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寫留言
組織學習研究4/12課程心得-五項修練之系統思考
五項修練之系統思考
日期:2022/04/12(二)
課程地點:A302
學系名稱:終發碩一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課程單元:五項修練之系統思考
授課教授:吳明烈教授
報告同學: 張琇嵐、賴孟真、張玉琳
學生姓名:呂佩招
學號:111409506
心得:
常聽到「牽一髮而動全身」,這即是在說系統思考。
或如中醫師在把脈聽診時,也經常是幫病患做全身的瞭解及醫治。
又如戰爭,往往需要縝密思考以及沙盤推演,每一步每一個環節都影響全部。
報告組的同學報告內容豐富精彩,也分享了書籍《視線變遠見》、《見樹又見林》兩本書,對我都很有幫助。「見樹又見林」指能看見樹木也要能看見樹林,比喻能看見個體也能看見個體與個體組成的相互關連及原因。而閉環思考也讓我知道因子間也會互相影響。
親子天下提出:系統思考習慣讓孩子成為解決問題的人。確實,孩子如果從小培養其系統思考的習慣,他必能有更多更廣的想法,面對問題時也能有多面向的解決方式。
最後透過實務分享與實作演練利用大家熟悉的題目「如何有效達到成功減肥的目標」,並帶動同學們參與討論,充分的分享,果然讓思考更深入。
110409515林儀親
2022-04-18, 週一 22:50
五項修練之系統思考
日期:2022/04/12(三)
課程地點:A302
學系名稱:終發碩一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課程單元:五項修練之系統思考
授課教授:吳明烈教授
學生姓名:林儀親
學號:110409515
心得:
這周的報告是系統思考,系統思考是發現問題,解決複雜問題的思考工具。系統思考的特性有三:適應性、自組織能力、層次性,這三項密不可分。每個人除了天生的思考能力,還能透過系統思考建立習慣,找到真正解決問題的方法,也可以讓孩子成為解決問題的人。
實務分享方面,印象最深刻的是交大奶茶案例,分店變少、菜單減少、提高售價,讓我想到一家店要業績成長營業額增加是要有方法與系統思考的,不是盲目的經營,選擇太多障礙太多,有些菜單並不暢銷,甚至準備的食材沒人點而倒掉,是一種浪費與了錢,所以減少菜單是一種不錯的方法。
九大基模:1.反應遲緩的調節環路/時間致延2.成長上限3.捨本逐末4.目標侵蝕5.惡性競爭6.富者愈富7.公共牧場的悲劇8.飲鴆止渴9.成長與投資不足,這些都和系統思考有相關的。
2022.3.29 組織學習
課程時間:2022.3.29 (二)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授課老師:吳明烈教授
課程主題:架構七 五項修練之團隊學習
學系名稱:終發所碩一
學生姓名:張芠寧
學號:110409505
心得: 閱讀可以增加知識,對話可以啟發智慧。團體不代表團隊,也不比團隊更有凝聚力和行動力。因此,在前兩週的課程中,我們認識到自我的學習後,便是團隊學習。在團隊中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想法與思維,有的人文思如同湧泉一般,卻留不住任何一滴泉水。有的人思維如同涓涓細流,卻能匯聚成潭。而此時的團隊更需要一位領導者,這位領導者要如同大海,能夠廣納百川。更要體察到團隊氣氛與對話形成、流動,並適當地引導,才能逐漸匯集成為組織的核心對話、目標。
發展兒少,永續社會。凝聚善利,共創未來。善待弱勢群體與社福機構,幫助他們站穩腳步,服務社會。終身學習從小做起,而成人的職責是為他們引路,引領他們朝向學習的道路。
2022.4.13 終身學習實務研究
課程時間:2022.4.13 (三)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授課老師:吳明烈教授
學系名稱:終發所碩一
學生姓名:張芠寧
學號:110409505
心得: 今天和同學們來到了南投縣魚池鄉的樂齡示範中心,中心的連東祥主任熱情的向我們介紹了許多中心歷年來獲獎、多元發展等創新事蹟。介紹了中心的創建與成立、選拔過程遭遇的挑戰,以及創建過程中獲得各界、輔導團的投入與幫助,在中心需要輔具、設施時,台積電與學界的媒介讓中心獲得實質的幫助,才有如今辦學的成效。如2.0樂齡學習旅遊,推廣移地學習,搭配旅遊娛樂,除了讓長者快樂學習還能認識本土文化,走向戶外。樂齡中心的數位中心讓長者熟悉3C產品,跟上家人與時代的腳步,與家人、親友間的距離更近。除了本土各界交流外,也與對岸的樂齡中心交流、互助,了解到對岸的中心是以醫院作為主辦單位,類似於國內的醫式C級長照站,由這樣的活動,促進兩岸的交流與瞭解,互相學習、互相協助,讓彼此都更進步。
五項修練之團隊學習
課程時間:2022.03.29(二)
課程地點:A302
學系:終發碩一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課程內容:五項修練之團隊學習
授課教授:吳明烈 教授
報告同學:高婕寧、吳宜娟、林儀親
學生姓名:謝雋玲
學號:110409509
課後心得:
團隊與團體的不同:團隊成員有共同的目標,共同分擔責任。領導者的角色由成員輪流擔任
團隊學習定義:尋求的不是同意,更充分地掌握複雜的議題,了解事情真相,問題全貌,以及每個人想法,反思與探詢的技巧為基礎。
1. 發現意義與價值:內在深層激勵,方能樂在其中、樂此不疲、持之以恆
2. 共事之前,必須先有共識:創新又協調一致的行動
3. 組織沒有意見,就沒有前途:屏除成員習慣性防衛
4. 學習就是要促進發展:成員之間的知識轉移
5. 儀式感:凝聚共識、營造情境、增進團體認同。EX:德國上阿瑪高,紀念十七世紀的黑死病,耶穌受難記(十年一次)全體村民一起投入之戲劇表演。
深度匯談條件有三,一為”懸掛”假設;接受詢問與觀察,避免為其辯護。二為視彼此為工作夥伴,成員關係良好,消除階級差距帶來的障礙。三為掌握深度匯談精義與架構的輔導者,協助成員提
昇對話與討論技巧,疑問是初期學習深度匯談的團隊,其中所謂的輔導者是由何人擔任?需要何種訓練?
習慣性防衛:為避免說真話而受窘或感到威脅而形成的深層內在思維。進一步成為組織內的政治遊戲。原因是人性與組織特性。管理中很常碰見的議題,有技巧的管理者知道如何處理防衛,而不
會導至更加防衛的情況—透過自我揭露,並以詢問的方式探究自己和別人防衛的原因。
課程單元:系統思考
課程單元:系統思考
課程時間:2022.04.12(二)
學系名稱:終發組碩一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 教授
學生姓名:劉漢民
學號:111409503
系統,為了達成共同目標,而互相連結.
見樹又要見林,越來越多的產業是用生態圈來建構.
鴻海開始在高雄建立電動巴士產業,
就是政府明確的減碳目標,產業明確的策略聯盟,
推力與拉力一起成為系統,在鴻海的高強度製造思維下,今年也就開始交車.
適應性:面對環境變遷與政策改變
自組織:上下游整合,派總經理入主納智捷
層次性:直接提升產業高度,台灣縣市政府以及其他國家需求
『走舊路,到不了新地方』
徐重仁在他這本書中談到:
「做事的概念、原理與原則不會隨著時間改變,改變的只是訴求的方法與情境。
只要掌握原則,秉持初衷,堅定地一步一步向前走,市場一定會給你應有的回饋。」
我很喜歡這段話,產業或買賣其實都大同小異,改變的是方法或工具不同.
系統思考其實就是在「深入本質」下「尋找出有效的解答」,以及面對變遷的「動態思考」.
統一超商或統一流通次集團在台灣做的事情就是不斷打破現有狀況的挑戰者,因此也不斷走出新路.
後面同學用案例來帶領系統思考,減肥,是現世普遍現況.
多方思考多方收集.很棒.
玉琳學姐是個開放的好教練,反應快又有魅力,大推.
第九單元 終身學習節/成人學習週的規劃與實施策略 第十單元 學習型城市的理論與實務發展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課程標題:第九單元 終身學習節/成人學習週的規劃與實施策略 第十單元 學習型城市的理論與實務發展
課程時間:2022.04.13 (三)
課程地點:南投縣樂齡學習示範中心 + 日月作物老欉紅玉專賣店
學系名稱:終發碩一
授課教授:吳明烈教授
學生學號:110409506
學生姓名:詹琪美
學習心得:
上午在位於魚池的樂齡學習示範中心,中心主任連東祥親自為大家簡報介紹中心的成立緣由與歷史脈絡,南投縣魚池樂齡學習中心是由縣府委託「南投縣樂齡教育文化發展協會」自民國97年11月在魚池鄉掛牌營運,104年榮獲教育部評定績優並改制為「南投縣樂齡學習示範中心」。在110年以「樂齡生活結合產業文化」為中心主要的特色課程,將魚池鄉在地產業,融入課程中以落實「樂齡學習生活化,生活學習樂齡化」的課程理念與願景,除了協助樂齡學員學習各種專業知能,並將特色產業與文化特色技能發展成社會企業,建立南投縣不同凡響的樂齡產業,讓學員在大自然及藝術的薰陶中能夠快樂的學習。
南投縣樂齡學習示範中心榮獲教育部評選「第五屆樂齡教育奉獻獎-特優等團體獎」,此獎項為教育部110年度獎勵並表揚投入樂齡教育,積極奉獻著有績效之團體和個人。能獲此殊榮實屬不易,由此可見主任用心規劃有獨特特色的教育課程,推動樂齡學習,帶動終身學習的風潮,幫助高齡者成功達成活躍老化,是個相當成功值得我們好好學習的案例。
下午移地到魚池的日月作物,老師為大家講解樂齡學習中心的營運模式,從民國97年開始至今10多年的演化過程,以及國外的第三年齡大學、韓國的終身教育師的設置等國際資訊,也提到台灣終身教育推動要永續發展,必須有國家證照的考核來認證-終身教育師肯定其專業度;接續由古冬青同學報告「學習社會的理論、實踐與反思」,報告內容豐富並且補充了如何從小教育孩童學習的國家-以色列、全國不分老少都熱愛學習-德國,位於德國漢堡市中心有一處類似農場的生態教育園區,占地只有9公頃多是市民都很愛去的地方,聽著孩童撿雞蛋、剃羊毛體驗、羊毛製品的以物換物…等等,實在非常有趣。
日月作物的紅玉紅茶、老欉紅茶都是自家茶園種植的在地紅茶,利用自己老家的土角厝整修後,布置的很別緻擁有獨特的風格,老闆是位女士身材纖瘦打扮的清新利落的,她泡的紅茶很好喝,沒有吃到蛋糕點心是有點可惜,還好我自備餅乾搭配紅茶還是挺對味的,希望下次再有機會前往時,能聽到老闆的創業實務經驗分享。
第八單元 五項修練之系統思考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課程標題:第八單元 五項修練之系統思考
課程時間:2022.04.12(二)
課程地點:A302 研討室
授課老師:吳明烈教授
報告同學:張琇嵐、賴孟真、張玉琳
學系名稱:終發所碩一
學生姓名:詹琪美
學生學號:110409506
學習心得:
如同《第五項修練》書中所言,這五項修練中為何書名是第五項修練?那是因為第五項修練:系統思考是其中的核心,前面的四項修練都必須倚靠「系統思考」將其整合在一起才能發揮最大的作用。系統思考強化其他每一項修練,並不斷提醒我們:整體能夠大於部分之合。「metanoia」這個字可以表達學習型組織的精神,意思是心靈的轉變。學習包括心靈的根本轉變或運作,而不是狹義的解釋為吸收知識或是獲得資訊而已。
如何學習五項修練:從演練到精熟。五項修練的學習就像一座三層樓的五角尖塔,三層是由演練、原理、精隨所組成。系統思考能使人對生命的一體感產生愈來愈強烈的體驗,並且使人的視野從看部分改變為整體。系統思考的一體感是強調萬事萬物彼此相互關連。常常聽到「見樹又見林」能看見樹木也要能看見樹林,比喻能看見個體也能看見個體與個體組成的相互關連及原因。
本週報告組的同學報告內容豐富,組員們合作無間的默契很好,介紹了本書《視線變遠見用系統思考做企業決策/楊朝仲老師》,視線變遠見:用八爪章魚系統思考,擺脫窮忙無效的專案管理與企業決策。透過實務分享與實作演練利用人人熟悉的題目「如何有效達到成功減肥的目標」,帶動同學們的熱烈參與討論,也製造了許多歡笑的氣氛。其實很多的學習最重要的是深度思考後的反思,然後做出真正的改變,達到心靈的根本轉變或運作,才算是掌握「學習」的深層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