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寫留言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課後研究心得
課程名稱:2024全民終身學習論壇
課程時間:2024/10/26(六)
學系名稱:暨大終發所-碩一專班(113級)
授課教授:吳明烈教授
學生姓名:林惠琳
學號:113436520
參加2024全民終身學習論壇
主題: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發展的契合與挑戰
今天的論壇分為上午和下午兩場,邀請了來自日本和台灣的教授們及業界的頂尖協理共同參與。教授們深入探討了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發展的契合與挑戰其中李隆盛教授對終身學習者的定義特別引起我的共鳴。他指出,終身學習者應基於個人需求與學習目標,規劃並完成相應的學程。當今社會的高齡者多數擁有豐富的知識背景,但過去的學習經歷常因資源或條件的限制,難以完全依照自身興趣來學習與成長。隨著學習資源的多元化及AI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們應該具備終身學習的思維與素養,以避免因知識脫節而遭遇社會邊緣化的風險。
歐美、日韓在終身學習方面的進展已領先台灣,成為學習型城市國家,值得我們借鑒與參考。
下午的討論重點聚焦於AI與現代職場的連結,特別是在缺工的現實情況下,如何協助高齡者重新進入職場、保持尊嚴與受到尊重,並運用AI技術提升適應力。零工經濟的工作型態為中高齡族群提供了彈性,可以根據健康狀況及生活需求,調整工作強度。104公司總經理吳麗雪以麥當勞為例,說明麥當勞目前與高分署銀髮人才資源中心合作,共同解決產業缺工問題,成為企業解決人力短缺的最佳典範。麥當勞完善的培訓體系和陪伴式訓練,年輕員工與高齡員工共同被培訓,不僅促進員工之間的互動,還幫助彼此適應時代的變遷。
以員工為核心,推動多元共創與永續經營,已成為企業不可忽視的重要議題,應融入人力資源策略,提供員工更完善的學習與成長規劃。
正如吳明烈老師所言,每個人都生活在兩個世界中,一個是自我世界,另一個是與他人互動的世界。在自我世界中,我們應享受生命的美好;但人無法獨自生活,因此必須學會與社會群體合作。
感謝暨南國際大學舉辦如此高含金量的論壇,讓我對生活和學習有了更深刻的體會,並感謝各位教授及與會來賓的分享與指導。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課後研究心得
參加2024全民終身學習論壇
主題: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發展的契合與挑戰
今天的論壇分為上午和下午兩場,邀請了來自日本和台灣的教授們及業界的頂尖協理共同參與。教授們深入探討了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發展的契合與挑戰其中李隆盛教授對終身學習者的定義特別引起我的共鳴。他指出,終身學習者應基於個人需求與學習目標,規劃並完成相應的學程。當今社會的高齡者多數擁有豐富的知識背景,但過去的學習經歷常因資源或條件的限制,難以完全依照自身興趣來學習與成長。隨著學習資源的多元化及AI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們應該具備終身學習的思維與素養,以避免因知識脫節而遭遇社會邊緣化的風險。
歐美、日韓在終身學習方面的進展已領先台灣,成為學習型城市國家,值得我們借鑒與參考。
下午的討論重點聚焦於AI與現代職場的連結,特別是在缺工的現實情況下,如何協助高齡者重新進入職場、保持尊嚴與受到尊重,並運用AI技術提升適應力。零工經濟的工作型態為中高齡族群提供了彈性,可以根據健康狀況及生活需求,調整工作強度。104公司總經理吳麗雪以麥當勞為例,說明麥當勞目前與高分署銀髮人才資源中心合作,共同解決產業缺工問題,成為企業解決人力短缺的最佳典範。麥當勞完善的培訓體系和陪伴式訓練,年輕員工與高齡員工共同被培訓,不僅促進員工之間的互動,還幫助彼此適應時代的變遷。
以員工為核心,推動多元共創與永續經營,已成為企業不可忽視的重要議題,應融入人力資源策略,提供員工更完善的學習與成長規劃。
正如吳明烈老師所言,每個人都生活在兩個世界中,一個是自我世界,另一個是與他人互動的世界。在自我世界中,我們應享受生命的美好;但人無法獨自生活,因此必須學會與社會群體合作。
感謝暨南國際大學舉辦如此高含金量的論壇,讓我對生活和學習有了更深刻的體會,並感謝各位教授及與會來賓的分享與指導。
學生姓名:魏淑婷 ,學號:113436504
2024-10-29, 週二 21:31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課後研究心得報告
課程名稱:2024全民終身學習論壇
課程時間:2024/10/26(六)
學系名稱:暨大終發所-碩一專班(113級)
授課教授:吳明烈教授
學生姓名:魏淑婷
學號:113436504
首先需要感謝主辦單位 諮商心理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全體師生共同策劃,這麼棒的2024年全民終身學習論壇,邀請國 內外專家學者進行線上會議交流專題演講,分享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的發展的趨勢、新遇合、新挑戰、新未來,促進新資訊的交流…等等 ,透過一整天的交流,讓我更了解科技和終身學習二者是相輔相成,科技終身學習與終身學習科技,運用(AI)工具,讓生活做更好的結合,相互學習與促進改變,如何運用新的工具,解決未來的資訊,科技讓自己成為更完整的人。
分享今天的心得:
[李隆盛 教授]
趨勢是事物發展或變化的動向。馬雲說:在任何重大趨勢或變化之前,調適和改變。
科技和終身學習二者一直是相輔相成或交織進展:
終身學習會以科技為內容(learning about technology, 如學習無人機操作)、
以科技為工具(learning with technology, 如以 ChatGPT 當個人學習導師)
和以科技為管道(learning through technology, 如透過 YouTube 學習超慢跑)。
第一項(about)可簡稱為科技終身學習,第二、三項(with 和 through)可簡稱為終身學習科技。
世事多變,未來難以預料,本身就在變動中,想穩健,面對挑戰的決策者和實務者,都需持續了解未來趨勢。
主題論壇一: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發展的新遇合
主題一[新保敦子(早稻田大學 教授)]
分享代間交流的發展歷程,通過繪本實現代間交流REPRINTS 活動
23歲我就開始當故事志工至今約15年,服務於新竹縣市公共圖書館跟孩子們分享繪本故事,因緣份來臨服務對象轉為樂齡,前三年開始帶領樂齡者進入小學,運用繪本進行代間活動,讓我同步感受到孩子與樂齡者之間的跨世紀的愛,是一件非常值得的事,會一直堅持23歲的初心,運用繪本連結代間學習。
主題二[張永政 專案協理 世界先進積體電路公司 ]
感謝張協理分享在半導體產業學習30年的經驗,在熱愛的工作上目標明確 ,享受學習與好奇心的過程, 印象比較深刻的是,有提到持續學習的動力,是因為有清楚的藍圖目標, 新的挑戰與機會及公司獎勵機制,個人覺得滿不太容易的,因為對於科技業來說不見得夥伴成員在過程中都會清楚知道藍圖目標是什麼,在壓力之下加上大環境改變數位化普及又如何能讓自己有動力或者表現呢? 目前的我,我想先做好崗位上的事情,做好經驗的傳遞分享工作內容給有需要幫助的同事們。
主題三 [高文彬 教授 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學系教授 ]
高齡化來臨,如何能掌握推動中高齡人才重新進入社會與年輕時代做交流,以現實面來說: 不太容易,關係層面太擴範, 也需政府與各企業共同不段推動著,加上數位與個人化學習AI化的HRD,都需要全面努力。
主題論壇二: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發展的新挑戰
主題一 [陳玉樹教授 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學系教授]
最有印象是如何運用ChatGPT來運用統計研究報告,分析複雜的問題、將數據轉換文件格式。或是寫論文,能省下將近7成的時間令人驚豔,相對的也是要下對令指,才能讓ChatGPT發揮最大的功能。
主題二 [孫弘岳 教授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
AI 情感運算在HR的創新/心理測評系統/心理諮詢師/ 個人化情緒表逹教練/可識別誠實與不實,
令人想不到AI的情感也能運算在HR的創新 ,若能有效運用在面試與挑選適合的員工,因為有時候不是這個員工表現不佳,而是放錯位置的問題, 每個人都有優秀的一面,只要把人放在正確的工作位置上,就能在該領域發光發熱。若同時能運用AI 情感運算在HR上,在職場中的去幫助員工,做一些心理健康的評估,讓員工去做更深層的治療,正向思考去看,是一件滿有意義的事。
主題三 趙胤岳 創辦人暨執行長
1.如何善用AI工具讓自己成為完整的人 ,其實聽完後有些壓力,怕自己會趕不上進度,要用什麼的心態去看待AI呢? 議義Page:95頁有提到,你看待AI工具的心態,決定你的呈現結果.
當你把AI工具當作處罰->怕失敗->越容易停滯
當你把AI工具當作獎勵->易改善->越容易進步
我想不要亂了自己的步調,穩住內在的心,一步一腳印踏踏實實地去學習就好,跟自己做比較。
2.金句結語: 別用過去的方法,教導現在的夥伴,處理未來的問題
主題論壇三: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發展的新未來
主題一 牧野篤教授 (東京大學)
謝謝分享社會教育與終身學習的新功能
議義Page: 139 說明社會教育透過組織社區居民的學習實踐,創造居民多層重疊的良好連結與關聯終身學習以人們良好的連結和關聯為基礎的社會裡,創造每一個人追求個人幸福的條件,以保障每一個人的自我實現,也以創造社會教育下一步發展的人力條件。
主題二 林筱玫 [助理教授/執行長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互動設計系,人工智慧協會TAIA]
分享2024年AI上榜的圖像,影音編輯,及消費者最愛用的APP, 我將此內容同步分享給我家孩子時….我兒子在LINE只回我說:媽, 妳知道咖馬內? 我需要馬內喔 ,我瞬間….笑掉大牙。
讓我了解在今年2024年8月1 日 歐盟<人工智慧法案>正式生效,嚴格數位隱私法,這也需要跟家人分享,更要注意一些。
主題三 吳麗雪 [104中高齡人才銀行]
未來的缺工問題,如何運用中高齡友善機制,讓高齡者能安心返回職場,或其他任何工作友善環境的場合,走向多元共融。
分享愛爾蘭成人教育學家凱,把人的一生分為三個階段,上網查詢後
第一人生是念書時期,第二人生是家庭與職涯。
退休後,稱為「第三人生」(Third Act)。責任義務已了,是要好好來實現自己未竟的夢想或願望的時候,也就是「想」做什麼,就去做什麼吧!擺脫世俗眼光,發展出真正的興趣,並且能助人、傳承、貢獻自己,這樣的人,才叫開創第三人生。
每個人只要活得夠久,都會有第三歲月;但不是活得夠久的人,都會有第三人生,因為這兩者最大差別,就是能不能再次成長、心境成熟、擺脫世俗眼光,發展出真正的興趣,並且能助人、傳承、貢獻自己,這樣的人,才叫開創第三人生,超級棒的分享,說到我的心砍裡。
最後我們必需要活在二個世界裡,一個活在[我]的世界,有自己的生命價值觀、有自己的自我實踐要開展,讓自己成為更完整的自己,同時也要活在[我們]的世界,能夠有同理心,能夠與人更好的共學、共享、共好、共樂、共憶,每個人都不可能離群所需,必需同時創造個人與他人的生命價值、唯有同時活在我與我們的世界才是完整的人生。
以上是我的心得整理,最後還是要感謝全體師生真的非常用心安排整個流程,又能運用中午的時間,放上學長姐們分享論文內容,過程非常順利圓滿,感謝大家。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課後研究心得報告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課程時間:2024/10/26(六)
學系名稱:暨大終發所-碩一專班(113級)
課程名稱:2024全民終身學習論壇
授課教授:吳明烈教授
學生姓名:羅慧娟
學號:113436503
在現今瞬息萬變的世界中,趨勢一旦形成便難以輕易翻轉,因此學會適應變化、持續學習並靈活地將所學運用於實務中,成為現代人應對挑戰的必備能力。面對快速發展的社會,我們深知「計畫趕不上變化」的重要性,唯有時刻保持自覺,才能靈活應對變動。這種適應力和學習力,理應從小就開始培養,讓人心中始終保有探索知識的好奇心與面對新情境的改變能力。
在高齡化社會來臨的當下,世界各國積極推行政策來因應人口結構變化,並實行所謂的「青銀共好」策略。這一理念鼓勵跨代交流與互相學習,讓不同年齡層的人共享智慧、彼此成長。這不僅是回歸早期祖孫同堂的概念,更是代間教育的延續:年輕一代藉由向前輩學習生活智慧,而長者也在年輕人的引導下接觸新知識、新技術。如此一來,在學習與教學的互動中,能夠創造出新的價值與合作的美好畫面。
學習是終身的課題,但僅有「學習的意願」並不足夠,我們還要懂得如何「有效學習」。正確的學習方式能夠事半功倍,讓知識真正內化於心並轉化為行動。隨著數位時代的來臨,數位工具和AI成為最佳的輔助工具,只要善加利用,便能極大地提高學習效率。然而,使用AI也不僅僅是技巧,還需要有正確的思維:我們應該學會運用AI來協助自己,而不是完全依賴AI、被技術牽著走。成為一個會使用AI的人,真正的目的在於增強自己,讓AI成為助力,而非威脅或替代。
總而言之,隨著社會與科技的快速發展,時代迫使我們擁有不斷學習與適應的能力,並在每個階段把握學習與運用的平衡,這才是穩健成長、有效應對未來的根本之道。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課後研究心得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3
課程時間:2024/10/26(六)09:00-18:00
學系名稱:暨大終發所-碩一專班(113級)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教授
學生姓名:楊晙詠
學 號:113436516
這一次的終身學習論壇,讓我學習到很多很感謝吳明烈教授和各位老師,終身學習對我來說是一個不斷成長的過程,它不僅讓我累積知識與技能,更教會了我如何學習。透過功能教育,我培養了批判性思維和適應力,這讓我在面對變化時更自信。線上學習的便利性提升了我的學習效率,無論何時何地都能獲取知識,使學習更加靈活。人工智慧讓學習變得個性化,我能得到專屬的建議和反饋,讓學習更具針對性。總之,終身學習已成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豐富了我的職業發展,也讓我不斷體會到學習的成就感。
教育不僅傳授知識,更讓我們在環境中具備應變的能力。特別是在數位和人工智慧技術的推動下,學習變得更加靈活和有效,我也從中體會到「Learning is earning」
知識帶來的成長和財富
2024全民終身學習論壇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課程時間:2024/10/26(六)
學系名稱:暨大終發所-碩一專班(113級)
課程名稱:2024全民終身學習論壇
授課教授:吳明烈教授
學生姓名:葉貴卿
學號:113436509
2024全民終身學習論壇,一整天豐富的演講安排。收穫滿滿
一開始的趨勢發展,一旦形成就不容易被翻轉,因為知道趨勢,才能順勢、應勢、度勢或造不同的勢。
而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發展,讓我們有機會走在趨勢的浪尖,順勢、度勢,並且創造自己適合的終身學習發展,很受用。
高等教育正朝著終身學習機構發展,應該要保有更多學制的彈性,學習者來源的彈性,才能解決目前小校併校或者廢校的危機。
線上學習已經蔚為學習的風潮,疫情之後所帶來數位科技發展無遠弗屆,以科技為內容、以科技為管道、以科技為工具。家裡就是學習場和練功場 。
人力資源發展的趨勢,也是數位學習伴隨遠距工作成長,但員工的分析性思考和創造性思考,仍然是數位較難取代的部分,敏捷和韌性的組織,變成組織發展的重要目標。重視員工的職涯發展,是組織留任員工重要的因素 。
日本的秋津社區,提供我們少子化後,小學教室空間於餘裕的彈性規劃,目前,土城樂齡學習中心和土城社區大學,正是應用餘裕空間與社區共享學習空間的最佳作法。
透過繪本實現代間交流,或許,在AI 工具發展越來越人性化之際,可以教長者以繪本寫自己的生命故事,讓紀錄的留存變得容易。
下午AI 的各類介紹,讓我最驚豔的是情感的運算,謊言的終結者,心口不一的微表情模型建立,未來應該可以用在多領域,面試、警察辦案、諮商起步等。
HRDA招聘丞相幫助面試,PSYDA幫助評估心理風險,都很值得嘗試。
學以致用還是致用以學,未來迎接AI是世代的來臨,我們無法逃避,只能以開放的心態擁抱它,但也不要被控制,誠如怡君教授所言,道德、倫理、品德、信仰是人類的底線。用開放的心理,每天都歸零的學習。改變心智的模式,用心的模式,解決未來的問題 。
以上簡單心得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課後研究心得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論壇心得)
課程時間:2024/10/26(六)
學系名稱:暨大終發所-碩一專班(113級)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教授
學生姓名:張雅儒
學 號:113436512
專題演講【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發展的趨勢】
演講者:李隆盛 教授
全齡大學~為各個年齡服務(終生學習大學)
隨著遠距工作的普及,數位學習迅速發展,並成為新常態,企業透過網路課程和互動內容提升員工的學習體驗。企業重視員工未來工作需求的能力提升,在快速變化的環境中,組織發展追求敏捷性與韌性,以更好地適應市場變化和挑戰。
強調重新學習與技能提升,並希望員工在職場中學習新能力。
主題論壇一【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發展的新遇合】
主持人:夏榕文 副教授
與談人:新保敦子教授 /張永政協理 /高文彬教授
*新保敦子教授(日本代間交流的現狀-從實現地區共生社會的觀點出發)
在台灣,利用學校空閒教室進行世代交流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做法,這不僅能促進不同年齡層之間的互動,還能讓男性長者參與更多活動,增強社區的凝聚力。此外,日本地域振興協力隊的做法,邀請年輕人回到偏遠地區參與振興計畫,對於解決人口流失和老化問題也具有啟發性。這些策略不僅能讓年輕人貢獻力量,也能為社區帶來新的活力。
*張永政協理(聚焦於國際趨勢)
分享半導體產業的發展讓我深刻體會到這個領域的複雜性與挑戰。以自身30年的經驗,展示了如何透過持續學習和管理創新,提升生產效率與品質。他提到的無人化自動化生產和全球化的資源整合,讓我認識到台灣在半導體製造上的優勢,個人也持續的需要學習反思跟發展特別在AI的時代,我要時常融入AI,跟AI的來共舞與時俱進。
*高文彬教授(淺談數位時代下的人才發展藍圖)
教授提到,隨著中高齡者在職場中的比例上升,企業需要思考如何有效利用這一人力資源,這不僅涉及到中高齡者的技能與價值,也反映了社會對於年齡多樣性的認識與包容。社群學習被強調為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透過社群人們可以分享知識、經驗並相互支持,這對於個人及企業的成長都至關重要。AI正逐漸成為職場中的一部分,利用AI進行數據分析,可以幫助企業更好地理解員工的需求與發展方向。在當今多元化的工作環境中,企業需要創造一個包容的氛圍,以促進不同背景的員工之間的合作與理解。
主題論壇二【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發展的新挑戰】
主持人:賴弘基 教授
與談人:陳玉樹教授 /孫弘岳副教授 /趙胤丞 執行長
*陳玉樹教授(生成式AI進行)
教授強調,數據分析已成為企業核心競爭力的一部分,透過尿布與啤酒的例子,教授展示了如何利用數據挖掘揭示消費者行為的潛在關聯,這讓我意識到數據背後的故事及其對商業策略的影響。教授展示了如何利用AI工具進行數據分析,這不僅提高了效率,也使得不具備專業背景的人能夠輕鬆進行數據處理。這次的分享讓我對數據分析及AI在職場中的應用有了更理解。
*孫弘岳副教授(AI情感運算在HR的創新應用)
孫教授首先介紹了情感運算的概念,並提到心理學家Paul Ekman的研究,這些研究為情感識別提供了科學基礎。情感運算不僅能夠識別基本情緒,還能分析複雜的情感反應,AI能夠更精確地分析面部表情、聲音語調及用詞,這使得情感運算的應用變得更加可靠和高效。這一點讓我意識到,科技不僅改變了我們的生活,也在根本上改變了人力資源管理的方式,這種技術能夠幫助HR專業人士識別應聘者是否在說謊,從而提高招聘決策的準確性。
*趙胤丞執行長(AI時代如何有效學習)
AI已成為企業培訓的一個關鍵工具。透過AI,企業可以更有效地分析員工需求,設計個性化的培訓方案,這不僅提高了培訓的效率,隨著少子化的影響,企業面臨著人力資源的短缺問題,企業和員工都需要保持開放的心態,勇於嘗試新技術。
主題論壇三 【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發展的新未來】
主持人:蕭婉鎔 教授兼系主任
與談人:牧野篤教授/林筱玫助理教授/ 吳麗雪總經理
*牧野篤教授(多層重疊的社區自治的常識和終身學習以及社會人力資源發展-以變動不息的過程為目的的日本社會為例)
現代社會正處於一個動搖的時代,人口結構的變化、環境問題以及社會價值觀的轉變,傳統的以目標為導向的社會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當前的需求。終身學習不僅是個人的責任,更是社會發展的基石。
*林筱玫助理教授(AI驅動的創造性學習:生成式AI如何激發創意)
教授提到生成式AI在我們未來生活中的應用,提到美國和歐盟針對AI技術的法規進行了深入討論,這讓我意識到在AI帶來的便利時,我們也需要考慮到安全性和倫理問題,如何在技術發展與法律規範之間找到平衡。教授提到的各種生成式AI工具,如Character AI和音樂生成工具,展示了創意的多樣性,這讓我思考如何將這些工具應用於我的學習和工作中,激發更多的創意火花。
*104人力銀行吳麗雪總經理(從雇主品牌力談人才永續、人才創新、永續職場)~文化再塑照
隨著臺灣進入超高齡社會,中高齡人才的價值愈加凸顯。企業應該重新評估這些人才的貢獻,並積極接納他們,這不僅能解決缺工問題,還能提升整體生產力。企業應該創造友善的工作環境,並提供多樣的福利措施,如凍卵補助等,以支持員工的不同需求。這樣不僅能提升員工的滿意度,還能有效降低離職率。
總結與回應(新遇合~新挑戰~新未來)
在今日的終身學習論壇中,讓我感受終身學習和靈活應對變化是未來成功的關鍵。突然想到2015電影『高年級實習生』,也思考從自身、工作、未來應更加運用『學習是治療和改變的開使』,每天將自己歸零,收取不同的新的人、事、物經驗時,將領受的,實際的行出來,成為讓人有感、也自己有感之人。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課後研究心得
課程時間:2024/10/26
名稱:
授課教授:吳明烈教授
學生:陳美如
學號:113436501
2024/10/26-線上論壇作業
終身學習 人力資源發展的遇合及挑戰之論壇主題,以下為內容簡要整理。
於台灣對於學習型城市的發展元年為110年而起,中央與地方之努力下,已能透過城市型認證之推動促成多個城市進行落實學習之社會發展,有助於全人之終身學習之促進。
於本次之專題演講 | 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的發展趨勢由李隆盛 教授主講。提到因應時代步調線上學習已為人所習慣,沉浸式學習將持續發展與AI學習趨勢將為熱門之題材。工作之趨勢遠距之型態已為國人習慣,而訓練之著重也有以工作需求及重學(運用其他面向)或提升(原本之技術)為重點。故對於HR如何辦識職能缺口是重要之工作外將個人發展與工作策略發展緊密結合實為重點。
於主題論壇一 | 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發展的新遇合中,日籍學者新保教授提到其日本之代間學習之實務,介紹善用其空間及人的資源之結合,不僅是年幼或年長,年輕女性積極投入之實例,以男性為主之學習活動能非常有動能的結合學習這件事,幫助活化身心靈,更有助於經濟之結合。實為生活有意義有意識之良好循環。另外論壇中也邀請積體電路產業先進分享其企業演變成長及自身的學習如何透過不間段的學習連結產業進步的寫照。而高教授之演說中提到台灣已快速的時間將超越其他國家邁入超高齡社會,反觀現狀如何意識未來需及演變,來準備學習的方式與企業中如何善用壯世代將是需要思考及提出策略之運用。
於主題論壇二 | 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發展的新挑戰中陳玉樹教授介紹多款生成式AI之運用,現在於論文分析數據,文書PPT有效產出等未來之運用廣泛度是我們要認知且可以試著學習使用幫助我們在工作產出是有效性可以追求。而孫弘岳副教授也同樣提到AI之使用面向特別於臉部表情中之判讀,將超越人類之所及更加的精準,且遍及所有產業之運用不管是面試或政府運用於治安管理中。在學者們大量分享AI趨勢及運用的同時,趙胤丞 執行長也提供於與會者面對AI的心態,特別是知道到想要及付出行動,心態的調整需要建立,AI不會消失只會遍佈,提醒現代職場工作者該怎麼有效學習。你不想做會找一個藉口,你很想做會找一個方法。
於主題論壇三 | 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發展的新未來中首先牧野篤教授的資料中亦說明到日本對於促進社會教育人力培育其政府已訂振興基本計畫,其基本想法是教育是驅動社會的核心力量,為實現每一個人豐富和幸福的人生,及社會的永續性發展。其政府的方針為培育可肩負創造永續社會的接班人,及提高及實現社會的Well-being(福祉)。再提醒現在處於VUCA(Volatility:變動性/Uncertainty:不確定性/Complexity:複雜性/Ambiguity: 模糊性) 快速變化和充满挑戰的外部環境,企業和個人在這樣的環境中需要敏捷對應和靈活調整策略。身於這要的時代,人類存在的需求是值得再確認的,其人類存在的需求基礎是尊嚴、自尊心、自我肯定及自我再社會的有用感。終身學習的時代中人們彼此的連結中產生。其連結的存在,將能重視質的滿足,既所謂的關係及關心亦為重要面向。另外林教授亦同樣也談及AI之廣用性,以實際其作品的分享讓聽者可以更想像之運用。最後由104銀行吳總經理提到人才永續如何運作,人力短缺且徵才天數拉長的現今,提及全球人才議題四大趨勢,雇主品牌的打造即深化有助於人才的企業好感。進而解決缺工之方法之重要參考。以員工為核心的留任,如彈性工時及居家辦公等,另外於對於壯士代打造友善工作職場環境亦是解決人力短缺之處方簽。
最後整天的參與論壇的感想為資訊真的非常多不僅是知識上的技能上的都有非常多的「輸入」,而如何把保持今天的活力持續於變化快速的社會是自身要學習的課題外,對於新技能的增能及活用,對於X世代的我,無非是一種挑戰,而其中我也在隱性培養的職能為「適變力」,這是其中一位講者提到未來13項的重要能力之一,故若能以這樣的心境來面對新的科技或新的各式變化。將不再著眼於是否要學AI或這新技能。而是持續保持用適應改變的能力存在於此社會的任何一角落,我都能自在地有尊嚴及自我肯定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