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9 2016全民終身學習論壇心得
[前置作業]
我今年跟去年一樣都是文書組長,很大的不同是今年班上同學只有8位,大多數人住在外縣市,雖然專班的同學也很願意幫忙,但是大家都很分散,不論是開會、協調、溝通或是分配工作都很不容易,也容易導致誤解的發生,撕裂了彼此的情感。省思這二年舉辦論壇的過程,在人事配置上,可以分成二大問題,第一:是否需要所有人參與前置作業?還是應該讓組長及副組長處理即可?這二年基本上是希望所有人一同參與,分攤工作,原意是要所有人能有參與感,也不會造成少數人太沉重的負擔,但是也衍伸出一些問題。問題一是大家的熟識度不足(尤其是碩專班之間),很難安排最合適的職務;問題二是外地在職生很多,自身工作繁忙還要撥空處理論壇事務,真的很難兼顧;問題三是人多就會有冗員或是勞逸不均的情形發生。也許老師也考慮到以上三點,上課時提出8-10人工作團隊的想法,不僅能提升工作效率也能節省溝通時間。但是關鍵是這個團隊成員要如何產生? 自願嗎?還是老師決定?或是其他遴選機制?說實在的,辦論壇真的勞心勞力,至少二到三個月的籌備時間,有多少人會自願擔任幹部?老師一定希望每年論壇要辦得有品質,但是只倚靠少數配合度高的同學在撐場,就很危險。這二年都有發生一種情形,有些能力好的人不做事,出一張嘴一直批評,有些人原本願意做事,也被氣 到不想做事,多做多錯,那我就不要做! 所以我建議遴選幹部要有一定的機制,不僅是目前的十全十美場次折抵(很多人根本不在乎),也許以工讀生的方式聘用幹部,在入學的時候就先規劃一般生要負責舉辦論壇,或是把論壇當作一門課程,修課的同學都是幹部,辦的成果決定了他的成績……等等。第二個問題是被分配到工作的人(不論是組長或是組員)無法勝任,不論是做得不好或是不做,都會嚴重影響籌備工作的進行。當然人不是完美的,每個人有自己的做事習慣與模式,基本上只要有積極認真的態度都應該被肯定,但是因為論壇有時效性的問題,也許有些人真的做了之後才發現不適合在某些位置該怎麼辦?運氣好就是別人幫忙負擔一些工作,運氣不好就是互相責怪,互丟工作,但是如果每次論壇都要靠運氣和少數佛心同學的幫忙,那風險還真是有點高呢!
這二年的論壇都讓我感覺到人事的重要,特別是EQ要很好。一個同學問說我怎麼都不會生氣?我告訴他,我當然會生氣啊!但是眼前有比生氣更重要的事要做!我也看到大家 line的過程很容易有誤解,尤其是論壇的前二週,同學壓力都很大,而支持大家撐過去的是壓力中彼此願意互相體諒,時時提醒,看到我們都為了論壇成功奮鬥的堅持,讓大家的氣氛更正向與團結,今年我除了文書組長一職,也扮演了這個人際潤滑劑的角色。組員問我說,這是文書組長該做的嗎?怎麼大家什麼事都來問我?我只能說,大概大家覺得我是一個穩定可靠的人吧!雖然我自己也有一些沒注意到的疏漏,一度心情也很沮喪,覺得糟透了!但是我要感謝我的組員安慰我,讓我很快地重拾信心。經過這次論壇,我發現自己的穩定性變高了,即使事情如排山倒海般襲來,負面情緒很多,我還是能盡快恢復理智,按部就班地完成每一件事,這是我覺得對自己收穫最多的地方。
[論壇演講]
張聲雄所長的演講稿當中,他提到的「靈商」讓我印象深刻。靈商(Spiritual Intelligence Quotient,簡寫成SQ)就是心靈智力,即靈感智商,就是對事物本質的靈感、頓悟能力和直覺思維能力。實際上,靈商是指一種智力潛能,屬於潛意識的能量範疇。靈性早已成為社會生活中最引人關注的概念之一。與靈商相關的主要是右腦。人的大腦由左腦和右腦兩部分組成,左腦主要司職分析、抽象、計算、語言等內容,側重於抽象思維的表達模式,被稱為“科學腦”;右腦主要司職想象、虛構、感受、創造等內容,側重於直覺的形象思維模式,被稱為“藝術腦”。右腦思維在認知方面的直覺思維能力、頓悟思維能力、形象識別能力、空間判斷能力、以及對複雜關係的理解能力和情緒表達能力等方面,遠遠超過左腦,這正是確立“靈商”概念包容的豐富內涵的立論點。量子力學之父普朗克認為,富有創造性的科學家必須具有鮮明的直覺想像力。無論是阿基米德從洗澡中獲得靈感最終發現了浮力定律,牛頓從掉下的蘋果中得到啟發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還是凱庫勒關於蛇首尾相連的夢而導致苯環結構的發現,都是科學史上靈商飛躍的不朽例證。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我思考問題時,不是用語言進行思考,而是用活動跳躍的形象進行思考。當這種思考完成以後,我要花很大力氣把它們轉換成語言。”由此可見,右腦的跳躍性形象思維方式是我們創新能力之泉源。靈商(SQ)給我的感覺比情緒智商(EQ)還要抽象,這種靈性心理素質的探討在之前組織行為的課程有約略提及。我身為一個輔導老師,經常觀察與分析不同類型的學生,我發現有些孩子家庭功能幾乎是零,靠著補助生活,但是每天上課都帶著笑容,樂觀又正向;有的孩子物質生活無虞,家人很關心他,成績也很好,但是就是不快樂。過去處理學生行為會從情緒著手,但是那是表層的策略,提升心理素質要從深層的個人核心議題著手才是根本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