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寫留言
成人學習的理論與實務
課程時間:2021.12.14(二)
課程地點:A302
學系名稱:110學年度終發組碩一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 教授
學生姓名:高婕寧
學號:110409514
心得:
今天提到寬容與圓融,這讓我想到我的父母親。不管我們做了什麼不好或不對的事情,他們總是能寬容我們的過錯,給予我們機會並教導我們正確的方向。以及他們時常耳提面命的告訴我們:「一家人不要計較。」、「兄弟姊妹間不要計較。」,因為兄弟姐妹是我們之後的後盾,要互相包容、幫忙。而圓融這件事,雖然很少人可以做到,但我阿公阿嬤就是我可以效仿的對象,常常可以看到他們對待身邊的人、事、物,他們都可以很用心盡力的做好每件事,真誠的對待身邊的每個人,這就是我在他們身上所感受到的圓融,不銳利不驕傲。而我的母親也從他們身上繼承了這項特質,常常看到母親在處理事情上,將它做到最好,即使這件事是多艱辛,也盡量不傷害到身邊的人。雖然我提到的例子,他們都沒有再接觸到學習這一塊,可是我在他們身上看到他們所面對的事情及處理的方式,每一次也都是一種學習,我想這也可以是終身學習的精神。
在這篇寬容與圓融的主題下,延伸至成人學習的精神,再加上今天同學講解得很詳細,我覺得寬容與圓融也是我目前所要更加精進的課題,隨著時間改變,人的想法和狀態也會改變,所以這的確是我們要不斷去修正與學習的事情!期許自己可以像上述提到的家人一樣寬容與圓融,使自己的學習可以更加深層。
110409508張琇嵐
2021-12-14, 週二 16:20
第十二單元:成人學習的理論與實務
第十二單元:成人學習的理論與實務
課程時間:2021.12.014(二)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授課老師:吳明烈教授
課程主題:第十二單元:成人學習的理論與實務
報告同學:賴孟真、張琇嵐
學系名稱:終發碩一
學生姓名:張琇嵐
學號:110409508
心得:
本次課程輪到報告組。在先前幾次聆聽同學的報告後,也進行了許多分析及思考,發現剛開始報告的同學已經準備的很完善,大家也都會汲取前人的精華,找出更多元的內容來分享,這些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老師也提供我們更有效的資料查找方式,給予我們方向,讓報告的內容能夠更精實。在報告過程中,也發現有些許的小錯誤,未來在製作報告上,希望自己可以更加細心,另外也感謝回饋組的分享,讓我們能夠有更多的參考及往前的動力。
在成人學習的認識上,除了理論外,實務更是值得我們參考的地方。很喜歡影片中的老人家學習的精神。在所剩無幾的人生時間中,能夠有勇氣與力量去做喜歡的事,並且把它做的很好,是一門智慧,但有開始就絕對不嫌晚。更厲害的是能將這些精神帶給他人,甚至影響別人,這是更難能可貴的事情。但內容跟成人學習的內容稍微有點脫離,也期待下週同學的分享,能夠讓我有更多的自我省思及進步。生活中滿滿都是學習,希望自己不要錯過任何學習的機會。
今天系上也舉辦了小型的聖誕活動。到終發所讀書也已經快過了一學期。從剛開始的陌生到大家會互相關懷,並且大方地分享,總是有吃不完的食物與零食。在聖誕活動及平日的課程中感受到滿滿的溫馨氣息。除了腦袋的更新、學習新知外,心靈的能量也因為同學及老師們而充電充的滿滿的,很開心自己能加入這個大家庭。期望自己能持續學習,並做到與人圓融和氣的相處。
2021.12.07 成人教育學研究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課程標題:第十一單元 組織學習與學習型組織
授課教授:吳明烈教授
課程時間:2021.12.07(二)
課程地點:A302
學系名稱:110終發碩一
學生姓名:徐逸芝
學生學號:110409516
在老師的PPT與動物有關的組織文化。茲臚列如下:
一、煮蛙文化
企業所面臨競爭環境的改變大多也是漸熱式的,如果管理者與員工對大環境的變遷,後知後覺沒有疼痛的感覺,最後就會像這隻被煮熟的青蛙一樣,被淘汰了還不知道。
二、螃蟹文化
企業常有見不得別人好的一些份子,想方設法破壞與打壓,如果不去除,組織只留下一群互相牽制、零生產力的螃蟹。因此要留意並去除「螃蟹文化」。
三、
成人教育學研究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課程標題:第十一單元 組織學習與學習型組織
授課教授:吳明烈教授
課程時間:2021.12.07(二)
課程地點:A302
學系名稱:110終發碩一
學生姓名:徐逸芝
學生學號:110409516
在老師的PPT與動物有關的組織文化。茲臚列如下:
一、煮蛙文化
企業所面臨競爭環境的改變大多也是漸熱式的,如果管理者與員工對大環境的變遷,後知後覺沒有疼痛的感覺,最後就會像這隻被煮熟的青蛙一樣,被淘汰了還不知道。
二、螃蟹文化
企業常有見不得別人好的一些份子,想方設法破壞與打壓,如果不去除,組織只留下一群互相牽制、零生產力的螃蟹。因此要留意並去除「螃蟹文化」。
三、
成人教育學研究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課程標題:第十一單元 組織學習與學習型組織
授課教授:吳明烈教授
課程時間:2021.12.07(二)
課程地點:A302
學系名稱:110終發碩一
學生姓名:徐逸芝
學生學號:110409516
在老師的PPT與動物有關的組織文化。茲臚列如下:
一、煮蛙文化
企業所面臨競爭環境的改變大多也是漸熱式的,如果管理者與員工對大環境的變遷,後知後覺沒有疼痛的感覺,最後就會像這隻被煮熟的青蛙一樣,被淘汰了還不知道。
二、螃蟹文化
企業常有見不得別人好的一些份子,想方設法破壞與打壓,如果不去除,組織只留下一群互相牽制、零生產力的螃蟹。因此要留意並去除「螃蟹文化」。
三、
成人教育學研究
課程時間:2021.12.14 (二)
課程地點:A302
學系:終發碩一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課程內容:第十二章單元:成人學習的理論與實務
授課教授:吳明烈 教授
學生姓名:梁燕珩
學號:110409520
心得:
學習力決定未來,不論怎樣風格的人,都有成為終身學習者的潛力。因為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所以不論你是什麼人,只要有意願,都可以一直學習,愈來愈多國家認知到,終身學習的能力會影響到國力。國力、國家發展、社會發展還是國際發展,不論任何一種發展,都是透過學習才能推動。而學習,可以激發創意,因此有助持續發展。以前,很多人會認為學習是年輕人的權利,但因為社會持續發展,人們越來越意識到學習不只是年輕人的權利,而是活到老、學到老。我認為成人一定有學習的心態,但以前沒有很多管道,科技的發達,成人學習也可以發展到數位學習,不分時間、地點也可以學習,學習變成多元化、多選擇。
而今天生活中的寬容與圓融這篇文章中,寬容真的很重要。特別是作為一名教育者,每天面對學生,他們需要被教導。不能罵、不能打、真的要用很大寬容的心面對他們,寬容他們因為年紀還小,不懂事,所以很多事情都不懂,生氣對他們對自己也沒有好處,唯有寬容他們、教導他們,讓他們可以改變。寬容與圓融是人際關係中,要持續學習的事情。我有一個朋友,因為不會寬容與圓融,所以經常遇到問題,不會解決。其實學會寬容與圓融,衝突也會減少。我認為每個人都會寬容與圓融,生活會更美好。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課程時間:2021.12.11(六)
課程地點:中科R104
學系:終發碩專班一年級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廖珮婷
學號:110436504
課程心得:
這週學習的單元為高齡學習的實施與展望、國際終身學習的發展趨勢和新學習文化的塑造與發展。
高齡學習的實施與展望:所謂的高齡,指的是年齡55歲以上,台灣政府目前針對高齡所設立的終身學習單位有樂齡學習中心和樂齡大學,樂齡一詞是源自新加坡,樂齡學習中心的前身是樂齡學習資源中心,而樂齡大學是設立在大學內,每年由政府補助一班30人,這兩個單位的學習參與者也有所有區隔,樂齡中心會更在地性,幾乎什麼年齡層都有,而樂齡大學的學習參與者的社經地位通常較高。
老師分享很多樂齡學習中心執行的現況,讓我們瞭解到,要成功推動樂齡中心,需要專業+理念:經營團隊和志工都需要培訓。
國際終身學習大趨勢分組討論:我們小組認為在擴展職場學習方面,台灣可以再做的更多更廣,由於台灣多數企業或單位組織在人才培育方面因成本的考量,導致將目標設立在短期可以看見成效的課程訓練上,較少著眼於長期的員工素養培訓上,而職場員工也會因為時間和交通等成本考量,缺乏學習的動機,若未來數位學習的建構成本可以更小,將對擴展職場學習方面能更加助益,對員工來說,因數位線上學習的時間較彈性並可減少交通成本;對企業主來說,當數位學習系統建置成本降低,不但可增加員工學習意願,還可減少職災的風險,當僱主與員工雙方對職場上的學習意願都提高,在擴展職場學習方面的成效也可以更好。
新學習文化的塑造與發展:
新學習文化有七個類型,分別為個人、家庭、學校、職場、社區、國家及全球。可看出是從小擴及至大,全球的學習文化來自各個國家間相互交流,而國家的學習文化則是由家庭、學校、職場、社區交織凝聚而成,家庭、學校、職場和社區的學習文化由每個成員個體所影響,個人學習文化則是最基礎的最小單位。所以我們每個人的行為都可以擴及到整體,終身學習的文化,應由每個人自身開始行動。
打造屬於你的個人品牌:
品牌的建立不只是商品需要,企業需要,個人也十分需要,文章中老師提到充滿力量的個人品牌應包含關鍵十力:專業力、創新力、執行力、學習力、變革力、人格力、人脈力、感動力、影響力以及永續力,這讓我聯想到人力資源發展課程中學過的打造僱主品牌,也可以互通,一個企業提供的商品及服務還有企業形象應具備專業,在時代變更快速下,創新、學習和變革同樣很重要,而目標設立後,如果沒有去落實執行,也只是空談,若一個品牌沒有感動人的力量,就無法發揮影響力,沒有影響力的品牌也很難永續的發展。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課程心得(當天請假)
課程時間:2021.12.11(六)
課程地點:中科R104/東海大學
學系:終發碩專班一年級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廖湘綺
學號:110436514
課程心得:
當天因家中有事,已事前與老師告假,也跟同學一樣事前預習功課,以下是看完資料,非常有感的,在此提出分享與心得!
*學習是一連串的旅程
*台灣高齡教育的四大願景邁向高齡社會:老人教育政策白皮書
•終身學習
•健康快樂
•自主尊嚴
•社會參與
*邁向五共的高齡學習
•共學以促進活躍老化
•共享以累積社會資本
•共好以完成自我實現
•共樂以構築幸福人生
•共憶以圓滿人生軌跡
*新學習文化的發展策略
一、政策的優先考量
二、改變學習的觀念與行為
三、教育機構的轉型發展
四、發展終身學習機構的夥伴關係
五、建立廣泛密集的學習網絡
六、發展創新的學習模式與策略
七、數位學習與新媒體的開發應用
八、擴展工作過程的學習
九、發展適宜的學習成就認證與評量方法
十、致力新學習文化的發展研究
*更須秉持「以發心促進發展、以有限創造無限」之精神,透過更大的發心發願以積極促進終身學習的發展,並且充分善用有限之社會資源以創造終身學習的無限價值 。
*打造屬於你的個人品牌:品牌是一種識別標誌、精神象徵、價值理念以及品質的核心體現。
曾幾年看過一篇文章,美國學者彼得斯說過一句很著名的話—「21世紀的工作生存法則,就是建立個人品牌。」
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一到公式:衡量個人品牌的大小簡化公式:品牌=提供的價值X影響的人數X頻次。才會打造出個人品牌最核心,也是傳遞你的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