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寫留言
組織學習研究心得報告
日期:2020.05.22
地點:竹香園+福友咖啡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學系:中正高碩一
姓名:黃語晨
學號:608751012
這一次的學習很不一樣,由我們組別負責規劃課程內容,透過中埔之旅融入報告與體驗,讓同學們在情境中思考,提升組織學習成效。
首站我們抵達竹香園品嚐道地佳餚,從同學們坐下就開始心智模式的體驗學習,每個人的心智模式會因為過去經驗累積與環境刺激而有所不同,因此也會直覺性地反映在所做行為中。作為觀察者,從用餐過程觀察每個人的行為模式,在事後的分析中讓大家能更直接地討論與吸收,也透過相互學習得已共同成長。
接著大家抵達福友咖啡,透過砍樹遊戲學習系統性思考的重要,事情處理必須從全貌去思考,才能達到有系統地學習,老師在砍樹遊戲中充分詮釋了這個概念,以全盤打倒的方式方式破解了整個遊戲規則。最後是知識管理,雖然內容有些生硬,且因大雨破壞了菜園走訪行程,但透過實際「菜一起」的團隊經驗分享,讓大家還是能體悟知識應用的重要性。
這次的課程活動安排要大力感謝兩位成員的共同努力,從籌劃討論、分工,到實際執行及現場控時,都是團隊合作的最佳學習機會!也要謝謝每一位同學的積極配合,才能讓這次課程活動如此順利。謝謝大家!也期待下次活動!
終身學習
課程時間:2020.05.20
課程地點:A302 研討室
學系:108 終發碩一
授課名稱: 終身學習專題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陳麗文
學號:108409504
生活中學習,學習中生活處處皆學習,終身學習老師應用生活化引導我們反思,傳統美食的「碗粿」延伸終身學習理念結合理論,並去創造新的價值,從基本探究開始,傳統美食製作如何創新讓它延續美食文化價值。創意思考中老師結合終身學習週,思考設計一系列學習,設計專案、計劃執行、展現成果並能有學習效益評估,並能實踐終身學習四大支柱理念。
三生有幸,亦即創造一生、提升生活品質、二生、促進生技發展、三生、創造生命學習價值,在學習過程中要保持「風吹水流,順事而流」善循環「上善若水,水善力萬物而不爭」,任何的學習都該保持善念,學習的態度應該如同水一般的清澈,並永續讓學習融入於個人生活中。
今日報告從終身學習者的概念,顯而易見對重視終身學習教育的整體性,只要能獲得和擴散啟發都是學習,強調個人一生的完全發展,提供所有學習目的、活動和結構一個新的觀點,其不僅是生活的預備,更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終身學習運用學校的資源,與政府社會資源內外力量充分結合,力促個人自我學習。
組織學習研究
課程時間:2020.05.16(六)
課程地點:暨南大學A203、拂水山莊
學系:108終發碩專班一年級
課程名稱:組職學習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鄭幸玟
學號:108436501
課程心得:
本次課程由同學分享了兩大主題:
主題一、五項修煉之自我超越與心智模式
主題二、共同願景的塑造與經營
主題一中,就由同學的分享,我了解到:個人的學習與成長,源自於自我超越。自我超越的願望越是強烈,越能夠保證學習的動力,而自己有想要自我超越的心,啟動個人學習,才會促進組織學習。
當今天願景與現實的景象同時並存時,遠景與現實間的拉扯會產生“創造性張力”,自我超越便是在學習如何在生命中持續創造及保持創造性張力。
而要維持創造性張力,對於每個人來說都容易因為“情緒張力”而拉低自己的願景,又或是遇到結構性衝突,拉扯著自己前進。
所以要如何使情緒性張力轉而帶給自己動力、正是結構性衝突思索解決方法,才成使自我超越不受阻礙。
而在改變心智模式的章節中,「左手欄」的實作給了我震撼,平常我們在職場上可能會去猜測主管的意思,但透過左手蘭會促使我們與自己對話,模擬狀況因而長到應對模式與扭轉頹勢的辦法,很實用。
主題二中,我們從組織共同願景探討,如果說個人願景可以帶動自我超越,成為驅動力,那組織的公同願景,就是帶動組織學習、形成學習型組織,進而使組織朝向共同利益更好的動力。
共同願景的塑造可能從基層開始,收集大家對組織未來的期許,但較為普遍的狀況,會由一個有力的領導人將個人願景透過量化的目標與溝通,使之成為共同願景,與組織成員一同努力達成。
建立共同願景的過程,有三大關鍵問句:要追尋什麼?來找出共同願景,為何要追尋?來看到組織的目的與使命。如何去追尋?則是找出組織核心價值。
這組同學運用自己的實務經驗,帶入全家以及台糖的公司共同願景,來向同學說明,非常有趣。
下午的課程,則是移師到拂水山莊進行參訪,雖然在與老闆娘溝通的過程中有了些許誤會,讓用餐時間延後,但也看到了危機處理的方法,雖然晚出餐,但因為是貴客所以現做,以此緩解莊主的壓力也安撫了同學,學到了!
透過莊主的分享,知道了原來他買下這個莊園的原油,很多時候一件事情的展開都是起心動念,也可能是一次機緣遇到了什麼機會,不論如何都要把握之,才有我們今天看到的美麗莊園。
因為有事情提早離開,卻因為停車場的事故造成耽誤大家課程時間,真的相當抱歉。
而在這次的事件裡,我除了有學到車禍意外處理的方法,也看到了終發的好感情!
同學幫我報警、陪我去派出所,過程中也幫我與車主聊天安撫苦主情緒,真的起了很大的作用~~
很棒的團隊,有愛的班級,在與碩班一起上課的過程中也開啟了的視野,真的是很精彩的一天!謝謝老師的安排!
組職學習研究
課程時間:2020.05.16
課程地點:暨南大學A203教室&拂水山莊
學系:108終發碩專班一年級
課程名稱:組職學習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周智玲
學號:108436516
課程心得:
今日課程分成上、下午二個階段進行,上午由同學分享第五項修練中的前三項:自我超越、心智模式及共同願景的塑造與經營。
自我超越的修練是學習不斷釐清並加強個人的真正願望為學習型組織精神基礎;只有明白最深層的願望,方能驅使人們產生學習的動能,才能真正的超越自我。
心智模式是一種根深蒂固的習慣,人們總是以先入為主的想法或過往經驗去看待人事物,這卻忽略了這當中包含了成見、假設、印象、或圖像;這些心理因素蒙蔽了我們的雙眼,造成我們錯誤的判斷與行為。因此,學習放下成見,有效的表達自己的想法,並以容納別人的想法。
建立共同願景是讓團隊中的夥伴擁有共同願望、理想遠景或目標;群體自動學習、追求卓越,朝共同的目標前進。因此如何塑造共同的價值觀與建立使命感為企業首要的課題。
同學們透過文字資料的說明、短片的情境導覽,以及自身經歷的搭配說明,讓同學們更容易明瞭這三個單元的意涵。
下午於拂水山莊聽莊主因聽聞經文後對生命有了不一樣的認知,生命、時間、價值...都是"人"去定義的,跟自然界的運行毫無關係,人類存在其中何其渺小,卻自詡為萬物之靈。除了物質層面的追求,更應重視心靈與藝術的培養,學習如何與自然共存。莊主夫人展演花道,除了以花材表現出自然界的縮影,更擴展到萬物的生生不息與學無止境。最後並請專業的茶道老師表演茶道搭配莊主兒子的古琴伴奏。茶香、花香、焚香伴以悠揚琴韻與點滴雨聲,帶給現場所有人一場身心靈都受的感動的心靈宴席。
組職學習研究
課程時間:2020.04.18
課程地點:中科R106會議室
學系:108終發碩專班一年級
課程名稱:組職學習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周智玲
學號:108436516
課程心得:
今日課程包含學習組織的理論與內涵,並以此為出發點,從中探討文化的發展與內涵,進而了解學習組織的發展趨勢與策略變革。
課程中提到
一、.組織學習必須從改變開始,有了改變的動機後,才能促使改變行為,在組織內由上而下目標一致,持續不斷的執行,以達到改善的目的。
二、由個人推廣到團隊,每個人都是一個點,藉由點擴展到線與面,創造學習型組織。
三、組織文化包含有下列六種,可以藉由檢視組織是屬於那一種文化,從中找出可修正的缺失,讓組織調整方向時有所依循。
1.煮蛙文化:溫水慢煮,不自覺的陷入困境中。
2.螃蟹文化:權利慾望主導組織成員的心性,為達目的不惜踩著別人往上爬。
3.猴子文化:約定俗成的企業文化,讓組織陷入傳統泥沼中無法自拔,讓組織無法進步。
4.老鷹文化:巢內競爭,優勝劣敗,以自然淘汰方式留下最適合的人。
5.土虱文化:安逸是最佳的安眠藥,所以需適時給予"天敵"的刺激,以激發求生/進步的意識。
6.雁行文化:以降低氣流壓力的最佳隊形飛向目的地,並在體力不濟時輪流擔任領導者,彼此分擔、關懷與照顧,一起朝目標前進。
四、理論與實務互相結合,以免流於空洞與盲目。
下午的課程到中科教室鄰近的小村落參觀,藉由實地觀察,感受到科技與傳統之間的拉扯,在時代演進下產生微妙的平衡點。村落居民為了生計,必須與科技大廠和平共存,是否經歷過抗爭 ,這點我們沒有深入探討,但眼前祥和寧靜的樣貌是最終的結果。藉由「我看見…」、「我感受…」、「我領悟…」、「我學習..」及「我分享…」的觀察,去理解變革模式的歷程,並感受到自然界季節更迭仍是依照時序變化,洋紅風鈴木、黃槐、苦楝...依舊盛開,並未因人類的紛爭有所改變,對比大自然,人類的一切紛爭何其渺小。
組織學習研究
課程時間:2020.05.16
課程地點:暨南大學A203、拂水山莊
學系:108終發碩專班一年級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郭文玲
學號:108436519
上午課程:第五項修練自我超越及心智模式,共同願景塑造及經營。
自我超越修練一: 建立個人願景
自我超越修練二: 保持創造性張力
自我超越修練三: 看清結構性衝突
自我超越修練四: 誠實面對真相
自我超越修練五: 運用潛意識
心智模式7個特點:
1.每個人都具有心智模式
2.心智模式決定了我們觀察事物的視角和做出的相關結論
3.心智模式是指導我們思考和行為的方式
4.心智模式讓我們將自己的推論視為事實
5.心智模式往往是不完整的
6.心智模式影響著我們的行為結果,並不斷強化
7.心智模式往往會比其有用性更加長壽
共同願景:我們要創造什麼?給予組織一個未來性的明確目標
提供自我超越的驅動力方向性
下午在拂水山莊度過了一個美好的下午,好花、好茶、好琴、好人共組成
美好環境學習,帶領我們朝終身學習的”共好”道路前行。
組織學習研究 (課後心得)
課程時間:2020.05.16
課程地點:暨南大學A203、拂水山莊
學系:108終發碩專班一年級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楊鈞浩
學號:108436511
今日第一次跟碩班一起上課也是第一次在哈佛教室上課,由兩組同仁分別上台報告分享:自我超越與心智模式、共同願景的塑造與經營,由碩班同學進行回饋。
一、自我超越與心智模式、共同願景的塑造與經營
自我超越是組織發展學習的重要基礎,不斷學習理清並加深個人的真正願望,唯獨有個人學習,才能帶動組織學習,實現自我超越的首要步驟,自我超越修練六個步驟,第一步建立個人願景、第二步保持創造性張力、第三步看清結構性衝突、第四步誠實面對真相、第五步運用潛意識等五步,說明在自我修練勢必會遇到阻力及保持不動學習,認識自己不足之處,直到自我內化,自我修練才能實現。同學也介紹組織學習大師(Chris Argyris)(Donald A. Schõn)所提出的左手欄主要將隱藏的假設攤出來,並顯示這些假設如何影響行為、利用左手欄學習面對衝突、利用攤出左手欄來檢視自己的假設,可以化解不必要的誤會。
組織學習中,願景塑造是很重要,若組織沒有共同願景,員工根本毫無目標,而塑造願景後要確切落實、保持動機、採取主動行動,才能實現。
二、參訪:
下午到拂水山莊參訪,莊主分享人生豐富的歷練,也介紹山莊起源,用完餐之後,莊主夫人安排茶道、插花、古琴,讓我們有一個難忘優閒的下午,也是我第一次近距離觀賞茶道、插花及古琴,在莊主及夫人身上,我看到自我修練以及建立共同願景,他們發揮淋漓盡致。
喝咖啡,長智慧,5月22日組織學習課程心得
日期:2020.05.22
地點:竹香園+總統咖啡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學系:中正成教博二
姓名:黃宏鼎
學號:807710005
一連7天有雨的日子,天空的陰霾與心中之憂鬱互為對比,這是我們應有的生活嗎?
在細雨飄飄的陪伴下,來到有古早風味的竹香園,大伙從一開始的點菜就是學習的開始。組織是人的組合,組織學習就是從人與人間的學習互動開始。
在一邊享用的集合地點的美食,一邊討論分享如何改善心智模式、幫助我們了解及轉換思考運作過程。
每個人的心智模式常常是根深抵固,從成長的過程中不斷累積,加上外部環境,經驗的沉澱,無時不在影響著我們的思考及決定。也正如杯中的水,如果你只取一杯而自滿,那看到的就只有那一杯,如果你利用它不斷的取用裝盛,那產生的效用絕對不只那一杯。所以,讓原本心中固有的想法成見仍改變,進而影響我們的作為,正如同農夫插秧時低頭便見天,退步正向前,即是改善心智模式的道理。學習改變才能去除固步自封,捐棄成見,進入新的創新境界,
這就是改變的力量。
再來,系統性思考,更是修煉的要件,現今社會中,科技資訊的處理與設計運用,都是以系統化作前題。理解問題全貌的,配合系統的圖解,有效讓成員瞭解問題,知道方向,推敲因果,找出解決方案。運籌學理論家拉塞爾‧阿克夫(Russell Ackoff)也告訴我們,管理者所遇到的問題通常都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影響、動態變化的,尤其是在由一系列複雜系統構成的動態情境之中。在這種情況下,管理者不能只是解決問題,而應善於管理混亂的局勢。這時有效的系統性思考就是處理問題的關鍵。了解這”眉角”,就可先從改變我們生活中一些常見難題的系統結構開始,進而學習如何尋找到啟動變革的「槓桿點」,正如同阿基米德說只要找到一個支點,我就能舉起地球。。
沉浸在熱烈的學習下,享受著總統級咖啡與茶點,風雨阻擋了菜園的參訪,卻無法澆熄學習的熱情。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映入中正師生,討論的熱絡持續不絕。最後的部分,知識管理為今日課程劃下圓滿句點。「知識管理」是深化所汲取知識之內涵,讓全員參與建立知識分享的環境,解決特定知識領域的問題,減少傳播與溝通之障礙,有效安排工作的優先順序,並符合時間與預算之需求,共同協力達成目標,彰顯出知識對人的影響力。
喝咖啡,長智慧,只有在明烈老師的引領下,才能激盪出學習的火花,並化為亮眼的光彩,照亮學習成長的人生之路。一切的安排都是最好的安排,一切的因緣都是善緣,改變想法作轉念,就會發現學習之樂樂無窮,人生無處不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