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寫留言
學生:張大偉
2017-12-18, 週一 23:44
成人學習理論與實務
授課日期:2017年12月12日
授課地點:暨大A棟302會議室
課程:成人教育學研究 心得感想
第12單元 成人學習理論與實務
任課老師:吳明烈 教授
學號:106409510
學生:張大偉
今天的課程除了兩位同學的導讀外,最讓我感到興趣的就是,老師說的(在地學),也就因此的想要去了解在地學,原來在地學就是原來就有的,也就是地方文史、生態、族群、特色相關課程,積極參與地方公共事務,承載起強化在地認同、培育地方人才、發展地方文化的重要使命。透過社區大學,原住民部落大學,社區發展甚至現在原住民文化健康站,的課程設計,立足社區、放眼全球,的胸襟,不斷推陳出新,將「在地知識」納入到各類(學術、社團、生活藝能)的課程中,創造出不少終身學習成人教育的新模式。
而地方學意味著一種,看見人與地方之間的情感依附和關聯,看見意義和經驗的方式,如果將每個社區大學的地方學串連起來,自然而然地展現出五彩繽紛、活力充沛的一幅圖像,也組合起立體的「在地學」。
在這課堂中老師跟我們談起在地學,他是結合以上在地知識以外,其實在過去本身學習文化及藝術的過程中,很多知識的來源,就是來自地方耆老地的傳統智慧及口說歷史外,當我遇到知識來源不足時,我就會去查詢地方縣誌,鄉誌中可以從中發現很多文獻記載,與珍貴的相片猶如找到寶藏般的喜悅。
而我認為在地學的學習與認知,可以讓現代人更加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曾經有過的而如今逐漸消失,甚至因為文明科技的開發受到破壞的,人們也可以因此學習的過程中,形成一個抵抗政府的一種力量,讓失去的在地文藝文化學習復振,傳承而延續,也可以保護著因為開發面臨破壞的環境,因為認識了自己的社區生態環境重要性,形成一個保護的力量,抗拒著可能被破壞的產生。
今天的課,除了感受到分組導讀同學們,認真地在學習收集老師教代的功課外,也讓我更進一步的了解,終身學習成人教育的重要性,它是一個實際結合地方,生活,文藝,人際關係知識成長的學習教育。
依婉.娜威
2017-12-17, 週日 13:14
成人教育學研究
第十二週心得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授課講師:吳明烈 教授
上課日期: 12月12日
課程主題:成人學習理論與實務
姓名:依婉.娜威 106409502
前半段的課程老師分享了在大陸之行參與海峽二岸學習型城市高峰發展論壇, 也分享了在福州終身教育學習, 福建於2005年就頒布大陸第一部終身教育地方法規,成為內地全國領先第一導航的省市,終身學習教育法的推廣更是保障學習法如何落實踐在學習者的培植技職,分別為1.建立證照制度2.優先聘用3.經過培訓4.專業證照化。終身學習在大陸積極推廣多年,能見度與進行的發展速度是有目共讀。其中談到社大的專業訓練中有實務面及培訓教育專業的保證,成人班級經營理論、實作、接地氣。在地建構地方學(例如埔里學並有系統的組織設計有效學習指標),在大陸蘇州保有傳統街景的改造,並營造設計成為古街而不失傳統文化更吸引遊客前往旅遊成為在地亮點景點之一,在地傳統實體店面也改造再創新風貌,展現了獨特風格的社區,引人注目。
後半段的課程由星宇跟秀玉說明成人學習理論與實務,課程準備非常充實,內容豐富,在成人學習特色: 著名的成人教育學者Malcolm S. Knowles所提出的成人學習六大假設:
1.自我概念(Self concept)
2.豐富經驗是重要學習資源(Experience)
3.學習準備與需求有關(Readiness to learn depends on need)
4.成人學習要以問題為中心(Problem-centered focus)
5.成人學習的動機是內發的(Internal motivation)
6.成人知道為何要學習(Adults need to know why they need to learn something)
個人學習成長的經驗中,多元的社會環境已經不是單一滿足,相對地學習愈多,瓶頸就愈少;學習愈多,失敗也愈少。柯伯(Kolb)的經驗學習模式,則提出欲
使成人成功地將其經驗轉化為有意義的學習成果,最重要的過程是必須經過反思
(reflection)的歷程,才有將經驗創造新的意義。
成人學習理論與實務
1061212 第十二週心得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授課講師:吳明烈 教授
上課日期:第十二週12月12日
課程主題:成人學習理論與實務
姓名:蔡瑩蓉 106409515
隨著全球化及網路科技的發達,人已經可以無時無刻的學習,不再局限於場域、時間,而成人學習的學習力不亞於兒童或青少年,主要的原因在於成人在記憶力上的表現雖然比年輕人弱,但在動機、毅力及持續力上較年輕人佳,並且有較多的經驗累積,實務表現上比年輕人好。
如何讓成人有效學習策略為激發學習動機,並且參與行動才能有真正的學習行為。成人學習的特色除課堂上提及Knowles六大假設,從自我概念衍生之成人學習自尊,每個人都希望能獲得鼓勵及掌聲,若在學習上以正向引導的方式協助成人學習,增強學習者的信心,將是成人維持學習的一大助力。
成人學習動機的增強主要是內在誘因,但共重要的是為增加行動力,因為如果只有想學習,而無實際的學習行為,一切都是空談,促進成人學習方法包含結交學習夥伴、正向的學習經驗、提升學習興趣、教學上設計符合課程教材,營造友善的學習環境,從物理環境、教材設計至心理上等方面考量,才能促進成人學習的動機,增加行動力。
吳寶春因意識到自己能力的不足,而跨領域的持續學習,更到新加坡就讀EMBA增進企管領域,並勉勵大家習慣挑戰,解決問題。由此可以知道經驗學習中不斷反思的重要性,才能激發個體的行為上、觀念上、技能上的改變,也印證賈維斯(Jarvis)所認為的「所有的學習始於經驗」。
我也是在經驗中學習,從工作上發現不足處而進修,也深刻體會到成人學習的路上如能結伴而行,可以分享學習的經驗的喜悅,並互相鼓勵成長。
成人學習理論與實務
授課日期:2017年12月12日
授課地點:暨大A棟302會議室
課程:成人教育學研究 心得感想
第12單元 成人學習理論與實務
任課老師:吳明烈 教授
學號:106409514
學生:陳星宇
由於老師在上週12/5出國,所以原先報告的第三組(也就是我們這組)就順延一週,在今日12/12進行導讀報告。而在上次第二組報告完時,老師就有提到說報告者要站到前面做演講,所以我當時跟組員其實滿緊張的,因為本身自己沒什麼演講經驗再加上要再眾人面前做演講,其實是一件很難達到的是,可是我跟自己說要去突破自我,不要害怕失敗,所以我就一直私下一直練習,包括練習給組員聽與朋友們聽,自己模擬在台上報告的情境,過程中也與老師做報告的討論,可以更清楚地掌握主題的呈現內容與方向是什麼,在當天將我們所準備的內容(理論、實務、實作)呈現出來,也很感謝評論組在這次當中很用心地給予我們相當多的建議與改善,讓我們知道自己的問題在哪以及需要做改善的地方,收穫真的非常多。
這次的上課主題是成人學習理論與實務這單元,其中有探討到像是學者諾爾斯所提出的成人學習六項重要概念:成人擁有認知需求,想要知道為何學習、成人具有清楚的自我概念以及自我導向學習能力、成人具有豐富的學習經驗,經驗成為學習的重要資源、成人的學習準備度與其社會角色的發展任務有關、成人學習傾向生活中心與問題導向、成人學習動機主要來自內在誘因,而非外在誘因等這些呈現來做探討。而這些學習動機又與求知興趣、職業發展、逃避或刺激、社會服務、外界期望、社會關係等等有很大的關聯,通常成人參與學習都與這些擺脫不了關係,而在挑選成人教學的方法,也要挑選的適當,像是教學目標、內容、對象,或是團體的大小、教師的人格特質都有掌握得上切事宜,這樣對於成人學習者的學習才會更能減低學習障礙,提升學習品質效率。
組織學習與學習型組織
授課日期:2017年11月28日
授課地點:暨大A棟302會議室
課程:成人教育學研究 心得感想
第11單元 組織學習與學習型組織
任課老師:吳明烈 教授
學號:106409514
學生:陳星宇
今天上課開始就由第二組來為大家做單元的導讀,第二組他們非常的用心在做準備,在幾週前就已跟老師不斷的做討論,搜集的資料也相當的豐富完整,最後實作的部分將主題與組織學習與學習型組織做連結,將整個主題架構完整的呈現,是個非常值得得學習的一組。最後評論組評論完由老師做總結,老師提到說建議報告者可以到前面做演講,因為可以增進台下聽眾者們的關注,並且可以有較好的互動。
而在課程的單元主題方面,這次是談到組織學習與學習型組織這個章節,組織學習它所涉及到的內涵,不僅是組織的修煉,更是人的修煉,其中人的修煉,則是組織修煉能否成功的關鍵要素,亦是組織學習能否有效發展的要素,任和一項修練的成功關鍵,取決於人的積極參與即投入,並且勇於面對修煉過程中的一切問題與挑戰,以及能不斷檢視與省思修煉的過程,必要時適度的調整方法,直到目標的達成,最後修成正果。組織學習是一種透過持續性且有效的個人、團隊學習與整體組織的學習,進而有效解決組織所面臨的問題,並提升組織創新與各種能力,以促進其發展,沒有適宜的組織文化,也就沒有組織學習的容身之處,要增進組織智慧,則須將組織發展成為一種學習系統。我想,這些都是我們身為社會一份子所需共同學習達成的一件事,讓我們的未來發展出獨色與出色的樣貌。
成人學習的理論與實務
成人教育學研究第十二單元心得
主題:成人學習的理論與實務
時間:12/12
學生:簡美雲
學號:106409501
為了適應生存,從出生開始人的一生就必須學習,而且是需要不斷的學習。不同於兒童,成人的學習在生理、心理上都顯得複雜多了。提到成人學習的特色,常見知名的是Malcom S. Knowles所提出的成人學習六大概念。而在成人參與學習障礙類型有情境障礙、機構障礙、意向障礙、訊息障礙等,我覺得針對現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裡的學習,還有一種障礙-數位障礙,而且只存在於這個世代。因為現代的學習一定要使用到電腦與3C,甚至是各行業都必備的能力之一。簡單的使用上雖然沒問題,但是在製作與蒐集資料上,就會顯得有落差,我相信有一些人會感同身受,常會為了不懂得如何操作日新月異的3C產品而感到學習困難和氣餒。例如建築設計的繪圖,現在都改用電腦繪圖取代人工,較為精準。又如美工設計改用電腦繪版,塗色均勻印刷不跑色走樣。統計資料key進電腦,幫你算的又快又好……等等,這些工作只要你選對程式工具,會操作的人只需要幾個步驟,在短時間內就可完成,而有障礙的人可就頭大了。
成人學習的理論有幾個不同的派別,學者梅倫(S.B.Merriam)因應各種取向,提出五種學習理論來解釋,分別為行為主義取向、認知取向、人本主義取向、社會學取向、建構主義取向。當代組織管理大師彼得‧聖吉(Peter Senge)則提出「真正的學習」理論,其中涉及 3 種類型的學習:單環路學習(Single loop learning)、雙環路學習(Double loop learning)以及再學習(Deuteron learning)。
近代還有一種新的研究,屬於全腦開發的理念。
老師的補充講義裡提到:運用個別化教學的精神與方法、促使成人經驗成為學習的重要資源、採用問題為中心的學習架構、採用適合成人學習的評量方法,也是在成人學習上必須重視的。透過知識學習、運用知識、轉變為能力,彰顯個人的價值與意義,讓現在與未來的生活能過得更適應愉快。
成人教育學研究第十二單元 課後心得
授課日期:2017.12.12
授課地點:暨大302研討室
課 程:成人教育學研究 課後心得
第十二單元 成人學習理論與實務
任課老師:吳明烈 特聘教授
學 號:106409503
學 生:鐘家淇
有效的成人學習必須要看見需求、點燃熱情和創造價值。先瞭解為什麼要學習某些事物的需求,包括學習目標的設定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並在學習當中,培養如火種般的興趣與熱情,有了興趣,才會產生學習的慾望,才能專注和投入,擁有更多的熱情和積極度,能快速點燃迎向面對學習的各種障礙,由經驗中學習使成效擴大,來幫助自我成長以及學習解決日常生活中所發生的問題,發展增進個人的知識技能及發揮潛能、提升個人的生涯發展。
在同學的個案解說中,原本是以自我技能為導向的吳寶春,因從創業中的經驗學習故事裡,體悟了自己管理知識上的不足,才深刻地了解要不斷的自我學習以及要跨越領域學習的重要性,也因此進修跨領域的企業管理,並勉勵大家要「習慣挑戰、解決問題」,有自己的夢想就要實踐它。
所以學不學習取決於自己的意念和動力有多強,當我們的學習動機愈強時,愈會選擇想學習的目標,並且會想辦法跨越各種障礙來安排時間學習,能盡情地享受學習的樂趣、發揮創意。若能同時能結合所學的知識與人生經驗,更能有效的達成學習。這也驗證了諾爾斯自我導向的學習理論應用於實務的成效上。這種自我導向的學習能力,能促使成人學習具有獨立學習及自動自發的學習精神,以達成自我設定的目標。
成人教育學研究法課堂心得 12/12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研究法
授課講師:吳明烈 教授
上課日期:第十三週 12月12日
課程主題:成人學習的理論與實務
姓名:劉家穎 106409511
********
臺灣在終身學習領域已行之有年,且也有相當的成果,而看臨近國家也是十分重視終身教育,成人學習已不是趨勢而是種必然。老師也提到前陣子參與的「第十四屆海峽兩岸終身學習峰會」中,在演講過程談到了一個名詞─地方學,「地方學」包含了當地的文化、產業、歷史等,社區學習與發展藉由透過地方學,甚至可連結在地資源與相關知識,讓學習更為飽和。
另外也提到,雖然臺北在學習型城市中的計畫成果看起來是良好的,但也必須要了解,台北的社經狀況平均而言其實優於其他縣市,還有許多外在因素,像是學習習慣、人口結構等需要去做考量,且臺北推動學習型城市計畫也有些時間,成果的堆疊是理所當然,每個縣市有其可能影響計畫的因素。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學習型城市的指標是非常重要的,透過指標才可了解現實與理想的落差,而那個落差正是我們要去改善的,了解不足之處才能有所進步。
在課程後半段由同學進行理論與實務的報告,因為另一堂課也有談到相關理論,因此在聆聽報告時也比較能跟得上速度,理論本來就較為枯燥,因此事前的預習就更為重要,透過實務的介紹(以吳寶春為例),更能釐清經驗學習理論要如何被應用,且同學講解也有所連貫,因此架構概念是清楚的。
老師補充了成人學習中很重要的六個概念─認知需求、自我導向、經驗學習、學習準備度、學習傾向與動機,其將這六個概念與自己相比後,也可說研究所的學習就是種成人學習,因為大學畢業後工作了兩年多,在工作中也不斷的思考自己到底要什麼,真正進入研究所就讀後,我發現學習不是件無意義的事情,當自己內在有強烈的動機,外在的困難就不是困難,困難變成一道道課題,比較少會有情緒上的排斥,更多的是理性思考來解決問題,或許我的經驗還不夠厚實來成為資源,但因為主動性增強後,那些課題解決後就會成為經驗,最後轉化成為自己的學習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