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寫留言
110409519 吳宜娟
2022-01-04, 週二 17:16
2022/01/04成人教育心得
課程時間:2022.01.04(二)
課程地點:A302
學系名稱:110學年度發碩一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 教授
學生姓名:吳宜娟
學號:110409519
課堂報告:高齡學習理論與實務
報告同學:謝雋玲、曾美陵
心得:
課堂上分享到一生的收藏,這讓我回想到自己的收藏有哪些,世界各地的明信片、starbucks 城市杯,每次回想起來各地旅行的回憶,都會拿出明信片看看當地的風景及當時寫給自己的話,至於城市杯,則是每天喝水都會使用到,看到杯子上的設計,就可以想到當時旅遊的趣事。再來這個收藏,是從小到大持續到現在的,就是各種過年過節,對方寫給我的卡片、信,都會放在盒子內,好好保存到現在。
再來提到了養生村,大家都會立刻聯想到林口長庚養生村,可見長庚在這方面,做得蠻成功,各界都有口碑。現在高齡人口逐漸增加,各界也發現,這在將來也是一個趨勢,像新光集團,近年來,在板橋特區規劃了高級銀髮出租宅:新板傑仕堡樂齡住宅,地點鄰近三鐵共構,生活機能好,環境優美,採飯店式管理,這也提供了年長者,不一樣的選擇。
對於高齡者,大家鮮少討論到,老年生活該如何規劃、如何活出自己後半人生的精彩度,覺得大家在退休前幾年,就應該要好好規劃,可以發展第二專長、興趣,或者持續學習新事物等,都可以豐富自己的人生。年長者假如老年生活都在家中度過,這是相當無趣的,如可以走出家門,來到樂齡中心,與大家一起學習,這樣子跟大家有互動,有話題可以聊天,發展出不一樣的社交圈,就不會只是在家裡,等著小孩子們回家,那種心境是不一樣的。
2021.1.04 成人教育學研究
課程時間:2021.1.4 (二)
課程地點:A302
學系:終發碩一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課程內容:高齡學習理論與實務
授課教授:吳明烈 教授
學生姓名: 張芠寧
學號:110409505
心得:
高齡學習不但是前瞻性的規劃,更是為國家整體生產力進行評估。透過報告,我們可以得知,台灣目前邁入超高齡化社會,且步入老年後,生命餘年拉長,是否能擁有健康的生命餘年想必是所有人都想追求的,因此,需要活躍老化,報告中介紹了各國與學校間的終身學習課程搭配,其中的體育課程與體育學院學生配合,年長者可以訓練肢體,體育學院學生可以訓練課程規劃與引導訓練,兩者都能從中獲得學習效益。
代間的學習,能讓長者與年輕的孩子共同學習,活躍心靈,並延緩心智年齡等內在的老化。最後的學習活動,讓大家模擬長者肢體行動遲緩的感覺,並進行活動,除了增加活動難度外,更讓大家能夠感同身受,對於未來規劃與體驗樂齡活動有相當程度的幫助。
110409501陳筠蓁
2022-01-04, 週二 13:15
第十五單元高齡學習理論與實務
成人教育學研究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課程標題:第十五單元高齡學習理論與實務
課程時間:2022.01.04 (二)
課程地點:A302
學系名稱:110終發碩一
授課教授:吳明烈教授
報告同學:謝雋玲、曾美陵
學生姓名:陳筠蓁
學生代號:110409501
上課心得
今天學習到一個新名詞「NFT」,什麼是NFT呢?
NFT(英文:Non-fungible tokens)意思就是「非同質代幣」,也是同質代幣的相反詞。非同質的意思是指獨一無二,代幣則是指在區塊鍊上的一串代碼。
NFT 與 加密貨幣 這類同值代幣都是建立在區塊鏈上的加密資產,也都有著唯一且不可篡改的識別代碼;但NFT與加密貨幣的不同在於,NFT並不能等值交換。
也就是說,每個NFT之間的市場價值都是不同等、非同質,且不可分割的。
文章的欣賞是「一生的最愛收藏」,依我本身而言,小學生時收集郵票,錢幣,中學生時代收集外國歌星唱片或明星海報,高中以後開始追星,上班族時收集衣服鞋子包包,年紀稍長時收集珠寶飾品,出國會收集星巴克城市杯,會在旅遊的當地寄一張明信片收件人是我自己,每個收集品都是不同時代的軌跡,有著不同的回憶,教授問我,我的收藏是六柴嗎?我微微笑回答柴犬商品用的、穿的或是擺設裝飾品都有,愛柴成痴,但是我認真回答目前我最愛收藏是我自己,只有珍愛自己才能有能力愛別人。
高齡學習理論與實務是由雋玲、美陵兩位同學報告,簡報表達流暢,簡報做的無懈可擊,脈絡清楚,足見花費許多功夫,用心良苦,老化是在完成生命最後的一個時期,活的美,老的慢,走的安好,退休需要規劃,老是需要學習,而老後生命的發展任務有下列幾點:
1. 適應退休與收入的減少.
2. 適應健康和體力的衰退
3. 與自己的年齡群建立親近的關係
4. 適應配偶的死亡
5. 負起社會和公民的責任
6. 建立滿意的生活安排,考慮自己的經濟和家庭狀況,重新安排居住環境
高齡化社會已來臨,高齡者參與終身學習是成功老化的重要因素,高齡學習是可以在生活中活處處皆可學習。
資料來源: NFT是什麼 https://rich01.com/what-is-nft/
110409519 吳宜娟
2022-01-04, 週二 12:30
2021/12/28成人教育心得
課程時間:2021.12.28(二)
課程地點:A302
學系名稱:110學年度發碩一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 教授
學生姓名:吳宜娟
學號:110409519
心得:今天課堂上分享生死的課題,死亡固然可怕,但每個人的人生階段,最後都是要經歷死亡的過程,我們只能坦然面對它,但有多少人可以真的不害怕死亡,在人生的最後階段,有人是生病住院的,在醫院走完最後的人生,有些家人會無法接受,要積極搶救,但生命到了終點,積極只會讓家人在人世間繼續痛苦,帶著病痛的身體,沒有意義的活著,有時候家人適時的放手,對於家人也是一種解脫,解脫了讓他痛苦的身體,也讓家人可以喘口氣,好好的休息,不用在醫院繼續照顧他。我們應該不用害怕自己的家人離開了你生命中,而是家人會永遠存在我們的心裡,我們做的就是,當下好好把握與家人相處的時間,及時行孝,見有些長輩就像是「見一次,就少一次」,心裡不免產生哀愁,人生苦短,能與對方短暫的相聚,應珍惜當下的緣分。
高齡學習的實施與展望
課程時間:2022.01.4(二)
課程地點:A302
學系名稱:110學年度終發組碩一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 教授
學生姓名:高婕寧
學號:110409514
心得:
在這個高齡的社會,不管是哪一代都要學習如何面對高齡化的趨勢,打造青銀共造的氛圍,課程提到高齡者教育的意義:1.回應人口結構的現象2.拓展生命餘年的視野3.提高國家整體生產力4.提高高齡者生活能力,從這邊看得出來我們要面對人口構造的變化,在有生之年拓展視野,這兩個基礎做好後不只可以提高高齡者的生活能力,還能提高國家的生產力。在這高齡的社會中預防老化也是非常重要的,課程中提到的活躍老化:能與他人互動、生活有目標、能自我接納 能個人成長及有自主權,現今臺灣已經有這樣的觀念,我相信在未來幾年臺灣的活躍老化的發展會越來越好。
老師的補充教材中提到「收藏」,說到收藏我國中時最喜歡的拉拉熊(一隻日本的熊),身邊的朋友只要知道都會送給我當收藏,不過現在長大了對於拉拉熊的喜愛也越來越降低。現在開始會旅行後,會想收藏我去過的每個地方,不管是用手機拍下來、寫張明信片還是買個當地的小東西當紀念,可是以上的這些是實體上的回憶,看到後可以想到我當初在哪裡做了些什麼。但是不能用實體收藏的,就裝在我的腦袋裡,像是和當地人聊天、遇到了什麼意想不到的事情,和家人朋友間創造了什麼樣的回憶等等的,都是我最特別的收藏,因為那是我所經歷過的。以前都會覺得有得到實體的東西才叫真正得到,但現在會覺得能留在心中的那些所有,才是真正的獲得。
110409508張琇嵐
2022-01-04, 週二 12:23
成人教育學研究-第十五單元:高齡學習理論與實務
課程時間:2022.01.04(二)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授課老師:吳明烈教授
課程主題:第十五單元:高齡學習理論與實務
報告同學:謝雋玲、曾美陵
學系名稱:終發碩一
學生姓名:張琇嵐
學號:110409508
心得:
本週對於高齡學習的理論與實務更加地認識,與自己報告組別所提及的成人學習相較,高齡學習又更聚焦在65歲以上的高齡者。在數據的分析下,最讓我驚訝的則是,台灣只花了八年便步入高齡化社會,與其他國家幾十年的情形相比之下,速度非常之快,因此也考驗著台灣在長照以及高齡學習的應變是否能跟的上這樣的變化速度,畢竟倒金字塔的年齡結構已經是一個不可避免的狀態。
人生總共有四個年齡階段,第一年齡是人的出生到成長茁壯的階段,第二年齡為人從事工作和生產的階段,第三年齡就是我們所重視高齡學習的最重要的階段,此時務必要做好最基本的高齡者健康維持,才能持續的有所學習成長,並且在這段期間努力達到所謂的成功老化、活躍老化。雖然最後必經之路就是第四年齡-快速衰退以及進入死亡的階段,但在第三階段若能盡善盡美,便能夠不畏懼死亡,並且獲得人生的圓滿。
對於樂齡學習中心的發展,最重要的則是需要拓點,規劃的據點需要能夠讓更多的高齡學者能夠參與,然後有效地擴展樂齡所能伸展的最大範圍,發揮其最大效能,30個長輩若能被好好的照顧學習十幾二十年,那便是成功的樂齡學習。同學分享的搖滾奶社會企業、旅遊樂齡學習團、國外的老幼共托實驗「我的爺奶同學」等,都讓人看見高齡學習的無限可能性。
對於老幼共托的部分我也有許多感受,因為在工作場域中,我們會時常帶孩子到教會與老人家接觸,除了相互的知識增長及學習上的獲得外,我認為最重要的是心靈的涵養與能量。孩子可以帶給長者什麼樣的激勵 ? 長者又能帶給小朋友什麼樣的影響力,長者可以藉由這樣的機會與境遇再次重視且看待自己的人生,再次重整人生目標,並且達到「活下去是很有意義」的這種境界,那麼樂齡學習就能藉由自我意志持續下去。本次更認識樂齡這條路的精神,從事相關行業的人亦像同學雋玲和美陵一樣,有很堅定的信念,並且將其當成「人生志業」的去用心付出,是很讓人敬佩且值得學習的。
成人教育學研究
課程時間:2022.01.04 (二)
課程地點:A302
學系:終發碩一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課程內容:第十五章單元:高齡學習理論與實務
授課教授:吳明烈 教授
學生姓名:梁燕珩
學號:110409520
心得:
台灣的高齡化社會正在加速,而且高齡的學習進度,沒辦法趕上加速高齡化社會的政策,出生人口比死亡人口還要低。因為高齡化社會,所以高齡學習以第三年齡為目標對象,就是退休開始。而國內在1998開始推出國內高齡政策,不過我們可以發現,白皮書也根據社會的變化,也有不同的目標,2020年就是以健康為主,因為現代人越來越重視健康,意識到健康的重要性。加上,學習社會也很盛行,所以學習型台灣有i-learning的核心理念,六大政策,有學習才能做好安養,促進學習型城市與學習型台灣,這是一個貫穿一生,全民參與的學習,同時可以接軌國際,跟上創新與跨域合作。
高齡者也要學習,所以我們開始會思考,高齡者的教育意義是什麼,跟終身教育政策有什麼的關係。所謂的意義就是回應現象、拓展視野、提高生產力和提升生活能力。政策也要提供、培養和配合終身學習理念與教育政策和終身學習的機會。
高齡者有一個很重要的議題是活躍老化,所謂活躍老化有五個個人特質,能與他人互動、生活有目標、自我接納、個人成長和有自主權。其實我覺得這五個特質,是人畢生需要的,只是年齡越大,我們的思考方式會開始跟年輕時做比較,所以好像會失去這些特質。加上高齡者面對的問題,需然不比年輕時多,但問題是很困難的,例如心理、經濟跟靈性這三方面,是高齡者要面對的最大困難。
我個人認為,很多人不願意在高齡領域服務,主要是靈性這方面,不過這是正常的現象,所以我不認為這是拒絕服務他們或是浪費資源的一個藉口。每個年齡層有自己的需求和被服務的需要,所以政府不單單要更好的的分配資源,更加要想辦法,如何把更多的人力投入在這領域。
成人教育學研究第十四單元
課程名稱: 成人教育學研究
課程內容: 台灣成人教育現況調查分析與運用
課程時間: 2021. 12. 28 (二)
課程地點: A302 研究室
授課教授: 吳明烈教授
學 系: 終發所碩一
學生姓名: 曾美陵
學生學號: 110409517
學習心得:
今天明烈老師講「創造屬於自己的故事」:讓故事中所有的因緣都成為善緣,所有遇合都成為和合,只要我們能夠從所有因緣和合中體察到生命的源頭與真諦。德國哲學家尼采曾說「每個人都是宇宙的舞者,總能輕盈的從一個位置轉身跳躍到另一個處所,不斷追求生命力量的擴張.「當下開心快樂」老媽走了但家人很高興他來幫媽媽照下很多開心的照片。向死亡前進:莊子說:「與死生同路」而不悲哀。當任何人往生時都是一個人前往死亡路沒人陪伴的.這是學生很久以前就有的體悟, 練習孤獨是必要的.
昨天參加南投80歲曾大哥的告別式,他騎機車上山摔倒壓在車子下身故,來了很多兒子的警察朋友送蘭花來裝點會場很漂亮沒哀淒,他老先生走完最後一程,創造完屬於自己的故事。生命無限無限生命無壽者相。造物者是能勉強歡喜接受我們的。
在台灣成人教育現況調查分析與運用中,教育部109年度成人教育調查問卷,這是延續前面的七次,有現在需要推動跟指標方向。調查的方法從18歲到80歲的成人民眾,不含正規教育學生學制在學學生,調查收集資料的方法有1.市話調查2.手機調查,還有樣本抽取與配置,另外一種是用問卷調查法。這份教育部調查是可以幫助了解全國成人教育的接受程度與推展情況.台灣人民應該屬於好學,樂學,勤學的百姓,成人教育方面可以再努力發揮,讓每一個人都能夠健康快樂的學著,全民參與學習型臺灣,跨國際終身學習這是多麼幸福的事情啊!要感謝無數成人教育與終身學習的推動者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