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寫留言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校外研討
課程時間:2021.03.10 (三)
課程地點:OLD咖啡工作室
學系:終發碩一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何文莉
學號:100409504
一個在埔里市區中的秘境。
從店面的風格到豆子品質烘焙的考究,再來飲用杯子的不同所喝出的味道也不一樣。
手沖水流的時間和沖泡的器具,加上水和咖啡粉比例讓咖啡入口後讓人難已忘懷的種種,使我願將之稱為"OLD咖啡藝術館"。
而這些都是我前所未見完全不了解的道理。此次咖啡學習之體驗是從未有過的經驗。
短短的時間內老闆將他對咖啡的衷情專業表露無遺。也讓我敬佩他於中年轉業後參與學習的理念和堅持,足以作為終身學習的表率。
做自己喜歡的事又可以不停的學習中和他人交流互換心得過生活。
這樣的學習精神與我的座右銘:學之廣在於不倦、不倦在於固志,有相近之處。
祈願未來我也能有如此高度。
愛自己的學習更願將之分享…
後記:最後的Happy Ending
吧台旁品飲Espresso
讓我下午口中仍有幸福的餘香。
2021/03/16組織學習研究心得
課程時間:2021.03.16(二)
課程地點:A302
學系:終發碩一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吳翊銘
學號:109409515
內容:
今天的課程最一開始的時候,老師提及我們對於上一堂課有沒有什麼印象深刻的東西,我就說到「有關係就沒關係」,老師馬上就根據我說的這部分延伸出「社會資本」,其中又分成信任、規範、網絡(連結關係)這三項內涵,再來也提及「社會聲望」的部分「廣結善緣、得道多助」。
組織中有三個力很重要,其中有「學習力、知識力、創新力」,在組織中要主動學習,並持續的學習;緊接著要有一定的知識,學習後要讓這樣的經驗變成自己的知識;在獲得知識後就要融會貫通,並進行創新力的操弄,如此才能使得組織延續下去。
在組織中分成個人、團隊、以及組織學習這三項,在組織學習中包括了行為與認知的改變,行為是以一個外在的情形下去改變;而認知的部分就是從內在做修正並學習。
然而一個組織若想要要長期延續下去,不只是要持續的組織學習,更要讓他人對該組織有信任感,唯有讓人信賴感如此才能延續。
老師用電動車的例子來讓我們去省思,「長江後浪推前浪」,各自有各自的特色,但可以看出未來生活離我們不遠了。
人們的學習總是從過去汲取經驗,從未來印證此經驗是否正確,並且持續進步,如此才能愈發成功。
織學習文化的塑造與發展
織學習文化的塑造與發展
課程時間:2021.03.09
課程名稱:終生學習與人力發展研究專題(二)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系:109終發碩一
學生:王素組貞
學號:109409514
組織學習文化的塑造與發展
組織文化係指,組織所建立的規範與組織成員所表現出的行為模式、信念、態度及價值觀。組織文化涵蓋兩大層面:
。 外在層面:組織的制度與行為模式
。 內在層面:組織成員的信念、態度、思考模式及價值觀
組織學習與組織文化的關係,要增進組織智慧,則須將組織發展成為一種學習系統,在此系統中知識的分享與管理具有重要地位。
建立組織的繼續學習文化具有有三要素:
。 社會支持:激勵與任何新技能、行為的獲得及使用有關的活動
。 繼續創新:組織能不斷的努力以追求創新與進步
。 競爭力:組織透過成員高成就的表現在其領域中建立最佳形象
型塑組織學習文化:三化取向
。物質文化 : 其主要特徵乃是組織中能有完善的學習環境與設施,以提供成員從事學習的活動,同時能提供適當的誘因,對於自我學習積極者,或在促進他人的學習上有所貢獻者均能給予獎勵,此外對於能將學習成果回饋於工,藉以提升組織效能者,亦應該給予適當的報酬。
。制度文化:一方面係指組織學習計畫制度化,對於學習的課程、時數、地點、方式、人員及進度等均能由專業人員的妥善的安排 ; 另一方面則指組織學習活動制度化,能契合成員內外在學習的需求,並根據事前規劃好的學習計畫徹底實施,且能不斷反省組織學習的成效是否已達成預期目標。
。精神文化 :組織成員具有追求自我成常與自我實現的熱望,同時成員間能彼此密切交流互動、相互支持、建立出組織成員間兩良好的人際網絡,此外組織亦能與整個社會環境相結合,真正溶入到外在環境中,成為整體社會環境中一個實體。
組織具有何種組織文化包括:
。 煮蛙文化
。 螃蟹文化
。 猴子文化
。 老鷹文化
。 土虱文化
組織學習嘉言錄~吳明烈
。 學習是持續開悟、領悟與體悟的過程。
。 終身學習是一連串的探索驚奇之旅。
。 工作學習化,學習工作化。生活學習化,學習生活化。
。 人的觀點,來自於現在站在那一點,也決定未來會站在那一點。
。 生命中所有遇見都是最好的遇見,所有的發生都是最好的發生。關鍵在於能 夠從所有遇見與發生中,找到意義應獲得啟發。
。 學習型組織的發展,猶如凡鐵籌城寶劍的過程,即時寶劍尚未籌城,但也已非當時那塊凡鐵,一切的努力已有了改變。
90
<a href="https://www.poxet.tw/">必利勁藥局</a>
組織學習研究
組織學習文化
組織中告訴我們個人進行學習,團隊與整體組織續進行學習,讓組織不斷創新與改善,進而成為實質的學習型組織組、織所建立的規範與組織
每個人成員所表現出的行為模式、信念、態度及價值觀。
學習到組織文化涵蓋兩大層面:外在層面:組織的制度與行為模式。
內在層面:組織成員的信念、態度、思考模式及價值觀。
組織能為問題解決與學習而計畫期望且受到鼓舞、繼續學習文化。
(continuous learning culture)具有三項要素:1. 社會支持:激勵與任何新技能、行為的獲得及使用有關的活動。2. 繼續創新:組織能不斷的努力以追求創新與進步。3. 競爭力:組織透過成員高成就的表現在其領域中建立最佳形象。
型塑組織學習文化:
(一).物質文化:學習型組織的主要特徵乃是在組織中能有完善的學習環境與設施,以提供成員從事學習的活動,同時能提供適當的誘因,對於自我學習積極者,或在促進他人的學習上有所貢獻者均能給予獎勵,此外對於能將學習成果回饋於工作,藉以提升組織效能者,亦應給予適當的報酬
(二).制度文化:主要特徵乃是具有完善的訓練、學習系統,及增進組織成員專業成長的管道,以協助成員的自我成長。就制度文化而言,一方面係指組織學習計畫制度化,對於學習的課程、時數、地點、方式、人員及進度等均能經由專業人員的妥善規畫安排;另一方面則指組織學習活動制度化,能契合成員的內外在學習需求,並根據事前規畫好的學習計畫確實徹底實施,且能不斷反省組織學習的成效是否已達成預期目標
(三).精神文化:組織成員具有追求自我成長與自我實現的熱望,同時成員間能彼此密切交流互動、相互支持、建立出組織成員間良好的人際網絡,此外組織亦能與整個社會環境相結合,真正溶入到外在環境中,成為整體社會環境中一個實體。
我在 吳明烈教授的組織學習嘉言錄裡一字不漏的學習到「學習是持續開悟、領悟與體悟的過程。終身學習是一連串的探索與驚奇之旅。工作學習化,學習工作化。生活學習化,學習生活化。人的觀點,來自於現在站在那一點,也決定未來會站在那一點。生命中所有的遇見都是最好的遇見;所有的發生都是最好的發生。關鍵在於能夠從所有遇見與發生中,找到意義並獲得啟發。學習型組織的發展,猶如凡鐵鑄成寶劍的過程,即使寶劍尚未鑄成,但也已非當時的那塊凡鐵,一切的努力已有了改變。」
因為我是什麼都不懂、學習心得希望盡量都是從書本裡學到更多面、上課的時候老師講的每一句話、我沒有辦法完全記住、相對的老師的講義對我來講很重要、我會以書本為中心努力去了解組織學習研究的內涵。
組織學習研究
課程時間:2021.03.09 (星期二)
課程地點:A302
學系:終發碩一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黃湘芹
學號:110409503
內容:
課程時間:2021.03.09 (二)
課程地點:A302
學系:終發碩一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吳翊銘
學號:109409515
內容:
組織學習文化的塑造
課程:組織學習研究-組織學習文化的塑造
課程時間:2021.03.09
課程地點:A302 研討室
授課老師:吳明烈教授
學系:109 終發碩一
學生:蕭仰福
學號:109409507
一種米,養百種人。人與人之間,又有許多的組織產生,不論是以什麼形式呈現都好。每個組織內,不同樣的人組成,促成不同樣的組織文化。組織,係指具有繼續學習的文化,而學習文化則成為組織文化的一項重要內涵。塑形組織學習文化有:物質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化取向。在現實生活中,這三化取向都一定會出現在一般的公司之中。
無論是對內亦或是對外,在組織里,溝通都是非常重要的橋樑。良好的溝通,能夠避免組織內的紛爭,還能達成與外部良好的合作關係,從而帶領組織朝向一個更好的方向前進。老師在上課的時候提到,大學部與某家公司合作,要協助推廣該公司。但由於該公司之人事複雜,光是接洽的人就換了好幾個,以致沒法好好達成溝通。而據我所知,該公司的組織文化並不良好,溝通交流的問題一直都是存在的問題,導致該公司的人事都一直在更換。
老師跟我們分享了如何與該公司的總經理去溝通交流,並傳授我們與比較強勢,難溝通的人交流時要順勢而為,“風吹水流,必尋主力最小之路”。對方的個性,也許是比較拉不下面子,或是得不到足夠的尊重。順勢而為之下,當對方感受到自己釋出的誠意,得到足夠的尊重,那交流溝通也就會變得簡單。
簡而言之,組織學習並不是三言兩語,或是在短時間內就能夠學習,明白的東西。除了課程理論學習之外,也必須配合通過長年累積的經驗。而組織要進步,組織學習也必須跟上腳步。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推展終身學習的內涵、影響與貢獻
課程主題:終身學習研究心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推展終身學習的內涵、影響與貢獻
課程時間:2021.03.10
課程地點:Coffee Reflections OLD
授課老師:吳明烈教授
學系:諮商心理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發展所
學生:李昭婷
學號:109409505
今天是我第二次造訪Coffee Reflections OLD,賴老闆讓我們挑選架上喜歡的陶杯來品嚐咖啡,同一種咖啡豆用瓷杯和陶杯喝,居然能喝出不同的口感與風味。以農場到餐桌的概念來解釋,即是從種子到咖啡,去除咖啡果皮、果肉、果膠、去殼、脫皮,經過不同的處理法(日曬、水洗、蜜處理)變成生豆,再經過直火、半直火、熱風、半熱風等不同的烘豆方式,無限的排列組合,層層淬煉成就完美,賴老闆帶領我們參觀不輕易對外公開的烘豆工坊,那裡不僅擺放重要的烘豆工具,在他心目中更重要的反而是那台價值不斐的抽油煙機,只因烘豆過程中會產生有機物的揮發,擔心丙烯醯胺致癌物危及街坊鄰居的健康,秉持「心中有別人」更甚於商業利益之初心令人感佩!生豆艙維持恆溫(16~18℃)恆濕(48%)24小時全年無休,如同生活中秉持終身學習的精神全年無休。我們總共品嚐了六種咖啡,我最愛冰滴和Cappuccino,而Espresso的happy ending喝法更是留下深刻記憶,劉老闆透過不斷地終身學習擁有11張證照(其中不乏SCAA美國精品咖啡認證…)以提升專業成長,不僅迎合終身學習的理念,反思與輕鬆悠閒地品嚐咖啡,亦是生活當中另一種修身養性的境界。
影響終身學習發展最大的國際組織UNESCO ,每12年召開一次重要的國際會議,通常會依據當時的社會背景,制定出相關推展內容,達共識後進而行動,1997年在德國漢堡召開之第五次CONFINTEA,提倡成人學習「一天一小時、一年一星期」理念,倡導舉辦成人學習週,又叫終身學習節,結合終身學習與節慶兩項概念,令人感受到終身學習是一件值得喝采與慶賀的事,貼近生活並且能持續快樂學習,實現學習社會的理想。下一次即將於2022年在摩洛哥舉行第七屆成人教育國際會議,相信會因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衝擊有不同的因應做法,例如:數位學習。我們都該秉持終身學習的四大支柱:learning to know、learning to do、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learning to be,甚至是第五支柱learning to
change。Learning more,earning more.每一次來Coffee Reflections OLD總能得到不同的學習與收穫,一次又一次的拼湊,有一天我終將了解OLD的原貌,期許自己的終身學習能如同今日品嚐的咖啡,是淬煉,也是萃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