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寫留言
106/10/14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課堂心得
課程時間:106.10.14(六)
課程地點:中科教室
課程: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106終發專班)
授課教師:吳明烈 教授
學生:林思妤
學號:106436511
今天終於進入到終身學習的理論與實務研究的學習狀態,讓我們對終身學習有個初步的模型概念,透過老師的解說,才知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不只是單純發表世界遺跡的機構,而是在終身學習階段中屬於領頭羊的地位,由它提出的成人教育、教育五大支柱、閱讀十年,深刻影響全球終身學習發展,改變全世界各國家發展不同的終身學習理念與執行力,進而影響國家與個人的創造力與競爭力。
課堂中,老師就舉出learning VS. change,告訴我們學習的速度要大於改變(社會變遷)的速度,若學習的速度等於或落後改變的速度,那我們很快的就會被社會給淘汰。所以,我們要讓學習變成自然習慣,在日常生活中,任何一樣事物、經歷都能讓你從中得到學習。
舉例畫家讓-弗朗索瓦·米勒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拾穗》說明畫中三名婦人彎腰拾穗的動作含意與遠方田裡正在繼續收割,車上成堆的麥綑和成群的農場工人構成一幅明亮歡愉的熱鬧景象形成強烈對比,透過畫中人物呈現《聖經》所要傳達的〝在你們的地收割莊稼,不可割盡田角,也不可拾取所遺落的。不可摘盡葡萄園的果子,也不可拾取葡萄園所掉的果子;要留給窮人和寄居的。〞
另外,老師也分享他在德國遇到參加婚禮的賓客請他回台灣將祝福的明信片寄回到德國,這種有別於台灣的祝福方式何嘗不是學習到〝分享〞這一門課呢?
這些來自生活中的畫作、旅途中的體驗,正如同宋代文人翁森〈四時讀書樂〉所要表達的處處留心皆學問之涵義。
課堂最後的分享回饋,我抽出一張二人對望,中間有一顆太陽,我將它解讀,經由知識學習,我們學到了正式學習、非正式學習、個人經驗與分析,補充自己的不足之處,找出問題點,幫助自己也幫助他人,就好比打開天窗說亮話,學習就像是開放式的關係,透過有話直說,直來直往的互動學習,別人分享他的學習觀點,也從你的分享中得到不同的看法與認知。
成人教育學心得四
成人教育學研究心得四
時間:10/24
學生:簡美雲
學號:106409501
今天探討的主題是第六單元學習社會的批判、模式與展望。
人類經歷了三次工業革命:從第一次工業革命蒸汽機的發明取代人力,到電燈的發明第二次工業革命,再到第三次革命科技電腦數位化、原子能、生物技術、生物工程革命。一個階段緊扣著另一個階段,人類的社會飛快的成長進步。轉變流動的速度已難以想像,停留原地踏步就是退步,想跟上世界的潮流,擁有競爭,力唯有透過學習。
一個人走的快,一群人走得遠。1960年代教育界興起學習社會的新形態社會構想。學習社會的建構是全民運動,需要社會成員普遍參與。這是一種新社會型塑與社會結構改造,是全面性的社會運動,以機會平等、社會正義為核心,是一生持續的過程,個人發展,社會進步進而理想世界。教授的德文新造單字-學習社會運動「Lerngesell-schaftsbewegung」,以一個單字就涵括並說明之。
學習社會的建構與全民終身學習已經是世界各國爭相努力的議題,台灣教育部於1991年發布「發展與改進成人教育五年計畫綱要」,1998年發表「邁向學習社會白皮書」,定該年為終身學習年,從此終身學習為基礎成人教育實施方法正式確立。近年來政策方向推行學習型都市,落實地方深耕在地文化。
10/17我到臺中參加臺中市府舉辦的2017台中學國際研討會-以人智學為核心,結合地方學,進行地方知識探索,重塑人與土地的關係,由國內外團體、學者、市民,多樣的人群,多元的觀點,共同探索,建構臺中學知識共通框架。林市長打頭陣親自主講-人智、臺中學與國際對話,我深深感動並肯定地方首長的遠見與努力。在課堂上老師也舉了幾個縣市成功成長的案例,如基隆市的文創文化…等,目前情勢雖然聽來有點落後其他先進國家,只要現在齊心努力不會是虛幻的烏托邦,而是變成美麗的展望,在這兒我們終究會具體發展,促進每個人的終身學習權,實現全民終身學習的理想。
成人教育學研究 課後心得
授課日期:2017.09.26
授課地點:暨大302會議室
課程:成人教育學研究 課後心得
第二單元 成人教育的意涵、性質、範圍、相關名詞與概念
任課老師:吳明烈 教授
學號:106409509 學生:巫秀玉
在授課之前老師要同學依序到檯前抽取彩虹卡,抽卡時要心無旁物、抱持著正能量隨手抽一張。
彩虹卡故名思義是由七種顏色所組成:紅、橙、黃、綠、藍、靛、紫、彩虹的顏色!每位同學手
中卡的內容都不同,老師請同學分享自己手中的卡並針對卡中的內容來連結到成人教育的學習。我
的內容是:~我相信自己的直覺~直覺是不經思索、馬上處理問題,這剛好呼應在自己的職場上,
從事護理工作已20幾年面對患者總是要特別用心及細心觀察,他們的舉手投足都要嚴謹的看待並
在第一時間馬上處理才不致病患有生命的威脅,意外總是在未察覺時發生,所以直覺力是很重要的
。現代已經成為高齡的社會、成人教育、終生教育、跨領域的學習儼然已經成為現在的教育及學習
目標。~學越多、賺越多~
L≥C(L=Learning,C=Change)這個公式說明了學習的重要性。L:學習的速度;C:則是改變的
速度,個人與組織學習的速度必須不落後於環境改變的速度。組織若無法成為學習型組織,則將遭
淘汰;而個人若非學習型個體則將被排除、處於不利以及易產生不滿意。
跨領域的學習就像雨過天晴的彩虹般絢麗!雨水洗滌內心的雜念及惰性迎接美麗的視界,從中賺取
獲利、創造價值。這是我現階段的功課,也期許自己朝著彩虹的目標前行。
成人教育學研究 課後心得
授課日期:2017.10.24
授課地點:暨大302研討室
課 程:成人教育學研究 課後心得
第六單元 學習社會的批判與省思
任課老師:吳明烈 教授
學 號:106409503
學 生:鐘家淇
老師講述了什麼是「學習社會」,及最早是由1966年,奧地利學者貝德納立克先提出的。「學習社會」從概念與理論的提出,到實務的推展經歷了40年。而「學習社會」是需要社會成員的參與終身學習,也是發展學習的全民學習運動。也提到「學習社會」究竟是個迷思或是事實,從生產力的迷思來說,在早期的人認為,有受過更高教育的人,生產力就會相對提高。對落後國家來說,可能會是個迷思,但是對進步的國家來說,在未來也可能會是個事實。而迷思或是事實,也跟樂觀主義者、悲觀主意者、存疑論者的看法都有不同的觀點。老師提到,反省式學習社會模式、全球學習社會模式、反省式全球學習社會模式,在真正的批判中,存在著正反合。但不管用任何的觀點看「學習社會」,我們都不希望學習社會是個無法實現理想的烏托邦。
老師除了講解什麼是學習型社會、學習型城市、學分銀行、社區大學、代間學習、自主學習團體帶來的好處外。也提到當面對社會型態及生活型態的改變時,更重要的是如何將理論和實踐結合,所以舉例了五個樂齡學習中心,如:仁愛鄉、國姓鄉、中寮鄉、草屯、埔里等樂齡學習中心,以及學習中心的願景獨特性、有哪些策略方法可以保留原鄉的文化傳承、在地化的特色、且符合在地化的需求、又可以幫助高齡者有意願參與學習,除了能成功在地活躍老化外,進而能帶動地方產業的繁榮。
在楊格的四種「學習社會」模式裡的「證照模式」中,以我國現今社會越來越多的企業講求證照,而國人為因應社會職場需求,也一窩蜂的考取多張證照。這也是當面對社會型態及生活型態改變時,自然會出現的情況。但是證照,真的能代表一個人的能力?
團隊合作,若沒有明確指派領導者時,還是會存在著強勢作風的主導人迷思問題。如團隊合作為一次短期性討論,其影響力不致於太大。若需長期相處配合時,則悠關到團隊裡其它真正優秀的成員,面臨執行困難及願不願意做事的問題,這也是目前所觀察的團隊中最大的挑戰。
依婉娜威
2017-10-28, 週六 13:11
成人教育研究心得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第六單元:學習社會的批判與省思
諮人系碩一:依婉.娜威
學號:106409502
日期:106.10.23
1960年代,教育界興起 (learning society)學習社會的新形態社會構想,本次課文在分析學習社會的概念、模式與展望。追溯學習的起源,其次反思與批判學習社會的實踐與願景,也指出學習社會不再是個遙不可及的虛幻烏托邦,而是具有可實現性的具體理想。社會學習就是在不同的層面中需要學習或持續學習,而今全球化知識社會的持續擴張,在各國也高度重視。
由於國外的體制條件比較優 ,格林的三種學習模式,觀察並分析歐洲國家的終身學習推動情況,
1.政府領導模式:法國就傾向政府領導模式,有比較多的終身學習經費支持與協助。
2.市場領導模式:則英國偏向學習導向,市場導向予以學習者為中心。
3.社會夥伴模式:德國採用社會夥伴模式,政府與民間機構密切合作並同分擔應有的責任。
反觀台灣原本終身學習是在南韓國家之前,如今卻落後在南韓國家,探究根源來自國家政策所推展的各項建設如:政治 經濟 教育 文化…等之關係,是否連續性,持續性,而政治因素的層面是否也有關聯,不同面向的觀點也會讓人產生不同啟發,在政府推動多項政策同時,重複資源欠缺整合,讓台灣的終身學習發展龜速前進,學習環境好與不好,會影響國人對終身學習的意願與參與。反思目前社會種種的困境,終身學習自我成長,慢慢拓展到身邊的好朋友,就像骨牌效應影響他人一起終身學習,邁向德國哲學家布洛赫所言的具體烏托邦的理想。
成人教育研究心得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第六單元:學習社會的批判與省思
諮人系碩一:依婉.娜威
學號:106409502
日期:106.10.23
1960年代,教育界興起 (learning society)學習社會的新形態社會構想,本次課文在分析學習社會的概念、模式與展望。追溯學習的起源,其次反思與批判學習社會的實踐與願景,也指出學習社會不再是個遙不可及的虛幻烏托邦,而是具有可實現性的具體理想。社會學習就是在不同的層面中需要學習或持續學習,而今全球化知識社會的持續擴張,在各國也高度重視。
由於國外的體制條件比較優 ,格林的三種學習模式,觀察並分析歐洲國家的終身學習推動情況,
1.政府領導模式:法國就傾向政府領導模式,有比較多的終身學習經費支持與協助。
2.市場領導模式:則英國偏向學習導向,市場導向予以學習者為中心。
3.社會夥伴模式:德國採用社會夥伴模式,政府與民間機構密切合作並同分擔應有的責任。
反觀台灣原本終身學習是在南韓國家之前,如今卻落後在南韓國家,探究根源來自國家政策所推展的各項建設如:政治 經濟 教育 文化…等之關係,是否連續性,持續性,而政治因素的層面是否也有關聯,不同面向的觀點也會讓人產生不同啟發,在政府推動多項政策同時,重複資源欠缺整合,讓台灣的終身學習發展龜速前進,學習環境好與不好,會影響國人對終身學習的意願與參與。反思目前社會種種的困境,終身學習自我成長,慢慢拓展到身邊的好朋友,就像骨牌效應影響他人一起終身學習,邁向德國哲學家布洛赫所言的具體烏托邦的理想。
成人教育學研究心得-1061024
課程:成人教育學研究 心得感想
第六單元:學習社會的批判與省思
任課老師:吳明烈 教授
學號:104409501 陳宜君
在這堂課中老師介紹了許多學習社會的模式,其中以老師自己所提出的「反省式全球學習社會模式」我覺得印象最深刻。此模式意旨在建構學習社會的過程中,必須不斷地檢視學習社會的發展目標與策略是否合宜,有無偏離應有的本質,而且所訂定的目標是否具有實現性,進而再根據這個理想和目標,擬出可行的策略。反省式全球學習社會模式強調在學習社會的發展過程中,能否充分發揮正面的功能與影響。…要反省所有的公民能否在建立學習社會的過程中均獲得應有的利益?...必須同時兼顧個人發展與社會發展,反省是否能實現終身學習的理想。
在目前科技進步資訊無國界的時代中,全球大環境的改變對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產業都會有很大的影響,所以學習社會的模式也需要隨著環境的變遷做敏銳的觀察、反省與調整,如此才能發揮其正面的效益。
老師也與我們分享南投縣學習型城市中樂齡學習中心推展的情況
1. 國姓鄉的樂齡學習中心設在街上,他們鼓勵老人來演戲,演在地的故事,老師建議他們可以把劇本做出版,也是文化的傳承。
2. 草屯的樂齡學習中心做手工藝品的宅配服務,也發展生命故事花園,紀錄長者一生精彩的故事,還有千歲志工團編寫草屯樂齡之歌,在推展上非常積極有動力。
3. 仁愛鄉樂齡學習中心雖然是最慢成立的,但是他們很有心推動。老師建議他們在訂定願景時必須要有團體的對話及在地的獨特性,如:「原鄉文化傳承,在地活耀老化」,透過對在地產業文化的了解注入創新的概念,才能做出異於其他中心的特色。
4. 埔里樂齡學習中心在埔里鎮立圖書館樓上,由埔里美學協會負責。
當同學們提出樂齡學習中心和社區關懷據點的差異時,老師說明:一則是補助單位不同,前者是教育部,後者是內政部;二則是教學的重點不同,前者以學習為主軸,必須配合教育部舉辦交通安全教育、用藥安全、居家安全(如何防跌)的課程,後者則是以健康照護和福利為主。未來若有機會,我希望能深入瞭解這兩個組織,比較他們在教學內容上的差異,以及老人們參與的情況。
606710005怡君
2017-10-27, 週五 09:50
終身學習心得
透過同學的報告、提問,跟老師的補充,對這些國際推行的政策有了初步的瞭解。
也經由轉換場地、桌遊的方式,讓自己對於「上課」,有不同的解讀。希望自己能夠在在地化跟國際化之間,取得自己的定位。為台灣的終身學習推展,盡一份心力。漣漪卡的互動,也讓我們重新再審視,何謂終身學習。我選的漣漪卡是一個微笑的嘴,是因為我認為終身學習就是不斷對話的過程,也需要不斷對話。微笑,代表學習必會讓我們帶來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