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寫留言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課程時間:2021.04.07
課程地點:魔法咖啡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
學 系:諮商心理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發展碩班
姓 名:黃佳慧
學 號:109409504
課程主題:終身學習能力的架構內涵與發展
課程心得:
Fox & Radloff的終身學習需具備的能力特質有八項,從設定可以實現的學習目標、使用資源、適宜的學習策略、有效地選擇資訊、適當地使用電腦與資訊科技、規劃學習的效果到最後排除學習障礙,以上特質學習者雖然難以全部擁有,但掌握其特質,為了學習而學習一定也能朝全面邁進。終身學習的關鍵能力即是終身學習素養,從多面向組合而成,涵括了知識、態度與技能層面;經由各個國際組織,舉凡如UNSECO、OECD與歐盟提供的指標,並由老師的統整使架構更為清楚。最後以三項為此課程總結,第一為知識技能與態度、第二為終身學習關鍵能力,最後為學習如何去學習。正所謂人生三寶包含了心理、智能及生理,三者之間環環相扣成就了圓滿美好的人生。
魔法咖啡的老闆是學校畢業的學長,學長特地與我們分享創業的心路歷程以及終身學習的實踐。學長與太太退休後便開始經營魔法咖啡,魔法咖啡的一磚一瓦是由學長與朋友一同討論並至西巴牙考察拼貼馬賽克磁磚、建築等方式完成。學長說這間咖啡店是年輕的夢想,現在真的是美夢成真了!在經營咖啡店的十幾年了,遇到了各式各樣的客人,其中有兩個故事讓我印象深刻,第一個是學長的孫子為了要學長陪他玩,便跟客人說「爺爺煮的咖啡很難喝」。第二個是找不到魔法咖啡的客人,到派出所尋找協助。第一個故事提醒我不管長到幾歲也不要忘記單純的美好,以及工作與生活是需要平衡的,保持身體健康才能快樂學習、快樂生活。第二個故事使我連結到老師的筆電送修時處理的方式,學會做事、學會共處在生活上才能有更多的發展。從課本的理論到實務經驗的分享,終身學習的確是在存在生活中的每一天,處處留心皆學問呀!
組織學習與研究
課程時間:2021.03.13(六)
課程地點:中科104教室
學系:終發與人資碩專班一年級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李宛蓁
學號:109436516
心得分享:組織學習的理論發展與內涵
在組織內,不同樣的人組成,促成不同樣的組織文化。組織,係指具有繼續學習的文化,而學習文化則成為組織文化的一項重要內涵。塑形組織學習文化有:物質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化取向。組織的學習,須從工作學習化,學習工作化開始,將學習的文化建立在組織內的成員心中,藉由每個成員學習的歷程及成果,將組織帶向更好的方向。
組織具備六種組織文化的特性: 煮蛙、螃蟹、猴子、老鷹、土虱、雁行文化。公司內若有像「煮蛙」一樣的員工不但因失去競爭力,且「螃蟹」的行為是組織裡最要不得的行為,企業存在有「煮蛙」和「螃蟹」的,對公司都是比要不利,「雁行」文化強調團隊合作、輪流領導、激勵同伴和互相扶持等四項內涵,目標相同透過彼此的推動,能更快速且容易到達目的地。
組織學習在人際關係也是需要學習力,老師常說人脈跟網絡一樣重要,人脈需要人際關係的串聯,老師又說:有關係,好辦事。重要是,沒關係也要把它變成有關係。現在社會為人處事,廣結善緣,機會哪一天到來都很難預測。
組織學習需要或伴關係,組織學習的方向必須明確,在團體中組織需要伸手相助,而非背後襲擊
繼續學習文化(continuous learning culture)具有三項要素:
1. 社會支持:激勵與任何新技能、行為的獲得及使用有關的活動
2. 繼續創新:組織能不斷的努力以追求創新與進步
3. 競爭力:組織透過成員高成就的表現在其領域中建立最佳形象
老師嘉言錄:終身學習是一連串的探索與驚奇之旅,看見趨勢.要掌握趨勢。把改變當成助力,將改變當成一種習慣。
期望在一年半的上課,如老師說:輕鬆學,快樂學習,輕鬆畢業。
2021/04/06 組織學習研究心得
課程時間:2021.04.06(二)
課程地點:A302
學系:終發碩一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吳翊銘
學號:109409515
內容:
今天的同學很努力地將她的經驗以及蒐集的資訊向同學們分享,報告同學目前有在企業上班,並且針對該公司的願景以及前瞻性瞭如指掌,故她在向大家報告時那生動的用詞以及形容都讓人耳目一新,記憶深刻,這次的內容主要是講企業的共同願景部分,內容涵蓋 使命、目標、價值觀 這三大類別,然而共同願景也會因為內部創始人以及外部影響而導致其中可能有些改變或不同,這些都是值得拿出來討論的點。
共同願景最終目的就是 願景的實踐,唯有讓企業願景實踐,如此才能真正的體現公司的價值,以及他的重要所在。故同仁們應當對於公司的願景有清晰的了解,以及有要去追求實踐的熱忱以及目標所在。
然而當然沒有什麼事情是一帆風順的,故也很有機會會有困難與想法上的分歧,然而當遇到這樣的事情時,一定要大家充分的討論,並得出一個最合理且最完善的解答。
在這樣的一個願景創立時,大家一定要保持創造性張力,如此才能持續進行創新及與時俱進,讓公司可以持續向前不斷創新。
最後的時候報告同學很有心的給我們兩個案例,然後讓我們分組想想自己認為的願景為何,以及我們認為該公司的的共同願景應當是什麼,如此的腦力激盪後可以體會到,訂立公司願景真的是一件很困難,而且也很重要的事情,畢竟這攸關到公司的成敗以及該公司應該要向前的動力為何,這些都是要經歷深思熟慮過後以及不斷的討論後才能得出來的一個結論。
五項修練之共同願景(shared vision)的塑造與經營
組織學習研究課堂心得
課程時間:2021.04.06
課程地點:A302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課程主題:五項修練之共同願景(shared vision)的塑造與經營
授課教授:吳明烈
報告學生:鍾玳玲
學系:109終發所碩一
姓名:陳穎琳
學號:109409509
課程心得:
「共同願景」為組織共同努力的最高目標,組織以共同的願景將大家凝聚在一起,建立渴望實現的目標,大家會努力學習、追求卓越。共同願景的整合,涉及發掘共有「未來景象」的技術,它幫助組織培養成員主動而真誠的奉獻和投入,而非被動遵從。報告中透過與科技的結合,呼應黃富順 教授的工業4.0與社會5.0概念,而馬斯克、SHARP夏普的案例,使「共同願景」能由理論與實務接軌。
薩提爾的冰山理論,是將人的內、外在,分成水面上和水面下兩部份,以人性關懷的角度,探索行為背後的緣由,並從中找到轉化的方法,以協助當事人重新學習及成長。「自助天助、自助人助」上天會幫助那些自己幫助自己的人,若人願意自己幫助自己的話,其他的人一定也會來幫助自己。與人為善、樂於助人為舉手之勞,善心善念常與快樂同在,樂善好施、與人為善就是快樂之本。
馬雲:「激活組織要有Top-Down和Bottom-Up思維」,Top-Down適合具有階級制的組織、Bottom-Up則適合新創公司。欲共事則需先有共識,不同的思維模式,規劃方法在起始焦點、主要行動者在過程中的界定、評估準則與整體焦點上的差異。
五項修練之自我超越(personal mastery)與心智模式(mental models)
組織學習研究課堂心得
課程時間:2021.03.30
課程地點:A302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課程主題:五項修練之自我超越(personal mastery)與心智模式(mental models)
授課教授:吳明烈
報告學生:陳筠蓁
學系:109終發所碩一
姓名:陳穎琳
學號:109409509
課程心得:
「自我超越」的修練是學習不段釐清並加深個人的真正願望,集中精力,培養耐心,並客觀地觀察現實,不斷實現內心深處最想實現的願望,不斷創造和超越,是一種真正的「終身學習」。而個人學習與組織學習之間的關係,個人與組織之間的相互承諾,是組織特有的精神。「改善心智模式」是根深柢固於心中,通常不易察覺自己的心智模式以及它對行爲的影響,把鏡子轉向自己,是心智模式修練的起步,有效的表達自己的想法,並以開放的心靈容納別人的想法。透過同儕之報告,瞭解到自我超越修練一需建立個人「願景」、保持創造性張力、看清結構性衝突、誠實面對真相、運用淺意識,透過寓言故事將理論用另一個方式呈現,相當的特別。
組織學習電影賞析與探究-暴雨驕陽
組織學習研究課堂心得
課程時間:2021.03.23
課程地點:A302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課程主題:組織學習電影賞析與探究-暴雨驕陽
授課教授:吳明烈
學系:109終發所碩一
姓名:陳穎琳
學號:109409509
課程心得:
《暴雨驕陽》中,與組織學習所連接為:第五項修練,包含: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願景、團隊學習、系統思考。主角基丁主張學生應自主性思考,以開放思維,不斷釐清並加深個人的真正想法,例如:學生把教科書的簡介撕掉、詩歌公式化。蘇格拉底曾經說:「世界上最快樂的事,莫過於為理想而奮鬥」,學生開始用不同角度去思考問題,領悟生命的真諦、探討生命的意義。
劇中劇為《仲夏夜之夢》,是莎士比亞知名的劇本之一,尼爾飾演其男主角,描繪以雅典大公忒修斯和希波呂忒婚禮為中心的一系列故事。包括四名雅典戀人和六個業餘演員的冒險經歷,而森林裡的仙子們則在背後操作它們的命運,雖歷經波折,但最終則為Happy End,但跳脫出劇本,「只有當你愛某些東西比愛自己還要多時,你才可能真正的失去」,尼爾卻以悲劇收場。
Oh! Captain!My Captain!是惠特曼於林肯遇刺後所撰寫的詩,在《暴雨驕陽》劇中學生站上課桌椅對著將離去的馬丁喊出此口號,彷彿另一部電影《放牛班的春天》,隨著天空中緩緩降下的紙飛機,傳來孩子的天籟,地上掉滿滿是感謝語的紙飛機,兩者皆表達對教師的讚揚與肯定。
自我超越與心智模式
組織學習研究課程心得
課程時間:2021.03.30
課程地點:A302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課程主題:第五項修練-自我超越及心智模式同學報告
授課教授:吳明烈
學系:110終發所
姓名:鍾玳玲
學號:110409502
過去比較多受社工/心理背景影響,我所認知,當一個人感覺到現實與認知有落差時,心理學稱之為”認知失調”,而在我是一個助人者時,我的工作常常是需要把個案的期待與現實,慢慢地拉近,且往往我們可能會希望案主降低期待,已達成不認知失調的狀態。而創造性張力所述說的是,如何在這中間從現實慢慢往願景發展,一次次的自我超越,對我來說這個觀點其實是非常顛覆的。也是一個非常好的提醒,降低期待固然可減少差距,但可能不會讓人更好,但努力向著願景奔跑,即便未到達願景,可能也已體會到一個不一樣的世界。這也是為什麼,自我超越是終身修練的過程!
心智模式對於影響人類行為是很重要,若個人可以將鏡子轉向自己,把自己的心智模式攤開,有助於改變認知。明白自己的心智模式,也將有機會檢視和改善,在讀這一章節時,課本有一句話我覺得印象深刻,哈佛大學阿吉瑞斯說,雖然人們的行為未必總是與他們所擁護的理論(他們所說的)一致,但他們的行為必定與其所使用理論一致。這點也是能帶到接下來要談的主題,共同願景中。
最後想說的是,本次同學的報告,真的是很好的自我超越,猶記最初在講要報告時,還是相當緊張和驚慌,但報告內容豐富也採用不同方式講述,非常的用心!
組織學習之旅 ~ 「厚熊照顧多功能咖啡館」
組織學習研究
參訪地點:埔里鎮樂齡學習中心-「厚熊照顧咖啡館」& 埔里走踏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理論的發展與內涵 & 組織學習文化的塑造
課程時間:2021.03.31 (三)
學系名稱: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系(所)
授課教授:吳明烈教授
學生姓名:呂映瑾
學 號:808710006
心得:
一、「厚熊笑狗」走出自己的特色
「厚熊笑狗」就是閩南語的互相照顧。這是埔里的一個樂齡學習中心,一個勇於創新、走不同路線的樂齡學習中心,這也是我們來参訪的主因,照顧資源社區自己來,連結在地資源的「厚熊笑狗」,實踐友善、互助、共好,高齡友善、關懷弱勢、支持婦女、陪伴兒少,他們還有一個夢,希望在台灣每一個社區都能有「照顧咖啡館」。
「厚熊笑狗」的三樓是紙漿雕塑工坊,聽說一個80多歲的阿公,每次有此課程,堅持一定要走上去手作。「厚熊笑狗」突破種種的難關,使此樂齡學習中心走出屬於自己的特色,並做出當地的特色,所有的與眾不同,都讓我更是敬佩具多元能力的工作團隊!
二、走入「世界咖啡館」
「我不是在學習的路上,就是我正在學習。」
「我不是在往埔里的路上,就是我正在埔里。」
「如果我不在家,就是在咖啡館;如果不是在咖啡館,就是在往咖啡館的路
上。」
感謝明烈老師,在組織學習的路途上,讓我們走出教室,來到了埔里,讓我們體驗真實社會現況的「組織」,在巷弄中「學習」。明烈老師豐富的「內隱知識」,無須利用文字或影音等方式來傳達,他讓我們在真實實境中感受或體會到知識。我們自自然然地走入了「世界咖啡館」,擺脫傳統研討會單向傳播的限制,我們在舒適宜人的環境中打開了話匣子,每一個參與者不僅僅是演講者,更是聆聽者!我們在此氛圍中,會吸納來自各方的多元觀點,對世界產生了新的想像與可能性 (例如: 當明烈老師談及在德國求學及歐洲各項經歷時,亦使我憶及自己在歐洲遊歷的一切),這一天,讓我看見了「學習」是美好的,「學習」是感動的,因為 ~ 我在「世界咖啡館」。
致謝 ~~
1.感謝明烈老師讓我有機會在南投(埔里)走踏,展開新的「組織學習之旅」。
2.感謝「厚熊照顧咖啡館」若嵐執行秘書詳細的介紹。
3.感謝同學秀蘭讓我搭便車,玉梅同學對我的叮嚀,還有學妹柳足超讚的「飯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