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寫留言
組織學習 團隊學習的課後心得
在這次的報告中,我們深入探討了第五項修煉中的團體學習,這是一個極具意義和價值的主題。,透過PPT的講解,同學們將這些知識進一步加深理解並展示給台下同學們。這讓我們意識到了個人學習和團隊學習之間的密切關係,個人的成長和學習也需要透過和他人的交流和分享。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發現了一些關於團體學習的重要性和優勢。首先,團體學習能夠激發更多元的思維和觀點,促進知識的共享和交流。每個人都帶著獨特的背景和觀點,這讓我們能夠從不同的角度來思考和解決問題,從而獲得更全面和深入的理解。
原來,團體學習能夠促進團隊合作和溝通能力的培養。在團隊中,我們需要學會如何有效地溝通和協作,以達成共同的目標。這種能力對於個人的成長和職業發展至關重要,因為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需要與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務和解決問題。團體學習能夠提供一個互助和支持的環境,讓每個人都感受到團隊的力量和溫暖。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僅能夠從他人那裡獲得幫助和支持,還能夠成為他人的支柱和依靠。這種互相幫助的氛圍讓我們感到更加自信和堅強,能夠更好地應對生活中的挑戰和困難。
最後,兩組遊戲的設計巧妙地融入了團隊學習的理念,通過合作和協作來完成任務,我們不僅學會了如何有效地與團隊成員溝通和協調,還體會到了團隊合作的力量和價值。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斷地互相支持和幫助,共同克服了各種挑戰,這不僅讓我們的團隊更加凝聚,也提升了我們的團隊合作能力和自信心。
總體來說,這次的學習經歷讓我深刻體會到了團隊學習的重要性和價值,個人的成長和學習需要透過和他人的互動和合作來實現。我相信這些經歷將對我的未來學習和職業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我期待著能夠在未來的學習和工作中不斷發揮團隊精神,共同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中正成教所碩一 蔡佩珊
2024-04-12, 週五 23:00
組織學習研究課後心得 - 2024.04.12
共同願景-發自內心的共同願望,孕育無限創造力
共同願景呈現組織中人們所共同持有的意象或景象,藉由這個共同的願望,將組織的成員緊緊地結合在一起。這個共同願景的眼光是長遠的,非短期的目標,它猶如是單一、清晰、易辨認的「北極星」,當組織以具體且附有獨特性的一句話展現組織的核心價值與使命時,它將能具備感染力而感動他人。
我們可以藉由以下模式來建立(塑造)共同願景:
1.Top-Down: 願景的建立,是先由組織領導人,先制定方向或目標,其優點即是上行下效,達成共識所需的時間短。
2.Bottom-Up: 藉由各層級間,廣開心胸,重視每個人的聲音,以建立共同願景,但凝聚共識所需的時間相對較長,以現行實務而言,非營利組織與新創公司,多採取
Bottom-Up 的方式來建立願景。
3.上下交融模式: 以組織領導階層先擬出願景後,在經由組織全體(包含上層與下層)彼此對話,而建立出組織的共同願景。
而當共同願景建立好之後,更需要對願景進行管理,讓願景「內化」至每個人的內心之中以及「外顯化」讓組織網頁與組織願景牆呈現共同願景,因此,「內化」與「外顯化」,便是造就願景能持續經營的關鍵。
「願景」,其意涵有願望、願意與願力,它可以成為組織強大的驅動力,成為組織朝向真實目標前進的拉力,更能為明天創造機會,因此,企業的基本理念(建立共同願景、目的、使命與核心價值),在經由深入回答:「追尋什麼?」「為何追尋?」「如何追尋?」後,將能為三項(建立共同願景、目的、使命與核心價值)企業基本理念合而為一,引導企業向前運作。
團隊學習激發團隊的潛在智慧
團隊(Team)與團體(Group),兩者皆是由兩個以上的人所組合構成,但深入探究後,團隊與團體的不同在於,團隊是具有共同目標,藉由組織內部成員彼此對話,交互作用,創造強大的綜效(Synergy),以朝向團體真正想要的目標邁進。
「團隊學習」是個過程,一個發展團隊成員整體搭配與實現共標能力的過程,它不僅建立在發展「共同願景」這項修練上,同時也建立在「自我超越」上。
而如何激發出團隊的潛在智慧呢?
由當代物理學家包姆發展出的「深度匯談(dialogue)」的理論與方法,將可成為激發團隊潛在智慧的解方之一。然而,如同今日老師在課堂上所提到的,「那位」與我們深度匯談的人是極其重要的,這也可從現代物理學者海森堡的回憶中,看出其重要性。海森堡曾回憶他平生與鮑利(Pauli)、愛因斯坦、波耳(Bohr)等物理學的偉大人物的交談,這些人在後來都孕育了許多成名的理論,這便說明合作學習能激發出令人吃驚的潛能,而團隊的智慧可以遠大於個人的智慧。
今日課程活動精彩豐富,我們藉由實際體驗共同願景的創造與團隊學習所造就成功的那股力量,更相信「一群人,可以走得更快更遠」。
2024/03/29_組織學習研究課堂心得
課程時間:2024/03/29(五)
學系名稱:中正大學成教所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 教授
學生姓名:陳唯欣
學號:612710011
在本次課堂的開頭,透過聆聽同學們的分享,再次學習到組織學習的新知識和不同觀點,讓我了解到組織學習可以透過對話學習和生活實踐來實現。這種對話學習的方式不僅擴展了我們的知識面,也促進了思維的交流和碰撞,有助於我們更深入地理解和應用所學知識。生活中的實踐對於組織學習也是非常重要的,將學習到的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和工作中。同時,要善於找資源,包括圖書館、網絡資源和其他人的交流,並從中獲得新的感悟和啟發。這樣的生活實踐不僅可以加深對組織學習的理解,還可以促進個人的成長和進步。組織學習是一個全方位、持續不斷的過程。通過對話學習和生活實踐,我們可以不斷擴展自己的知識面,提升專業能力,並且實現個人和組織的共同成長。
在下午的同學報告中,將抽象的「自我超越與心智模式」具體、清楚地講解給台下同學聽,讓我吸收到許多新知,也覺得報告提到的「左手欄」是個很有趣、實用的工具,讓我感到受益良多。五項修練中的「自我超越與心智模式」,透過挑戰自我極限、改變思維模式,將可以實現個人和組織的成長與進步。組織應該鼓勵員工勇於挑戰自我,提供成長機會,並建立開放、包容的工作氛圍。這樣的修練有助於推動創新思維和跨界合作,促進組織的持續發展。因此,持續挑戰自我、改變思維模式是實現組織學習的關鍵。我們應該保持謙虛和開放的心態,不斷超越自我,追求更高的目標和成就。
組織學習研究課後心得(2024/3/29)
課程時間:2024/03/29(五)
學系名稱:中正大學成教所碩一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 教授
學生姓名:郭勇慶
學 號:612751002
課程開時前老師先讓班上的大家透過分享距離上一次上課到當天中間在生活上的體悟,透過大家的互相分享與老師針對每個人所遇到的事物給予補充,讓我們了解生活中的遭遇都有許多值得我們去體悟去學習的地方。
而當天報告的小組也很認真的準備報告,把內容介紹的很仔細,也使用了很多例子讓我們可以更輕鬆的了解內容的實際運用,並且還很認真的準備關門儀式與大樹活動,讓大家可以靜下心去感悟自己的身心,並靜下心來與大家一起討論並與班上的大家一起分享自己在體驗後的心得,是十分精彩並且完整的報告,也透過這次小組的報告讓我更了解所謂的自我超越可以透過努力而達成的。
中正成教所余佳諼
2024-04-11, 週四 14:02
組織學習研究課後心得-20240329
課程時間:2024/03/29(五)
學系名稱:中正大學成教所碩一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 教授
學生姓名:余佳諼
學 號:612710012
組織學習的發展趨勢與變革策略
延續上一堂課的三補,老師在今天分享了第四補,也是我覺得最重要的一補,就是自補,突然想到自己很喜歡的一句話:「除了自己,任何人都無法給你力量」,人生很長,但陪著自己到最後的只有自己。而從組織學習的層面出發,先確認自己需要跟想要的,才可以和組織一起建立共同的目標,一同成長。而不管是向過去或是未來學習,都可以有所成長跟進步。
自我超越
自我超越就像是一種提醒,不管何時,只要有一顆渴望學習成長的心,就可以有目標跟動機去進行。而我覺得自我超越最重要的是要有足夠的信心,相信自己可以做到,運用潛意識,相信自己可以達到並持續朝那個方向去努力,就可以有所成果。
心智模式
心智模式的感覺很像是一種信仰,從內而外的相信!一種個人觀點的感覺,而其實人與人互動的過程中,都會在互動中有不同的想法碰撞,也會因此有不同的結果。而自己需要練習的就像是在辯護自己看法和探詢他人看法時,要如何找到一個平衡點。
這一整天的課程下來,給了我很多不一樣的感受,而這些感受都很貼近自己的內心,唯有先照顧好自己的感受跟深刻的與自己對話,理解自己的內心,才可以跟著組織一同成長跟學習。
2024/03/29組織學習研究課堂心得
課程時間:2024/03/29(五)
學系名稱:中正大學成教所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 教授
學生姓名:蔡湘儀
學號:409710008
在上課前老師帶著我們回顧了前一次上課的內容,並讓我們每個人輪流分享最近有沒有什麼新的學習,我覺得自己分享完後再聽其他同學的分享,讓我在之後的課程中可以更加專注、投入地去學習。
報告組同學們的報告也非常精采,無論是在講述理論的部分還是帶領實作的部分,都能充分地感受到同學們的認真,在活動實作中我也有了新的體悟。時間掌握的也非常好,我覺得他們作為第一組報告的同學,讓我們後面報告的同學有很好的典範可以去學習。
組織學習研究-3/29課後心得
組織學習研究-3/29課後心得
課程時間:2024/3/29(五)
學系名稱:中正高齡者教育-碩一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課程單元:組織學習的發展趨勢與變革策略、五項修練之自我超越與心智模式
授課教授:吳明烈 教授
學生姓名:葉芳妏
學號:612751001
報告小組:芳妏、品瑜、佩珊
人要有三補:
1.天補:多接觸日月星光
2.地補:與大自然接觸,感受地球的能量
3.人補:多與正能量的人相處
4.自補:注重自我照顧和成長,培養身心靈的均衡。
自補是終身學習的實踐,不斷的提升自己。「樂齡學習生活化,生活學習樂齡化」。
在上午上課的過程中,老師有提到「發表是吸收的力氣」,恰好下午正是我們小組的報告,深刻的體悟老師的這句話。準備報告的過程中,使我在兩位從未合作過的同學身上獲益良多,兩位同學都是我非常值得學習的好榜樣,品瑜能夠很有系統性的思考,因此在討論過程中能更加快速與清楚的釐清問題;佩珊則是會主動到圖書館尋找資源,甚至能夠很有條理地將閱讀的書籍分析並結合我們的報告內容。在這樣第一次與不同的同學合作的過程中,使我有所學習與成長,同時也學到如何與不同的人來調整自己的步調與溝通方式,且與她們討論實作的過程時,我們花了不少時間在調整,也在每一次的對話過程中,使我們安排的實作內容更加順暢與貼近主題,進而產出一個我們三位都滿意的成果。
在準備實作部分的關門儀式、大樹練習的過程中,我運用大學讀社工系所學到的內容,準備了讓大家能夠放鬆與靜下心的引導詞,但或許在關門儀式的時候沒有控制好時間,因此有同學表示整準備靜下心的時候就結束了,針對這部分若我下次再有機會帶領時,我學到要多預留一點時間或是在多準備更多的引導詞,來幫助大家在這個實作的過程中,能更加地進入狀態,達到更好的成效。
報告結束後,我們得到同學們的肯定與待進步之處,肯定的部分當然使我相當有成就感,因為努力的付出與準備獲得大家的讚美後,會覺得非常值得,而需要再進步的地方,確實是我一直都需要努力克服的部分,要練習有自信的報告並與台下的人有眼神的互動交流,期許自己能在每一次的報告中都更加的進步、更加的有自信,我相信每一次的練習都是我成長的養分,而這正是不斷地自我超越的過程。
終發組碩一巫錦妮
2024-04-10, 週三 21:56
五項修練之系統思考
第五單元:五項修練之團隊學習
課程時間:2024/04/2 (週二)
學系名稱:暨大終發組碩一
課程名稱: 五項修練之系統思考
授課教授:吳明烈教授
學 號:112409521
姓 名:巫錦妮
報告小組:錦妮/惠苹
今天是我跟惠苹二個報告五項修煉之系統思考的學習體驗。在明烈教授的組織研究學習教學中,分組討論是其中一個重要的教學與學習方式。我們班上的同學都很優秀,每個小組都用心準備了報告,而上台的表現也非常穩健和流暢,原本上台報告要面對明烈老師這樣博學多才的人已夠緊張了,這學期還加上要來自每個同學都更精進的再學習力,令人覺得壓力更大也蓄這也是一種很好的共學成效。
在準備過程中,我花了大量時間來研究五項修煉,並最終完成了我們小組的報告。雖然我的報告成果也許不是最頂尖的,但我確實盡了全力。我深深感謝明烈老師讓我們有機會透過這樣的學習方式,從中學到如何尋找、理解和整理資料並上台分享。另外,我要特別讚揚組員夥伴的班代惠苹。她的報告展現了她對系統思考的深入理解,分享了三本關於系統思考的書籍,使得理論更具體和完整。在此,我想進一步分享在日常生活中應用系統思考的方法:首先,當面對複雜問題時,不僅僅關注表面現象,要深入探究問題的根本原因,並考慮各個因素之間的相互作用,可以建立因果圖來更好地理解問題。其次,在工作或日常生活中,可以使用系統思考來改善流程,評估每個步驟的效率,並考慮不同部門之間的協作。再者,系統思考有助於理解人際關係中的複雜性,試著看待每個人的角度,以更全面的方式理解他們的需求和動機。同時,在解決環境問題方面,系統思考也非常有用,考慮不同因素之間的相互作用,並尋找平衡,確保環境的可持續性。最後,使用系統思考來反思個人行為和決策,考慮長期和短期目標之間的關聯,制定相應的策略。總的來說,系統思考是一種強大的工具,可以幫助我們更全面地看待世界,理解事物之間的複雜關係,並以更有效的方式解決問題。我們宇宙系統的一個部份對體各系統也是有影響力,期待自己透過學習更精進而對整體大家有貢獻與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