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寫留言
學習型組織的五項修練
課程時間:110.05.08(六)
課程地點:暨大A302教室
學系:終發碩專班一年級
課程名稱:學習型組織的五項項修練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李宛蓁
學號:109436516
今天輪到我第五項修練之團隊學習(team learning)報告,全班同學分組每組2-3人報告,只有我是一個人整理報告,跟今天的主題報告團隊學習感覺有點落差,團隊學習是包含兩人或兩人以上,必須協調一致,以完成共同任務,且為實現某一目標,所組成的相互協作正式群體。
團隊學習的定義 : 團隊學習的修練是指團體中的一種深度匯談與討論的對話工具和技巧,團隊成員彼此有共識,協調一致發揮更大能量,若彼此向心力強學習更高,不僅團隊整體產生出色的成果,個別成員成長的速度也比其他學習方式快。人跟人之間的聯繫也是很重要且團隊要能同心協力,才能1+1>2 之效能。
老師提到一群人憶起共同的事(共修),一個人走的快,一群人走得遠。老師也舉例曾子日:「吾日三省吾身」我們每天必定用三件事反省自己。團隊建立在自我超越與共同願景兩項修練的基礎上,透過「深度會談」的技巧,提升團隊思考及行動能力。
彼得 聖吉曾說願景是組織未來的一個基本面貌,如果團隊擁有共同的理想,那麼團隊中的每一個人都會為這個共同理想而努力,這種共同理想就是團隊的凝聚力,對於企業團體來說,就是利用集體智慧為企業創造效益謀發展。願景是共享是長期目標。如果沒有系統思考的配合,建立共同願景的修練會缺乏重要的支撐。
協助他們的方法有三:1.願景2.策略3.方法 願景:協助旅鼠從形成共同體中找到正確關鍵 ,策略:成為能激勵別人換位思考之想法,方法:商業模式,成立旅鼠運輸公司能有長遠計畫。要使組織成長茁壯,必須建立學習型組織,而組織內的人員必須全心投入學習提升能力才能在個人崗位上獲得成功,組織也才能成功。只有透過個人學習,組織才能學習。領導者需先支持並帶領學習,組織成員才能跟著一起學習。
老師分享傘兵部隊例子:隊長問三位隊員,你為什麼要參加跳傘,得到三個不同的回答,
一位回答喜歡跳傘,一位樂愛跳傘,第三位回答討厭跳傘(因為與一群喜歡跳傘的人,我也會喜歡跳傘),團隊是集體性的學習,也是學習型組織過程的基礎,組織成員透過互相學習、交流、啟發、以及共同的目標的成長過程之團體。
學習型組織的五項修練
今天輪到我第五項修練之團隊學習(team learning)報告,全班同學分組每組2-3人報告,只有我是一個人整理報告,跟今天的主題報告團隊學習感覺有點落差,團隊學習是包含兩人或兩人以上,必須協調一致,以完成共同任務,且為實現某一目標,所組成的相互協作正式群體。
團隊學習的定義 : 團隊學習的修練是指團體中的一種深度匯談與討論的對話工具和技巧,團隊成員彼此有共識,協調一致發揮更大能量,若彼此向心力強學習更高,不僅團隊整體產生出色的成果,個別成員成長的速度也比其他學習方式快。人跟人之間的聯繫也是很重要且團隊要能同心協力,才能1+1>2 之效能。
老師提到一群人憶起共同的事(共修),一個人走的快,一群人走得遠。老師也舉例曾子日:「吾日三省吾身」我們每天必定用三件事反省自己。團隊建立在自我超越與共同願景兩項修練的基礎上,透過「深度會談」的技巧,提升團隊思考及行動能力。
彼得 聖吉曾說願景是組織未來的一個基本面貌,如果團隊擁有共同的理想,那麼團隊中的每一個人都會為這個共同理想而努力,這種共同理想就是團隊的凝聚力,對於企業團體來說,就是利用集體智慧為企業創造效益謀發展。願景是共享是長期目標。如果沒有系統思考的配合,建立共同願景的修練會缺乏重要的支撐。
協助他們的方法有三:1.願景2.策略3.方法 願景:協助旅鼠從形成共同體中找到正確關鍵 ,策略:成為能激勵別人換位思考之想法,方法:商業模式,成立旅鼠運輸公司能有長遠計畫。要使組織成長茁壯,必須建立學習型組織,而組織內的人員必須全心投入學習提升能力才能在個人崗位上獲得成功,組織也才能成功。只有透過個人學習,組織才能學習。領導者需先支持並帶領學習,組織成員才能跟著一起學習。
老師分享傘兵部隊例子:隊長問三位隊員,你為什麼要參加跳傘,得到三個不同的回答,
一位回答喜歡跳傘,一位樂愛跳傘,第三位回答討厭跳傘(因為與一群喜歡跳傘的人,我也會喜歡跳傘),團隊是集體性的學習,也是學習型組織過程的基礎,組織成員透過互相學習、交流、啟發、以及共同的目標的成長過程之團體。
社區學習與社區發展
課程主題:終身學習研究心得-社區學習與社區發展
課程時間:2021.05.19
課程地點:Line同步視訊
授課老師:吳明烈教授
學系:諮商心理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發展所
學生:李昭婷
學號:109409505
今天的主題是社區學習與社區發展,上學期修成人教育研究時,就曾看過老師分享的蘇州老街一家「種下幸福」時光商鋪照片,燈牌橫招上的slogan「一座城市、一段記憶、一份承諾、一個密碼」,還是令人看了很有感,種下幸福就如同播下終身學習的種子,總有一天會美麗綻放。學習型社區(Learing Community)以地理和心理來界定,地理屬於社區的緊密連結,而心理則是凝聚一群人的向心力,心流經驗是指做一件事全神貫注、心無旁鶩且樂在其中,事過境遷的多年以後,仍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好的心流經驗不僅止於要他學,也非他要學,而是更高境界的他樂學。充滿幸福的社區元素,意即幸福地理學,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人的生命與大地的生命有緊密的連結,就像所吃的食物,也最好是在地食材,不僅可以縮短食物旅程,更可以減少排放碳足跡。通常一個會吸引人朝聖的觀光景點,乃具備三大元素:美景、美食與文化,在大排長龍之後買到的美食,品嚐時會有幸福的味道。老師提供觀看的影片,24戶人家集資買下2500坪荒地,想要一起變老,依寒來暑往的24節氣取24戶名,這樣的戶名真的很特別,能夠創造屬於自己的幸福社區,夫復何求?我們應該都要好好思考如何終老,並非等到退休之後再來規劃,這樣會為時已晚。
學習應該是要能為社區帶來更多有具體成效的發展與改變,才有實質上的意義。透過造景、造產、造人與造文化的內涵,打造一個學習型社區,接著是實作的討論,我和佳慧藉由蒐集相關資料,所規劃的是苗栗頭份蘆竹湳古厝,該如何好好保存53座三合院的古厝文化與世代傳承,就依造景、造產、造人與造文化的內涵來分別說明:
「造景」:藉由頭份市民族里社區發展協會來保存蘆竹湳古厝的原始面貌。
「造產」:一、由蘆竹湳古厝社區的特色與客家文化發展觀光規劃導覽解說活動、DIY體驗、客家美食辦桌、藝文、文創小品製作……等活動,建造活化老屋,打造古厝書店、古厝咖啡館、古厝民宿、古早味灶腳、古早味雜貨店…等,建置一個保存古厝文化社區的氛圍。二、與育達科技大學結合當地農場品盛產的週期推廣農產品,5月份規劃桃李、6月份南瓜、地瓜與葡萄、7月紅棗、8月水梨、9月柚子、10月椪柑、11月杭菊與芋頭、12月甜柿與草莓等農產設計烘焙產品。
「造人」:一、透過苗栗社區大學、樂齡大學提供在地文化學習課程,以培養導覽蘆竹湳古厝及客家文化特色的導覽人才。另外可以透過一些溝通連結管道像是讀書會、工作坊、研習等方式,讓年輕人更了解這個社區文化傳承的意義何在。
造文化:社區族群以客家人為主,信仰中心為義民廟、頭份大伯公,可以結合當地族群特色發展並保存客家文化及宗教信仰活動。社區當中的全體成員應凝聚社區共識,倡導古厝三合院的青銀共創,以達文化傳承的永續發展。課程的最初與最後,老師請我們針對終身學習說說小語及心得,我想說的是,近日以來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嚴峻,所有課程都改採線上教學,這同時也在驗證我們的終身學習能力,anyone、anywhere
、anytime、anything、any method…,只要個人有心學習,則天下無難事。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課程時間:2021.05.19
課程地點:線上學習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
學 系:諮商心理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發展碩班
姓 名:黃佳慧
學 號:109409504
課程主題:社區學習與社區發展之路
課程心得:
因為疫情嚴峻我們使用了線上學習的方式,因為課堂人數較少我們選擇使用Line線上討論,剛開始上課老師請我們彼此分享每人一句終身學習小語,開始了,由「learning is earning」開始今天的學習。社區透過樂學、樂業、樂居、樂活進入夢想與幸福的匯聚,Learning VS. Change係指學習的速度與改變的速度;個人再學習的速度不能小於社會環境改變的速度,才能達到innovation創新。Flow experience心流經驗,心流經驗是一個人全神貫注地投入一件事或一個活動,過程本身就是一種極端的享受,以致於會不惜代價的全然投入。Learning community學習型社區,居住的地方常常會影響生活的大小事物,進而決定個人的前途,而區域的劃分包含地理上及心理上的,社區要有向心力、凝聚力的,重要是心理的連結;創造自己的幸福社區:「幸福是動詞而非名詞,幸福是一種行動而非一個狀態,想要獲得幸福,必須採取行動」。「美景」、「美食」及「文化」,是影響一個人是否遷居的因素,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千金難買好鄰居!
學習型社區的概念與內涵包含了「造景」、「造產」、「造人」即「造文化」,社區民眾生活的環境需要發展優質的生活空間;活化地方產業是社區生存的基本條件;而人是社區的主體,應成為有系統的終身學習行動,培養社區關懷的終身學習者為目標;最後社區文化的發展過程中,必須凝聚社區共同願景,共同為實現美好的願景而努力。社區以造人為核心,而社區學習若沒有帶來社區發展為徒勞無功,對人及社會的改要能奏效、發揮具體成效,這樣的社區才有其實質意。
實作部分我們以,苗栗頭份「蘆竹湳古厝」為發想,藉由造景、造產、造人及造文化方向說明。
造景:藉由頭份市民族里社區發展協會保存蘆竹湳古厝的原始面貌
造產:由蘆竹湳古厝社區的特色與客家文化發展觀光,與育達科技大學結合當地農場品盛產的週期推廣農產品,5月份規劃以桃李、6月份南瓜等。
造人:透過苗栗社區大學提供在地文化學習課程培養導覽蘆竹湳古厝及客家文
化特色的導覽員。社區大學與國際森林日舉辦淨山暨走讀山林古道活動凝聚社區向心力。社區與育達科技大學一起推動社區照顧關懷據點。
造文化:社區族群以客家人為主、信仰中心為義民廟、頭份大伯公,結合當地族群特色發展客家文化及宗教信仰活動。
組織學習研究
課程時間:110.05.08(六)
課程地點:暨大A302教室
學系:終發碩專班一年級
課程名稱:學習型組織的六項修練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魏彩玲
學號:109436505
今天同學們分組報告學習型組織的六項核心修練,受益良多。
1.自我超越 –
公司組織要超越必先選才進而育才更要用才,這是公司普遍遇到的瓶頸.公司須以人為起點,員工須被充份激勵自我超越、領導者需先自我超越,組織才會成長。
2.改善心智模式 –
老師舉例曾子說的:「吾日三省吾身」我們每天必定用三件事反省自己。
人們如果無法針對問題建構心智模型,就無法解決抽象問題。改善心智模式有利於提升組織的學習力及凝聚力。
3.建立共同願景 –
願景是共享是長期目標。如果沒有系統思考的配合,建立共同願景的修練會缺乏重要的支撐。老師舉例:終發專班的願景是終身學習的社會推手是人力資源發展的橋樑。願景要外顯化不斷宣導也要內化組織文化做願景管理。
4.團隊學習 –
團隊學習建立在自我超越與共同願景兩項修練的基礎上,透過「深度會談」的技巧,提升團隊思考及行動能力。
5.系統思考-
即第五項修練,為建立學習型組織的鷹架,而將其他四項修練灌注其中。系統思考是從片段看到整體的能力,掌握結構層次的洞察力,才能重新設計我們做決定的方式。
6.知識管理-
組織在發展學習型組織的過程中,除了五項修練之外,尚需探索其知識管理的發展策略。知識為「一種人類或機構的資產,促進有效的決策及行動」。
要使組織成長茁壯,必須建立學習型組織,而組織內的人員必須全心投入學習提升能力才能在個人崗位上獲得成功,組織也才能成功。只有透過個人學習,組織才能學習。領導者需先支持並帶領學習,組織成員才能跟著一起學習。
終身學習夥伴關係與策略聯盟
課程主題:終身學習研究心得-終身學習夥伴關係與策略聯盟
課程時間:2021.05.12
課程地點:日月作物
授課老師:吳明烈教授
學系:諮商心理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發展所
學生:李昭婷
學號:109409505
今天是我第二次造訪日月作物,走進人車稀少的巷弄,一進門迎接我的依然是豪邁隨性的莎姊,以及土角厝堆砌而成的懷舊風建築,相隔一年,門庭玻璃及吧檯畫板上以濕擦筆進行的藝術創作也煥然一新,係來自於莎姐好友的巧手。這裡也有販售其它在地小農製作的適合嬰幼兒食用之爆米香、當季農產品如稻米、蠟燭、蛋糕以及春茶,朋友們集思廣益造就這間咖啡廳,讓我想起去年莎姐曾說「朋友」很重要,剛好呼應今天的主題:終身學習夥伴關係與策略聯盟,本週由我報告此一主題,在製作簡報的過程中,花了不少時間咀嚼相關內容,也讓我對此議題有更深的認識,夥伴關係與策略聯盟的概念源自於企業組織,都是強調合作關係的建立,有人視它們為同義詞,實則不然,夥伴關係是發展策略聯盟的基石,而策略聯盟則是更為嚴謹的夥伴關係,必須要有明確的契約或規範來作為合作之依據。
終身學習夥伴關係起源於國際組織三大巨頭,OECD於1996年倡導lifelong learning for all理念時,強調所有終身學習行動者與參與者,均需要發展出適宜的夥伴關係;而UNESCO在1997年召開第五次成人會議的漢堡宣言中,強調終身學習夥伴關係的角色與重要性;EU則是在2001年將終身學習策略聯盟的夥伴關係,視為實現終身學習的一項重要策略,著重各種策略間必須緊密相連,同時也要被所有行動者支持。透過三巨頭的引領,英國新學習文化也因此發展出學習型城市來建立學習夥伴關係;而德國的學習節Lernfest則是落實終身學習社會夥伴關係的最佳代言者;相較之下台灣的終身學習夥伴關係的推展則顯得緩慢,希冀透過2021年教育部學習社會白皮書,能夠落實推動下列事項:1.持續推動學習型城市促進國際交流,以建立合作夥伴關係;2.鼓勵大學與民間組織合作推展終身學習機構,成為策略聯盟單位,簽訂合作契約,協商辦理內容及學習方案,以建立 3-5 年長期
合作計畫。
最後我以記憶遊戲讓同學們體驗夥伴關係實作,透過個人獨立完成與全部協力並應用策略達標的體驗,得到的結論果然應驗團結力量大。最後老師進行課後總結,終身學習夥伴關係與策略聯盟,首要慎選對象,透過彼此的資源共享,創造共同的利益,累積成果並鼓舞人心,持續往前邁進,不僅只是綜效,而是發揮阿基米德的高槓桿效應,不管我們身在何種領域都是一樣的道理,彼此應該建立良好的終身學習夥伴關係,發揮群策群力,共同為終身學習的發展而努力,或許有朝一日臺灣也能成為一個全民終身學習型的國家。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課程時間:2021.05.12
課程地點:日月作物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
學 系:諮商心理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發展碩班
姓 名:黃佳慧
學 號:109409504
課程主題:終身學習夥伴關係策略聯盟
課程心得:
夥伴關係(Partnership)指兩個以上的個體,基於互為滿意及認同且相互需要而建立的一種持續性的關係,夥伴關係是策略聯盟的發展基石;策略聯盟(Strategic Alliance)一個組織為獲得額外資源,並取得二個或二個以上的其他企業組織的能力,提升競爭優勢所採用的策略,策略聯盟是較為嚴謹的夥伴關係,有明確的契約或規範做為合作的依據。終身學習「終身學習夥伴」分別起源於,OECD在1996年倡導lifelong learning for all終身學習者與參與者,都需要發展適宜的夥伴關係;UNESCO在1997年的會議中提出夥伴關係的角色與重要性;EU在2001年將學習策略聯盟視為實現終身學習的一項重要策略,透過報告同學分享國際組織的應用及台灣實務操作方式,讓我對於夥伴關係及策略聯盟意涵有更明確的概念。夥伴關係有其生命週期階段,第一階段為開始發展期,雙方團隊的合作,彼此是否可以信任;第二階段為建立規範期,成員們彼此溝通合作的規則和行為;第三階段為處理衝突期,雙方合作難免都有摩擦,透過衝突能否解決或避免,取決於夥伴關係的程度和耐久度;第四階段為成熟關係期,夥伴彼此都感受到合作的舒坦和愉快,促成關係的長期發展;第五階段為關係再造期,新的理念與行動是否可以融入到夥伴關係中,若無法則會導致成長緩慢或是僵化,所以夥伴關係是一個活的有機體。
實務操作部分以APP遊戲為體驗方式,首先由個人進行活動,接著在與夥伴們共同挑戰,在挑戰的過程中驗證了老師說的,夥伴關係策略聯盟的主要核心就是共享,透過彼此共享、共學我們才能有綜效。不論是在學校、職場或是政府機關等,挑選夥伴關係就像人資在選才一樣是最重要的環節,藉由水平的同行聯盟到垂直的異業結盟,亦或雙管齊下,若能夠互相交流理念、創造共同價值,就能擴展彼此的藍海策略,達到高槓桿效應。
第六項修練 知識管理
第六項修練 知識管理
課程時間:2021.04.27
課程地點:A302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授課老師:吳明烈
學系:終發碩一
學生:王素貞
學號:109409514
知識管理自彼得.聖吉提出第五項修練以來,世人皆以學習這五項修練為關鍵,然而五項修練只能視為發展學習型組織的必要條件,而非充分條件,知識管理更是學習型組織的第六項修練(吳明烈,2001)。
知識管理的起源在於組織對於發展科學、人力與智慧資本的需求,而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可以歸因為從管理勞力到管理電腦力的改變,以及電腦、科學研究、電信、數位電視與網路等科技結合所導致的大量知識成長。
知識管理的意涵有三:1 知識管理的本質:新舊知識融合創造新知識。2 . 知識管理的過程:是一個持續循環的過程。3 . 知識管理的目標:內隱知識轉化為外顯知識,強化組織的競爭力。
知識管理分為內隱知識、外顯知識
內隱知識:它的知識是個人,與特別情境有關,且難以形式化和溝通。是指
「高度個人化,難以正式化,只可意會不能言傳,而且深植在個人的經驗、
判斷、聯想、創意、潛意識之心智模式內的知識。」
外顯知識:可形式化,可制度化,和語言表達到的知識。
是指「可用文字、數字、圖形或其他象徵物清楚表達(如手冊、書本、程式)的知識,即可定義、可擷取的知識,而且溝通容易。」
企業知識的意涵包括:
一、企業的知識(corporate knowledge)︰與企業的價值、規範、目標、目的、
策略、政策及程序等相關的知識。
二、導引性的知識(navi*** knowledge)︰操作與決策相關的軟體及系統模
式相關的知識。
三、特定專業領域的知識(Domain-specific knowledge)︰專家進行決策直接相關的知識。
四、整體知識(meta knowledge)︰包含了對前述三種知識的整合方式的瞭解。
知識管理的基本要素有:
1 . 人員: 是知識的主控者。
2 . 知識:內涵與種類乃知識管理基礎。
3 . 科技:利器、資訊的協助者。
4 . 文化:落實生根、持續發展。
組織要成為一個知識型組織,才能常保競爭優勢。一個知識管理型的組織,也就是一個不斷創新求變的組織實體,就廣義而言,組織與個人的知識管理是恆常的學習過程,知識管理不會自行運作,需要有系統的知識管理推動措施,包括建立積極性的學習環境
資訊科技開啟知識革命,激起知識管理的發展,知識管理帶動個人及組織企業、機關團體之革新,推動知識管理實屬刻不容緩之事。要讓知識成為力量、財富、及資產就必須有效管理知識,個人如此,組織企業亦是如此,所以知識管理將成為資訊化社會未來管理的主流,處在知識大爆發的時代,推動知識管理的發展,也可開啟個人及組織企業及機關團體發展的新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