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寫留言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心得
課程時間:2023.03.01(三)
課程地點:A302
學系名稱:終發組碩二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課程單元:第二單元 終身學習的再概念化與理論分析
授課教授:吳明烈 教授
學生姓名:吳宜娟
學號:110409519
心得:
在社會快速變遷的及科技日新月異的進步下,需要讓自己保有一顆學習的心,才不會被世界所淘汰。就像90年代的人,可能無法想像,現在竟然可以使用智慧型手機撥打電話出去,在使用視訊鏡頭的方式下可以看到對方,並且與對方進行溝通及交流,雖然科技產品不斷推陳出新,但使用者必須有想要學習的心態,才能順利使用最新的產品,所以Learning>Change(L>C),當一個個體想要好好生存下來,其學習的速度應該要大於或等於環境改變的速度,在社會流動快速及高科技的衝突下,需提升自己的存在優勢及競爭力變成重要的課題。
在終身學習方面,所強調的是學習者的自主性及多元的選擇,不應該只侷限在學校的教育體制下,應該是讓學習者在生活中也能學習,透過細微的觀察,豐富學習者的生活,只要用心體會、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到生活中處處都是學問。
當生命、生活中融入了萬事萬物皆有我可以學習的地方,並且熱在學習,培養一顆終身學習腦,去體驗當下學習所帶來的美好感受,將能豐盛自我的生命歷程。
聖嚴法師:四它
面對它➝正視困境存在,不逃避不畏懼。
處理它➝接受困境磨鍊,不怨天不尤人。
接受它➝用智慧處理事,以慈悲對待人。
放下它➝盡心盡力就好,不計成敗得失。
在面對生活的不如意、工作上遇到煩心的事,首先,要勇敢的去面對問題,再來解決問題,接受問題所帶來的影響,最後,不管結果如何,都要平心靜氣接受,並且放下,重新出發,好好面對自己現在的生活。
惟覺法師:四對
對上以敬➝父母、師長、公司主管等要有恭敬心。
對下以慈➝對晚輩、下屬、乃至三塗惡道的眾生要有慈悲心。
對人以和➝對任何人都要和合、客氣、謙卑。
對事以真➝做任何事情都要認真。
在做人做事方面,必須時刻保有謙卑、慈善之心,對主管、平輩、下屬都必須尊重對方,做事必須盡力做好、認真的去完成。
星雲法師:四給
給人信心➝信心是力量的泉源,是進步、發展的基礎;凡事具足信心,即使排山倒海之難,也能迎刃而解。
給人歡喜➝人間最寶貴的就是一顆「歡喜心」。
給人希望➝古云:「哀莫大於心死」,希望就是一切成功的動力。
給人方便➝能通權變達。
給就是一種付出,肯捨得付出,在付出的過程中,也能因為幫助他人,而使自己的心靈得到滿足。好比這是句話:「吃虧就是佔便宜」不代表你必須承擔一切苦果,而是代表你願意比別人多付出、多做一些不起眼的小事,「吃虧就是佔便宜」不代表你真得吃虧了,因為你在吃虧的過程中,你也得到了不少。並不會因為你付出了,就代表你失去了什麼,反而是會收穫滿滿,會有意想不到的結果發生。
組織學習研究--課後心得報告
2023/2/21「組織學習研究」課後心得
課程時間:2023/2/21(星期二)
學系名稱:暨大終發所碩一(先修)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教授
學生姓名:郭祝佳
學生學號:112409505
碩士班的第一門課,課前有點緊張、有點興奮,緊張的是太久沒當學生,不知能不能適應,興奮的是重新當學生的新鮮感。
透過明烈教授的導論,對「組織學習研究」這門課的上課方式及內容有了初步的認識,課程目標:
一、了解組織學習的概念與理論。
二、探討組織學習的實務與應用。
三、運用組織學習的理論與實務。
四、發展組織學習的規劃執行與研究能力。
課程的進行針對三大探討主題:五項修練、U型理論、世界咖啡館,同學分別於課前研讀資料並於課堂中進行分享,另安排實務參訪與校際共學交流,讓我對這門課充滿期待。
指定用書「第五項修煉」在我剛成為社會新鮮人時曾讀過,那時真的完全當教科書在讀,但經過20多年的社會歷練,再重拾這本書,相信我與它應該會產生許多不一樣的火花。
學習,樂於悟;組織,成於學。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理論的發展與內涵/組織學習文化的塑造
課程時間:2023.02.24 (五)
課程地點:教育學院208教室(課後錄影學習)
學系名稱:中正大學成教所博二
授課教授:吳明烈教授
學生學號:810710008
學生姓名:黃菁萍
一、學習,樂於悟。
在學習的旅程中,「悟」與「心流」是相當重要的元素。當我們遇到問題或挑戰時,我們需要有一種心態去探索問題的本質,而這種心態就是「悟」。在這種心態下,我們會放下先入為主的觀念,並且開始探索更深層次的問題。
而當我們投入到學習中,也需要一種心態去保持專注與投入,這種心態就是「心流」。心流是由米哈里所提出的一個概念,指的是當一個人全神貫注地投入一個活動時,他會感到時間停滯,感覺到自己和活動合而為一,產生一種身心完全融合的感覺。這種狀態下,我們的學習效率會大幅提升,也更能夠保持對學習的熱情。
二、組織,成於學。
塑造組織學習文化的過程,就像學習大自然一樣,需要發現、感受、領悟、學習和分享。我們可以從大自然中學習到許多智慧,例如「萬物互相依存,不可分割」,這讓我們了解到組織學習的重要性,沒有一個人能獨立完成所有事情,而是需要成為團隊中的一份子。同時,我們也能從大自然中學習到「萬物皆有其規律,必須遵守」,這讓我們了解到系統思考的重要性,只有在整個系統運作正常的情況下,我們才能更好地實現個人和組織的目標。
在組織學習領域,有不少著名的學者和思想家,他們的理論和研究成果為組織學習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啟示。其中,彼得·聖吉(Peter Senge)被譽為組織學習的先驅,他提出了許多有關組織學習的理論和方法。他曾說過:“組織學習是使組織成為人類共同體的一種能力,其過程不僅是單個人的學習,也是整個組織的學習。”
聖吉提出了組織學習的五隻手,即「個人能力」、「共同願景」、「心智模式」、「團隊學習」和「系統思考」。這五隻手可以說是組織學習的核心,它們彼此相輔相成,共同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組織學習體系。除此之外,聖吉還強調了組織學習的重要性,他說:“組織學習是一個長期而漸進的過程,是建立在人們日常互動中的一種文化。”這意味著組織學習需要長期的積累和持續的努力,需要建立一個良好的學習文化。
除了聖吉之外,還有許多學者對組織學習進行了研究和探討。克里斯·阿根(Chris Argyris)是組織學習領域的另一位著名學者,他強調了組織學習的問題導向,他曾說:“組織學習需要關注人們如何解決問題,並將這些解決問題的方法轉化為組織的智慧。”
三、人生,樂於悟亦成於學。
在組織學習的旅程中,「悟」和「心流」是互相補充的。當我們在學習中遇到問題時,我們需要用「悟」的心態去探索問題的本質;當我們需要進行深入學習時,我們需要用「心流」的心態去保持專注。這種心態的建立需要長時間的培養和練習,而我們需要從自己的生活中找到具體的方式去實現。例如,可以從生活中尋找感興趣的活動,不斷挑戰自己,並且用專注的心態去投入其中,這樣才能真正地掌握「悟」和「心流」的本質,進入flow的狀態,讓學習成為我們的生活方式,讓改變成為我們的動力,並建立一個充滿學習和成長的人生。
人生有flow就麥煩惱(台語)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理論的發展與內涵/組織學習文化的塑造
課程時間:2023.02.24(五)
課程地點:教育學院208教室
學系名稱:中正高齡所碩一
授課教授:吳明烈教授
學生學號:611751014
學生姓名:卓佳蓉
寓工作於娛樂,組織學習從改變開始
學習不拘泥於形式,「工作學習化 學習工作化」,試想如果組織中每個人都能共情、共感、真誠、自觀自在、順勢而為,充分的發揮潛能、與時俱進,抱持著終身學習的成長型的心態並建立繼續學習的文化:社會支持-激勵新技能與好的行為、持續創新求變、維持團隊競爭力,這該是幸運人生、幸福企業了吧!
依心而行 山來造山 水來造水
在中正學長明烈老師的引領下,漫步中正秘境,徐徐清風,帶走煩憂,宜人景像,舒心愜意。走在大自然的懷抱裡,讓我想到「蝴蝶效應」,這是1961年美國氣象學家愛德華・羅倫茲(Edward Lorenz, 1917-2008)提出的理論,用在組織學習要時時關注組織氣氛、團隊和諧、時勢變遷,別忽略看似微小不起眼的小問題,以免帶來不可收拾的後果。
自由自在隨順因緣
人活在組織裡,而人是組織中最重要的資產,在組織中要多方探索並自我超越,組織團隊裡最要避免「螃蟹效應」,相互牽制的螃蟹永遠爬不出一尺竹簍,內鬥的企業長不大、做不強,培養團隊精神-尊重異己,充分溝通,挖掘內在圖象改善心智模式並建立成員間的共同願景,培養系統性思考和學習知識管理…
快樂學習 珍惜緣份
幽默的吳老師說:「認識、認同、認定,但千萬別認命」,證嚴法師:「以感恩的心送走過去,虔誠的心迎接未來」,相信生命中所有的遇見都是最好的安排,期待繼續在課堂中領略組織學習的奧妙及與喜悅。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理論的發展與內涵/組織學習文化的塑造 課程時間:2023.02
2023-02-28, 週二 22:55
人生有flow就麥煩惱(台語)
寓工作於娛樂,組織學習從改變開始
學習不拘泥於形式,「工作學習化 學習工作化」,試想如果組織中每個人都能共情、共感、真誠、自觀自在、順勢而為,充分的發揮潛能、與時俱進,抱持著終身學習的成長型的心態並建立繼續學習的文化:社會支持-激勵新技能與好的行為、持續創新求變、維持團隊競爭力,這該是幸運人生、幸福企業了吧!
依心而行 山來造山 水來造水
在中正學長明烈老師的引領下,漫步中正秘境,徐徐清風,帶走煩憂,宜人景像,舒心愜意。走在大自然的懷抱裡,讓我想到「蝴蝶效應」,這是1961年美國氣象學家愛德華・羅倫茲(Edward Lorenz, 1917-2008)提出的理論,用在組織學習要時時關注組織氣氛、團隊和諧、時勢變遷,別忽略看似微小不起眼的小問題,以免帶來不可收拾的後果。
自由自在隨順因緣
人活在組織裡,而人是組織中最重要的資產,在組織中要多方探索並自我超越,組織團隊裡最要避免「螃蟹效應」,相互牽制的螃蟹永遠爬不出一尺竹簍,內鬥的企業長不大、做不強,培養團隊精神-尊重異己,充分溝通,挖掘內在圖象改善心智模式並建立成員間的共同願景,培養系統性思考和學習知識管理…
快樂學習 珍惜緣份
幽默的吳老師說:「認識、認同、認定,但千萬別認命」,證嚴法師:「以感恩的心送走過去,虔誠的心迎接未來」,相信生命中所有的遇見都是最好的安排,期待繼續在課堂中領略組織學習的奧妙及與喜悅。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國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理論的發展與內涵/組織學習文化的塑造
課程時間:2023.02.24(五)
課程地點:教育學院208教室
學系名稱:中正高齡所碩二
授課教授:吳明烈教授
學生學號:610751010
學生姓名:林玉梅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國
今日在校園巡禮上課,處在天國裡,鳥語、花香,微風徐徐,心暖暖
有人的地方就是修行之所,組織中人的問題處理好所有都沒問題了
這門課讓我初次認真認識這個「悟」字
「悟」,五口之心,悟在日常生活中
「悟」的方法則有寧靜致遠、韜光養晦、如如不動、深層觀照、實踐反思以及善用孤獨。
悟是生活與學習的上乘境界,一旦了悟本心,人生境界會更為寬廣且學習無窮無盡。
迷時師渡,悟時自渡。人生這修練場
看起來我需「師渡」才行,三人行必有我師。
與人共舞是學問,難懂;與自然共舞是更深的學問,不用懂!
活在當下,簡單過日子!
千年如一日,一日如千年,永恆在生活中!
期待與大家活出共學、共享、共好、共樂、共憶的五共人生。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2023/2/22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課後心得
課程時間:2023/2/22(星期三)
學系名稱:暨大終發所碩ㄧ在職生(先修)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教授
學生姓名:吳靜真
學生學號:112409503
碩士班的第二天,相較於前一日的緊張不知所措,今天帶著複雜及期待的心來上吳明烈教授的第二門課程,因學校開的課程都非常吸引我學習的動力,但在於在職生有學分的限制讓我陷入選擇困難。
而且『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是我來報考碩班的重要原因。
透過教授的說明我了解到這門課程不僅蘊含深度的知識內容:
1、深究終身學習的理論與思潮。
2、提升終生學習實務推展能力。
3、發展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能力。
4、掌握終生學習的國際發展趨勢及重要議題。
在旁聽完吳明烈教授為了,讓我們更深刻的了解終身學習的內涵、影響、發展、能力的架構、終身學習的規劃、實施策略進而結合社區學習及社區發展,安排了豐富的實務參訪希望透過前輩們的經驗讓我們可以更清楚的了解如何將理論和實務做最恰當的結合,很期待接下來每週豐富的課程內容。
我有詢問上期的學姐他們上課的方式,疫情期只能線上上課,他都沒有實體去體驗跟社區學習及社區發展,我何其幸運能有這次的機會,跟著教授及學姐們一起去學習,感謝學校及教授。
組織學習研究課後心得分享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課程時間:2023.02.24 (五)
課程地點:教育學院208教室
學系名稱:中正大學成教所博一
授課教授:吳明烈教授
學生學號:811710005
1.生命是一連串生活與學習的共悟
悟是修煉與修持,個人層次之生活學習可從悟開始,透過生活環境人事物與大自然之接觸薰陶,源於內心發自五感,用心聆聽感受體驗並從中學習逐漸蛻變成長。生活與學習相依相繫,相輔相成,心之所向,悟之所至,將個體引導朝向更高層次邁進從而改變。悟亦可解讀為學習與生活經驗累積所激發之智慧,在不同時期,不同階段與不同層次體驗並發生改變之學習歷程,從中感受不一樣的故事經驗並獲得滿足,進而改變對世界萬物的看法,建立自身觀點。
2.企業「組織學習文化」建立,才能建立最強團隊
企業文化之於企業,如同心臟之於人體一般,是組成企業最重要的一部分,組織需要不斷學習,才能持續精進。人才是企業核心的資產,選用育留機制更可視為公司人才培育之重要工作,企業若要長期維持競爭力勢必著眼與團隊學習力之提升,因此團隊學習文化之確立與學習氛圍之營造甚為重要,而領導者經營理念也引導著企業文化之形塑,同時影響未來企業發展興衰。
經過一日吳老師課程之學習,由個人層次學習之悟,導入團隊學習之組織層次,同時從組織文化之觀點結合組織學習之理論,分析組織學習文化形塑之過程與重要性以及對企業之影響,最後將生活工作學習融為一體之嘉言以及實際校園巡禮體驗感受之學習也讓學生收穫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