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寫留言
110409515林儀親
2022-03-07, 週一 22:22
組織學習文化的塑造與發展
課程時間:2022.03.01 (二)
課程地點:A302
學系:終發碩一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課程內容:組織學習文化的塑造與發展
授課教授:吳明烈 教授
學生姓名:林儀親
學號:110409515
心得:
今天上課的補充教材是一生能有多少夢,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我也不例外。愛因斯坦說過”人因夢想而偉大,夢想因人而實”。夢想往往要付出相當的時間與努力。
在組織學習的文化中,每個組織都有自己的獨特性,而組織文化涵蓋兩大層面:一、外在層面:組織的制度與行為模式二:內在層面:組織成員的信念、態度思考模式及價值觀。繼續學習有三要素:一、社會支持:激勵與任何新技能行為的獲得及使用有關的活動二、繼續創新;組織能不斷的努力以追求創新與進步三、競爭力:組織透過成員高成就的表現在其領域中建立最佳形象。而學習是一連串的開悟、領悟、體悟的過程。
課程最後,老師帶我們到櫻花林去體悟大自然生態,藉由生態讓我們有所反思與感受生命中的美好。
組織學習研究
課程時間:2022.03.05(六)
課程地點:暨大A302
學系:終發碩專班一年級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廖珮婷
學號:110436504
課程心得:
這週課程介紹組織學習概論和文化的塑造,人若對身處的安逸環境有所警覺,保持時刻學習,就不會像溫水煮青蛙一樣,水滾了也來不及逃,而雁行文化是最理想的組織文化,透過相互支持照顧,與責任分擔及分享工作,能高度凝聚團隊力量。
透過課程內容的延伸及思考,我認為要避免煮蛙文化,除了個人的持續學習,組織的學習是更重要的,而要塑造雁行文化,首要是有共同的願景,也就是學習型組織六項修練中的建立共同願景。
課程中老師還透過師法大自然的方式讓我們從生活中的環境去思考發想組織學習的應用,透過小組分享的方式讓我們學習,如同學習型組織六項修練中的團隊學習,團隊學習可以激發群體智慧,而個體成長的速度亦遠較其他的學習方式為快,每次與組員間的腦力激盪都能碰撞出不同的想法,而其它小組的分享,亦讓我們學習用不同的角度去看待事情。
架構三-組織學習文化的塑造
課程時間:2022/03/01(二)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授課老師:吳明烈教授
課程主題:架構三-組織學習文化的塑造
學系名稱:終發碩一
學生姓名:鄭俊希
學號:110409521
心得:
在今天的課堂一開始老師便以補充文章「一生能有幾多夢」,讓我們了解到夢想帶給人們的力量。人的一生會有很多事情想去完成,而這些想完成的事情便能夠帶給我們力量,讓我們為了達成目標不斷向前。只可惜人的一生十分短暫。我們不一定有足夠的時間完成所有的夢想。因此我們更應該把握當下,爭取時間完成自己所有的夢想。
組織當中組織成員們不斷學習塑造出獨特的組織學習文化。而這些學習文化更有可能是透過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同事物給予的靈感所產生。讓大自然成為我們的老師,把學習融入到我們的生活當中。透過觀察大自然當中不同的生活方式,自然可以帶給我們對生活上的反思。
組織學習研究(中正成教)-03/04組織學習理論的發展與內涵、組織學習文化的塑造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中正成教)
課程標題:架構一導論
課程時間:2022.03.04 (五)
課程地點:531教室、中正校園
學系名稱:成教碩一
授課教授:吳明烈教授
學生代號:610710004
學生姓名:沈孟瑾
學習心得:
本週的課程老師深入淺出的介紹了組織學習文化的理論發展脈絡與各類型的組織學習文化,但在進一步講解前老師先分享講解的學思體悟︰〈悟是生活與學習的上乘境界〉相信對於同學而言都跟我一樣深感此段學習更是發聾振聵的。
在校園尋找自然界所提供的組織學習文化範例中,更是見識到老師信手捻來皆是悟境的境界,在這段分享中每一組甚至是每位同學對於同一個自然現象所產生的體悟及學習都是不同的,也都能反映出每個人思路的迥異,但老師仍能輕易如瞭若指掌的為全局下一個總體的結論。最深的感悟還是老師的化境,是長年累積深厚功力的輕鬆發揮,老師講課順口引用補充的一句愛彌兒與自然主義,換來的就是一段值得下功夫深究鑽研的教育史。
組織學習研究(中正成教)-03/04組織學習理論的發展與內涵、組織學習文化的塑造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中正成教)
課程標題:架構二:組織學習理論的發展與內涵
架構三:組織學習文化的塑造
課程時間:2022.03.04 (五)
課程地點:531教室
學系名稱:成教碩一
授課教授:吳明烈教授
學生代號:610751007
學生姓名:謝依宸
學習心得:
走過.路過.不放過.
110409508張琇嵐
2022-03-06, 週日 23:24
組織學習研究-組織學習文化的塑造
日期:2022/03/01(二)
課程地點:A302
學系名稱:終發碩一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課程單元:組織學習文化的塑造
授課教授:吳明烈教授
學生姓名:張琇嵐
學號:110409508
課程心得:
今日的課程談及組織文化,其指一個組織所建立的規範以及成員的行為模式、態度等,都包含在其中。亦有內在層面與外在層面之分,兩者需相容兼併,組織才能持續成長,並促成組織的繼續學習。另三化取向(物質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也必須受到重視。塑造組織文化必須有屬於每個組織的儀式,讓人對於組織更有認同感以及歸屬感,好的組織儀式能讓成員更加有向心力,領導者更必須以身作則,增加說服力,才有上行下效的學習效果。
組織之間也必須避免一些不好的文化產生,成員需要不斷進行自我檢視,若出現了安逸度日的煮蛙文化;無法學習共好、互相影響排斥的螃蟹文化;恪守前人失敗經驗的猴子文化…等,這些都是容易影響組織敗壞的文化。領導者以及組織成員都要定期對組織文化進行檢視,正向影響的文化(如雁行文化)加上合適的刺激可以令組織長久發展,朝好的方向進步,過於安逸反而會使組織停滯不前。一個人能走的快,但一行人才可以走的遠。
最後對於老師的文章分享,也感覺非常呼應本次的課程內容。我們要能夠築夢、追夢,更要圓夢,讓夢想成為已實現的事實。當然夢想並不能一開始便設定的遠大而困難,如此夢想就太遙不可及了,成為空想。我們對於夢想要有一個明確的方向並且循序漸進地達成目標,即便是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一個曾許下的願望等,一步步達成便會有所成就與期待,也才能藉著這些力量持續朝下一個夢想邁進,共勉之。
組織學習研究:組織學習文化的塑造
課程單元:組織學習文化的塑造
課程時間:2022.03.01(二)
學系名稱:終發組碩一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 教授
學生姓名:劉漢民
學號:111409503
圓夢。DREAM。
我想到【夢的N次方】,由國教署支持教師專業成長及南投縣爽文國民中學王政忠老師所號召,標題就這麼寫著:【夢的N次方 點亮每盞光】
王政忠原本的夢是在大城市裡賺大錢過好日子,沒想到921後學生的一句話:[老師,你會不會回來],就把原本的夢改了,改成把自己的學生教好。
而夢可以更大,現在,把台灣的老師都教好,就可以讓台灣的學生都更好,點亮每盞光。
當組織中的老師受到鼓舞,啟動自我超越的修練,建立有繼續學習的文化的社群,團隊學習,就是圓夢之路。
後來老師提到創所的艱辛歷程,其實也回到老師提到的老教授:
【八十而天人合一,大和諧。八十而樂活共生,大智慧。】
在大組織內(校級)的智慧,在小組織內(所內)的和諧,成就關鍵就在其中。
相信老師想要創博班的夢,終將成真。
入太廟每事問。
最後一小時,老師要我們到櫻花林前,向150公頃廣大的校園提問,大自然有什麼組織學習可借鏡的法則。
放眼望去盡是遼闊的群山,大片草地、植栽與建築形成美麗的風景畫。
周末即是驚蟄,二十四節氣中第三個節氣,櫻花雖因連續下雨而受損,但仍吸引了大量的蜜蜂辛勤採集,我們這個小組也用工蜂的分工與為蜂群的存續,來詮釋組織學習的,說說笑笑智慧也在其中。
2022/03/02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日期:2022/03/02
地點:A302
主題: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內容:
今天是OLD café跟籃城書房一日遊,雖然先前已經去過OLD café 一次了,但是今天去的時候因為人數比較少,所以在針對咖啡的講述還有對話的過程都是相對比較輕鬆自在的,而且也因為小班制的關係,讓我們可以更近的接觸咖啡,並能夠更深刻地去體會其中。
經過老闆的講解讓我們喝到了許多不同種類的咖啡,並了解其中的產地、烘焙法、氣味以及調性等等的奧秘。最重要的是,我們能夠從老闆的生平看出,他就是一位非常成功的終身學習專家,他不僅僅是把對於咖啡的熱愛與精神帶入生活,更多的是找出自己人生的出路,並將其不斷地發光發熱。老闆並不像一般的退休族,更多的是將那不斷學習與精進自己的精神投入自己的生活中,並將這份美好傳遞給更多的人。
緊接著中午,我們到了籃城書房,這裡是提供社區民眾還有學生們來進行閱讀、反思與討論的聖地。這邊也有開設民宿,可以工人們來這度假並享受鄉村生活的好地方。中午的我們在這邊用餐並與同學們討論終身學習的要點與內涵。在用餐過後我們到了附近的鄰里進行走讀與認識環境,可以看出這小小的地方卻有不小的巧思,包括在某些角落進行繪畫,還有一些寫上了詩詞供人欣賞與閱讀,藉以趁多這樣的環境是多麼舒暢與美好。
經過今天一整天的課程讓我們體會到學習是無窮無盡,並且將其與生活融會貫通,納入每天的環境中,如此在永續發展及終身學習上就會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