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寫留言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課程內容:第八章~第十章
課程時間:2021.11.13(六)
課程地點:暨南國際大學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系:終發所在職專班一年級
學生姓名:蕭斐文
學生學號:110436510
課後心得:
一、辦理活動多點巧思
辦理活動不要僵化,要多活絡思考,事情要多元創造價值,懂得回饋,學會順勢而為之道。與其給拉力,不如多點吸力,例如,發廣告是拉客人來,但也可以利用競賽、設立獎項等來吸引活動人群。先設立目標、SWOT評估、建立團隊(人很重要,人要對了,才好辦事)、建立合適策略等。
二、學習要普遍運用在生活當中,才是活的智慧
生活跟學習有關聯才會主動去學習,教會如何自我學習,才是學習的重點。
教育要去設計,才會讓人主動學習。讓人體會到學習的美味,知道學習的價值,才會樂此不疲,由要他學變成他要學再變他樂學。
110409515林儀親
2021-11-15, 週一 22:55
學習社會的批判與省思
課程時間:2021.11.09 (二)
課程地點:A302
學系:終發碩一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課程內容:學習社會的批判與省思
授課教授:吳明烈
報告同學:吳翊銘、徐逸芝
學生姓名:林儀親
學號:110409515
心得:
今天老師講山村讀書聲聲聲入心,埔里四W聞名,water.weather.winer.woman,有小洛陽之美譽,第五W是wisdom。介紹大坪頂山村法莫爾讀書會,這群讀書會的成員是一群農夫,平時除了農務也勤於讀書和學習音樂,這種精神真是令人敬佩。書可以讓人增廣見聞、音樂可以讓人心情愉悅,拋開一天的疲憊,並陶醉在音樂中。
社會學習是充滿學習機會的社會,支持個人在各種生涯階段中持續學習。學習社會的迷思與內涵:1.社會學習是一種迷思2.學習社會缺乏實證與充滿疑問3.學習社會究竟是迷思抑或是實4.學習社會是否為烏托邦5.學習社會是未來式的概念
110409515林儀親
2021-11-15, 週一 22:51
學習社會的批判與省思
課程時間:2021.11.09 (二)
課程地點:A302
學系:終發碩一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課程內容:學習社會的批判與省思
授課教授:吳明烈
報告同學:吳翊銘、徐逸芝
學生姓名:林儀親
學號:110409515
心得:
今天老師講山村讀書聲聲聲入心,埔里四W聞名,water.weather.winer.woman,有小洛陽之美譽,第五W是wisdom。介紹大坪頂山村法莫爾讀書會,這群讀書會的成員是一群農夫,平時除了農務也勤於讀書和學習音樂,這種精神真是令人敬佩。書可以讓人增廣見聞、音樂可以讓人心情愉悅,拋開一天的疲憊,並陶醉在音樂中。
社會學習是充滿學習機會的社會,支持個人在各種生涯階段中持續學習。學習社會的迷思與內涵:1.社會學習是一種迷思2.學習社會缺乏實證與充滿疑問3.學習社會究竟是迷思抑或是實4.學習社會是否為烏托邦5.學習社會是未來式的概念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課程時間:2021.10.23(六)
學系:終發碩專班一年級
課程地點:中科104教室
課程名稱:第八章~第十章
學生姓名:孫珮瑜
學號:110436507
老師分享的文章:山村讀書聲聲聲入耳。
忙於務農的農民,能參與讀書會,甚至參與一個以上的讀書會,一起讀書一起彈奏樂器。
很難想像,也讓我開了眼界。
走出戶外,移地訓練:以前會是漫無目的地出門走走;而這次是邊走邊思考等等該發表甚麼內容。
果然,學習並非坐在教室裡的學習,而是哪裡都是學問,哪裡都可以學習,終身都能學習。
學習社會的批判與省思
課程時間:2021.11.09 (二)
課程地點:A302
學系:終發碩一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課程內容:學習社會的批判與省思
授課教授:吳明烈
報告同學:吳翊銘、徐逸芝
學生姓名:謝雋玲
學號:110409509
課後心得:
學習社會簡單定義: 以學習者為中心,以終身教育為基礎,以學習型組織為主要載體。不只是學校的制度化學習,無論是經濟、政治、社會性團體,都要有提供”教育”的功能。社會成員普遍自發性參與學習運動,社會給每個機構亦負起教育責任與機會。
學習社會的三種型態:正規學習、非正規學習、非正式學習。(非正規教育課程認證)。學習社會的模式:英國ESRC的研究發現有十種模式:技能成長模式、個人發展模式、社會學習模式、學習市場模式、在地化學習社會模式、社會控制模式、自我評鑑模式、學習中心模式、教育改革制度模式、結構改變模式;楊格研究發展出四種學習模式:學校教育模式、證照模式、機會模式、連結模式;格林則另有三種:政府領導模式、市場領導模式、社會夥伴模式;台灣過去發展傾向於由上而下的政府領導模式,卻礙於資源分配導致中斷、停滯。若以現今台灣高齡化社會,高齡者掌握多數資源的情況下,學生以為英國的市場導向模式:學習者為中心,了解其需求,進而提供相對應的學習內容是可嘗試的模式,一來比較切合民眾需要,二也能降低社會公共資源的做法。
學習社會系統也是一種開放的學習網絡,全球因為科技網絡發展已成為一個地球村,國與國之間相互影響更加快速、便利與密切。各國透過教育交流互動合作,促使人人皆可在需要學習或願意學習時,不受時間、空間限制達成繼續學習的願望,進而實現個人和社會的目標,民族與民族的文化認識、國與國的互動情誼建立,全球和平發展。是故學習社會的發展,應該成為一種社會運動,全民具有正確的覺知,將終身學習視為現代不可或缺的觀念。所有公民具體行動,一生中持續學習新的技能、能力與知識,提供所有資源,為終身學習總動員!!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課程內容:第八章~第十章
課程時間:2021.11.13(星期六)
課程地點:中科R104
學系:終發所在職專班一年級
學生姓名:張薰云
學生學號:110436513
課程心得:
本次課程中所提,如何成為「終身學習者」,直接簡單的說,有興趣就會喜歡學習(自發性學習),且可透過時下新潮流的學習工具與方式(3C數位與網絡),沒有固定的模式,學習是可以很創新與自由,想學什麼就學什麼,學習是心靈成長的動力與饗宴,它是愉悅的,是不分年齡、地方的(隨時.隨地)。我是「終身學習者」!你也是嗎?!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課程時間:2021.11.13(六)
課程地點:中科R104
學系:終發碩專班一年級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賴羿君
學號:110436509
1.「山村讀書聲聲聲入心」:法莫爾是埔里在地的讀書會,成功的核心關鍵是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願景、團隊學習、系統思考。法莫爾學習讀書會,藉由音樂與閱讀,使在地民眾提升自我,帶動民眾創造家庭與社會氛圍的改變,營造生命的圓滿。反思對我自己而言,所謂學習我希望帶給生命的啟發是什麼?是希望、更開闊的心胸、是幸福感也是擴展自身的信心。我想所謂學習,不僅是在看書、閱讀,學習重點在於心態的延伸,其實帶有學習的開放心態面對身邊的人、事、物,發現生命處處皆有老師。
2.終身學習是可以自我導向的學習者,具有創造力的探索者、反省的行動者、自我實現的行動者、學習的統合者。以終身學習為概念,我們覺得學習應營造樂趣的感受,從小就應培養終身學習的概念,提升學習動機。若有動機,學習者即會自己找尋資源。同理,在課堂分組討論發想學習週內容,最終的學習週的精神,仍是希望透過活動拋磚引玉,引導全民對於學習產生興趣、機發動機。
110409513葉吉良
2021-11-14, 週日 10:17
第七單元:學習社會的批判與省思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課程標題:第七單元:學習社會的批判與省思
授課教授:吳明烈教授
報告同學:吳翊銘&徐逸芝
課程時間:2021.11.09(二)
課程地點:A302
學系名稱:110終發碩一
學生姓名:葉吉良
學生學號:110409513
老師分享的山村讀書聲聲聲入心中讓我們觀摩學習型社會成功的案例,由此案例我們看到了從普遍社區生活的三姑六婆的閒談家常及農作後的泡茶喝酒批評政府,到參加讀書及音樂會的個人成長、家庭氛圍、社區融洽滿滿正能量的改變不僅成就自己還可到處表演把這成功的個案分享到全國每個社區,讓其他社區有所省思與借鏡進而促進社區進步,讓我們為陳振成、陳麗安夫妻掌聲及大坪頂社區喝采。
本次報告兩位同學的資料內容及簡報過程良好讓我對學習社會的批判與省思有更進一步了解,其迷思及內涵有四包含社會學習1.是一種迷思2.缺乏實證與充滿疑問3.究竟是迷思仰或事實4.是否為烏托邦等內容探討說明並包括學習社會視為一個未來式、規劃式、反省式社會及一種市場現象,而近年來對學習社會模式的發展與探討並期待學習社會能在全球展開以實現全民終身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