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寫留言
成人教育學研究 課堂心得11/28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研究法
授課講師:吳明烈 教授
上課日期:第十一週 11月28日
課程主題:組織學習與學習型組織
姓名:劉家穎 106409511
********
在閱讀與「組織學習」與「學習型組織」的相關資料時,一開始對於它的定義其實是相當模糊的,也無法將其簡單的概念透過口語來表達,因此和同組的組員其實花了很多時間在做閱讀以及整理的部分,其實在課堂上藉由「導讀」可以學習到相當多的東西,首先是閱讀文獻、書籍等部分,我們必須透過大量的閱讀才可以擷取出我們想要報告的,並從中淬取重點,將它整理並分享給同學;其次,在思考要帶什麼樣的實作活動討論了很久,也因為時間上的限制,我們必須分配好理論、實務、實作的時間,因此在正式報告前也必須不斷的練習與修正,而就像老師對我們的回饋,發表就是種練習,我們應要感謝每次都有學習的機會,也可以藉此聽到許多人給的意見,感謝同學間的鼓勵,讓我們知道自己的優點,也從中了解自己的不足,下次最重要的便是再精進自己避免錯誤重蹈覆轍。
而此次的主題,我認為在現今變動如此巨大的社會中,怎麼樣適應環境是組織的一大難題,而企業體透過組織學習邁向學習型組織則是一條必然的路徑,組織學習或許不是做就會成功,而是要持續且不斷的改進修正才可以達到組織的目標及願景。對於組織來說,人才是最重要的資產,我認為當企業的組織文化及組織氛圍可以引起學習的動機時,個人學習及團隊學習變會逐漸變得更有質,但換句話說,若是個人學習可以帶動團隊的學習氣氛,進而影響到組織學習,便成為一個循環的學習系統。
學習型組織在現今社會中還是有它的挑戰,大多數人很難用系統性思考來看待我們所遇到的問題及困境,我們很多時候還是被自己固有的心智模式影響,更無法從整體宏觀的思考來釐清觀點,仍是陷進線性的惡循環中。我認為現性思考或許不是那麼完善,但要怎麼樣去練習又是一堂重要的課!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心得 終11/18
課程時間:106.11.18(六)
課程地點:桃米社區、紙教堂、南投樂齡中心
課程: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106終發專班)
授課教師:吳明烈 教授
學生:林育萱
學號:106436518
今天是和中正成教所同學一起上課的日子,抱著期待的心情開始了一天的課程,首先,不免俗的要來場自我介紹讓大家認識彼此,老師準備了三隻小玩偶讓我們配合著講,自由發揮,麋鹿是中正、綿羊世暨大,而小人偶是老師,小人偶在中間搭起了橋梁,讓我們有交流溝通學習的機會。
到了桃米社區上課,聽了同學報告有關社區發展與實務的部分後,直接就前往紙教堂做實際的參訪,坐在紙教堂裡聽著導覽員解說,從而更深入地去了解什麼叫做社區發展、社區學習,「沒有社區學習的社區發展是盲的,沒有社區發展的社區學習是空的。」這句話提醒了我們發展與學習是要並存的。
中午用過午餐後直接就到了南投樂齡中心,由連主任為我們介紹分享,以及透過同學樂齡中心的報告,從經營、理念、組織等等,讓我們更深入去了解什麼是樂齡中心,也聽了中正同學的實務分享,更讓我了解到經營樂齡中心真的是很不容易,關於提升銀髮族的學習動機、經費運用、師資管理等等,都讓我有更新一步地了解。
今天一整天的活動,走到戶外,主題跟地點都環環相扣,可以馬上學習、加深印象,一整天跟中正同學相處下來雖然說交流方面沒有到非常多,但可以學習的已經數不清了,期待下次還有課程交流的機會。
第十單元 成人教育志業的價值與創新 心得感想
授課日期:2017年11月21日
授課地點:暨大A棟302會議室
課程:成人教育學研究 心得感想
第十單元 成人教育志業的價值與創新
任課老師:吳明烈 教授
學號:106409514
學生:陳星宇
發表是吸收的力氣,把學習當作是種快樂的事,將心境調整到廣結善緣,助人為善,我看見我感受我領悟我分享,聽的時候不只是聽知識而已。
事業與志業的區分,置業是種無條件的付出,有更高沽的承諾,而事業是種有專業性的,志業要擁有創新,要因應改變、創造改變與領導改變,做事情要有做事的熱情,對事情有感染力,態度要積極正向,掌握他的機會,有些機會是可以去創造的,透過更大的發心發願以促進學習型城市的發展,整合運用有限的資源以創造無限的價值。並且掌握組織創新的四個關鍵:天資、熱情、態度、機會,使成人教育志業創新走向在地特色與國際接軌的兩大面向。
一開始上課時老師讓每位同學分享從開學至第十週的學習心得感想,透過大家的分享,可知大家對於來到學校學習有了非常多的改變與收穫,而我自己也有提問出如何將心得撰寫好的問題,大家也是非常熱情地給予我回饋,多閱讀、多充實、多分享、多溝通真的是能夠扎實學習的不二法門,並且要將學習視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就像人不可不喝水一樣,對學習保有熱誠熱衷的態度,將會讓自己更有獨特與出色的生活風格。另外長期的成功,來自於持續專注在正確的事物上,每天在一些不起眼的小地方做改進,將改進當成是一種習慣。
成人教育志業的價值與創新心得
1061121 第十週心得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授課講師:吳明烈 教授
上課日期:第十週11月21日
課程主題:成人教育志業的價值與創新
姓名:蔡瑩蓉 106409515
每次都很珍惜到學校上課的時間,在這堂課學習到的不僅是知識,而是個人學習的價值與觀念。我們都知道在這學習社會裡終身學習的重要性,加上全球化及網路科技發展的關係,學習已無國界或語言的限制,在工作上需要不斷的吸收新的訊息,以便因應快速更迭的訊息,然而學習不只是追求職涯上的發展,在個人休閒生活、家庭、社區上都能有所貢獻,來達到更美好的社會。
很開心跟班上同學一同學習,記得剛開始上課時一職很緊張擔心無法跟上課程,也不知道老師在課程上的要求,上學習先修的同學都會適時提供協助,及提醒同學該注意的事項,減緩了上課的壓力。今天透過同學學習心得的分享,可以學習同學在研究所課程上的學習技巧,同時也可以檢視自己不足之處及未來可以努力的方向。
預習時對於特色課程與課程特色有些不清楚,經過老師的講解後可應用在單位的課程設計上,輔以行銷來吸引長輩來上課,剛好能學以致用,這是我意外的學習收穫。
成人教育到底是事業還是志業?對於不同的角色身分所代表的意義都不同,最幸運的是可以事業與志業兼具。反思自己在工作上曾遇到許多的困難,每次在低潮時總會提醒自己要不忘初衷,想想自己投入此領域想法及所做的事情背後的意義,這樣維持自己的熱情。
組織領導與發展研究-課後心得
授課日期:2017.11.19
授課地點:中科教室
課程:組織領導與發展研究-課後心得
授課教師:吳明烈 教授
學生:李宥蓁
學號:105436514
今天上午上課中分享「哈佛教你高EQ管理術」的第八章到第十章內容。第八章-作自我情緒的領導人,書中有提到:「每個高效能的領導人,都懂得管理自己負面想法和感覺。」就如同上次分享的部分,是有連貫性的,因為要成為卓越的領導人,不只要才智出眾,更要具備「情緒智慧」。情緒智慧不只對領導人有決定性的影響,對各階層、職務的人來說,也都極為重要,我們可經由學習得之高EQ的技能,不過需要時間和努力投入,不只是個人要有「情緒智慧」,組織也要有,團隊的情緒智慧需要培養,只要營造良好的團隊氣氛,才能影響成員情緒,進而提升組織整體績效。
第九章-誰怕回饋意見,相信每個人聽到批評的意見後,可能或許都有些負面情緒出現,這時我們要吸收回饋意見,採取行動去了解自己的情緒與反應,誠實面對自己,告訴自己將負面情緒轉化成較正面性的想法,就是換個角度思考,事情都是有一體兩面,當我們不再因情緒影響而產生不好的下意識的行為時,會發現我們與身旁周遭的人,親友或同事等等的關係會逐漸改善,愈來愈和諧,相處上或做起事來會較有起勁。
第十章-力阻少年得志,少年得志不見得都是不好的結果,但若是在他們尚未準備好就升遷成主管,常常會讓公司付出昂貴的代價。書中提到:「經理人職務升得愈高,軟性的領導技巧愈重要。」所以,要培養理解人際關係、學會用心傾聽技巧、情緒成熟、同理心等等社交能力,沒有任何事物能取代經驗、反省、回饋意見,以及最重要的是,必須不斷練習。
明烈老師上課中說到成功人物的特質有表達自己的意志、受人歡迎、真誠與愛心、具有影響的能力、像太陽一樣照亮他人,而成功的領導人:論述能力非常重要,才能說服他人。還有要時常自我檢視、語言與非語言的溝通,無聲的溝通信號—表情、磁場等,都是十分重要,距離、姿勢、手勢、表情、聲調,尤其是領導人的說話聲調,要堅決且肯定,這也可透過練習、學習而得的技能。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四隻耳朵」:第一隻-聽信息;第二隻-聽對方的內心獨白;第三隻-聽出對方給我的評價,給我們之間關係的定義;第四隻-聽對方的願望,他想如何影響我的行為與感受。所以,溝通時的步驟要有注意、理解、接受、行動。
名言佳句分享~處理好心情,再處理問題。有好心情才會有好事情(正能量吸引)。
終身學習2017全民終身學習論壇
指導老師:吳明烈
授課日期:2017.11.10 (五)
授課地點:中科教室
學 生:暨大終發專班碩一生 施映晨
課 程:
2017全民終身學習論壇 學習型城市的前瞻與深耕
終身學習是社會中的一種生活態度,而學習型城市的推動是必須經得起時間的考驗,需由個人、家庭、社會乃至政府共同攜手合作。很開心看到自己所居住的縣市-彰化縣,也在此次頒獎名單當中,感到與有榮焉。縱然,我並未親身感受過這些資源,但卻透過這次的機會,讓我有動力想重新認識自己居住的城市,它的改變、它的美。也在這次的支援活動中,看到學長、學姊分享的論文發表,那代表的是個人的一種成就,人一生中,什麼時刻會這麼用心想去鑽研某樣課題呢?看著學長、學姊們驕傲地和自己的海報拍照,也幻想著哪天換自己驕傲地站在自己的論文海報前!~~~好吧!~~期待了
終身學習~第8、9、12單元
指導老師:吳明烈
授課日期:2017.11.11 (六)
授課地點:中科教室
學 生:暨大終發專班碩一生 施映晨
課 程:
第8單元 終身學習者的意涵、概念與培育策略
第9單元 終身學習/成人學習週的規劃與實施策略
第12單元 終身學習夥伴關係與策略聯盟
終身學習者可以是什麼樣的腳色?可以是爸爸、媽媽、老師、同學、同事、、、親朋好友。我認為人自嬰兒呱呱墜地開始,其實就一直在學習,只是到了某個年齡層時,學習動機開始減少了,而生活壓力開始大了,導致大多數的人選則維持現狀……直到歲月逝去,慢慢的發現體力大不如前了,周遭的人開始年邁或離開了,回過頭,發現自己的人生不該這麼空白,因此開始又重新學習了。但也有少部分的人,會不斷發掘生活上的新機或樂趣,也就不斷持續的在學習。
國外的學習週,還真是我第一次聽到的新詞,後來在同學的發掘和說明解說下,了解到各國對於學習活動某個層面上的支持與推廣,開了眼界!~
組織領導與發展研究
授課時間106.11.19
授課地點:中科107
課程:組織領導與發展研究(105終發專班)
授課教師:吳明烈 老師
學生:李俐瑩
學號:105436505
【領導與溝通協調】
人是群體的動物,學習和人相處是人生的重要課題,對於領導者來說更為重要,在卡內基對成功人物的特質有提到五點:表達自己的意志、受人歡迎、真誠與愛心、具有影響別人的能力、像太陽一樣照亮別人,所以想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老師提到了提升人際關係與溝通的五隻手:握手、舉手、拍手、牽手和動手之外,還有五訣:面笑、嘴甜、腰軟、腳手快和看眼色等,是人際互動中重要的「技能」呢!
再來是說服力三角:溝通、共識、親和力,老師常常提到所謂的「協調」是協助別人、調整自己,這句話深植我心,若在與他人溝通時能把握此項原則,除了能維持團體和諧關係,也能進一步提升自我效能,必須不斷的提醒自己,要掌握此溝通要點。
【高EQ管理術導讀8-10章】
這次上課我負責報告第八章「做自我情緒的領導人」,針對報告內容我重複的閱讀了幾遍,發現這章的內容心理學家阿德勒的理論「課題分離」有些類似,要做自我情緒的領導人你必須要能先釐清自己的價值觀,在做決策時要能依循自己的價值觀做判斷,以免受到情緒的干擾而做出錯誤的判斷,也能在做決策時因未符合自己的價值觀而不會感到迷惘或有罪惡感;書中也提到情緒就有如天氣的變化,我們不可能一直都保持在穩定的情緒下做決策,因此懂得了解自己的情緒變化,將想法和情緒分離,便能妥善處理自己的情緒。
「誰怕回饋意見」─相信每個人都會可能會害怕別人給予自己的回饋,若是讚美可增加信心,若是批評則是會造成聽者情緒低落或是生氣,但其實這樣子的模式是非常不好的,因為我們每一個人都需要別人的協助才能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績效,這時候如果可以換個角度思考,並採取更具適應性的行為,近一步吸收回饋意見並採取行動或許會有更好的發展。
「力阻少年得志」在這一個章節中提到了少年得志的一些弊端,有能力的年輕人升遷速度快但人際關係的能力卻沒有跟著向上提升,公司在出現狀況時沒有辦法在第一時間圓滑的處理,導致公司面臨危機,這類的例子屢見不鮮。
當主管發現下屬在情緒能力有所缺失的時候,除了能明確指出外還要能採取後續的行動促使他們改變,要讓年輕的主管們知道情緒能力是很重要的。最後老師還特別提到「少年得志,大不幸」其實並不是真的年輕得志就不好,而你在能發揮所長的同時也要能兼顧其他的面向。
【組織領導與發展實務─林清海副校長】
林海清副校長的簡報內容十分豐富,除了理論的講解外也搭配了許多案例、影片的分享,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教練式的領導」,它是一種用於人員開發和說明員工自主實現工作目標的模式和方法,讓員工在組織動能以最大的熱情和創造力來工作,最重要的是將個人目標和組織目標結合在一起,藉以提升員工工作意願、工作能力和高效的完成工作目標等,在這個瞬變的環境更能面對新的挑戰。
因此「消除部屬的工作障礙」就變得更重要了,若能適時地和部屬聊聊他們心中的焦慮與恐慌,討論情緒方面的問題,對於好的表現能適時給予讚美,自然工作績效就能提升。我雖然不是在企業工作,但在教學的現場裡,教練式的領導裡有個方針也是能適用的,例如有技巧的提問、學習傾聽等等,都有助於在帶班的過程中更加地順利,真的是收穫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