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寫留言
組織學習研究
課程時間:2020.05.30(六)
課程地點:暨南大學A203
學系:108終發碩專班一年級
課程名稱:暨大中正跨校組織學習研習會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鄭幸玟
學號:108436501
課程心得:
本次研習會的成員有來自中正成教所及暨大終發碩班與專班的同學,
每個系所都帶來一個主題報告與實作活動,共分為三個主題:
主題一、U型理論精要
主題二、組織學習方案規劃
主題三、世界咖啡館
主題一中,由中正博班的同學分享「U型理論精要」,U型理論這本書直接閱讀時,總會有種似懂非懂的感受。
透過中正的同學運用簡單的圖片破題,帶出「思考」的意義:每個人在看事情時,都會有盲點,凡事都需要不同角度觀察,才難看到虛實,除了要有宏觀的角度,也要看到細節,除了可見的事實,也要去思考內在的根源。
U型理論的三大流程就是這樣一個思考過程:自我思考的開始前,透過觀察再觀察,透過省思讓內在的領悟湧現,而會對事情產生概念,建構原型。
而U型理論的模型可以被歸納為七個步驟:首先,思考展開時,要「懸掛」想法,也就是將過去的思維攤開審視,透過「轉向」,用嶄新的角度進行觀察,接著「放下」舊思維,將自己歸零到源頭,讓想法「自然流現」,當我們願意「接納」新思維,並開始用行動「展現」之,整個U型理論的思考過程才有完整「體現」。
正向的U型理論是左側下行的過程,但如果在「懸掛」的過程,就因為無法放下舊思維而選擇保持原樣,那將會故步自封,而後逃避現實。所以在促進自我超越及組織學習的過程,都需要善用U型理論來改變心智模式。
而中正夥伴的報告中,帶入了一個相當有趣的活動「棉花糖挑戰」,終極目標很簡單,就是用義大利麵建成高塔,使棉花糖可以屹立不搖,玩的過程沒有察覺,但經過解釋與分享,才發現到原來兩次建造的過程,都能用U型理論來彙整:一開始用自己的方法不成功的組別,「懸掛」得自己的方法,「轉向」看建築模式,「放下」堅持,與團隊重新開始,比次的討論與意見相互「接納」,在用實際行動「展現」,在「體現」出成果。
從做中學,真的非常深刻!
主題二中,專班的同學與大家分享了「組織學習方案規劃」,我自己在讀的時候,覺得這個題目準備起來非常不容易,每個組織在促成組織學習時,需要考慮的層面很多元,所以要彙整出想必花了很多時間。
其中,我對PDCA循環管理很有印象,這是一個能有效提高團隊績效的方法。
P,plan計畫階段,在這個環節,要去分析找出今天組織的問題在哪裡,原因是什麼,並擬定組織學習的方案;D,do實施階段,就是將第一步所規劃出來的方案執行實施;C,check檢查階段,定期去看實行成效與預期目標的對比;A,action總結階段,檢視初需要優化的部分並且加強之,透過以上四個環節,可以是整個組織學習方案從規劃執行到永續經營能達到好的效果。
報告同學相當貼心,單就方案規劃理論可能很抽象,所以他們提供了兩個組織的組織學習方案給我們參考,不管哪個組織,想要進行組織學習,都是要先由領導人或是組織成員自己想要「自我超越」,但凡有了如此的心思,運用U型理論這樣打破建置的思考模式,才有機會為組織帶來新的學習,除了意願,「共識」是成敗關鍵,組織學習方案規劃是一個專注於大局,系統思考且兼具持續性的過程。
同學們課後帶領我們去探就身邊的各行各業因應疫情之後的組織學習:方案計畫,實際去實作後才深刻體認到,這樣的思考模式,如此的方案規劃真的是深植在生活每個角落。
主題三則是由碩班的同學壓軸,為我們帶來世界咖啡館的體驗。
我第一次聽到世界咖啡館,是在終身學習概論的課程中,老師介紹給我們的,一開始我只以為他是一個很自由、沒有規則的討論,是互相激發點子的時刻。
但實際實作後才發現,看似相當自由的討論模式,其實有著很大的「壓力」!整個班的同學分成五人一桌,率先就自己的議題去發想,而後除桌長外的眾人,都要移動到另一桌去進行討論,而討論的內容將從自己組內的議題討論,立刻變成了下一桌的議題,而桌長就是個桌會議主持,要總結前向討論,並引導接下來的討論。之所以說有壓力,就是在於換桌的時候,我們必須在接到新議題的當下,立刻激盪出想法,提供給該桌解決方案。
但我覺得也有很多的學習,尤其在過程中來自不同系所的同學,都會說出自己的看法,在如此相互拋出想法的過程,我覺得有很多收穫。
整天的活動非常緊湊,身為主辦班級,其實不少當天有任務的同學心中是相當緊張的,很感謝所有同學當天的配合與協助,也謝謝老師準備的抽獎小禮物,讓大家將禮物連結組織學習的含義,立刻提升了禮物的價值。
可以和其他兩個班的同學一起學習,也是相當難得的機會,期待未來還有機會交流!
組織學習研究
課程時間:2020.05.16(六)
課程地點:暨南大學A203、拂水山莊
學系:108終發碩專班一年級
課程名稱:組職學習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熊震
學號:108436514
課程心得:
上午的課程是由同學分享第五項修練的自我超越、心智模式、共同願景的塑造與經營;原本對第五項修練並不熟悉,聽同學分享後,對於第五項修練的了解終於有了雛形,心智模式的改變非常的重要,卻也是最難的,因為我們的經歷、過去的成長而建立了我們的心智模式,如何跳脫出這個框架,確實不容易;而共同願景在組織裡一直被覺得可有可無,或是無法完全了解共同願景的重要性,經過同學以實際企業的做法來說明,除了能讓我更了解願景的重要性,也了解不同的企業的做法和未來發展的規劃,期許能將心得和想法,應用在之後的組織制度的設計裡;看同學整理過後的資料,真的是獲益良多。
下午的課程是到拂水山莊參訪,一開始由莊主跟我們說明整個山莊的過去,聽到他一點一滴的把山莊依自己的想法建立起來,心裡非常的佩服,也分享了他對事物的看法,但是因為時間有限,無法多聽莊主的分享;山莊後來安排了花道、茶道的分享,看似平凡的花草植物,經過花道老師的擺放和巧手,就能讓它們呈現出不一樣的樣貌;茶道老師不但用心泡了好幾種茶葉並說明茶葉的特色,再加上有著特色的茶杯,從中體會到不一樣的茶香。莊主一家人,其實就是終身學習的最加範例,每位家人都能不停的學習並樂在學習,經過這樣的一個參訪,我深刻的了解到,學習不但是重要的,而且還能影響身邊的每一個人,如果能放到組織裡,就能建立學習型組織,能夠改變現況和放眼未來的,永遠都是學習。
這一次參訪另一個收獲,就是終於了解中國的「琴」的由來和特別的音色,原來它是可以依各人喜歡去彈奏出不同的樂章,不一定需要固定的樂譜,所以才能從琴音去了解一個人的心境;一直都很喜歡這樣的上課方式,不但能讓我有不同的眼界,也能有更多不同的體會。
組織學習研究心得
課程時間:2020.06.02
課程地點:暨南大學教育學院A203研討室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教授
學生姓名:黃佳慧
學 系:終發碩一
學 號:109409504
課程心得:
今天課程由同學導讀五項修練的第五項系統思考,系統是兩個以上的而系統思考強化其他每一項修練,幫助我們認清整個變化型態,瞭解如何有效的掌握變化而開創新局。系統思考以一種新的方式使我們開始認識自己及世界,是一種心靈的轉變,從將自己看做與世界分開,轉變為與世界連結。系統思考是有目的的,以特地方式整合以便達成目的,系統在更大的系統有其特定的目的,尋求穩定產生回饋。所以系統是由彼此相互關連與影響的各種因素所構成的一個整體,好比冰山一角的故事,海象-蚌殼-企鵝這之中的連結。系統思考聽起來很有距離但其實就是生活中很平常的事情,不論是啤酒遊戲、還是注滿一杯水,都是系統思考,而系統思考三個基本元件:不斷增強的回饋、反覆調解的回饋、時間滯延。如何訓練系統思考呢?可以利用: SWOT、5W1H、在麥當勞中畫出你的系統思考圖(以麥當勞為例子,變量:可以改變的數量e.g.顧客滿意度、價格、品質,改善出餐速度來客來量即會提高,應用於生活中像是生活一團糟先尋求使生活一團糟的主因,再去改善)、六頂帽子等。
實作課程報告同學帶領大家一起進行六頂帽子,分成兩組每個人都各自扮演一個角色,其中包含了白色(客觀分析)、綠色(創新探索)、黃色(正面優點)、黑色(否定批評)、紅色(主觀直覺)、藍色(理性總結),活動主題為:終身學習如何落實在文創館。大家投入在開店的夢想中各組熱絡的討論,討論開店的方向、客源、內容,透過一次又一次的循環討論修正文創館的方向,透過彼此分享及回饋再次檢視內容是否恰當,過程中釐清問題、推敲因果使文創館開設更因為系統思考提升價值。因時因地因人做改變,而改變是為了改善,而系統思考要我們以大局觀來看每一件事情,系統思維強迫我們更客觀的看事情 ,也讓我們有機會一次解決許多問題 ,最後就像老師說的五共:共學、共好、共享、共樂、共益,一起自我超越,追求夢想、實踐夢想!
終身學習夥伴關係
課程時間:2020.06.03
學系:109終發碩一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林志霙
學號:108409512
日月作物咖啡館
今天我們上課的內容是 終身學習機構夥伴關係與政策聯盟
在一開始說到夥伴關係,其實是在一個兩個人以上的個體都可以稱作夥伴關係,基於戶為滿意、彼此認同與相互需要而建立的一種持續性關係。
我覺得在一個夥伴關係來說大家一定會想要在彼此之間得到甚麼利益及互惠的關係,但是我覺得夥伴最重要的互相學習互相包容,每個人發揮自己的長處來幫助我們這個團體能夠更好更棒,而不是只想著自己好就好,如呵將大家的力量作為結合,將1+1>2 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元素。
在資源整合層面就細分了5個層面,分別有人力資源、物力資源、財力資源、組織資源、環境資源、如何將每個層面發揮的淋漓盡致,並結合我們所擁有的資源,善用身邊的資源並且結善緣,就會獲得更多的資源,我們人也必須結善緣才能擁有更多的資源,並且拓展視野取得更多的資源,才能更快速的上手,了解現在社會所應有的趨勢,並加以運用能達到更好的效益。
後面有提到夥伴關係的品質要素,有信任、相互了解、利益與風險分擔、承諾、其實這幾點都是在建立良好工作夥伴所要擁有的幾項要素,我們必須先相互信任對方並且互相了解我們的工作目標及了解彼此的長處,接下來要有一個共患難的精神不管好壞我們都要一起承擔風險,不能只想著自己眼前的利益,也要一起承擔失敗的風險,再來就是要有合約的承諾,不能只是單純口頭說說,這樣會變得很沒有保險,所以夥伴是你最好的學習典範,與學習的對象,沒有人是完美的,唯有接受他人的缺點轉化成自己的東西,才能讓自己的知識智慧更加成長。
組織學習 系統思考
課程:組織學習研究心得
課程時間:2020.06.02
課程地點:A302
學系:108 終發碩一
老師 : 吳明烈
學生:林志霙
學號:108409512
系統思考
今天有同學來替我們報告五項修練的最後一向系統思考,我覺得不管是在團契或是在組織裡面都必須要一個共同願景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方式來進行思考才能將自己要做的事情才能有好的方案及有效的進行。
之後我們還做了一個討論討論說我們如何將組織學習運用在文創館裡面我們這個小組想要將原住民文化做一個推廣及有營收的店面,雖然要做這個文創可能會帶來很多的人力資源但是我們可以整合政府的力量跟朋友還有原民會的力量來籌備經費,那我們是六個人為一個小組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角色扮演自己的角色都必須要站在自己的角色來說明這個立場那我的角色是站在一個主觀直覺的角色來決定要不要執行這一個案子可不可行,會不會因為一些外在的因素而影響我們的計劃,但是當時我的直覺很肯定的告訴我這個方案可行一方面可以促進文化交流也有營收也可以回饋社會雖然一開始我們的人力一定會比較不足但是我們要將我們的品牌創造出一個知名度,有了知名度就會有更多的企業想要來贊助我們,我知道這是一個非常辛苦的方案但是沒有嘗試怎麼知道會不會成功。但我覺得這一個討論是要讓我們清楚明白一個系統思考化的模式我們如何運用這個系統思考能將一件事情處理得更完善,在我的日常生活中也息息相關,但是能將學得跟生活靠在一起這才是最大重點學以致用把在學校學習到東西跟自己的生活做結合浙西個很重要的元素。
我覺得每個環節都是很重要的,如果少了一個都不行,要結合大家的想法整合後要有一個系統性的思考,才有辦法整合出一個很好的目標及機制,這樣在達成目標的時候才會更順利的前進,也會有更多資源來協助。
組織學習 跨校上課
課程:組織學習研究心得
課程時間:2020.05.30
課程地點:205
學系:108 終發碩一
老師 : 吳明烈
學生:林志霙
學號:108409512
暨大中正跨校組織學習研修會
今天一到教室就看到了好多的同學跟學長姊,都是沒有看過的同學,所以就覺得今天上課一定是很特別。
一開始由中正的學長姐來幫我們報告U型理論,也帶我們做遊戲,用棉花糖、膠帶、麵條、來做一個塔看誰做的高,那我們這組剛開始有很多不同的想法,但是後來我們決定聽一個同學的想法,因為如果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這樣我們會很難做好而且會做得不好,也因為有時間的限制,同學也一直不斷地用時間來壓迫我們所以導致我們會做的手忙腳亂,但是我想這就是同學需要讓我們去學習去實作,從中去學習U型理論的重點,最後我們的塔本來我覺得可以做得更好但是因為我覺得我們還是沒有大到一個有效的想法,因為我們有共同目標就是要一起讓麵條組成一個高塔,但是我們做的想法有很多不同的意見,導致我們做的塔變得站不穩了,因為基底部穩所以導致站不穩上面又太重。從中真的學習到很多的事情,也許很多時候遇到很多想法的時候也許可以聽從別人的想法,要角色互換不能只執著在自己的想法,多人溝通會帶來更多不一樣啟發。
終身學習課後心得
課程時間:2020.06.03
課程地點:暨大A302教室
學系:109終發碩一(提前入學)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吳沂倩
本周主題係「終身學習機構夥伴關係與策略聯盟」,透過每一位同學的導讀與見解去理解要落實終身學習機構夥伴關係與策略聯盟應該具備那些要件。
學習社會的發展,乃是一種群策群力的過程,所有的行動者均扮演著關鍵角色,彼此間應建立起熱絡的夥伴關係,共同為終身學習的發展而共同努力。分享中同學以厚熊笑狗樂齡中心為例,端看終身學習機構夥伴關係與策略聯盟,機構透過企業的挹注、當地大學的結合、社區資源的運用,以資源共享概念,並有共同且明確的願景,各資源彼此間成為良好的夥伴關係。而這樣的夥伴關係概念是從1996年由OECD提出,隨後在UNSCO及歐盟皆分別強調培育夥伴關係對於終身學習機構永續發展的重要。
而終身學習機構夥伴關係的經營有其五階段:開始發展期、建立規範期、處理衝突期、成熟關係期、關係再造期,依循這生命週期運作,夥伴關係可透過建立信任及相互了解突破防衛性衝突,有利於創造1+1大於2的成效,並在資源有限的狀態下做有效的整合以發揮終身學習機構最大的價值,也就是讓終身學習能夠「以發心促進發展,以有限創造無限」。
本週在茶香的薰陶下學習新知,體驗學習不受限於場域,情境式的學習更能激盪出更多的可能,彼此互相討論、交換資訊,體會「快樂學習,學習快樂」。
組織學習研究心得-系統思考
課程:組織學習研究心得-系統思考
課程時間:2020.06.02
課程地點:A302 研討室
學系:109 終發碩一班
學生:李昭婷
學號:109409505
今天是由講話最可愛、唱歌最好聽的彥妮同學報告五項修練的「系統思考」,PPT內容豐富精實,搭配「冰山的一角」故事,講解淺顯易懂,報告真的很棒!
系統是至少2個物件以上的組合,會彼此互相影響、有關聯性及依存性,以「整體」的方式來運作,以醫學角度來看,一個腹痛問題就必須掛肝膽腸胃科就診來釐清是哪一個器官出了問題,因為肝、膽、腸、胃都隸屬消化系統,彼此互相關聯且密不可分。Peter M.Senge第五項修練的「系統思考」,它帶領人從片段到整體,從微觀道巨觀,從靜態到動態,從單向因果到雙向因果等,透過不同層次的思考,培養人觀察更長期的、更根本的及更全面的系統,它必須建構在「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願景」以及「團隊學習」之上,強化每一項修練,融合整體發揮1+1>2之效力。
如何將終身學習元素融入文創館的體驗活動中,我們運用了6頂思考帽的思維方式,來進行系統思考,分別以白(中立、客觀)、綠(創意、巧思)、黃(正向、積極)、黑(負面、謹慎)、紅(直覺、情感)、藍(統整、控制),我覺得這體驗真的很棒,不僅不會像無頭蒼蠅般胡思亂想,更可以激發出每個人的思考能力,增加團隊溝通效率,在大家集思廣益、腦力激盪之後,組長彥妮胸有成竹的認為這文創館已經可以開張了,經過老師的獨特見解,我們知道其實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如何找出特定的「特色」,與其它文創店的市場做區隔,才是最有機會成功的,無論如何,有夢最美,老師說為了夢想跪著也要爬完,勇於築夢、追夢、圓夢,
這才是最難能可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