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寫留言
終發碩一魏沂茹
2024-04-09, 週二 23:05
組織學習研究
架構八:五項修練之系統思考(systems thinking)
時間: 2024.04.09(二)
課程地點: A302研討室
學系名稱: 暨大終發碩一
課程名稱: 組織學習研究
授課教授: 吳明烈教授
學生姓名: 魏沂茹
學號 112409517
系統思考(Systems thinking)是一種綜合性的思維方法,旨在理解系統中的相互作用、關係和整體性質。 它強調整體性思考,將系統視為一系列相互關聯的部分,而不是獨立的個體。
整體性思維:系統思考強調整體性,認識到系統的各個部分之間存在相互依賴和相互作用,而不是孤立的個體。 這種思維方式幫助人們超越局部優化,更好地理解系統的行為和特性。
系統邊界:系統思考將系統與其環境分隔開來,確定系統的邊界,以便更清晰地理解系統內部和外部的關係。
循環反饋:系統思考關注系統內的反饋迴圈,即系統的行為如何影響其自身運作。 正反饋可以加劇系統的變化,而負反饋則有助於系統保持穩定。
非線性性:系統思考認識到系統中的行為通常是非線性的,即輸入與輸出之間不是簡單的線性關係。 這意味著小的變化可能導致系統出現不可預測的結果。
多因素分析:系統思考綜合考慮多種因素對系統行為的影響,包括結構、過程、關係、動態等,以更全面地理解系統的運作。
目標導向:系統思考強調對系統整體目標的關注,即系統的設計和改進應該以實現系統整體目標為導向,而不是僅僅優化其中的某些部分。
實例分享(一)
傑夫·貝佐斯(Jeff Bezos)在亞馬遜的領導過程中,宣導了一系列領導準則,以説明塑造和引導團隊的文化和價值觀。客戶至上:把客戶放在首位,以客戶需求為導向,不斷提升產品和服務品質。
決策迅速:在有限的資訊下做出迅速的決策,並能夠適應變化。
自我主動:不等待命令,主動尋找問題並解決。
關注細節:注重工作中的細節,確保品質和精度。
簡化流程:精簡冗長的流程,提高效率。
鼓勵創新:鼓勵團隊提出新想法和創新,支援試錯文化。
推崇數據:依據數據和事實做出決策,而不是憑直覺。
宣導快節奏:以迅猛的節奏和高效率推動工作。
團隊合作:鼓勵團隊協作,互相支援,共同實現目標。
關注結果:關注結果和成果,而不是過程。
堅持價值觀:秉持誠信、正直和尊重等價值觀。
對待失敗的態度:對待失敗持包容態度,從中吸取教訓,不斷改進。
不斷學習:持續學習和成長,不斷提升自我和團隊的能力。
永不止步:保持饑餓和危機感,永遠追求更高的目標。
這些準則反映了貝佐斯作為領導者的思考方式和管理理念,也貫穿於亞馬遜的企業文化中,為公司的成功和成長奠定了基礎。
實例分享(二)
Nancy Duarte 是一位在演講與溝通領域備受尊敬的專家,她是一位著名的演講教練、企業顧問和暢銷書作者。 她的作品和演講以其深刻的見解和實用性而聞名,尤其是在講述如何打造有影響力的演講和溝通策略方面。
“火炬效應”(Sparkline)是 Nancy Duarte 提出的一個概念,用於描述演講中的一種結構和表達方式。 火炬效應通過將演講或故事劃分為幾個關鍵點,並將它們視覺化為一個波形,以幫助講述者更好地組織和傳達資訊,從而引發觀眾的共鳴和情感共鳴。
火炬效應的主要組成部分包括:
情境設定:在演講或故事開始時,引入背景資訊和情境,幫助觀眾理解故事的背景和環境。
挑戰設定:介紹主要問題或挑戰,激發觀眾的興趣和好奇心,引發對解決問題的期待。
新世界設定:展示解決問題的新思路或可能性,為觀眾展示一個新的世界或新的觀點。
決策點:讓觀眾明白為什麼必須做出改變或採取行動,激發情感共鳴和行動動機。
轉捩點:呈現故事的高潮或轉捩點,引起觀眾的情感波動和反思。
新世界設定 2:再次強調解決問題的可能性和價值,激發觀眾對未來的希望和期待。
總結演講或故事的主要觀點,並提供具體的行動建議或呼籲。
也感謝錦妮、惠苹的補充,系統思考能夠幫助個人和組織更好地理解系統的結構和行為,從而更有效地解決問題和應對挑戰。
中正成教所碩一_陳品瑜
2024-04-09, 週二 18:10
0329組織學習研究_心得
課程時間:2024/03/29(五)
學系名稱:中正大學成教所碩一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 教授
學生姓名:陳品瑜
學 號:612710010
上課前老師對大家進行提問,請大家思考上週對學習的體悟,透過自我對話進行學習。課程結束至今,由於本週負責報告心智模式的部分,報告前的準備較著重在四項核心修練的定理、如何使較為抽象的理論來進行說明…
「沒有理論的實務是盲目的,沒有實務的理論是空洞的」深入理解過後,在寫心得的同時仔細思考自己是否有在生活中運用到心智模式的四項核心修練。
《為什麼每個人都該學習心智模式?》這個podcast中提到,查理·蒙格:「心智模式是大腦在做決定時所使用的工具箱,當你的工具箱裡的工具越多,就越有可能做出正確的決定。」我覺得心智模式提醒自己需要定時進行內省,並且因為對所有事情的解決方法不能只有一種,所以需要不斷進行學習與摸索。本週進行一場自我對話,也運用「左手欄」的步驟去好好審視自己對待所有人事物的因應方式,發現有許多需要修正的部分,也列出該如何執行。
上次的三補老師補充進階到第四補:自補。提醒自己要記得提升自我生命的態度、進行終身學習並且謹記「樂齡學習生活化,生活學習樂齡化」。
組織學習研究課後心得(2024/3/29)
課程從老師的關心中展開,透過聆聽各個同學分享近期所學,老師再幫忙進行分析與補充,使我們獲得更完善的學習,也帶我們體會了,一個組織中,同伴們互相了解,以及互相學習的重要性。
從這次的報告中,也得到了許多收穫,不管是在自我超越亦或是自我覺察的部分。
在自我超越的部分,會發現常常有種力不從心的感覺,往往所燃起的火花,在時間以及懶惰的推移下,被澆熄的不堪一擊,回頭看會發現,或許是少給自己設立目標並看清現況與障礙,也缺少了突破自己與踏出步伐的那段勇氣,都是自己可以更加深入學習的。
在報告組帶的活動中,靜心時會靜靜的聆聽周遭的聲音,也開始審視自己為何會過得稍微急躁了些,而在之後的環保公司活動中,讓我們了解理念的設立,以及目標的設立,都讓我這周的組織學習課程,更加的獲益良多。
聽完報告後,對於心智模式的了解獲得更大的提升,也相信未來若能運用在自己的不管是任何學習上,都能使成效大大加分,也慢慢學習審視自己,並且進行反思的重要。
終發所碩一魏沂茹
2024-04-08, 週一 11:53
組織學習研究
架構七:五項修練之團體學習(Team Learning)
時間: 2024.04.02(二)
課程地點: A302研討室
學系名稱: 暨大終發碩一
課程名稱: 組織學習研究
授課教授: 吳明烈教授
學生姓名: 魏沂茹
學號 112409517
團隊學習的重要性在於發展團隊成員整體搭配與實現共同目標的能力。
懸掛假設:團隊成員應該擺脫先入之見,願意暫時懸掛自己的假設和觀點,以便更開放地接受新的想法和觀點。
視彼此為工作夥伴:團隊成員應該相互尊重,將彼此視為合作夥伴,而不是競爭對手,這有助於建立信任和開放的溝通氛圍。
掌握深度匯談的精義與架構:團隊成員需要了解深度匯談的核心概念和技巧,並能夠運用適當的架構來引導對話,以確保有效的交流和學習。
避開與深度匯談建設性相反的巨大力量:在團隊學習過程中,有時會遇到一些阻礙深度匯談的障礙,例如偏見、防衛機制、恐懼等。
團隊可以透過反思、探詢和善用衡突的方式來克服這些障礙,創造一個安全的環境,讓成員可以坦誠地分享想法和觀點。
團隊學習的技能和實踐:
解釋心智模型:團隊成員應該共同探討和理解心智模型,以確保尊重和誠實的對話,並尋求最佳解決方案。
交替運用深度匯談與討論:團隊應該根據情況交替運用深度匯談和討論,以便在探索選項和做出決定之間找到平衡。
共同學習反思和探究:團隊應該共同學習如何進行反思和探究,建立共識的框架,並創造一個安全的空間,讓成員可以提出困難和敏感的問題。
就像剛開始傳球大作戰,排除障礙物吹小乓乓球安全送達箱子。
遊戲玩法:
1.排除障礙物:團隊成員必須合作排除場地上的障礙物,確保乓球可以順利通過到達目標箱子。
2.吹球: 有趣的一點是,乓球可能需要透過吹的方式才能移動。這就需要團隊成員巧妙地控制吹氣的力度和方向,以確保乓球能夠穩定地前進。
3. 安全送達箱子: 最終目標是將乓球安全地送達到指定的箱子中,這可能需要一些準確性和技巧來確保乓球不會掉出箱子或受到其他影響。
策略合作:
1.分工合作: 團隊成員可以根據各自的技能和特長來分工合作。
2. 溝通協作: 良好的溝通是成功的關鍵。團隊成員需要不斷地交流和協調彼此的行動,以確保每個步驟都是正確的。
3. 試錯學習: 由於這是一個具有挑戰性的遊戲,團隊成員需要準備接受失敗並從中學習。每次嘗試都是一次寶貴的經驗,可以幫助團隊更好地調整策略和改進表現。
4. 保持耐心和冷靜: 面對困難和挑戰時,保持耐心和冷靜是非常重要的。這有助於團隊成員保持清醒頭腦,更好地應對問題並找到解決方案在遊戲中。
感謝朝龍、貴芳和玫真的分享,並在遊戲中透過彼此的合作和努力,不僅享受了遊戲帶來的樂趣,成功地克服了挑戰。
113409502廖貴芳
2024-04-08, 週一 09:45
五項修練之團隊學習
課程時間:2024/4/2(二)
學系名稱:暨大終發所-碩一班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單元名稱 : 五項修練之團隊學習
授課教授:吳明烈 教授
學生姓名:廖貴芳
學號:113409502
團隊是彼此需要他人行動的一群人,而團隊在組織中漸漸成為最關鍵的學習單位,是因為現在幾乎所有的重要決定都是直接或間接透過團隊做成,並進一步付諸行動。在某些層次上,個人學習與組織學習無關,即使個人始終在學習,並不表示組織也在學習。
團隊學習的三個面向
1.當需要深思複雜的議題時,團隊必須學習: 如何萃取出高於個人智力的團隊智力
2.需要既創新又協調一致的行動
3.不可忽視團隊成員在其他團隊中所扮演的角色與影響
而深度匯談與討論又是 團隊學習的精隨,匯談成功的三個要素: (1)懸掛假設 (2)視彼此為工作夥伴 (3)有掌握精義與架構的輔導者,以反思、探詢為基礎,善用衝突找到創新的對策,避免習慣性防衛阻礙團隊學習。
老師的引言中為我們引導「團隊」-team與「團體」-grounp的區別以及字義「夥」多人組成的一群為「夥」。如:「成群搭夥 」、「咱們大夥一齊去。」讓我更清楚團隊學習的涵義
也透過這次的報告從收集資料的初期真的有點各做各的個人學習後來透過幾次的匯談做了分工的劃分繼續前進的過程中就越接近主題但當中所經歷的會談過程確實經歷了會談中所產生的習慣性防衛但也因知道這是學習的過程放下自我把核心放在團隊因此也順利產出這份報告因此這堂課不只是學習而是經歷
團隊間互相學習、互相交流 、互相啟發、共同進步的過程,是「團體」也是「夥伴」。
而在搜尋有關團隊學習的企業時,也讓我看見許多企業的變革都是經歷到困境而改變,所謂危機即是轉機,以致不但使的企業有了轉機更是在這多變的世代中蓬勃發展,這就是團隊學習之後的豐碩成果!
學習對我而言真是快樂件事,每每從老師的引言中發現,學習真的無所不在,也彰顯在老師的身上,所謂生活智慧發現王是老師給我的啟示,透過學習讓生活更有趣!
組織學習研究 課後心得-20240402
課程時間:2024/4/2(二)
學系名稱:暨大終發所-碩一班(11202)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單元名稱 : W6 五項修練之團隊學習
授課教授:吳明烈 教授
學生姓名:巫玫真
學號:113409503
喜歡老師組織學習的授課方式,扮演一個鷹架支持者的角色,以分享生活智慧,專題導向學習方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高層次思考能力,從事分析、批判的學習活動。學習在共同願景與目標下,如何快速的取得共識,在良好的團隊關係中,集合團隊的智慧高於個人智慧,共同學習成長。因為覺得自己在於團隊合作上一直無法突破,所以特別在專題單元選擇時,推薦我們這組選擇「團隊學習」期許自己在這領域上不管是理論或實務上都有更深一層的領悟。
引言
感謝老師在課前一開始,以Team VS Group的分享為我們建立了很重要的觀念基礎。
Group是指一群人共同參與某項活動或目的,但各自獨立,各司其職。
Team是指擁有共同目標,成員間相互協作,不分你我,打團體戰。
此觀點也為我自己一直很困惑的點打開了迷惑,原來就是因為在職場中,大部份的員工都是以Group為基準在做事,誤以為每個人只是聽命行事,完成個人任務,就是支持組織願景的好員工,就是所謂的「未能整體搭配的團隊」,導致個人的力量不斷的被抵消浪費掉,浪費了格外努力的個人。
但實際上好的團隊Team,追求共同的願景的團隊,需要依靠個人卓越與團隊良好的合作,透過了解彼此有互相補足的必要,以team learning努力設法學習有效結合的過程,必要時需要刻意改變自己來迎合別人,以最合適的整體搭配,實現集體智慧高於個人智慧,達成共同願景能力的過程。
理論重點
1.團隊學習重要的三個面向:
(1)當需要深思複雜議題時,團隊須學習如何萃取高於個人智力的團隊智力?
(2)需要既創新又協調一致的行動
(3)不可忽視團隊成員在其他團隊中所扮演的角色與影響
以達成1+1>2的效果。
2.團隊學習的修練在精用「深度匯談」與「討論」的能力
3.深度匯談是種攤開心中假設,進入真正一起思考的能力,需要暫停個人主觀思維,彼此用心聆聽,自由有創造性地探索複雜而重要的議題。
4.而職場上,大多以「討論」方式進行會議,由各自提出不同看法加以辯論,甚至最後以多數決或各退一步的方式來決定問題解決方式或決策,而非以公司願景的核心思考對策。
5.實行深度匯談成功的三個要素: (1)懸掛假設 (2)視彼此為工作夥伴 (3)有掌握精義與架構的輔導者,以反思、探詢為基礎,善用衝突找到創新的對策,避免習慣性防衛阻礙團隊學習。
反思
1. 在企業案例收集的過程中,讓我更深一層的了解團隊學習的目的是隨著企業每個不同階段面臨到的企業危險,不斷更新突破的,透過共同的願景,團隊學習以培養團隊共同達成企業願景能力的過程。
2. 一個好的團隊需要在順從與創新中取得平衡。不論是全球最古老的家族企業-金剛組、擅於激發創意的3M公司,還是創立36年,持續因應世界不斷創新突破,成為最領先的網路資安平台的趨勢科技,都是專注於核心業務,保持敏捷與彈性,不斷創新推出引領市場的創新技術。
3. 反思在自己的公司團隊中,發生了什麼事,缺乏了領導者的共識與支持,缺乏持續推動的毅力,是失敗的主要原因。而非營利組織的志業,因自己心智模式不夠,個人願景與共同願景的連結不夠堅定,仍需透過團隊學習,放掉個人,以共同願景為基準,學習團隊協作,以達成團隊任務為目的,為共同願景而努力。
4. 這次的專題學習,讓我實際經歷了團隊學習中最基本的團隊協作,溝通協調的技能,可能因為我個人以學習為目的的目標明確,所以溝通的過程中不會像在工作上的急躁,有更多的理論與實務運用反思,更學習到了資料蒐集、整理、篩選資訊的能力,特別是對最不熟悉的文獻收集應用,也有初步的認識與了解,相信經過未來二年的經驗累積,一定可能提升自己的知識技能。
組織學習研究 課後心得-20240326
課程時間:2024/3/26(二)
學系名稱:暨大終發所-碩一班(11202)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單元名稱 : W5 五項修練之共同願景
授課教授:吳明烈 教授
學生姓名:巫玫真
學號:113409503
引言
「共同願景」不是一個想法,而是一股令人深受感召的力量,教授在引言時分享了暨大成人系在教授還沒當系主任時,也沒有明朗的系所願景,自從教授帶領師生一起共同以「培養終身學習的社會推手、人力資源發展的橋樑」的願景前進後,一切的策略與行動才有了共同的方向與力量。雖然我才剛進入終發碩班學習不久,但幾週的學習下來,我已深深感受到教授是我們諮發組的精神領袖,透過軟性的溝通與傳達,帶領著師生往我們的願景前進,鼓勵、培養我們在自己的領域中發揮所長,為推動終身學習的目標前進。就如同書的所說的,要讓人自願地投入與奉獻的準則為: (1)自已必須投入 (2)對願景的描述必須盡可能簡單、誠實而中肯 (3)讓別人自由選擇。
今日分組發表的學姐一開始以「斯巴達克斯部隊」的故事,讓我也連想到這幾年朋友間流行去挑戰斯巴達的活動,一直百思不得其解,這麼辛苦的挑戰為什麼每年這麼多人搶破頭要參加,我想這就是共同願景的力量吧!如同最後學姐也以以非營利組織-宗教團體及不老騎士來分享共同願景不是一個想法、一個口號,而是引發人們想要創造什麼的願力,一股令人深受感召的力量,讓人一無反顧,不求短期結果的遵從,而是自主性的真正投入與奉獻,驗證了共同願景的重要性。
成功的共同願景推動 : 共同的願景清晰 + 熱忱 + 大談願景持續追求
為何許多願景都夭折?
狀況一: 追求願景的看法不同 (加強探詢與調和分岐能力)
狀況二: 發現知易行難,願景與現實差距太大,氣餒 (強化個人願景與共同願景的結合,提高奉獻能力,發揮創造性張力的能力)
狀況三: 匯集願景及處理目前問題所需時間過多,導致於可用於實現願景的時間過少,失去專注。
狀況四: 大家都忙於解決目前困境,忽略了彼此連成一體的關係,不再詢問「我們真正想要創造什麼?」員工只會回歸自我設限與自我保護,產生分歧的願景(彼此探詢願景的時間與能力)
反思
透過這單元的深度了解了理論後,幫助了我實務上公司目前所面臨狀況與現象有了系統的思維,了解公司目前在處於上列狀況三四的狀態,共同的願景已成宣言,被丟在腦後,員工只能針對自己業務範圍內努力地救火,逐漸失去了動力,我需想辦法提醒領導者重視探詢願景,與同仁再次共同建立共同新願景,才能將團隊運用到1+1>2的成效。
組織學習研究 課後心得
課程時間:2024.04.02(二)
課程地點:A302 研究室
學系名稱:暨大終發碩一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課程單元:架構七:五項修練之團隊學習(Team learning)
授課教授:吳明烈教授
學生姓名:凃季彤
學 號: 112409511
在課程開始前,老師先以團隊(Team)和團體(Group)這兩個名詞的定義做引言,儘管它們都是由一群人所组成,但在合作和互動方面存在著明顯的差異。
團體(Group):是一群人共同參與某項活動或目的,但基本上還是各自獨立,各自有各自的職責。團體成員在遭遇問題或困難時,通常會先求自保,並且各自為自己著想。
團隊(Team):團隊擁有共同目標,成員之間相互支援和協助。團隊成員在遭遇問題或困難時,會相互協調、支援,共同解決問題。團隊的力量來自於成員之間的協作,整合出來的效能大於各自的總和,符合「1+1大於2」的概念。
在團隊學習中,精通「深度匯談」和「討論」的技巧非常重要。這兩者的互補運用可以提升團隊學習的效果。「討論」是深度匯談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涉及提出觀點並加以辯護,有助於提供對整個狀況的深入分析。而「深度匯談」通常涉及提出不同的觀點,以探索新的解決方法。一般情況下,我們會選擇深度匯談來探討複雜的問題,而使用討論來做出相應的決策。
「團隊學習」是一個發展團隊成員整體搭配與實現共同目標能力的過程。團隊學習的修練必須熟練運用「深度匯談」與「討論」。
深度匯談的三項條件包括懸掛假設、視彼此為工作夥伴、以及掌握深度匯談的精髓與架構輔導者。避開與深度匯談建設性相反的巨大力量的關鍵是透過「反思、探詢」來建立基礎,並善用衡突讓團隊學習找到創新的對策,避免「習慣性防衛」阻礙學習。
在團隊學習的觀點下,許多頭腦比單一個人更具智慧,團隊必須培養一系列技能和實踐,包括解釋心智模式、確保成員之間的尊重和誠實對話、尋找最佳解決方案,以及交替運用深度匯談與討論,識別適合探索選項和做出決定的時機。
另外最重要的是,團隊必須共同學習如何進行反思和探究,建立共識的框架,並創造一個安全的空間,讓成員可以提出困難和敏感的問題,這樣才能確保團隊能夠誠實地面對當前情況,並探索所有可能的解決方案。
「團隊學習」的目的在於培養團隊智慧,力求使我們在有效結合的學習過程中不斷進步,以應對現在和未來的挑戰。當企業面臨困境時,團隊應能夠發揮創新、突破性的思維,以解決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