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寫留言
組織學習研究
課程時間:110.03.13(六)
課程地點:中科104教室
學系:終發碩專班一年級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劉佳惠
學號:109436512
主題:組織學習文化的塑造與發展
組織文化係指,組織所建立的規範與組織成員所表現出的行為模式、信念、態度及價值觀。其涵蓋兩大層面:外在層面:組織的制度與行為模式。內在層面:組織成員的信念、態度、思考模式及價值觀。
組織學習文化又可以分為三化: 物質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
組織文化的檢視可以分為: 煮蛙文化、螃蟹文化、猴子文化、老鷹文化、土虱文化、雁行文化。我對雁行文化印象深刻。「雁行理論」強調的是團隊合作、輪流領導、激勵同伴和互相扶持等四項內涵。所謂「團隊合作」,是指組織中的成員若目標一致,團結合作,會比個別努力更快到達目的地;「輪流領導」,是指輪流擔任領導的任務;「激勵同伴」,則是指同事之間的互相鼓勵,以提升組織的效能;而「互相扶持」,是指同事間互相協助,以共度難關。
從雁行文化可以得到下列啟示:
1.在組織中與擁有相同目標的人同行,能更快速,更容易的到達目的地,因為彼此之間能互相推動。
2.如果我們像野雁一樣累了,我們會留在隊裏,跟那些與我們走同一條路,同時又在前面領路的人在一起。
3.在組織中輪流從事繁重的工作是合理的,輪流擔任與共享領導權是必要及明智的,對人或對南飛的野雁都一樣。
4.在組織中,要能像野雁般的相互激勵。
5.在組織中,要像野雁一樣,不論是在困難的時刻或在平順的時候都會相互扶持。
我們平日工作瑣碎又繁重,如果沒有營造出良好的組織氣氛,彼此鼓勵,很容易灰心厭倦,所以,同事間要互相關心和鼓勵,才能營造良好的組織文化。
組織學習研究-跨校研修會
課程時間:20210529~30 (六日)
課程地點:溫暖的家 Google Meet跨校學習
學 系:終發碩專一年級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課程主題:U型理論精要、學習型組織個案分析及方案劃&世界咖啡館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李宛蓁
學 號:109436516
課程心得:
因疫情影響,原本要在日月潭舉行跨校交流無法進行,也是心中一直期待此學期組織學習跨校學習的機會,老師用心結合暨大(終發所)、暨大終發專班還有中正大學成教所碩博班的同學們一起學習雖沒有面對面上課,透過Google Meet報告中體會到每組同學都非常用心力的去準備這次報告,電腦前的每一位同學,從簡短的自我介紹及分組討論,很快拉近彼此的距離。
第一天U型理論真有點難懂,透過中正同碩博班學們報告後,發現U型理論作者的智慧及中正碩博班們準備充足內容,加上透過影片讓我們深入了解U型理論所談精華。會貼標籤的是商品,觀看影片後我的想法,不要把人標籤,還是要透過溝通,深度匯談,那才真實,眼睛所看見的非事實,U型理論談的三大架構【觀察、退省、行動】,協助我們【找出系統盲點、檢討習以為常的意識、產生新的行動】。U型理論是在幫助我們運用系統思考的工具,努力練習改變自身的觀點,跳出框架共創未來真佩服中正碩博班同學用心整理的分享。
暨大終發所學習型組織報告後立即分組討論,組別有學習型家庭、學習型社區、學習型學校、學習型企業及學習型政府,學習型組織的方案規劃,我剛好分發至學習型社區,因目前也有在社區據點教課,剛好可以運用於生活工作中。落實明烈教授說的:「學習生活化、生活學習化,讓一個大環境能夠更加完善且讓每個人持續的成長茁壯。
第二天世界咖啡館透過換桌的分享學習,內化省思自己的學習,當每個人聆聽著來自世界各洲的思維,讓活動雖沒有實境的刺激,但也帶動學習交流氣氛熱絡,讓學習是快樂的,明烈教授說對話是啟發智慧,閱讀是增加知此難得的跨校交流。 兩天中透過同學的簡報分享,在議題結束後都加入群組討論,以此聯絡同學感情,非常難忘學習歷程。世界咖啡館是透過轉桌的分組回饋,聆聽著來自世界各國各洲同學分享,讓活動嗨到最高點,氣氛熱絡,明烈老師常說對話是啟發智慧,閱讀是增加知識,聆聽則會淨化我們的心田。
透過兩天跨校交流課程,謝謝明烈教授安排此次跨校線上學習機會,讓我們達到共學、共好、共享、共榮,延續這股學習的熱情,在人生學習記事本增添美好回憶。經過這次的組織學習能夠體會到每個人都很用心,期帶大家都能夠有更好的發展。感恩明烈老師一年級課程上指導,又送我們隨身要帶「三杯」~
一杯:慈悲。 二杯:謙卑。 三杯:口碑。(個人品牌)有緣相識,一切都是最美好的安排,謝謝同學們二天的共學!
U型理論精要、學習型組織個案分析及方案劃&世界咖啡館
課程時間:20210529~30 (六日)
課程地點:Google Meet跨校學習
學 系:終發碩專一年級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課程主題:U型理論精要、學習型組織個案分析及方案劃&世界咖啡館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李丹妤
學 號:109436520
課程心得:
U型理論的學習是一趟【從我到我們的系統思考,個人修練、組織轉型的學習之旅】,一如疫情當前方能深刻體會『沒有人是局外人』一樣。U型理論的三大架構【觀察、退省、行動】,幫助我們【找出系統盲點、檢討習以為常的意識、產生新的行動】。這個過程的前提,需要抱持【開放的思維、開放的心靈、開放的意志】深度聆聽各方意見。理論的學習是為了能應用在生活當中,故將專業能量帶入學習型家庭、學習型學校、學習型社會、學習型政府、學習型企業,做個案分析(SWOT)討論及方案規劃,獲益良多!
這次負責世界咖啡館實務真是一波三折,受到疫情影響,不但方案內容改了又改;要如何呈現『線上』世界咖啡館,因無前例可考也很傷腦筋;不熟悉線上會議操作技能,更倍感壓力! 還好團隊力量大,問題最終都能一一克服! 同學報告中談到各個不同領域,透過深度匯談形式而展現的成就,令人印象深刻! 此外跨校學習分享,見識到資訊瞬間蒐集運用的能力,是很棒的體驗!
大家都正在經歷疫情類封城而身心困頓,因著線上學習互相鼓勵感染正能量,真的很棒! 就像心理諮商師陳永儀的離岸流理論:『在巨大風浪中先認清自己抗拒不了,學會放下抵抗(反直覺思考),先等待風浪過去儲備能力,反向思考風浪過後該怎麼做? 出口方向在哪裡?』感謝明烈老師提供的各種正向訊息,黎明前的等待,相信明天會更好!
第五項修練
課程時間:20210508(六)
課程地點:暨大302室&紙教堂移地教學
學 系:終發碩專一年級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課程主題:第五項修練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李丹妤
學 號:109436520
課程心得:
這次自己因突發腸胃炎請假,很可惜沒能和大家一起學習。在細讀了老師與同學的PPT之後,對於五項環環相扣的核心修練,包括:【自我超越、心智模式、共同願景、團隊學習、系統思考】及第六項修練【知識管理】深有感觸! 細細思維,發覺老師課程的進行方式,已經是第五項修練的實踐: 型塑愛和友善的組織氛圍,除了學習新知理論,也讓大家各抒己見產生共鳴,各自不斷自我超越,學習系統思考。
提出以下呼應時事並值得反思的三點:
1.【系統思考冰山理論】:以冰山理論來分析我們在生活中遇到的事件,幫助深度了解事物的全貌,而不僅僅是片面顯露的。反思當局者若能及時虛心檢討,當世界疫情為禍之時,就可引以為鑑好好分析應對,不至輪到台灣染疫時手忙腳亂,運作癱瘓,損失人民性命財務!
2.【向未來學習】:世界變化之快,僅聚焦於過去的知識經驗與現在正在發生的事物是來不及的。正如許多災難片都預言了多年後確實發生的事件一樣,科技與資訊發達的現代,預測未來並做出相對應的學習已是必然的趨勢。
3.【要懂得去蕪存菁】:大量的資訊蒙蔽我們的身心靈,過多的物質囤積窒息了生活,一如斷捨離精神的提倡,分辨想要與需要,是人類都要面對的功課。
很喜歡趨勢大師奈思比(John Naisbitt)的觀點:不論未來能帶給我們任何新希望,如果沒有快樂的話,一切都是枉然。明烈老師也說『生命的感動是組織學習的驅動力』。知識產生力量,但在人生旅途上,更需要快樂與感動相伴前行!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課程時間:2021.06.09
課程地點:線上學習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
學 系:諮商心理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發展碩班
姓 名:黃佳慧
學 號:109409504
課程主題:終身學習的國際發展現況與趨勢
課程心得:
出社會後再次來學校念書就是一個終身學習的表現,除了上課的正規學習,工作上參與的工作坊亦即非正規學習,在課後與同學互相交流的過程中也是學習的表現,而非正式學習佔據了人生中最多的時間。透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歐盟(EU)此三大國際組織看終身學習看國際發展潮流各個單位有不同著墨之處,其內容分述如下:
1.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
(1)教育的五大支柱:學會改變、學會發展、學會求知、學會做事、學會共處,而學會改變不單只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也提及了人與環境的共處。
(2)1972年的法爾報告書《學會發展》(learning to Be)。
(3)每12年召開一次成人教育會議。
(4)發展國際成人學習周(亦稱終身學習周、終身學習節)。
(5)學習型城市會議每兩年開一次。
2.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
(1)回流教育
(2)全民終身學習
(3)知識經濟、知識管理、學習經濟及數位落差
(4) 早期也有推動學習型城市。
3.歐盟(EU):
(1)在2001年將學習策略聯盟視為實現終身學習的一項重要策略。
(2)歐盟於1996年開始推動終身學習,1995年學習社會白皮書,1996為終身學習年,重視人力資本的投資、學習型城市計畫、八大關鍵能力(三國語言)。
課程中教授介紹了韓國南楊州市(Namyangju),以時間區分來規劃終身學習基礎設施,10分鐘步行有學習燈塔、20分鐘步行有社區中心、30分鐘步行有圖書館,而南楊州市終身教育研究所負責整個城市的終身學習工作。學習燈塔對我來說是較為創新的,用年齡來劃分辦理的課程,不僅讓學習變得更加容易,也凝聚了戶近里民的向心力,確實是既創新又有吸引力的方式。邁向五共的學習型人生包含了共學、共享、共好、共樂、共憶,個人與組織學習的速度必須不落後於環境改變的速度,終身學習就是不斷的在強化自身的各項能力,以應變世界的變化多端。今天課程圍繞終身學習的國際發展現況與趨勢,因溫故而知新不僅再次強化專業知識,也讓自己在終身學習有更多心靈上的成長。
終身學習的發展取向比較與國際發展趨勢
課程主題:終身學習研究心得-終身學習的發展取向比較與國際發展趨勢
課程時間:2021.06.09
課程地點:Google meet
授課老師:吳明烈教授
學系:諮商心理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發展所
學生:李昭婷
學號:109409505
今天的課程主題是終身學習的發展取向比較與國際發展趨勢,再度總複習國際組織三巨頭(UNESCO、OECD、EU)的終身學習發展脈絡,引領全球帶動終身學習的風潮。 UNESCO 1996年《學習:內在的寶藏》原有的四個支柱:學會求知、學會做事、學會共處與學會發展,再增加第五支柱:學會改變,learning必須大於change,學習的速度不能落後於快速變遷的社會環境,否則就會L=D(death),而L>C亦即Innovation。OECD倡導回流教育以落實全民終身學習,其運用的資訊互動工具,就是在縮短數位落差。1996年歐洲的終身學習年,是人類第一個終身學習年,而歐盟倡議的三國語言(英語、母語及第二語言),即是在強調母語及外語溝通能力,帶領著八項終身學習關鍵能力,實現終身學習的歐洲,更帶動學習型城市的發展,在創建背景面臨的六大問題之中,歐盟最大的兩個問題是失業率高,以及移民融合問題,因社會原有結構改變而造成的結構性失業,除了接受轉業教育,政府還會給失業津貼,因此學習型城市的發展目標首以改善所有市民的生活品質和解決社會排斥的根源問題為要。韓國南楊州市的1-2-3終身學習基礎措施讓我嚮往,10分鐘步行距離即有學習燈塔,20分鐘步行距離就有社區中心,而30分鐘步行距離則有圖書館,光是用想像的就能感受居住在這座城市的幸福感!
新冠肺炎疫情(COVIN-19)肆虐全球也帶來終身學習的因應改變,停課不停學帶來了數位學習能力的增進,還有各國研發疫苗及疫情防堵能力,終身學習與生活、環境是密不可分的,而且必須從每個人開始做起,老師曾經說過,每個發生都是最好的發生,每個遇見都是最好的遇見,這場疫情教會我們要互敬、互重、互愛天地,彼此共榮發展,若未善待它,就能感受到大自然憤怒反撲的力量,而此時此刻的我們正經歷著!期盼疫情早日平息,自疫情爆發以來迄今,全球已高達3,755,535條寶貴生命因此殞命,但願全人類都能記取這慘痛的教訓!
110409501陳筠蓁
2021-06-08, 週二 22:41
組織學習最終回
組織學習研究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課程標題:組織學習最終回
課程時間:2021.06.08
課程地點:雲端 Google meet
學系名稱:110終發碩一
授課教授:吳明烈教授
學生姓名:陳筠蓁
學生代號:110409501
心得:
期末的組織學習報告還在猶豫之期,學長姐們都已經有探討方向,超前部屬,有三位已經著墨,首先是慧玉的學習型家庭,讓我覺得,每個幸福家庭都是經 歷過多少風風雨雨的磨合,有效的溝通,即願意為家庭努力,才能讓許多面臨問題的家庭,透過良善互動、無私的分享,有更多改變,藉由學習啟發智慧,希望學習型家庭能更好。
穎琳的學習型企業的探討,結合穎琳自己以前所學,員工素質的提升,專業教育訓練,連鎖分店依區域性做不同行銷,但是一般家族企業是弊端很多,老闆的公正性不足,朝令夕改,領導者必須大刀闊斧,才能讓企業健康。
本來以為玳玲會想她的公司來下筆,玳玲則是分享弟弟的飲料店,手搖飲料必須要有獨特色、才能吸引客群,我自己經由今天所收到的分享,或許可以有方向的思考。
組織學習研究的回顧與前瞻
課程時間:2021.06.08
課程地點:Google Meet
課程:組織學習研究
課程主題:組織學習研究的回顧與前瞻
授課教授:吳明烈教授
學系:109終發所碩ㄧ
學生:王素貞
學號:109409514
課程心得:
網路上課是很方便可以時間到在家即可上課,但有時遇到卡在網路也是無可奈何,穎琳首先報告學習型家族企業,其實早期台灣經濟有一半業績是中小企業創造出來的,穎琳的組織學習型企業因為算是老字號,因面臨經濟以及景氣關係使企業主有意要轉型與重整,因其內部的種種關係,以及面臨大型聯盟同業競爭、產品價位、行銷通路SOP流程、同業促銷、大環境改變、消費習慣改變、企業形象、留不住員工等。都是其重整必須考量之原因,任何事老闆不必事必躬親,只要授權給員工去處理,因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員工只要福利好流動率是很小的,只要誘因夠員工流動率是很小的。
筠蓁希望能使用其專長於長照或成教方面,這兩種職業是目前市場上很熱門的,可導入學習型企業組織去規劃是很合適。玳玲分享飲料加盟店,夏天裡年輕人每人手裡一杯冷飲,是很正常,可是對於飲料是要慎選,天然不添加任何不該加的料,才是對人體健康首選,至加盟店礙於合約綁定自己不能創新也不能自創新點子,也不能與合約上的條件有衝突,要配合總店的定型化契約,有新點子要促銷也要經過總店同意,加盟的優缺點是加盟店主自己要評估其構面。仰福以後想回馬來西亞首創組織學習型教學帶動當地風氣,實踐其所學造福當地人,希望他能嫡孫滿東南亞,使組織學習型社會風氣更盛而帶動更多人去實踐。
這學期課程中的五項修練加上知識管理讓我們收穫滿滿,其中自我超越與心智模式讓我的思維更成熟,更精進,相信未來處理生活及工作上的事件的過程中會把系統思考運用進去而處理更完善,能學於致用內化吸收持續成長,因學習是進步的利器要善用、利用它。更感謝老師這學期教導使我們的學習興致更高,同學們的交流、互動、切磋啟發成長共學的機會,受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