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寫留言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課程時間:2019.11.23
課程地點: 中科R106教室
學系:108終發碩專班一年級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周秋沛
學號:108436520
一、 終身學習機構夥伴關係與策略聯盟
細談終身學習夥伴關係與策略聯盟的實質意義,也從班上同學職場類別分組討論可發展的策略聯盟關係,透過大家職場實務面擬畫各別及共同的目標。然而在無限廣大的終身學習的場域,夥伴關係及策略聯盟的建立更是發展學習社會之必要行動,實務的終身學習機構多元,如何在學習社會發展夥伴關係或策略聯盟,除了有共同目標外、資源整合與共享、利益分配及風險承擔、衝突處理及承諾實現等,多方角色透過合作網絡的建立,互補彼此的資源與能力,進而發揮高槓桿效應,以塑造多贏局面,並持續提升所有夥伴的發展優勢。
二、 終身學習節與成人學習週的規劃與實施策略
由同學用心準備學習學習節報告,了解到亞洲及歐美不用國家在推動終身學習節的特色及反思我國的推動現況,英格蘭及蘇格蘭兩種不用辦理方式,無論是企業投入參展互動、主題演講、研究會座談或運用個人學習知識建立平台成為別人學習者,都具有帶動整體學習參與,把學習資源在這樣的學習週發揮綜效。值得我們當思,臺灣應該以草根、多元、熱情還是自由的樣貌可以來重建這樣的學習節?!也或許臺灣許多角落有著不用學習成果的樣貌展現著,只是缺乏一個統籌角色來匯集辦理,期待我國的學習分享能借鏡國外的辦理,展現臺灣多元的學習節。
三、 社區學習與社區發展
本周由我和其他3位同學整理並分享本章節主題,在蒐集匯整資料的過程,把這主題了解更深入,更曾陷入先有社區學習還是社區發展的疑問中,然而從老師沒有社區學習的社區發展是盲目的;沒有社區發展的社區學習是空洞的一句話,讓我跳出這樣的疑問,也再拉回近年國內外的地方創生議題。不同國家不同「產、地、人」結合具各地特色及人文風情,發展出適合的產業,除了活化社區外,更解決地方經濟、人力困境。國外的不同案例都讓我很有感觸,尤其2014年曾與家人至日本搭乘九州觀光列車,至今對整個列車的服務及周邊山景、阿蘇火山特殊景觀還滿滿讚歎記憶。日本到處有世界文化遺產,反觀臺灣有許多的歷史文化應該效彷有系統的保存,才能進一步發展社區的新生命。綠能及環境永續是世界共同話題,社區如何順應這樣話題發展,很迫切也非常值得大家投入學習,才能共同打造共榮社區。
社區學習與社區發展
課程時間:2019.10.29
課程地點:A302 研討室
學系:108 終發碩一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授課內容 : 社區學習與社區發展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蔡淑真
學號:108409506
這次的主題是社區學習與社區發展由我和麗文一起報告,這次在厚熊報告對我來說是很大的挑戰,對人、事、物的不熟悉很難掌握,還蠻緊張的,還好之前麗文有帶我去參觀過,這次活動都是麗文負責聯繫與接洽和時間的安排,真的很感謝她。這次的報告我還是有很多要改進、調整、學習的地方,透過老師一次又一次的指導,我們不斷的在進步中,知道下次一定會做得更好,經過這次的報告讓我學習與人共事的態度與合作的重要。這次的報告經過老師再次的指導,當我們在網路上找外國資料的過程中,可以放眼看天下,擴展我們的視野而且讓我們更具有國際觀喔!人類社會由農業社會、工業社會(產物經濟社會)邁向當前的後工業社會(資訊經濟社會),面臨了知識經濟與全球化的挑戰,為了因應時代的發展需要,興起了終身學習的理念,強調個人必須終其一生,不斷的學習隨時更新知識,才能符合工作及生活的需求,自主的生存於社會中。社區學習是成人教育學的途徑,利用方法、計畫和服務,以發展民眾的知識、技術、信心和能力,使其能終身學習與持續服務社區,而社區學習的目標有1.個人的社區學習2.團體組織的社區學習3.社區營造的社區學習。自二十世紀末永續思潮發酵至今,全球各地已出現各樣面貌的永續社區,荷蘭實驗—永續社區的實踐,ReGen Village的獨特性在於將食物系統的循環性加到現有循環社區的設計裡,並與其他資源循環系統整合。荷蘭的ReGen Village是否能夠為本世紀兩大課題—糧食自給和食品安全提供一套解方,成為當代永續及韌性社區的成功模型,現在全世界都關注。受到少子女化影響,國內許多大專院校面臨招生和經營危機,近年紛紛轉型,玄奘大學設「雲來銀髮書院」,並與潤泰集團旗下的潤福生活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攜手產學合作,透過多元學習、休閒娛樂及社會參與等各項活動,發展身心靈平衡的快樂高齡,讓銀髮書院更貼近長者生活及學習,首發班就由董事長楊子敬率領14位銀髮長輩進行初體驗。為提出更好的銀髮生活解決方案,玄奘大學斥資4億2000萬元,打造含中西式餐廳與64間客房的餐旅教學實習飯店「雲來會館」,堪稱五星級的住宿環境,就連電視訊號也採用凱擘大寬頻的數位訊號,從小細節打造適合銀髮長輩的需求,為的是建立青銀共享、世代共學共融的未來大學。少子化使傳統學生人數減少,未來大學不能再只服務20多歲的年輕人,也要擴及成年人、高齡者,讓銀髮族也可以藉由參與不同學習活動,達到健康促進,不但可延長健康的存活年限,也間接降低了政府與撫養者「長期照護」的負擔。我覺得太奢華了,太浪費不夠環保,不夠親民。但是建立青銀共享、世代共學共融的未來大學是值得學習的。我想我們暨大一定更有發展潛力校園風景優美、幅員廣闊,運用荷蘭的永續社區,糧食自主—田園都市的實現,面對糧食供給和食品安全的議題,近年來在全球各地掀起了都市農耕的風潮。 在ReGen Village裡,各種都市農耕的概念和方法將會和實踐整合在一起:包含近期備受矚目的氣霧耕(aeroponics)、魚菜共生(aquaponics)、樸門設計(permaculture)、食物森林(food forests)、高產有機農業(high-yield organic farming)等。大家各司其職,發揮所長,天然手作、養生手工食品,「環保、健康、愛地球」,讓有善能量,有志一同,互助合作,共同生活在有愛的社區裡與大自然連結,共學!共享!共樂!共好!共憶!的美好生活。一起快樂健康玩到老,我想我們離理想的烏拓邦社區已經不遠了。社區學習與社區發展可以融合國內外的實例,創意營造出理想的社區,會是我們未來想要的生活喔!
成人教學的理論與實務
課程時間:2019.12.03
課程地點:A302 研討室
學系:108 終發碩一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授課內容 : 成人教學的理論與實務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蔡淑真
學號:108409506
這次的主題是成人教學的理論與實務由若文和郁筠報告,在理論、實務、實作的內容都很非常豐富而且舉很多實際的例子讓我們學習,像「我的爺奶同學」影片也超吸引我,可以讓我在樂齡中心分享給長者們觀賞,兩位同學表現很精彩,畢竟是年輕人有活力,在音量上稍做調整外,其他都表現出用心與專業喔!給兩位年輕有活力的同學按「讚」!
在成人教學的理論與實務這個單元中,我學習老師ppt的教學內容:在成人教學的過程中,師生是一種平等的關係,教師同時兼具學習者、朋友與協助者更是一位激勵者等角色,教師同時也是知識傳遞者、團體領導者、過程管理者、溝通協調者、學習指導者,而教師應有「知識與實務兼備、優良的人格特質、更要有創意的教學法」的特質。師生的關係應是平等的地位,彼此互相關心、互相成就對方、培養友誼的氣氛,使團體產生融合,成為一個合作的團體。姊姊介紹一位認識不久的朋友來找我,大哥是一位副總在科技公司退休後,老婆上班兼做養生麵包讓它拿出來賣,他不會行銷,一直很懊惱和焦慮,我建議他來樂齡中心分享,以及如何包裝、定價,也建議他每星期三在體育館(我們樂齡中心旁邊),和賣菜的一起在擺攤,他很勇敢的做到了,真是讓我們太驚喜了,我們還猜他不會去,結果生意還不錯,結束後我們請他進來分享今天的成果和我們一起喝咖啡,沒賣完的,我和志工們買光了,我們鼓勵他今後要持續去擺攤,生意一定會越來越好喔!他很有信心和開心地說OK!,大哥深深的感受到我們的陪伴、支持、建議、鼓勵與讚賞,也提升了他的自信心、自尊心與自重感。我總是臉皮厚、壞點子多,負責打氣加油和陪伴,每星期三是我在樂齡陪伴長者學習沖泡咖啡與互相激勵的快樂時光,星期四下午是心靈讀書會,大哥也成為我們的學員互相陪伴,敞開心扉,一起分享生命經驗、為彼此鼓勵、學習放下、學習活出生命的價值與意義。我們希望用愛和陪伴讓更多退休長者能身心平衡、喜樂、探索自己的興趣、專長、學習成為志工、講師或二度就業,讓經濟持續發展、社會更加和諧與幸福。雖然我的才華不夠洋溢,但用「心」陪伴,總是帶給大家很多歡笑和感動的時光,期許自己在教學上更創新、多元、愉悅和更有效益。我們在早年不愉快的學習經驗與對老師的敬畏,往往影響了再學習的信心,希望透過在暨大的學習,慢慢體悟人生與療癒自己的過往。感謝老師對我們的包容、接納、鼓勵以及專業的教學、與指導,讓我能將所學運用在樂齡中心和各位長者們互相學習並一起快樂成長。老師也常與我們分享:「這條路,你要好好走,這輩子可能就只有這麼一次而已!」這句話讓我很感動,謹遵教誨,讓我們帶著愛和感恩,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並學習與每個人,一起邁向共學!共享!共樂!共好!共憶!的美好生活。
成人教學的理論與實務
這次的主題是成人教學的理論與實務由若文和郁筠報告,在理論、實務、實作的內容都很非常豐富而且舉很多實際的例子讓我們學習,像「我的爺奶同學」影片也超吸引我,可以讓我在樂齡中心分享給長者們觀賞,兩位同學表現很精彩,畢竟是年輕人有活力,在音量上稍做調整外,其他都表現出用心與專業喔!給兩位年輕有活力的同學按「讚」!
在成人教學的理論與實務這個單元中,我學習老師ppt的教學內容:在成人教學的過程中,師生是一種平等的關係,教師同時兼具學習者、朋友與協助者更是一位激勵者等角色,教師同時也是知識傳遞者、團體領導者、過程管理者、溝通協調者、學習指導者,而教師應有「知識與實務兼備、優良的人格特質、更要有創意的教學法」的特質。師生的關係應是平等的地位,彼此互相關心、互相成就對方、培養友誼的氣氛,使團體產生融合,成為一個合作的團體。姊姊介紹一位認識不久的朋友來找我,大哥是一位副總在科技公司退休後,老婆上班兼做養生麵包讓它拿出來賣,他不會行銷,一直很懊惱和焦慮,我建議他來樂齡中心分享,以及如何包裝、定價,也建議他每星期三在體育館(我們樂齡中心旁邊),和賣菜的一起在擺攤,他很勇敢的做到了,真是讓我們太驚喜了,我們還猜他不會去,結果生意還不錯,結束後我們請他進來分享今天的成果和我們一起喝咖啡,沒賣完的,我和志工們買光了,我們鼓勵他今後要持續去擺攤,生意一定會越來越好喔!他很有信心和開心地說OK!,大哥深深的感受到我們的陪伴、支持、建議、鼓勵與讚賞,也提升了他的自信心、自尊心與自重感。我總是臉皮厚、壞點子多,負責打氣加油和陪伴,每星期三是我在樂齡陪伴長者學習沖泡咖啡與互相激勵的快樂時光,星期四下午是心靈讀書會,大哥也成為我們的學員互相陪伴,敞開心扉,一起分享生命經驗、為彼此鼓勵、學習放下、學習活出生命的價值與意義。我們希望用愛和陪伴讓更多退休長者能身心平衡、喜樂、探索自己的興趣、專長、學習成為志工、講師或二度就業,讓經濟持續發展、社會更加和諧與幸福。雖然我的才華不夠洋溢,但用「心」陪伴,總是帶給大家很多歡笑和感動的時光,期許自己在教學上更創新、多元、愉悅和更有效益。我們在早年不愉快的學習經驗與對老師的敬畏,往往影響了再學習的信心,希望透過在暨大的學習,慢慢體悟人生與療癒自己的過往。感謝老師對我們的包容、接納、鼓勵以及專業的教學、與指導,讓我能將所學運用在樂齡中心和各位長者們互相學習並一起快樂成長。老師也常與我們分享:「這條路,你要好好走,這輩子可能就只有這麼一次而已!」這句話讓我很感動,謹遵教誨,讓我們帶著愛和感恩,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並學習與每個人,一起邁向共學!共享!共樂!共好!共憶!的美好生活。
成人教育學研究心得
成人教育學研究心得-成人教學的理論與實務
課程時間:2019.12.03
課程地點;A302研究室
學系:108 終發碩一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授課內容:成人教學的理論與實務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陳麗文
學號:108409504
今日報告郁筠與若文二位同學為我們報告:成人教學的理論與實務,一開始報告中看到她們熱情帶動了整堂課的氛圍,在台下的我們也跟著她們節奏走,有時語調快、有時音調高,論述成人教學的理論課程,感受到報告中準備充分,更展現站在台上的自信,而這也是我們學習專業報告中的一個重要環節,站在講台上除了專業的素養以外,也要營造全場上課氣氛,帶動課堂聽者學習,就像一個表演者一樣,在臺上舉手投足之間,台下觀眾可以感受到表演者情緒是否緊張或開心引領全場,而在這成人教育中我們也要所謂的"接地氣"學習。
在名詞解釋中成人教育與成人教學的不同,前者中Adult educator包含行政規劃與教學者,而後者Adult teacherg是實際從事教學工作者,在理論介紹中John Dewey所提出的「經驗」,教師的的角色是提供正確經驗,讓學習者在經驗歷程中獲得知識與對事物的理解。這理論中讓我想起,以前長者在教我們時,都會說"小孩子有耳無嘴不要問那多""我吃過的鹽巴比起你吃過的米多"從經驗中的學習,而現在的學習在教學者引導與建議,讓學習成為雙方合作學習,而非單方講述的歷程,利用環境教學並從中汲取學習經驗,也要愈行檢視學習經驗推進的方向,確保經驗確實促進持續的成長。
成人教學方法有:「團體討論」「講述法」「討論法」「示範法與實作練習法」「模擬與角色扮演」在教學者也要分學習者身分,不同學習者從年齡、性別、時間、地點,也會有不同成效,需要同理心接地氣,讓學習達到有效學習,成人教育中新學習也要成人就經驗學習,老師也提出成人教師的成功五訣:
面笑、嘴甜、腰軟、腳手快、看面色,"面笑"迎人不能板著臉讓上課氣氛沉悶、"嘴甜"嘴巴要甜成人事好面子的要常常誇獎、腰軟表示處事要謙虛,能亦師亦友成為夥伴關係,"腳手快"表示要有專業又快又好有效率與品質,"看面色"要能有現場的掌控能力,而學生眼睛也能表達對於學習的喜惡。
學生眼睛是老師的燈塔,老師找到教學的方法。
成人教學中要發揮同理心,更要換位思考了解學習者的痛點,找出需求才能設計出學習者適合課程。
成人教育學研究
成人教育學研究心得 2019-12-03, 星期二 09:10-12:00
課程地點:暨南大學教室A302研討室
學系:108終發碩一班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張春珠 學號:108409505
主題: 成人教學的理論與實務
今天是若文這一組報告,有六個大綱:1名詞解釋 2理論介紹 3教學方法介紹 4實務舉例 5延伸閱讀 6實作練習,資料豐富也很清楚,年輕人的ppt就很活潑,就連分組活動也很吸引我們,實作分兩組設計課程,我們這組討論「健康」,另外一組討論「寂寞」。報告結束,老師的鼓勵與同學的評論都是給報告者一個很好的回饋。
老師說成為卓越的成人教學教師533533,我又學到了台語五訣:1面笑 面帶微笑,2嘴甜 多讚美,3腰軟 要謙虛,4聊手緊 勤快專業大快又好,5看目色 查眼觀色。老師又教我們當一個專業的講師,穿著要到味,態度也很重要。
成人教學的理論與實務
課程時間:2019.12.03
課程地點:A302研討室
學系:108終發碩班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課程內容:成人教學的理論與實務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顏曉菁
學號:108409502
再次感謝同學若文和郁筠的報告。在他們身上看見年輕、活力的樣貌,也看見了他們對成人教育的熱情及專業的報告。尤其是為了這堂實作活動,若文還特別參加他校工作坊,將所學習的再次活用在報告當中,也讓同學們也都能有所獲益,對我而言,「同理心地圖」幫助我重新去思考問題、解決方案。謝謝同一組參與討論與分享的同學,大家的集思廣義,讓活動更能夠確實,而非只是畫大餅的空談計劃。
成人教育與成人教學有什麼不同呢?這是報告中一開始所提問及解答的。「成人教育」(Adult educator)是一個包涵行政規劃者和教學者,因此,教學是涵蓋在內的,換句話說,成人教育是一個總稱。而成人教學(Adult teacher)則是一個實際教學工作者,涵蓋「教」與「學」,意思是老師即學生,學生即老師,這是一個互相學習的概念。就如我的工作「牧師」也是如此,當我在面對學生或會友並和他們一起研讀聖經或談論生命問題時,彼此的分享都成為彼此的學習,此時的身份並不是單純職位上的身份,而是多重的身份。這樣的情境是能夠讓學習變得更加豐富與精采。
因此,當同學提出「同理心地圖」要我們分組討論時,這也便是一種教與學的過程。雖然不是傳統式的老師「教」、學生「學」的情境,但因為在同學當中有人是有從事老人或是長照志工經驗,透過他的經驗分享及每個人在日常生活中與家中老人互動的看見與聽見,就激盪出不一樣的活動計畫。這就猶如老師補充報告中所談到的「合夥者模式」。且也比較適合成人教育模式。因為成人自尊心較強、又加上是問題導向的學習,因此當此教學是採取師生平等地位、開放性空間、彼此接受、合作的學習氣氛下,這樣的成人學習才能帶出其果效,是能夠讓學習者有動力及正向地去學習。
期許我們未來成為成人教育界或各行各業的專業者時,就如老師所分享的,擁有成功五訣—微笑、真誠的讚美、謙卑的態度、專業(勤快、效率品質)及能夠察眼觀色等來幫助我們在專業領域中擔任領航者來協助成人能夠進一步的學習與成長,讓每個人的知識有廣度、學習有深度!
成人教育學研究心得
課程時間:2019.12.03
課程地點: 暨南大學教室A302研討室
學系:108終發碩一班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研究 (一)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涂祐綱
學號:108409509

課程心得:
感謝今天若文跟郁筠的報告說明,過去一直我們在課堂討論的方向皆為『成人教育』,問題『教育』是需要老師透過『教學』得以發揮作用。今天針對『成人教育的理論及實務』進行探討,針對John Dewey提出的『經驗』一說,成人是有目的性的因為他藉由實務已經理解自己在職場上所不足的部分,經驗已經無法提供幫助時說起來學習,進而引導出另一位學者Ivan Illich所提出的『學習需求』,因為不足發生在生活中所以再次進入學習階段且目前網路發達畢竟『成人教育』也屬於『非正式性』故應該更要有『立即性』的幫忙。喜歡報告中其中一位學者Malcolm Knowles提出的『問題為中心』、『任務為中心』為主來發展的成人教育。往往我們對於教學出發點皆是指導者立場卻忽略了接受者心中的感受,甚至對象是成人。
我們在實務練習前還探討了教學方式如:『團體討論』、『講述法』、『討論法』、『示範法與實作練習法』、『模擬與角色扮演』。因此藉由『同理心地圖』來讓我們小組練習,此舉讓我們進行上述所有練習方式,感到有趣的地方就是我們組別很多實務面的學姊,讓我們對於實務上更可以對症下藥,而並非以主觀點的方式來提供『社區課程』,對於『高齡者』作為對相進行探討再來是針對『想』、『看』、『聽』、『說或做』及從上述四點中找出『有什麼痛苦』及『想獲得什麼』進而延伸,最終從這些『細項』中整理出組別找出『通點』、『問題』,最後最重要的『編排課程』。
美中不足的地方,希望操作前應該需要先將規則排定好,且目標需要更佳明確地告訴操作者,最終走向為何。因為我們目的其實就是『排課程』。透過這樣練習讓我們知道『換位思考』的重要性,而不會一味地提供我們認知的好,再來是可以耕抓住消費者心中的需求及目的。在社區組織上,我們容易陷入『守舊』及『這樣做很好』的教學觀點,可是缺乏了『客觀』的編排,因為沒有『正規性』我們更應該要有『彈性』地調整內容並非隨意安排『好』課程。
再次感謝該組給我們很好的練習機會,對於往後排課程上得到不少的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