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寫留言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課程時間:2021.12.11(六)
課程地點:中科R104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 系:終發所在職專班一年級
學生姓名:李曉姸
學生學號:110436508
樂齡學習的實施與展望
課程中老師分享以張聲雄教授學習型組織的「學習」有什麼特點?工作學習化,學習工作化。學習型組織的學習是在工作過程中的全身心投入學習,並反思根本基礎的持續學習及增長並運用。老師分享台灣正在推動學習城市,苗栗縣鄧桂菊副長推動(苗栗I學習)學習型城市計畫,因苗栗為農業大縣,認為唯有學習才能翻轉生活,更加需要推動智慧農業與橘色經濟,以地方的創生改變地方文化展現地方獨特性,透過數位平台串聯,資源連結與整合,交流分享學習平台,更能使學習型城市蓬勃發展。
終身學習是強調學習者主動利用各種資源和機會自發性的學習。除了政府在政策推動學習型城市,但「終身學習」始爲學習型城市甚至學習型社會奠下基礎,發展更多的可能性。
小組討論分享:我們小組認為國際終身學習發展趨勢最適合台灣發展的是,高齡學習促進活耀老化”的重要性,台灣高齡化的社會趨勢,要落實在地老化與學習,除了主動學習的樂齡長者,更多隱藏在社區中的宅老人(潛在學習者),因為自卑於教育程度低再加上年齡漸長身體功能退化或是行動不便,若由熟悉地方的鄰里長找出宅老人,再由相熟的鄰居帶領走出,透過管道(非正規、非正式學習)讓長者感受到學習的樂趣,例如社區關懷據點、樂齡學習中心或是社區大學,現今受到疫情的影響,無法外出學習,但數位化的學習對長者而言是有困難的,透過直觀是或是簡單操作科技,讓長者輕易地可以上網數位學習,更增加學習動力,所學習的新知依長者需求為導向,以無壓力的學習方式,輕鬆學,快樂做,所得到成果,給予長者成就感更趨動持續學習動力。而對社區據點或是樂齡中心藉由參訪學習各地方具特色或績優社區,相互觀摩學習並改善自身,形塑獨特特色及文化。
樂齡學習的實施與展望:無論是幾歲,樂在生活,樂在學習,充滿生活樂趣豐富生命的深度, 台灣高齡教育的四大願景,終身學習,健康快樂,自主尊嚴,社會參與,對高齡者是學習者也是學習的提供者,要如何做好高齡教育的創新,給予長者學習的環境,提供學習新知的機會,老師分享教育機構的樂齡大學經營案例,反思要如何創造高齡者於學習的感動,樂齡人才培育,課程設計結合社區的資源,塑造出獨有的樂齡學習中心特色,才能吸引並號召更多學習者,邁向五共的高齡學習:共學以促進活躍老化,共享以累積社會資本,共好以完成自我實現,共樂以構築幸福人生,共憶以圓滿人生軌跡。
打造屬於你的個人品牌:如何創造自己品牌,給予他人對你的第一印象及觀感是屬於良好的,從小處做起除了廣結善緣,與人為善,廣形善事,利益眾生,影響最深應該從兒時由父母給予的家庭教育或是行為依循家規,這些都會影響自己未來的每個關鍵點帶來不同人生的際遇,所以老師分享,關鍵十力,包括專業力、創新力、執行力、學習力、變革力、人格力、人脈力、感動力、 影響力以及永續力。圓滿屬於自己的豐富人生。
成人教育學研究
第十二單元:成人學習的理論與實務
課程時間:2021.12.014(二)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授課老師:吳明烈教授
課程主題:第十二單元:成人學習的理論與實務
報告同學:賴孟真、張琇嵐
學系名稱:終發碩一
學生姓名:賴孟真
學號:110409512
心得:
今天我和琇嵐的報告終於完成了,這週找了很多的新進性英文期刊來看,看著看著突然有種「少小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的悲傷感湧了上來,覺得自己的英文能力實在是很不好啊!找了很多翻譯軟體,還是覺得翻譯得很奇怪,如果自己的英文程度能好一點就好了,期許自己在讀研究所的期間英文能進步一點就好了。
在找英文期刊中發現了,很多針對文盲、識字、計算能力的成人學習的研究,這個情況,讓我這個生長在教育普及的台灣人,是很難想像的,原來我們眼中的先進國家真的還是有很大的落差,連基本的識字能力、讀寫能力都是有問題的,我們真應該要好好地慶幸我們是出生在台灣這個寶島啊!
受教程度越低、薪資越低、就業能力不足的人越不容易進行成人學習,因為這些人必須為了生活上的需要而努力,時間都拿來賺取薪資了,根本沒時間能在做學習上的活動,這樣促使M型化的社會越來越嚴重,貧富差距也日益的擴大,其實想來真的覺得很痛心,要改善這種情況真的是漫漫長路,仍須大力的加強努力了。
成人教育學研究
第十一單元:組織學習與學習型組織
課程時間:2021.12.7(二)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授課老師:吳明烈教授
學系名稱:終發碩一
學生姓名:徐逸芝
學號:110409516
心得:
今天同學針對Covid-19與成人教育的未來報告,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的國際成人技能評量計畫(PIAAC)表明,受教育程度較低、工作報酬較低,就業不足的成年人最不可能參與成人學習。類似的模式同樣出現在老齡化的成年人口。全球的Covid-19疫情可能會加劇上述群體的學習障礙。如今,近75%的成人教育都與職場有關。成人教育目前被定位為滿足經濟需求的一種方式。那些有穩定、高薪工作的人有固定的學習和專業發展機會,而最需要教育和培訓的人機會有限。最近教學的參與在很大程度上轉移到了網上。電子學習進一步使社會中最弱勢的群體處於不利地位。這樣的趨勢聽了令人不勝唏噓。教育可以改變他們的命運,可以脫貧。但沒有受教育,如陷入泥淖,有無翻身之日。台灣有希望小學,冀望未來台灣也能有希望成人教育中心。
成人教育學研究
第十一單元:組織學習與學習型組織
課程時間:2021.12.07(二)
課程地點:A302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授課老師:吳明烈教授
學系名稱:終發碩一
學生姓名:徐逸
學號:110409516
心得:
在老師的PPT與動物有關的組織文化。茲臚列如下:
1.煮蛙文化:企業所面臨競爭環境的改變大多也是漸熱式的,如果管理者與員工對大環境的變遷,後知後覺沒有疼痛的感覺,最後就會像這隻被煮熟的青蛙一樣,被淘汰了還不知道。
2.螃蟹文化:企業常有見不得別人好的一些份子,想方設法破壞與打壓,如果不去除,組織只留下一群互相牽制、零生產力的螃蟹。因此要留意並去除「螃蟹文化」。
3.
成人教育學研究
第十二單元:成人學習的理論與實務
課程時間:2021.12.14(二)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授課老師:第十二單元
報告同學:賴孟真、張琇嵐
學系名稱:終發碩一
學生姓名:徐逸芝
學號:110409516
心得:
今天上課提及《莊子・天下》「常寛容於物,不削於人,可謂至極。」如能時常對事物寛厚包容,不與人計較,這可謂至善至美的境界。筆者一位心地善良的好友,她看到流浪狗,心生憐憫就帶回家,照顧得無微不至,一共收容了3隻,晚上跟她同睡一床。有一天夜裏,起床如廁,回床竟被自家的狗咬了。不知如何是好的她,請教獸醫師。獸醫師回覆她收留的狗是受虐狗,黑暗中分不清是主人,驚恐之餘就會有這個舉動。如果要避免,就只有送去安樂死。她不忍狗去安樂死,前後被咬了三次。她真是到了與狗不計較的極至境界。
今天報告同學介紹的潮嬤,患了阿茲海默症及憂鬱症的90多歲阿嬤,自覺自己是家人的負擔。每天都想一死了之。自從被寶貝孫女兒慫恿當起模特兒潮嬤,孫女兒跟她說,她這麼做是在救人。別人看她這麼漂亮,就心生我也可以。讓這位阿嬤覺得自己是在做很有意義的事,每天變得開心起來。如果生命原本是張白色的圖畫紙。阿嬤正在繼續揮灑絢麗的色彩在她人生的圖晝紙上。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課程時間:2021.12.11(六)
課程地點:中科R104
學系:終發碩專班一年級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 沈易霖
學號:110436519
打造屬於你的個人品牌
用十種力量 包含專業力、創新力、執行力、學習力、變革力、人格力、人脈力、感動力、影響力以及永續力,去打造自己的品牌,再慢慢地融入到自己的事業體,正是我需要累積的實力。
並且可以把世界觀放眼到國際終身學習,但是在擴展職場學習方面,台灣必須再做的更多更多元更廣泛,並且加強各人員資訊的知識,以便力在這學習模式快速變化的時代。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課程時間:2021.12.11(六)
課程地點:中科R104
學系:終發碩專班一年級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廖珮婷
學號:110436504
打造屬於你的個人品牌
用十種力量 包含專業力、創新力、執行力、學習力、變革力、人格力、人脈力、感動力、影響力以及永續力,去打造自己的品牌,再慢慢地融入到自己的事業體,正是我需要累積的實力。
並且可以把世界觀放眼到國際終身學習,但是在擴展職場學習方面,台灣必須再做的更多更多元更廣泛,並且加強各人員資訊的知識,以便力在這學習模式快速變化的時代。
110409519 吳宜娟
2021-12-14, 週二 21:09
2021/12/14成人教育心得
課程時間:2021.12.14(二)
課程地點:A302
學系名稱:110學年度發碩一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 教授
學生姓名:吳宜娟
學號:110409519
課堂報告:成人學習的理論與實務
報告同學:張琇嵐、賴孟真
心得:
寬容與圓融 ,真的是很難做到的事情,世界上人有百百種,每個人個性都不同,應該要對於應對每個人,情緒都先要平穩,不能動任何事情動怒,情緒少有波動,才能慢慢的學習如何寬容他人。
成人學習,最重要的重點是,是由個人觀點、立場出發,自己想要學習,一個人的一生有多長,如果只是靠在學校的正規學習,大多數的人都在22歲過後,就不再有正規教育的學習機會,接下來的人生50年內,社會就不會變遷、社會就不會進步,就真的不需要再去學習了嗎?假如這個國家的人,人民都不在學習了,可見此國家肯定會退步,可見成人學習對於國力、國家的影響有多大。
這個世界很大,生活有許多事情,都有很多值得我們去學習的事。我們應該充實自己的人生,讓人生活得多采多姿又豐富,事後讓自己回想起來,才不枉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