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寫留言
成人教育學研究
課程:成人教育學的發展源起與理論
課程時間:2020.09.29
課程地點:A302研討室
學系:109終發碩一班
授課老師:吳明烈教授
學生:王素貞
學號:109409514
課程心得
學習型城市其社區發展推動,國內推動經費來源有三: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民間企業,民間企業資源遠比中央、地方來的充裕。政策要成功規劃、理念與企業組織願景契合,資源整合則更佳。整體規劃得體團隊群策群力的執行。資金靈活應用每一分錢運用得體,即是最加拍檔。社區參與發展動機、方向是需要且必要的,成人學習的意念是自燃者達標的方向,能使景觀更美,產業結合社會需求,文化層面更融和,始能展現學習型城市的風格。
新住民學習,其背景文化、文字的學習,政府推動新住民識字管道,因其背景不是每個人際遇都一樣,政府有政策實施,亦要新住民有強烈的學習動機,終身學習乃必要的,這對新住民來說意義深遠。「逆增上緣」逆境中增加向上的緣分,失敗時學習鮭魚逆游而上,沒有岩石的阻礙、哪能激起美麗的浪花,來提示我們,遇到難題轉個心態。蘇格拉底被老婆潑了一盆水、靈機應變的說:打雷之後必會下雨,轉個思維即天下太平。
K型社會從理論到實物所產生的影響力,就疫情而言向上受益的有醫療用品體溫計、口罩、腳踏車及網購,向下損益有觀光產業飯店、旅遊、大眾運輸。M型社會終身學習多為上層企業、主管,也應多瞭解底層需求,多鼓勵其終身學習增加社會底層實力。
人老三動:運動、腦動、互動,有老伴才有老本不能躲在山洞一動也不動。老師提起陳綢阿嬤說過1.心理比地理重要2.會做是福氣,不做是費氣(麻煩)3.人與人要互相支持,喻心態值得當我們典範。康熙三杯酒:孝心、感激心、激勵心。貓頭鷹頭能轉動360度觀八方面面俱到,生活能結合軟硬實力,運用巧實力而變成巧克力。
成人教育學的發展緣起與理論
課程時間:2020.09.29
課程地點:A302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
學 系:諮商心理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發展碩班
姓 名:張孟勲
學 號:109409517
課程心得:
台灣的學習型城市建構由原先的鼓勵型逐步轉成競爭型,期待藉由中央、地方政府,結合民間資源,甚至邀請企業一起進行,結合地方的地理特色及人文風情,發展各地最適合自身的產業,進而解決城市的問題,地方創生。為要因應地方的地理特色、人文風情,絶不是找大型企業或連鎖企業來設點即可讓地方帶來熱鬧及繁華,或一股腦的跟風牆壁彩繪或空中步道,大量化、同質化的內容只會讓人們疲乏沒有興趣,也無法永續經營。無可否認的,各地水生土養的人們才是地方最能展現的特色。
東南亞新住民的成人學習,但似乎許多新住民因應夫家環境,以致即使政府或社區設有成人教育相關課程,仍較少進行社會參與。老師提出動機很重要,由需求下手更容易讓新住民自主學習。學習,是不能外於生活的。的確,即使政府或社區提供了非常多的資源,但本人沒有意願嘗試,即使強迫學習成效亦差。
這讓我想到,在工作歷程中,有許多新住民在原母國學歷並不高,但來台後並不因為人妻為人母為人媳等家庭照顧因素,或刻板印象、歧視與偏見等社會因素,抑制其學習的興趣,仍不斷的擴展其學習領域,進而開創其不同的人生;反觀許多國人配偶,生活的安逸讓其固守僅有的模式,生活沒有運動、腦動和互動,以致雙方差異自顯。我想,差別就在,對自已意義及價值的認知吧。
真正的人才不只會賺錢,還會創造意義。自我導向的學習就是為自己創造價值。我們生活在我和我們的世界,不僅要像貓頭鷹一樣全方位的學習,結合學習到的軟硬實力,結合成巧實力,創造人生中的巧克力。
成人教育學的發展緣起與理論
課程時間:2020.09.29
課程地點:A302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
學系:109終發所碩一
姓名:蔡明麗
學號:109409513
課程心得:
成人教育從協助適應社會變遷到鼓勵民眾參與,進而增進效率最後的終極目標是要促進個人成長,不管是職場的再教育或者是社區普設的學習機構,只要你肯跨進一小步,必讓你獲得滿滿的知識、常識,亦或者是滿身的十八般才藝,這正如教授所提的腦動、互動、運動。知識是力量、知識更可以改變每個人的命運。
教授言:每個人要活的兩個世界;
我的世界,這是理想和目標,理想與現實需要相互結合,才能實現目標。(人不能只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否則失智、自閉就與你愛相隨。)
我們的世界,離不開人群。(群體動物的我們很難離開群體而獨自生活)
課堂中不管是歷史或者是民間俚語,教授總是滔滔不絕有條不紊地徐徐道來。每堂課總是讓同學們專注而愉悅的聆聽著。
印象最深刻是康熙的三杯酒;令人動容,
第一杯酒,敬生命中的貴人,學生覺得心存孝道、懂得感恩,是做人的根本。
第二杯酒,敬同舟共濟的同仁及天下百姓,權傾天下的皇帝,身段竟如此柔軟、謙卑,康熙是個愛才、愛民、敬天下的好皇帝,值得學習他的胸襟。
第三杯酒,敬讓自己更強大的敵人。康熙懷有悲憫天下的慈悲心,心中無敵,所以無敵於天下,不愧是千古ㄧ帝。
感謝生命中遇到的每個貴人,我們一生之中,會遇到很多人和接受生命中與我們有一切緣分的人!
盼望學生能將不想學變成喜歡學,喜歡學還要樂在其中的快樂學。最後謹記老師說的一句話,結合學習到的硬實力(專業能力)、軟實力(社團參與),再創造巧實力,進而創造人生的巧克力。
成人教育學研究課後心得
課程時間:2020.09.29
課程地點:A302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
學 系:諮商心理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發展碩班
姓 名:黃佳慧
學 號:109409504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的發展源起、背景與範疇
課程心得:
課程開始前我們分享這周的生活經驗,其中對於同學在職場遇到的問題「新住民的文盲掃除」特別覺得有意思,大家提出各式各樣的建議,個人觀點、職場經驗分享等,我的想法是除了從政府行政面給予支持也需要新住民與小孩共學以及保持著生活即教室的態度,最後老師的建議是從需求面出發並且使新住民得到收穫才能保有熱誠,資源靈活運用才能發揮價值,使推動的政策、理念,才能發揮綜效而不是好笑!的確,任何事情都需要動機,每個人都應該學習運用資源,而不是請別人幫忙爭取資源,使自身成為自燃者的概念是很重要的。任何一個場域都需要培養人才,而人才要自立自強才能延續,願意為自己關心的事情付出行動、發揮影響力等,運用在家庭、社區、學校或是國家裡面亦是如此。接著我們討論到了社區大學與學習型城市,大致來說社區大學與學習型城市概念相通但不相同,例如水沙連學,藉著資源整合使地方文化以及在地文化知識連結起來成為水沙連學,就是學地方的意思;地方創生Placemaking
地方創生在於建構與培育人與所在環境的相互關係。通過廣泛且專註地經營地方品質,打造地方城市的共用價值、社區能力、跨領域合作。而我們要如何賦予文化意義呢?文化的傳承就是答案,學習是不離人間生活,賦予文化新時代的意義,文化才能活起來,進而使地方環境永續並且活絡在地產業;「文化是一個組織的靈魂」由自我導向學習理論(做好自己的學習管理、達成學習目標),從認識到認定以至文化價值的持續深化,當我們進入到社會場域才能了解自己專業能才發揮的價值。
課程中有兩則小故事讓人省思,第一則是蘇格拉底被老婆潑了一桶水,發揮機智說:「我就知道打雷之後會下雨。」第二則是康熙的三杯酒,第一個杯酒代表孝順、行孝,第二杯酒代表對於同事夥伴以及被服務的人的感謝,而第三杯酒敬以他為敵的人,並感謝他們的激勵。透過小故事讓我省思人生的確不是得到就是學到,一個人在學習成長的過程中鍛鍊自己逆增上緣、創造更好的格局,沒有原石的阻擾怎麼會有浪花呢。成人教育就是培養開闊的胸經,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每個人活在我的世界以及我們的世界,除了自己的目標即理想,也需要顧及他人的想法、需求或是共同價值觀、規範等,所以生活有三動,運動、腦動、互動,活動、活動要活就要動,我們不像貓頭鷹可以旋轉自己的頭,但透過生活上的反思、教育等等方式都能使自己軟實力加上硬實力,結合變成巧實力,使之創造人生的巧克力!讓自己成為K型社會裡面受惠的對象。
成人教育研究
時間:109.9.29
教室:302研究室
老師:吳明烈老師
學生:林珮瑜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成人教育學的發展源起與理論
社區學習的經費補助方式,從鼓勵型轉成競爭型-擇優而做。政府給予的經費,如果缺少積極性的動機,資金如何使用,沒有整體性的運用,錢無法發揮好的成效。學習城市三方的經費來自於:中央政㾈,地方政府,民間資源(企業捐資-帶入活水,與企業理念結合),如何讓每一分錢發揮效益,有時候企業給予的資源會更多。如果有需要,願意自己出來爭取,要當自燃者的角色,才能持續不斷的前進。找到對的團隊,對的人,做對的事,才能經費發揮最大的成效。
新住民討論:
學語言,包括了背後的文化。語言能力和生活能力,沒有問題,但識字能力有問題。從需求面出發,參予有收獲和成長。而終身學習在地方創生扮演的角色,賦與新的意義與生命。
社區學習的典範,籃城書坊-埔里,學習據點,是很好的示範。在文化傳承的過程中,背後有許多的歷史,讓學習不離人間生活。
自我導向的學習:
文化是組織的靈魂,在一個人進入組織時開始談,不斷深化。談企業的願景,目標,從認識到認同的過程。人才在這個過程中,不僅能賺錢,還能創造意義。就算做同一件事,但每個人的理念不同,創造出來的層面就不同了。而知識與智慧是不同,讓知識深入自己的內心,內化成自己的東西,才能深化成為生活智慧。
國際學習,國際文化的交流,國際友人的意義,是鼓勵學生接觸,認識不同國家的人,不同的視野。人生,不是得到就是學到,跌倒就爬起來,人生的不順,是為了創造更大的格局,看到困難背後的希望,擴展自己的視野,才能有更多的看見。
逆增上緣:用負面的方式來面對,但人生可以有更多的成長。沒有岩石的阻擾,哪來美麗的浪花。康熙的三杯酒:一杯敬孝莊皇后(懂得感謝長輩),二杯敬文武百官(同事,及服務對象),三杯敬敵人(對自己不好的人,成就善的循環),對上、對外、對內,學習看到不同的角度,修錬自己,才能有更多成就。
讓喜歡學習的, 樂在其中,縮小社會階層的差距,了解潛在學習者的需求,完成需求評估。老年:運動,腦動,互動。要有生活支持體係,人離不開群體,同時活在「我」及「我們」的世界。人的心理,比地理重要,不斷強化心理的質量,讓生活更有品質。
成人教育學的發展起源與理論
課程:成人教育學研究心得-成人教育學的發展起源與理論
課程時間:2020.09.29
課程地點:A302 研討室
授課老師:吳明烈教授
學系:109 終發碩一班
學生:蕭仰福
學號:109409507
今天老師在上課是講述了一些新的理論及詞句。
今天在課堂開始的時候有學生提出了新住民文盲的問題,從而開始討論如何促進成人學習。印象比較讓我深刻的是,當討論到是否新住民的教育水平或程度不夠高,從而對學習的熱忱也不高。老師接著補充說明,在某些地區,有些新住民在自己的國家受到的教育相比起我們還更加高。只是迫於現況,每個人做出的選擇也不同。他們在人際溝通方面都沒問題,問題只是在於他們認為沒必要再拓展學習圈。不識字,沒文化,這是我們的想法,並不代表他們的教育水平比我們差。想要促進成人學習,就要先從他們身邊的周遭開始下手,那才會開始對學習漸漸的燃起興趣。
現今是個資訊爆炸的時代,各種資訊都可以透過網路或其他的方式獲得,學習的管道也變得越來越多。每個人都必須要保持著持續學習的精神,才不會被時代的腳步給落下。因為學習是不離人間生活的,每一項心得學習都會賦予新時代的意義。自我導向學習就是在為自己創造意義與價值,將不喜歡學變成喜歡學,喜歡學就會快樂學。用老師說的一句話是,結合學習到的軟硬實力,才會有巧實力,運用巧實力與生活上,才能夠變成人生中的巧克力。
成人教育學的發展源起與理論
課程:成人教育學研究心得-成人教育學的發展源起與理論
課程時間:2020.09.29
課程地點:A302 研討室
授課老師:吳明烈教授
學系:109 終發碩一班
學生:李昭婷
學號:109409505
學習城市推動的經費來源有三: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以及民間資源,當其核心價值與企業形象相雷同時,反而由民間贊助的資源是遠大於前兩者的,因此要找到對的團隊,找對的人,做對的事。如何推動學習與在地結合,凝聚在地的力量,可以說是地方學,也可以說是學地方,老師舉例埔里12年一次的建醮活動,不僅只是跟著吃素祈福,而是要去了解其歷史文化背後的涵義,身為文化傳承者應賦予新時代的意義與生命,才能活躍地永續傳承下去。一個組織的學習靈魂是文化,每一個組織都有其文化,例如暨大核心價值的文化為:關懷、開闊、創新、進步,我們身為暨大的一份子,更應該要了解並實踐,缺乏文化的組織,就等同「無魂有體親像稻草人」,著實要引以為鑑!
老師分享在德國留學期間,結識來自不同國家的好友,包括他的兩位指導教授,迄今
仍保持密切聯繫,跨國文化的交流,讓生命與學習更豐富,人生不是得到就是學到,「逆增上緣」,在逆境中不屈不撓,向上挺進,從失敗的經驗中學習如何重新站起來,要有智慧和胸襟,看到困難背後的希望,若沒有岩石的阻擾,哪能激起美麗的浪花!逆境教會我應該要正向思考,勇敢面對並解決。老師再以康熙六十大壽敬三杯酒的故事,第一杯敬皇太后輔佐登皇位、第二杯敬文武百官及天下子民、第三杯則是敬敵人,對手的壓力促使磨練自己變得更強大,「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友」,勉勵我們應該要以宏觀的視野、開闊的胸襟來看待世間的人事物。
西方以貓頭鷹作為哲學代表,學習要像貓頭鷹的頭能360度轉動,全方位且面面俱到,在知識學習中獲得專業硬實力,在社團中學習人際互動軟實力,兩者結合就變成巧實力,可以創造出人生中更甜美的果實。樂齡學習有三動:運動、腦動、互動,人要活就要動,要活在我的世界,以及我們的世界。今天的課程學習,我印象最深刻的還是延續上週老師所提及的陳綢阿嬤,那三句充滿了長者智慧的名言:1.人的心理比地理還重要2.會做是福氣,不會做就費氣(麻煩)3.人與人要互相支持(人互相抵住才站得穩),因此人的心最重要,心地善良無私奉獻的阿嬤,是我們學習的最佳典範!
成人教育學研究課堂心得-成人教育學的發展源起與理論
「逆增上緣」之概念,如同鮭魚逆游而上,克服艱難與障礙,於逆境中找尋著生存契機。每個人每天的時間都是相同的,卻皆有著獨一無二的人生小說,而自己就是作者。「順境」總能增添生命中的光彩;「逆境」則能激發出潛能與智慧,皆是不可或缺的刻刀,鉅細靡遺刻劃出生命中的每一個精彩細節。經歷如促使成長的陽光、空氣、水,閱歷則如促使成熟的微量元素,皆為一種學習與成長。福禍相依,放下執念,福禍淡然。
然而,康熙帝的第三杯酒,敬鰲拜、吳三桂、鄭經、葛爾丹。每個人面對同一件事,皆可能因不同角度而擁有不同見解,境界不同,見解自然亦會不同。我想,文化的本質是包容,人性總會有遇強則強、遇弱則弱的時候,對勁敵的定位是貴人或小人,一念之間。勁敵亦可能為激發潛能與智慧的催化劑,如可遇不可求的貴人般珍貴。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是在人際交往方面,容易忽略的細節。人的雙眼,彷彿是放大鏡與顯微鏡,總無意間將放大鏡對著他人的缺點,而用顯微鏡微觀他人的優點,對待自己則反其道而行。待人處事,應勿過度檢視他人的缺失,古云:「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相對的,當「反求諸己」時,亦勿過度苛刻自己,凡事應力求中庸,過猶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