重要性、如何「學習」等等,我想,以身作則是最好的模範,讓學生們都能了解,任何人都不應該安於現狀,對生活輕易地感到滿足,為有不斷的挑戰自己、超越自己,才能顯現更強而有力的自己,也才更不容易被瞬息變遷的社會所擊垮。
希望透過在專班的學習,運用在工作領域上。我將牢記課堂上的一句話「這條路你要好好走,這輩子可能只有這麼一次。」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第一週心得
時間:105-09-17
地點:中科106會議室
課程: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授課教師:吳明烈 教授
學生:李宥蓁
學號:105436514
上了第一堂課,接著第二堂課即將到來,雖然間隔約3周的時間,不過記憶猶新。明烈老師上課幽默,課程也結合時事,不枯燥乏味,十分吸引大家的目光,讓我覺得念研究所的決定是對的,這堂課一開始就使我充滿力量,期許自己能一直保有這股能量完成學業。當時在抽彩虹卡時,我的心念就是希望自己能順利完成學業,而抽到「所有我需要知道的事都會有人在適當的時間、適當的地點告訴我。」這又給了我一道曙光,因為進入了暨大的大家庭,所有的老師、所有的同學都是值得學習的對象,更是我的貴人。學習不僅僅是正規的學習,非正規或非正式的學習都十分重要。
對於「終身學習」可終結現今世界社會內的落差並縮小差異,因工作所處的環境關係,對這點非常有感覺,弱勢族群本身為較低的教育成就與證照水準的人,工作最有可能不穩定,而影響到個人發展、社會經濟進步等,那要如何去縮小弱勢族群的差異就很重要。這讓我想到原住民福利:一是為協助生活困難原住民於參加職業訓練期間,安心受訓,習得一技之長,以提昇就業能力,改善生活,訂定補助生活困難原住民參加職業訓練實施要點;二是鼓勵原住民參加技術士技能檢定,取得證照,提昇人力品質、充實職業技能,以利就業之檢定獎勵要點。以上兩點可知,上職訓課程是有錢可領的,取得證照又有檢定獎勵金的鼓勵,所以政府的政策就是要去縮小弱勢族群的差異,增進個人發展、社會經濟進步,這也是「終身學習」重要的一環啊!
105409505 林英如
2016-10-03, 週一 00:01
105/9/20 成人教育研究~心得
2016.09.20第二週 成人教育學研究心得
指導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林英如
學號:105409505
今天上課老師帶了彩虹卡來要我們結合成人教育這區塊大家一起學習與分享,我抽到的是「我和所有活力充沛的事物合一」,這跟我現在想要來學校學習進修是相當吻合的,在成人教育這區塊有目地的學習,讓我能夠多充實新知,改善技術以順應未來的老年社會及有引導和發展潛能的變遷能力,進而能幫助更多人。
成人教育在社會、文化背景的不同,名詞的說法也不一樣,目的、對象、範圍、觀點、立場的不同,但最終的目的都是在提倡「終身學習」,且有組織、有系統、持續性、多元性、全方位的學習活動,引導個人發展潛能,提昇知能,促成行為、態度、習慣及價值觀念的改變,進而達到社會的和諧與融洽,以提升生活品質,將具備的技能搭配學習與策略,來完成自我實現。
中正成碩二徐滄維
2016-10-02, 週日 11:07
09/23/2016上課心得
今天已經是不知道第幾次見到老師,過去只是在樂齡訓練的場合上受教於老師,如今在中正成教所進修,才能有機會直接跟隨老師學習,可謂一大樂事!!
老師是德國博士,言談之間自有一番風範,也聽得出老師十分關注於人力資源領域與終身學習間的關連,我的本職工作正巧在HRM,但侷限於規章制度的建立與導入以及員工問題的處理,近幾年來一直籌思如何讓自己在HRD的部分也能有所長進,這一想法正好可以在老師的引領下做更深入的規劃。
目前我在本業之餘也擔任民間團體的理事長,正向政府部門申請數個專案,希望能在社區教育及職業訓練的部分,走出一個社會企業的營運模式,把終身教育的理念化為具體可行的實踐方案,並從中創造出工作職缺。本課程的研究內容包括了好幾個實際案例的解析與研討,期待在實務上能有許多的指引與建議,畢竟創新與方向是主要的關鍵成功因素之一,我也相信在和同學的交流請益之中,能獲取寶貴的想法與經驗,真是萬分期待接下來的課程!!
終身學習研究:第一週心得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研究
授課老師:吳明烈 教授
學生:中正成碩二604710015何雲達
20160923 第一週 課程心得
所謂終身學習,係指我們每一個人一生,不管是處在那一個階段中,都是需要學習,而且還是在學習中。在生活中學習,在學習中生活;為生活而學習,從生活中學習。
從人類學來看,人們為了適應生活,為了生存而學習。「學習」是沒有強迫性的,「學習」是人類的天性,甚至可以說是動物的天性。
「學習」雖說是為了適應生活,為了適應環境;其實「學習」是為了讓自己更好、更自在地過生活。「學習」是為了自己的生活能夠有所改善,有所進步;不會落伍、不致被社會所淘汰。
進一步而言,「學習」能夠為旁人或周遭環境,以至社會大眾、國家甚至全人類生活,或未來環境有所進步。
從心理學上來看,「學習」是與認知是分不開的,人們通過「學習」,對事物、事情得以認知、瞭解、認識,再轉化日常生活上的經驗,再透過不斷地學習,讓舊有的經驗、知識,不斷地更新,追貼時代的脈搏,豐富了一己或群體的知識寶庫。
由此可見,人類的一生,是在一個不斷地學習環境中長大、成長。此所以為何言人生歷程是一個終身學習的旅程。
終身學習,在教育體系中,是涵蓋了正統學習(Formal learning)與非正统學習(Informal learning)。正統學習是指由正統的教育機構,通過有規模、有架構式的授課,由老師來向學生傳授知識。非正统學習一般是指沒有既定的傳授模式,也較少由教師所主導;學習內容大部分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居多。故此,終身學習絕大部分通過非正统學習模式進行的。
曾經有人言,一個國家或一個民族,是否資具文明素養,看其對民眾的教育是否興盛與深入便可得知。一般而言,學習活動通常跟教育是否普及是分不開的。同樣地,終身學習是否得以普及化、大眾化,成為社會上的一種風尚,那就看該國家、該社會是否會積極地推動學習/教育活動有著密切的關係,而此也影響到文明素養、文明的氣息,甚或是經濟、文化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