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寫留言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課程時間:2020.10.18(日)
課程地點:中科104教室
學系:終發碩專班一年級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陳歆儒
學號:109436510
印象最為深刻的是下午的課程內容中提到「回流教育」。
我的工作領域中,除了職前訓練,亦鼓勵民眾在職進修強化回流教育,也是很重要的一環,在「邊就業、邊就學」的推廣下,回流教育已經是現在評估自身職涯發展,安排學習進度的一個很重要的議題。
我認為教育不可能一次完成,所以在我們從事一段工作經驗後,應重新接受教育,保有教育→工作→休閒的一種循環模式,如此提升自我職能,更能在職場上,保有競爭優勢。
學習社會的來臨,也使終身學習的發展受到重視,包含各種學習方式、學習對象、學習時間等都更加多元化。今年因應疫情狀況,更多方發展出線上學習等相關學習方式。
在回流教育制度的實施中,在職者如何利用工作期間進修?學歷認證對工作成就的影響,衍伸出入學方式、教學方法,及學制方面等,都是可能影響回流教育推行的因素。
所以我深感回流教育制度的建立,除了應多元管道外,更須針對在職工作的人,因職業上的需要,有必要再做進修的觀念建立,藉由回流教育,可以解決個人工作問題、充實知識,完成自我實現的一種心態,才能成就自己。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課程時間:2020.10.18(日) 課程地點:中科104教室 學系:終發碩
印象最為深刻的是下午的課程內容中提到「回流教育」。
我的工作領域中,除了職前訓練,亦鼓勵民眾在職進修強化回流教育,也是很重要的一環,在「邊就業、邊就學」的推廣下,回流教育已經是現在評估自身職涯發展,安排學習進度的一個很重要的議題。
我認為教育不可能一次完成,所以在我們從事一段工作經驗後,應重新接受教育,保有教育→工作→休閒的一種循環模式,如此提升自我職能,更能在職場上,保有競爭優勢。
學習社會的來臨,也使終身學習的發展受到重視,包含各種學習方式、學習對象、學習時間等都更加多元化。今年因應疫情狀況,更多方發展出線上學習等相關學習方式。
在回流教育制度的實施中,在職者如何利用工作期間進修?學歷認證對工作成就的影響,衍伸出入學方式、教學方法,及學制方面等,都是可能影響回流教育推行的因素。
所以我深感回流教育制度的建立,除了應多元管道外,更須針對在職工作的人,因職業上的需要,有必要再做進修的觀念建立,藉由回流教育,可以解決個人工作問題、充實知識,完成自我實現的一種心態,才能成就自己。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課程時間:2020.10.18(日)
課程地點:中科104教室
學系:終發碩專班一年級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王緹蓁
學號:109436514
印象最為深刻的是下午移動到戶外學習的課程內容,談論到第四單元經濟合作發展組織與終身學習的發展2020。
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在1970年及1990年代分別發表了《回流教育:終身學習的策略》以及《全民終身學習》報告書。回流教育強調教育機會的均等,以及教育的進行應與個人的生命相久遠,因此,回流教育必須成為一種長期的計畫策略,而有助於終身學習的推動,並培養個人成為一位成功的終身學習者。1990年代中後期及二十世紀初知識經濟、知識管理及學習經濟的理念陸續受到倡導與推動,在1996年《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報告中提到,在知識經濟時代中,知識具有前所未有的高度價值,而知識管理則是促進組織競爭力與永續發展的核心要素,而知識經濟的興起提出了有關教育與訓練的效率及公平性問題,而這也必然是一種學習經濟(learning economy)。
我們這組分享的就是學習經濟。彼得聖吉(Peter Senge)認為學習型組織的建立與發展需具備五項新技術,這五項新技術稱之為學習型組織的五項修練,這五項修練內容包括:
第一項修煉:自我超越(Personal Mastery)是學習釐清並加深個人的真正願望,集中精力,培養耐心,並客觀的觀察現實。它是學習型組織的精神基礎。
第二項修煉:改善心智模式(Improving Mental Model)是根深柢固於心中,影響我們如何了解這個世界,以及如何採取行動的許多假設、成見,或甚至圖像、印象。
第三項修煉:建立共同願景(Building Shared Vision)一種共同的願望、理想、遠景或目標的能力,有了衷心可望實現的目標,大家會努力學習、追求卓越。
第四項修煉:團隊學習(Team Learning)團隊的集體智慧高於個人智慧,團隊擁有整體搭配的行動能力。除非團隊能夠學習,不然,組織也無法學習。
第五項修煉:系統思考(System Thinking)系統思考強化其他每一項修練,幫助組織認清整個變化型態,並瞭解如何有效的掌握變化,開創新局。系統思考以一種新的方式使人們重新認識自己與其所處的世界,是一種心靈的轉變,從將自己看做與世界分開,轉變為與世界連結。
透過小組分別收集資料與分享,感覺學習效果加乘,期待與大家持續邁向共學、共享、共好、共樂、共憶的學習型人生。
成人教育學研究課後心得
課程時間:2020.10.20
課程地點:A302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
學 系:諮商心理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發展碩班
姓 名:黃佳慧
學 號:109409504
課程心得:學習型城市/李家芸、李侑紜
這次的報告內容方向從名詞解釋、學習型城市介紹、台灣學習型城市介紹、實務、延伸閱讀、實作,報告的版面簡潔顏色可愛,很符合報告者年輕、活潑的氣息。對於名詞的解釋學習型城市(Learning cities)意思為城市裡的人主動學習,而教育城市(Education cities)為學習型城市的起源。學習型城市的發展從1990年代開始以歐盟為主,從OECD、OECD Gothenburg、ELLI、WILL、IAEC,2003年之後以UNSECO為主,其中Pascal Observatory協助UNSECO做學習型城市的研究,而探究亞洲發展社區呈現受儒家思想影響「集體」 意識較強烈,而得獎城市比率低。
長青學苑與樂齡學校有什麼不同呢?長青學苑以社會局為主屬於內政部,由社會觀點角度出發,沒有明確規類課程類別;樂齡學校屬於教育部,由教育觀點出發,有明確規定課程類別。台灣學習型城市由2010年第八次全國教育會議提出,台灣學習型城市的內涵提出1.提出學習型城市的願景和承諾2.建立學習型城市的合作協力機制3.發展學習型城市資源的培力4.研析城市現況問題與增進就業力的解決途徑5.強調社會融合 加強特殊族群學習,而目標有六項:1.協助縣市學習型城市的推動,落實台灣學習型城市的願景理念2.建構推動縣市的輔導訪視機制,精進學習型城市的操作實務3.培育推動學習型城市的專業人才,提升學習型城市的推動成效4.充實台灣學習型城市的網站內容,促進學習型資訊交流5.推廣學習型城市的辦理成果,行銷台灣學習型城市的亮點特色。台灣的學習型城市模式有六種:1.多元發展模式(用多元面相取代單一,智慧城市、綠色城市歸納為多元發展)2.產業新模式(因應各地方產業模式,學習型城市推動強調與一所大學合作,就單一推動計畫來看是有成效,但由學習型城市的觀點去看是比較薄弱的,因為錢是分散給各個計畫去做,而不是統籌規劃。)3.社區發展模式(學習型農村,春春好生活)4.文創發展模式(基隆市為文創價值產業應用,基隆和南投為指標地區。)5.生活美學模式(以台中為例:好學 好美、靜宜大學的科學之美)6.根經濟模式(創造在地經濟目前南投縣為最有可能延續的例子)。
在實作活動裡頭除了讓我們學習實務的操作及發想,也讓我們透過不同的角度省思縣市政府的做法是否符合供需;參與過此課程的同學對學習型城市會有概念、想法或是如何運用資源,但對於沒有接觸過的普羅大眾卻是很陌生的,在這之中的斷層也許是我們可以努力的方向。
成人教育學研究
課程時間:2020.10.20
課程地點:A302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
學系:109終發所碩一
姓名:林彥妮
學號:109409506
課程心得:
今天是同學的小組報告:學習型城市,從名詞介紹、源起、到台灣的學習型城市介紹,老師分享到最近參加台中長青學院論壇,長青學院VS樂齡學習中心的差別:長青學苑屬於內政部社會局,從社會福利觀點推動,樂齡學習中心屬於教育部從教育觀點出發,規劃需要哪幾類的課程內容,兩者都在推動教育學習,出發點不同,但教育學習的推動是多面向的,不同的單位推動,有不同的觀點。
接下來探討到台灣在2010年第八次教育會議,終身學習與在地大學合作歸類6種模式:
* 多元發展模式:強調學習型城市的發展係以多元化取代單一化,發展取向並不偏重於經濟面或文化面等單一面向,而是朝多元面向發展,進而實現多元願景。以台北為例,蘊含豐富的文化:綠色城市、人文品味、田園生態、水岸休閒、健康樂活等多元面向作為發展願景,進而創造學習型城市的多元價值。
* 產業創新模式:透過終身學習以強化產業創新能量,並且能因應產業發展所面臨的困境與挑戰,俾以促進產業全面升級。宜蘭礁溪,與佛光大學合作,將觀光產業升級的學習型城市計畫。
* 社會發展模式:凝聚社區學習與社區參與力,進而促進社區發展。著重學習型城市的建構能實質促進社區發展,高雄市推動的「終身學習、幸福高雄」、臺東縣推動的「臺東幸福城,東河學習趣」。
* 文創發展模式:終身學習與文化創意向來關係密切。透過學習型城市的發展,提升並運用文化創意內涵,塑造產業品牌形象。基隆市推動的「文創加值,產業應用」計畫。
* 生活美學模式:以美感為學習型城市的發展核心,營造美學新城市,讓民眾有較佳的美感體驗與美感生活。臺中好學好美的願景發展;彰化縣推動的「美力學習,藝轉彰化」。
* 根經濟模式:激發學習型城市的在地經濟發展能量,讓終身學習成為一種有價值的行為模式,進而創造經濟產值。根經濟強調運用在地元素與在地特色,有效創造在地的 經濟發展機會,促使整個城市充滿根的質感與活力。新竹縣的「在地心學習,產 學新風貌」、南投縣的「打造綠活城鎮,從投開始」、嘉義縣的「田園教事抵嘉,親山近水生態樂活享學之旅」。
課程的最後實作討論非常的精采,以縣市實例讓我們清楚明白各縣市的運作,以一般民眾的心理發想,看到行動目標跟亮點特色,想了一個以民眾為主的活動,看得出報告組非常的用心,發表示吸收的利器,感謝報告組帶給我們的精采知識。
*社會包容social inclusion: 社會的制度體系對具有不同社會特徵的社會成員及其 所表現的各種社會行為不加排斥的寬容對待狀態。
歐美成人教育機構組織與資源
課程:成人教育學研究心得-歐美成人教育機構組織與資源
課程時間:2020.10.13
課程地點:A302 研討室
授課老師:吳明烈教授
學系:109 終發碩一
學生:蕭仰福
學號:109409507
今天的課程主要是在說歐美成人教育機構組織與資源。
老師提出了一個觀念,教育是一種服務學習的產業概念,成人學習既然看一輸出,那當然也可以輸入。在我們自己的生活中,教育的常見三個型態:正規、非正規,非正式。其中,非正式的教育其實每天都在發生。以NIACE的傾聽終身學習之生為例子,推動成人教育的主要方向是以生活技能、職場學習、家庭與社區為主軸。
老師在課堂上提出了有關學校的英文畢業門檻,以及是否能在學校販售酒精的問題來開放讓我們討論。而老師自己也提到自己在外國唸書的時候,外國學校的校園文化。酒能養性,仙家飲之。酒能亂性,佛家戒之。有酒學仙,無酒學佛。好壞的觀點不同,都是看人來如何應用的。
後來老師因為有活動需要參與,所以後半節的課就由我們自主學習。我們被拆分為四組,分別對國際終身學習發展的重要成人教育專業組織做一連串的討論分享。分別是有英國的Learning and work,EAEA,DIE以及AAACE,針對這四個成人教育專業組織的最新動向做報告。
1. 英國的Learning and work發表的政策有:學習型城市,勞動力市場調查,以及英文、數學、ESOL會議。
2. EAEA:過去與現在的區別,要改變傳統觀念。
3. DIE:歐洲氣候和能源政策時間表,最近探討的是有關氣候與能源的議題。
4. AAACE:擴展成人成長與機會,深化成人教育理論研究。
成人教育研究學
課程時間:109.10.13
課程地點:A302室
課程名稱: 成人教育學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教授
學系:109終發所碩一
學 系:諮商心理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發展碩班
學生姓名:陳璽雅
學號:109409518
第五單元:國外成人教育機構組織與資源
心得
終身學習是學習社會的發展關鍵。邁入二十一世紀之後,終身學習的發展愈發受 到各國際組織及歐美成人教育專業組織的重視及推廣。
影響全球終身學習發展的重要國際組織,主要涵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經濟合作發展織以及歐盟 (European Union, EU),這些國際組織近年來已較為國人所熟悉。
而終身學習之所以多年來在國際社會受到廣泛的討論與高度重視,歐美重要成人教育專業組織 亦功不可沒。
EAEA的終身學習推展-EAEA為深深影響歐洲終身學習發展的重要非政府組織。EAEA代表歐洲的成人非正規教育之聲EAEA的主要角色在於影響終身學習 政策、供給終身學習資源、提供終身學習訊息、建立終身學習網絡、連結終身學習 社群,對於歐洲終身學習政策的發展具有重要影響力。
EAEA當前主要致力於以下各項政策影響領域: 一、活躍老化二、危機時代中的成人教育三、成人教育政策國家報告書四、促進發展五、伊拉斯謨斯增值(Erasmus+)六、歐洲成人學習進程七、國際成人能力評量)八、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夥伴協議 (The Transatlantic Trade and Investment九、非正規與非正式學習成就認可。
NIACE的終身學習推動方向,以生活技能(life skills)、職場學習 (working place learning)、家庭與社區學 習(learning in families and communities) 為主軸(Learning and Work Institute)。EAEA、NIACE及AAACE亦強調終身學習品質與卓越,應持續受到關注 並強化發展。
AAACE的終身學習推展美國成人及繼續教育學會成立於1982 年,是一個致力於推展終身學習的非營利組織,強調終身學習是人類自我實現及積 極社會變遷的重要途徑。
秉持「以發心促進發展、以有限創造無限」之精神,透過更大的發心發願以積極促進終身 學習的發展,並且充分善用有限之社會資源以創造終身學習的無限價值。
終身學習的推展,乃是一種只有起點而沒有終點的社會發展歷程。終身學習具有促進個人發展、社會進步、經濟發達及文化繁榮等多元價值,投資於終身學習,亦為對個人、組織、社會與國家之最佳投資。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課程時間:2020.10.18(日)
課程地點:中科104教室
學系:終發碩專班一年級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張瀚丰
學號:109436508
終身學習其實在全球國際組織中都關係密切,今天課堂在老師教導下,我也才知道原來終身學習早就已受到世界各國際組織的重視及推動,第一個倡導終身學習的組織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1965年的時候招開的成人教育促進會就已有談到統整終身教育的發展,更在1972年的<學會發展:教育的今日與明日世界>的報告書中強調終身學習及學習社會,在二十一世紀時<學習:內在的寶藏>更定義出教育的四大支柱,包含學會與人相處、學會追求知識、學會做事、學會發展,之後再增加第5支柱學會改變,看到這5大支柱我很有感覺,當初在學校求學時課堂上學習的是追求知識,在學校社團內學會的是與人相處,到工作上時學會將知識各項技能轉成學會做事,現在為了個人職涯發展就讀終發與人資碩專班是要再成長學會發展,以及如何面對未來改變(學會改變),就如同回流教育所說的教育-工作-休閒,是個正向的輪替發生。
而終身學習是個終身(lifelong)與全面(lifewide)兩項要素,終身表示在現在知識變化快速的時代,更需要持續的學習才能獲取新知識與新技能,全面性學習則包含了正規學習、非正規學習、非正式學習,人終其一生都在學習,從個人的終身學習,拓展到學習型組織(共好、共學),到學習型城市,再到終身學習的政策推行,是國家的競爭力與發展力的一項重要指標,非常值得關注並投入資源,我很榮幸現在也能搭上這台終發與人資碩專班的學習列車,與老師們及學長姐、同學們一同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