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寫留言
107409513 李晉毅
2019-04-16, 週二 00:54
五項修練之團隊學習
本次課程主題為五項修練之團隊學習,老師先說到團隊與團體的不同之處,講解完差異後談到討論、對話的不同,對於老師清楚的說明了解到感覺相近的詞語但意思有許多不同之處,若更加清楚知道內容也能更加知道如何運用。
本次報告由先修同學麗文來為大家做介紹,在報告的過程中可以看到他在校外一些經驗及歷練造就他的台風穩健,而報告的內容也十分熟悉,也能在介紹團隊學習與先前其他修練做連結,對於修練之間的聯結有找到方向。在報告過程中對於理論方面的資料需要多多的上網補充在這方面略為不足,實務影片準備十足,在實作方面雖然有準備特別的活動讓同學對於團隊學習更加清楚及瞭解,但過程中的帶領方式是需要進行調整的,就專業角度看來若是要做實驗組及對照組可能今天的帶領方式是OK的,但若是要看見每個人的過程在這樣不同環境下也會影響,但對於第一次這樣的呈現值得嘉許若之後加以改善這樣報告就接近完美。
透過團隊學習讓我回想到,之前在社團、學會當中團隊學習的重要性運用方式。而在團隊學習過程中也要不斷的對話讓彼此間達到友善的溝通,團隊學習看似很簡單但是在其中有許多複雜層面需要去探討,個體可能是簡單的但團體就會許多個體的問題,這樣是我之前大學體驗及學習到的東西,但在今天課程中老師補充許多專業相關,若將老師所說的加以結合也期待創造出更不同的團隊學習。
107409513 李晉毅
2019-04-16, 週二 00:54
五項修練之共同願景的塑造與經營
課程時間:2019.03.26
課程地點:A302研討室
學系:107終發碩一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教學進度: 五項修練之共同願景的塑造與經營
學生姓名:李晉毅
學號:107409513
學習心得:
本週課程開始老師與大家分享可到校外報告,找到適當場地及聯絡好就可以,先修同學對於這樣上課方式開始討論,對於在校外報告方式也是非常特別記得之前去籃城書房也是獲益良多,對於處處皆可學習這件事情就能透過上課表現出來。
本次的報告為五項修練之共同願景的塑造與經營,老師與大家先說明願景是什麼也問問大家對於願景的想法,而願景包含長期要實現的目標並非短期,還有使命及價值,而今天如栩來為大家介紹共同願景的相關內容,內容有許多圖片來呈現她的報告,也準備許多實務影片給大家欣賞在這當中看見他對於報告的努力,實作帶大家體驗截碼戰,是一個不同的嘗試,讓同學可以透過遊戲的方式來學習。整體報告完有努力準備很多東西,但在理論部分呈現較少希望可以多補充一點,這樣對於比較上面會有更多的方向,。
報告完對於這主題有進一步了解,但對組織成員來說願景可能是較高層的主管訂定的對於一班員工來說他們可能很難能夠了解,所以對於整個組織要朝向同一個願景邁進顯得較為困難,願景、經營兩者也息息相關,對於未來自己在工作上面對這樣的問題就是要去研究如何讓整體知道願景及經營,才能永續發展,今天在同學身上也學習到許多,目前上課除了聽講外還要不斷思考將所學發揮。
1080323組織學習研究心得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課程時間:108.03.31
課程地點:中科106會議室
學系:107終發專班一年級
單元:共同願景、團隊學習、系統思考、知識管理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陳梅鄉
學號:107436510
心得:
共同願景是組織中人們所共同持有的意象或景象,是長期努力發展的目標、人們有共同願望,願意共同出力去實現。在組織當中,個人的願景與組織願景要有一體感及相同方向性,才能以共同願景為長期目標,應用不同策略往一致的目標前進,即使過程在遭遇混亂或阻力時,都能繼續循正確的路徑前進,如同尾舵的概念,航行遇到的迷航都可以透過尾舵的定向,配合執行策略,才能有實踐願景的可能。在企業徵才的過程中,願景也是招募中與求職者需凝聚的共識,若能認同企業願景,才是真正能留在公司的人。
但願景要如何從個人到組織,由上而下的溝通、由上而上擴散,在實務工作中,會有不同組織特性的影響(如公部門與產業),形成願景跟現實情形的拉距,造成成效有所差異,所以作法上就必須因應組織特質來變化,擴大創造性張力,找到最適合的方法(不一定是最好的方法)。
團隊學習是組織學習的基礎,而更高層的學習型組織是透過不斷學習與轉化,其學習是一策略性並與工作結合,其結果將引起知識、信念、與行為的改變,強化組織創新與成長的能力。而團隊與團體的因其共同信念而有所差異,團隊有共同的目標與責任,但團體僅為組成的群眾,強調的是個人的工作成果;所以對於組織來說需要凝聚的是團隊,才能形塑共識或發揮綜效(1+1>2)。組織學習包含四個面向:萃取集體智慧、需有創新又協調一致的行動、不可忽視任何成員所扮演角色與影響、精於運用對話與討論。
但結構中的習慣性防衛會削弱組織的成長,甚至各種組織學習的障礙,都會影響組織發展,因此若能面對問題,有效率解決並與員工共同討論,有了共同願景及共識(含情感凝聚),才有可能推展全面組織學習。創造有效的學習,在職場中如同各項腦力激盪(Brainstorming),運用集體的智慧一起帶動個人的成長。
系統思考層面:系統至少包含兩個因子,交互影響且連動,而系統思考是建立學習型組織最重要的修練,融合整體能得到大於各部分加總的效力,即見樹又見林的全面性。遇到問題時,從微小的地方去找到高槓桿解,才能引起長久而有用的改變,並非治標不治本的解決方案。課程中應用了5個為什麼的方案,進行系統的思維,透過一層層的思考,可以更快地找到癥結點來解決問題,甚至可以跳脫原有的框架(沒有絕對或單一可能),解決根本的問題,事務效率更佳。面對不同人的生活經驗與思考脈絡,從系統思考就能包容萬事萬物,將其生活化的應用,才能內化成為自然/自我的思考模式。
知識管理:運用知識為基礎轉化為力量,進而創造更新的知識,而知識管理作為學習型組織的第六項修練也是學習型組織發展策略,既能促進其發展,且能促動組織變革。
但知識非常大量,要透過盤點了解可透過哪些多元管道可獲得;組織記憶(知識儲存),需要時可以迅速檢索取得並即時更新;知識分享才能有更大的價值,要有相關機制建立,鼓勵分享後學習新知識;知識有內隱知識(難以轉移模仿或語言文字)、外顯知識(可轉移),兩者相對重要,但若能將內隱轉化為外顯,則其價值則能彰顯,也可以做為創新的基礎。知識管理的重要性:知識是組織的資產、活化組織溝通互動、知識的傳承與延續、建立最佳實務(best practices)、促進組織成員發展、提升組織效能,但會因為人員的抗拒或未能舉組織目標連結,知識無法進而外顯,無法發揮力量。
知識被運用才會有價值,運用是一種實踐智慧,實踐知識管理之企業的必備條件-學習型組織,因此在有效的學習型組織的推展,才能用知識去創造知識,效益更能推廣;而知識管理推展可透過有效的策略機制來進行,而分享為其主軸: 策略包含促進組織學習、建立組織記憶、持續轉化個人知識為組織知識、發展組織創造知識的能力、建立知識分享的機制、建立知識管理團隊、促進實務社群的知識活動與互動。從同學的個案分享了解到實務上應用知識管理系統的過程,包含文件、標準作業流程的應用等,讓知識可以外顯化,產生其知識的價值與力量。
第五項修練之系統思考
課程時間: 2019/4/9
課程地點: A302研究室
學系: 108終發碩班
課程名稱: 組織學研究
授課教授: 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 蔡淑真
學號: 108409506
這次的主題報告是系統思考,可想而知曉菁的用心和認真.他引用了冰山一角的故事和系統思考地兒童教育、理論、實務、桌遊將系統思考完整的呈現,而冰山一角帶給我們的啟發非常的深刻,如何讓系統思考像吃飯喝水一樣成為習慣是很重要的,對於還停留在線性思考的人來說,系統思考確實是非常必要的一種訓練,缺少這個能力,很容易就會瞎忙,用錯誤的方式重複處理同樣的問題,卻希望帶來不一樣的結果,最後就整天求神拜佛改風水,而無法覺察出該面對克服的問題.現實世界是複雜,互相影響的,不能只看自己想看到的而已,冰山會因為重量增加而下沉,導致面積縮減,這不是矇上眼睛看不到就能解決的,而一般人通常用的是簡單的線性思考,而非系統思考,別想那麼多,簡單的把自己想到的答案帶進推理,忽視不想看到的事實,就能用線性思考與封閉的心智模式,來輕鬆看待問題,有問題,怪別人怪外部環境就好,不是自己錯就好了.
系統思考的課程帶領人們,從片段到整體,從微觀到巨觀,從靜態到動態,從單向因果到雙向因果等,透過不同層次的思考,體會到系統的存在與重要性,培養人們觀察更長期的、更根本的、更全面的系統.而動態系統是不斷的在運轉,動態的顯示出目前在體系中的元素相互依賴及互相影響的關係,因此任何的問題絕不會只有一個解答.而系統思考的藝術是在學習認清我們所選擇的行動中,會產生哪些細節的變化與得失和影響全局的因素.
系統思考是建立清楚的思考及溝通的基礎,使我們重新認識自己和所處的世界:它是一種心靈的轉變,從將自己與外界分開,轉變為與外界連結;看問題從「外面」某些人或事所引起,轉變為內省自己的行動或行為如何造成問題.
「系統思考」是由整體運作本質來思考,它是一種讓我們找出一些可遵循的規則,理解一些狀況與事件的方法:思考我們所感受到的整體系統,其中的要素彼此牽連,並朝著共同的目標運作,系統之例,諸如:人類的身體、社區、產業、家庭、以及所有組織.
「系統思考」是一種內在修練,他整合其他各項修練成一體的理論與實務,並予以強化,使整體修練績效大於其他個別修練之和.它與每一項修練的事件都息息相關,每個環節都相互影響因而是學習型組織的核心,當五項修練逐漸聚合,組織便能釋放出潛藏的巨大能量.
第五項修練之系統思考
課程時間: 2019/4/9
課程地點: A302研究室
學系: 108終發碩班
課程名稱: 組織學研究
授課教授: 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 蔡淑真
學號: 108409506
這次的主題報告是系統思考,可想而知曉菁的用心和認真.他引用了冰山一角的故事和系統思考地兒童教育、理論、實務、桌遊將系統思考完整的呈現,而冰山一角帶給我們的啟發非常的深刻,如何讓系統思考像吃飯喝水一樣成為習慣是很重要的,對於還停留在線性思考的人來說,系統思考確實是非常必要的一種訓練,缺少這個能力,很容易就會瞎忙,用錯誤的方式重複處理同樣的問題,卻希望帶來不一樣的結果,最後就整天求神拜佛改風水,而無法覺察出該面對克服的問題.現實世界是複雜,互相影響的,不能只看自己想看到的而已,冰山會因為重量增加而下沉,導致面積縮減,這不是矇上眼睛看不到就能解決的,而一般人通常用的是簡單的線性思考,而非系統思考,別想那麼多,簡單的把自己想到的答案帶進推理,忽視不想看到的事實,就能用線性思考與封閉的心智模式,來輕鬆看待問題,有問題,怪別人怪外部環境就好,不是自己錯就好了.
系統思考的課程帶領人們,從片段到整體,從微觀到巨觀,從靜態到動態,從單向因果到雙向因果等,透過不同層次的思考,體會到系統的存在與重要性,培養
人們觀察更長期的、更根本的、更全面的系統.而動態系統是不斷的在運轉,動態的顯示出目前在體系中的元素相互依賴及互相影響的關係,因此任何的問題絕不會只有一個解答.而系統思考的藝術是在學習認清我們所選擇的行動中,會產生哪些細節的變化與得失和影響全局的因素.
系統思考是建立清楚的思考及溝通的基礎,使我們重新認識自己和所處的世界:它是一種心靈的轉變,從將自己與外界分開,轉變為與外界連結;看問題從「外面」某些人或事所引起,轉變為內省自己的行動或行為如何造成問題.
「系統思考」是由整體運作本質來思考,它是一種讓我們找出一些可遵循的規則,理解一些狀況與事件的方法:思考我們所感受到的整體系統,其中的要素彼此牽連,並朝著共同的目標運作,系統之例,諸如:人類的身體、社區、產業、家庭、以及所有組織.
「系統思考」是一種內在修練,他整合其他各項修練成一體的理論與實務,並予以強化,使整體修練績效大於其他個別修練之和.它與每一項修練的事件都息息相關,每個環節都相互影響因而是學習型組織的核心,當五項修練逐漸聚合,組織便能釋放出潛藏的巨大能量.
五項修練之系統思考
課程時間:2019.04.02
課程地點:A302研討室
學系:108終發碩班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簡品嫻
學號:108409503
系統思考是用於面對複雜問題的思考方法,讓我們以有限的理性去全方位考量問題的全貌,避免讓我們的好心幫了倒忙。曉菁為我們講解這個主題的過程中,讓我聯想起之前在精神醫療領域中服務的過程,我們的工作訓練就是要對於每個來就醫或住院的人進行心理社會評估,從其原生家庭了解親子系統、手足系統、夫妻系統等互動模式,並藉由個案的整個生活脈絡去了解問題成因,而非僅就症狀、現況去認定問題。這樣的學習過程中,讓我們以開放、包容、同理的心態去接納就醫的人們,協助他們也能夠從不同的系統層面來理解為何會有衝突、情緒等,並在醫病關係中獲得更多信任感。相同的,我們在組織學習過程中,系統思考更是不可缺乏,微系統到中系統,再擴大到大系統,這些系統之間彼此都是互相影響,就像蝴蝶效應一般不容忽視。相對的,若組織忽視系統思考的重要,整個組織可能像冷水煮青蛙,怎麼崩壞都不知道,這也是不容小覷。
冰山理論也是過去諮商心理學常見的,眼見為憑就是對的嗎?我們眼見到多是浮出海面的冰山一角,但海面下的冰山常被忽視,這在個案服務的實際案例中也常有,例如:看見一個酗酒、兇惡的人,多數人可能認為這就是一個相當自大、自以為是的人,但實際上這樣的人,海面下冰山的他,其實可能是自卑感重、年幼曾被傷害過的人,然而表徵看到的部份就是一位不可理喻的人。所以很多事情要能夠宏觀去看,而且要有系統思考,才能夠看到問題背後原因,從原因、根本去協助處理,才能有效地解決問題。因此在組織中也是相同的,如何有系統地看到組織成員的問題,是否是因為組織未提供足夠的訓練、長官的支持不足、或員工福利不佳等,層層抽絲剝繭去檢視問題背後的原因,以高度同理心、宏觀的視野是看整個問題產生的過程,也才能真正地對症下藥。
最後有關東西融合的「U型理論核心流程」中,鼓勵我們以開放思維(好奇心)、開放心靈(慈悲)、開放意志(勇氣),下載過去的形態(懸掛)、以嶄新的眼光來看(轉向)、從場域中感知(放下)、自然流線(連結到源頭)、把願景跟意圖結晶化(接納)、建構原型 聆聽頭、心、手(展現)、運行 依據整體來操作(體現),這些過程既深奧且有意義,但如何融入生活與工作卻相當不容易。雖不容易理解的U型理論,接觸的當下卻可以帶給我認同與喜悅感,或許自己慢慢可以去感知學者所想傳達的訊息,再慢慢消化。這堂課收穫許多,也可能是持續學習所帶來的效果,我想這亦是終身學習的樂趣之一。
依婉.娜威
2019-04-14, 週日 00:19
終身學習專題研究學習心得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專題研究
課程時間:2019.03.27(三)
課程地點:A302研討室
學系:106終發碩班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依婉.娜威
學號:106409502
台灣高齡人口快速攀升,自古而今,自中而外,「生、老、病、障(殘)、死」屬一種亙古不變的自然定律,其中『老化』素為人所關注千百年之久,聯合國世
界衛生組織(WHO)在二○一二年提出「活躍老化」概念,期望透過健康政策
及高齡友善環境,達到促進長者健康、延緩失能等目標,衛福部也跟著推動各
項計畫。包括高齡者的「社會參與及中高齡就業」、「延緩失能」與「健康進」
等,讓民眾瞭解活躍老化及高齡健康促進的發展現況,共同營造益於長者活躍
老化的政策與支持環境。台灣與歐盟28國相比較,2107年台灣男性活躍老化
指標總分在歐盟排序第六名、女性第八名,整體排名第七名。研究結果顯示,
高齡者接受飲食營養等課程介入之後,不管是都市或非都市區的高齡老人飲食
皆有改善,包括飲食更多樣更均衡、高齡老人的水果、蔬菜、蛋豆魚肉類、油
脂與堅果種子類、乳品類都有明顯提升。聯合國早於 1991 年便提出了「老化
綱領」,揭示高齡者應該擁有的「獨立、參與、照顧、自我實現、尊嚴 」五大
原則項目,更將 1999 年訂定為「國際老人年」,期待全世界將來能走向「接納
所有年齡層的社會」。世界衛生組織(WHO)於 2002 年提出活躍老化(active
ageing)之概念時,針對健康、參與和安全為三大基礎原則,除了強調終生學
習及個人能力的培植之外,更著重社會的參與與社區的互動(呂寶靜,2012)
即在衰退老化之餘,仍能維持高度認知與身體功能,自行或透過一協助之機
制,生活積極參與投注,經營其生活活動及社會參與功能。
依婉.娜威
2019-04-13, 週六 23:13
終身學習專題研究
終身學習專題研究學習心得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專題研究
課程時間:2019.04.03(三)
課程地點:old咖啡
學系:106終發碩班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依婉.娜威
學號:106409502
近年來受到西方國家的影響,世界各國的咖啡引進台灣,也成就了許多在地人轉型農業產品。咖啡店為諸多社會人生活社交的一部分,而台灣生活型態逐漸改變,雖然面臨景氣不佳,我國咖啡店的消費人口越來越多,在亞洲咖啡消費量近年迅速攀升,台灣一年咖啡商機高達700億,2015年咖啡豆進口量較2011年成長了61%,相當於每年喝掉28.5億杯咖啡,平均每人一年喝掉122杯咖啡,較2年前平均100杯成長逾二成,其中頂級咖啡市場更是蓬勃發展 (2017-04-19聯合晚報)。市場興起一股開咖啡店的熱潮,-而鄰近的生活圈不到10公尺就有咖啡店,玲朗滿目的咖啡也任君挑選,早期喝咖啡是一種生活品味,咖啡有緩和情緒幫助思考與提神型態者。在25年前喝一杯咖啡要價120元,屬於奢侈飲品,一口咖啡的價值是何等珍貴,為了提昇消費意願,咖啡連鎖店雖具有高度發展空間,而欲發掘市場潛力,莫過於瞭解消費者的行為特性。多家連鎖咖啡店之間的競爭裡,如何從獨立咖啡店行業中求生存,如何取得最佳的勝利者呢?
4月3日星期三我們來到了”old的的咖啡”位在埔里鎮中山路二段一處狹長廊道走幾步路轉個彎,簡約庭園布置清雅脫俗,早期的傳統房屋,裝修之後古色古香,門外就飄出濃濃的香氣味,而店主人賴老師已經等候多時,親切的笑容歡迎我們的到訪,喝了30年的咖啡, 5年前在機緣接觸咖啡、開始學習咖啡,進而精進自己的知識,開啟另一個學習之旅,到義大利參訪專研咖啡,了解咖啡生產作業流程,並在三年前開始營業賣咖啡,聊天的過程中賴老師不只是開咖啡也分享咖啡知識,在他專研多年的咖啡,也個人獨特的風格,謙卑的個性對咖啡有個人的堅持,好咖啡需要挑剔,才能喝到頂級又品味的咖啡,自我要求高的賴老師也樹立個人品牌,更獲得國際認證獎項。講求咖啡的器具,不同於形式的杯子,也能品嚐不同的咖啡香味,一杯好咖啡須具備前五大條件,分別是口感滑順、咖啡味濃郁、花果香氣、層次豐富、苦味不殘留;賴老師會站在消費者在購買咖啡時的立場,重視咖啡豆的烘焙程度,讓客戶購買好咖啡,一口香氣幸福感百分百,賴老師口滿滿的咖啡知識,相信三天三夜講不完,這就是old的魅力,一次聽不完下次再續了。藉由賴老師的成功轉化學習的經驗,我相信任何一件事情只要用心經營,平日不斷追情知識,必能成就個人的生活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