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寫留言
2022/02/23終身學習心得
日期:2022/02/23
地點:A302
主題: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內容:
上週重點是在確定要去哪些地點,這周上課是跟大家一起確定要何時上些什麼課程,所以我們這課堂上將行程都安排完畢後,就滿懷期待的希望往後上課時間的到來,也真心希望在未來上課都能夠順利進行且收穫滿滿。
今天老師上課主要是講述終身學習的大鋼,主在探討Learning is earning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而且學無止盡,處處留心皆學問,終身學習是一件對大家都重要且受用無窮的事情。緊接著老師利用許多小故事帶領大家進入到終身學習的領域,我今天最印象深刻的是講述兩位好朋友,其中一位先離開了人世,那麼另外一位可以怎麼選擇呢?是將他的遺志繼續傳承下去?還是要把他的事蹟做成文物館,並流芳百世?其實上述兩者都是好方法,這時老師就問到我,如果是我會怎麼做選擇?我就說:我會跟他一起下去。這時大家都笑了,老師就說了這不是件好方法,跟大家簡單討論過就往下一個話題前進了。緊接著討論到了七爺八爺,就在我們找其中故事時發現,七爺與我選的方式竟然默默的契合了呢…!此時老師就告訴我們雖然這不是好方式,並讓大家想想如果換做自己會怎麼做?又或是如果你是當時的八爺會怎麼做選擇呢?
我想這就是老師的魅力所在吧,可以將許多事情都圓融處理,並且讓大家 都可以進行反思,以達到學習的目的,期許自己也能向老師看齊,並追隨老師的腳步在終身學習之路邁進。
組織學習2/22課程心得
日期:2022/02/22(二)
課程地點:A302
學系名稱:終發班碩一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課程單元:組織學習理論的發展與內涵
授課教授:吳明烈教授
學生姓名:古冬青
學號:111409502
課程心得:快速變遷的社會環境中,學到就是賺到,組織和環境的變化速度不能慢與社會改變的速度。否則會death!通過老師上課的講解,讓我體會到一個組織只有不斷地共同學習,才能真正建立學習型組織。在這個組織中,每個人都能夠改善自己的模式,突破能力上限,創造組織共同的美好願景。
老師講到人的修練是組織修練能否成功的關鍵。修練的成功關鍵取決於人的積極參與及投入。每個人在團隊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團隊的協作能力是企業重要的內部實力象征,因此在團隊中改進自己的思考模式,接受多樣的信息,在協作中與團隊共同成長就尤為重要。
如果能在對的時間對的地點做對的工作,我們可以從工作中獲得成就感,那種
感覺或許就是美國心理學家米哈里所說的“心流”,那種全神貫注,投入忘我的狀態甚至感覺不到時間的存在,在工作之後我們會感覺到充滿能力非常滿足,這可能就是學習型組織能夠帶給我們的快樂,這樣想想,或許工作真的能讓我們快樂。
老師在課上講到米飯的實例,講到組織學習中會出現的五種效應,讓我想到那句“牽一發則動全身”,組織是整體,任何小的波瀾在時間的推進中都有可能成為成敗的決定因素。
今天這趟課讓我在學習理論的同時,也反思自己工作中曾經遇到很多事情,有些是不被注意的小細節,有些是感覺焦頭爛額的突發狀況,如果自己能夠擁有學習型組織的思維方式,或許能夠處理的更好,正印證了老師說的理論是實務的引導,理論是經驗的凝聚。實務是理論的驗證,二者缺一不可。
組織學習研究2/22課程心得
日期:2022/02/22(二)
課程地點:A302
學系名稱:暨大終發碩一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課程單元:組織學習理論的發展與內涵
授課教授:吳明烈教授
學生姓名:呂佩招
學號:111409506
課程心得:
1.課程從learning開始,我也相當認同老師所說的:知識等於財富 ,學到就是賺到。
2.行動學習
理論是實務的引導 。理論:(經驗的累積)
實務是理論的驗證 。
沒有理論的實務是盲目 。
沒有實務的理論是空洞 。
*去年因疫情,自5月20日開始全國一路停課到暑假,自己所任職的安親班也停課了兩個月,但也因老闆的堅持,老師們開啟了線上夏令營的學習並實際上線操作與孩子互動。
"學習"也讓我們更有自信。
3.單環學習、雙環學習、再學習。
對應到任職的幼兒園所倡導的〜主學習、副學習、再複習有異曲同工之妙。
4.改變的三個人生觀
(1)改變你所能改變的。
(2)接受你所不能改變的。
(3)改變看似無法改變但卻又能有所改變的改變。
很有意思也值得牢記的三句話。
組織學習研究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課程標題:架構二-組織學習理論的發展與內涵
課程時間:2022.02.22(二)
課程地點:A302
學系名稱:110終發碩一
授課教授:吳明烈教授
學生姓名:賴孟真
學生學號:110409512
上課心得:
理論是實務的引導、是經驗的累積,實務是理論的驗證,專業就是要有系統思考,沒有理論的實務是盲目的,沒有實務的理論是空想的,必須兩者兼備,相輔相成。在職場上,常常會遇到很會讀書的老師,不見得會教學生,因為他自己很強,任何科目對他來講都不是問題,所以他也不懂學生為什麼不會,到底哪裡有問題,更不能幫學生解決問題,只會制式化的教導學生,有道是只有自己碰到問題,才會想方設法地解決問題,多元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能吸收進去才是重點。
組織學習研究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課程標題:導論
課程時間:2022.02.15(二)
課程地點:A302
學系名稱:110終發碩一
授課教授:吳明烈教授
學生姓名:賴孟真
學生學號:110409512
今天是開學日,但是因為我這週執導護所以上午無法到校上課,上學的全勤紀錄在今天就要破功了,寫了E-mail跟老師請假,感謝老師很快地回我訊息,讓我放下心中的大石頭,下午到校聽開學座談會,見到許久不見得同學真的好開心,也很感謝我上學期就覓得的伙伴琇嵐,幫我們這組選報告的題目,學習伙伴就像旅伴一樣難求,很高興我一次就找到了!
架構二-組織學習理論的發展與內涵
組織學習理論的發展與內涵
日期:2022/02/22(二)
課程地點:A302
學系名稱:終發碩一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課程單元:架構二-組織學習理論的發展與內涵
授課教授:吳明烈教授
學生姓名:潘彥榛
學號:111409507
課程心得:
今日行動學習中,從L>C開始,以「解決問題、促進發展」為宗旨,成為我做人處事及終身學習的方向,無論自我或共修的修習與練習過程中,培養系統思維、找到失敗(內、外在)的教訓,籍由不斷反思,換位思考、再調整方法….如此循環,獲得修成正果。
俗諺:「他山之石可以攻錯」,組織管理者也需從改變三種人生觀提升知能,並以尊重、包容在求同存異中,接受來自不同成員間的原生文化,啟發智慧、動機與參與熱忱,發拙組織及個人優勢,正向鼓勵,創新共榮,發展好的組織其效應得以延續,不好可加以修正或淘汰。
期許自我在組織學習中,也能習得師長和學姐們慈悲心及智慧的涵養,及與同學和組員們共同學習並互相成就,一起掌握人生的舵,WOW!20220222週2又見康穚。
組織學習的理論發展與內涵
日期:2022/02/22(二)
課程地點:A302
學系名稱:終發碩一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課程單元:組織學習理論的發展與內涵
授課教授:吳明烈教授
學生姓名:高婕寧
學號:110409514
課程心得:
組織學習一直是需要持續進步及改變的,不管是運用在企業上或任何地方,這是非常重要!如果沒有不斷的學習會造成組織的衰退,而組織學習是從個人出發到團體甚至是全體組織,在這之中不斷得學習,創新,透過自己的力量延伸到整個組織,這也是老師提到的蝴蝶效應!那我最有感觸的是比馬龍效應,因為我認為一個組織要有正向的發展及精神,不管自己身為領導者或是被領導者都可以孕育正向,鼓舞的方式去幫助身邊的學習者,讓整個組織的發展可以受到很大的影響
時代的變遷快速,唯有不斷地學習才能將組織發揚光大,成為自己的光也成為別人的光。而這些學習歷程也能內化為自身的經驗,透過這些經驗去協助別人,一起共學、共樂、共好、共享及共憶,去達到五共的學習環境,就有1+1=無限的概念,將彼此學習到的發揮到最大,達到團體及組織中不同的層次!
110409508張琇嵐
2022-02-22, 週二 12:21
組織學習理論的發展與內涵
日期:2022/02/22(二)
課程地點:A302
學系名稱:終發碩一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課程單元:架構二-組織學習理論的發展與內涵
授課教授:吳明烈教授
學生姓名:張琇嵐
學號:110409508
課程心得:
學習即是獲得,從老師分享的L>C做出發,得知學習包含知識、問題、行動與反思等面向,這些都是相互連結的關係,但無論學習的內容為何,都必須有行動以及思考,才能直達目標。原先對於單環學習及雙環學習還不是很能做區分,透過老師使用捷安特的例子做說明,有了深的理解。雙環學習較單環學習更重視環境的變化,也會有更多的檢討,並檢視實際與理想的差距、加以修正。
除了已知的蝴蝶效應、比馬龍效應外,今天也認識了何謂令組織、企業起死回生的鳳凰效應,以及從靜止到無限動力的飛輪效應等,學習的過程及改變都有可能出現這些效應、又或是因此而產生有效用的學習
在學習何謂組織學習、系統思考的同時,期望自己能內化這些所學,並且有所運用,在與同學、組員的協作與配合之下,達到團體共融與共榮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