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寫留言
中正成教所 碩一 許汶緣
2024-04-24, 週三 00:24
組織學習心得 2024/3/29
課程時間:2024/03/29(五)
學系名稱:中正大學成教所碩一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 教授
學生姓名:許汶緣
學 號:612710005
這次的上課讓我收穫滿滿,早上先是老師跟我們介紹了組織的發展與變革,下午則是同學們的報告跟我們介紹了五項修煉的其中一項自我超越與心智模式。
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早上老師所分享的人類的學習來源有兩種,一種是想過去學習,另一種是向未來學習,因為最近身邊親身經歷的事情,讓我對這件事情印象很深刻,我們要像過去學習避免同樣的錯,重蹈覆轍,向未來學習是要接受未來的不確定,因為不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事,所以我們要學會包容接納那些不確定的事、接納失敗,把失敗轉換成我們成功的墊腳石。
下午則是在看到同學的認真準備報告後的模樣,讓我感受到他們花了很多心思在準備報告,實作方面也讓我體會到他們的用心,一步一步的帶領著我們走向情境中,讓我們可以在短暫的時間裡,體會到剛剛所報告的內容。
組織學習研究課後心得_2024/4/12
課程時間:2024/04/12(五)
學系名稱:中正大學成教所碩一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 教授
學生姓名:陳唯欣
學 號:612710011
【共同願景】
共同願景不僅是一個目標,更是一種精神力量,能夠凝聚團隊的力量,激發出無限的創造力和潛能。透過共同願景,不僅能夠確立目標,也確立了實現目標的具體步驟和計劃。使組織能夠更井然有序地進行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成果品質。同時,共同願景也能夠讓組織成員更加堅定地相信,只要團結一致、共同努力,就能夠克服任何困難,實現共同理想與目標。
【團隊學習】
在聆聽團隊學習小組的報告中,我深刻體會到了團隊合作的重要性。通過實作練習與團隊成員的合作,不僅學會了如何有效地溝通和合作,在面對挑戰和困難時,還能夠共同思考,共同尋找解決方案。通過團隊學習,組織不僅可以建立共同的願景,也可以擁有許多寶貴的心得和經驗,幫助組織的發展與成長。
終身學習節成人學習週的實施規劃預測與策略
課程時間:2024.04.16
課程地點:埔里地母廟
學系:112終發碩班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節成人學習週的實施規劃預測與策略
授課教授:吳明烈 特聘教授
學生姓名:樓家安
學號:112409520
透過節日與活動的方式慶祝成人學習的理念可以追溯到1980年代末,當時由美國進步教育學會首次提出,目的是表彰學習對個人生活的轉變作用,鼓勵男女平等參與學習活動,並促進獲取教育資源和支持的機會。1997年,第五次國際成人教育會議強調了終身學習在新世紀中的重要性,並提議應該有一個全球性的成人學習慶祝活動。這個提議在1999年得到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支持,決定於2000年9月舉辦第一個國際成人學習週,以促進全球學習文化的發展和經驗交流。
在2000年的漢諾威世界博覽會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啟動了一場名為「建立學習社會:知識、資訊與人力發展」的全球對話,這是第一次國際成人學習週的序幕。這次活動由多個國際組織共同策劃,旨在探討如何通過創新的理念和方法來發展學習型社會,並討論學習、資訊和知識在促進可持續發展和消除貧困中的作用。國際識字日當天,全球對話的焦點是「全球學習文化:促進個人、社區與社會充分擴展學習潛能」,進行了公共討論。
在當今社會,終身學習已不僅是一項教育政策,更是一種全球性的公共議題。它已經成為許多國家和國際組織的政策核心,尤其在發達國家中,更是被賦予了政策制定中的首要地位。這種政策的優先性反映了終身學習在促進社會進步和個人發展中的關鍵作用。終身學習的核心理念在於培養個體的自主學習能力,激發學習的熱情,並鼓勵人們掌握學習的方法和技巧。這不僅是一種知識的累積,更是一種能力的提升,使個人能夠在快速變化的世界中不斷適應和成長。
政府在推動終身學習節的過程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政府應該主動推廣終身學習節的概念,並通過舉辦各種節慶活動來提高公眾對此的認識。這些活動應該鼓勵地方政府和社區的全面參與,從而形成一種全民學習的氛圍,將學習融入日常生活中。透過終身學習,人們可以更好地適應未來世界的變化,並在社會中實現向上流動。學習不僅能夠提升個人的專業技能和知識水平,還能夠增強個人的社會競爭力和適應力。終身學習的推廣和實踐是塑造一個學習型社會的基石。這需要每一個公民的積極參與和不懈努力,通過持續學習來豐富自己的生活,並為社會的整體進步做出貢獻。
謝謝名烈老師發現的美麗上課地點,也謝謝慧琪同學的用心準備今天的報告內容,讓我們度過了一個身心飽滿,收穫滿滿的美麗上午。
中正成教碩一 吳彥霖
2024-04-22, 週一 19:01
組織學習研究課後心得
課程時間:2024/04/12(五)
學系名稱:中正大學成教所碩一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 教授
學生姓名:吳彥霖
學 號:612710003
建立共同願景
上次課程中介紹自我超越與心智模式時,也有稍微帶到共同願景的建立,而這一次的小組報告,又更加具體的帶我們瞭解建立共同願景的步驟、價值觀及組織各人員的心態。願景不應該是高層強壓在組織人員的概念及意志,而是要能夠隨著組織所有人的價值觀、目標及態度來去建立,才能確保每一個人都是發自內心的去實踐,且在達成願景的過程中還能不斷增強自身實力,對組織來說更是一舉兩得。
團隊學習
透過這一次同學的分享,我才發覺真正的團隊學習並沒有那麼簡單。過往在團體中,認為只需要把事情做好,並與他人交換意見,成員間沒有因意見不同產生衝突,就算好的團隊學習與合作,但這只是最粗淺的且基本的行為。
其實良好的團隊能夠將組織發揮到極致,正所謂1+1>2,在課堂的學習活動中,我了解到各司其職對於目前得組織來說已經是不夠的,這樣或許可以把事情做對,但不見得能讓組織變好。如同我很喜歡的漫畫灌籃高手中所提到 :
「櫻木為球隊帶來了籃板球和毅力;宮城帶來速度與感性;流川帶來了爆發力和爭取勝利的鬥志;三井雖然曾帶來混亂,但也擁有智慧和寶貴的武器,而你們站在木暮和赤木打造的根基上,這就是湘北。」
在團隊裡一定會因為個人特質及能力的不同而產生差異,但如何將這些差異融合,最後萃取出那個讓團隊進步的關鍵元素,才是團隊學習最重要的部分。我們不應該永遠堅持自己的主見,不斷排斥他人想法只會讓自己的視野更狹窄,因此團隊學習會是終身的課題,將無止盡的反覆練習。
0410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課後感想
課程時間:2024/04/10(三)
課程地點: 咖啡。反思 Coffee Reflections OLD
學系名稱:112級終發組碩一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能力的架構內涵與發展/終身學習者的意涵、概念與培育策略
授課教授:吳明烈 特聘教授
學生姓名:謝宜蓁
學號:112409518
今日的終身學習的走讀課程,我們來到了位於埔里的「咖啡。反思 Coffee Reflections OLD」,它隱身在國術館及不動產中間的巷子裡,還真的挺不好找的。咖啡廳更是老屋再造的學習工寮,而老闆賴育正是這個學習工竂的主持人,利用這個空間開立「咖啡課程」傳授相關咖啡相關的知識給喜愛咖啡的人們。
特別請賴老師(老闆)分享他個人終身學習歷程及經營理念。賴老師本身是由職業軍人退伍, 7年軍校20年職涯都是在軍中渡過。因此,有著軍人特有的堅毅與續航力。民國100年退伍後,他擔任過國會助理、烘焙師到建築公司上班,到最後選擇他最愛的咖啡創業,因為,由高中時關就喜愛喝咖啡,不認為咖啡是很高深的他學問,咖啡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只要自己喝得開心就足矣,平易近人才是咖啡的本質,也想要來這裡的人都能跟他一樣回到咖啡的源頭去感受咖啡的美好。他說妻子的支持給了他很大的力量,還有他在台中「多馬咖啡
」進行交流研習更讓他獲多許多的啟發。在創業的過程中雖然辛苦但也樂在其中。過程當中為了獲得更多的咖啡知識專業考取了11張咖啡師證照,有SCA、CQI、IIAC等三個國際體系的背書。
經營方式採用以預約制,讓客人可以期待與咖啡進行交流。在品嚐咖啡的同時進行咖啡反思,反思所有的一切,應我們的要求也分享其選豆及烘豆的一些手法、重點,介紹不同的沖泡咖啡器材的故事。並且告知我們不同的器具都會影響咖啡的品嘗,讓我們發現原來杯子的素材和形狀都會影響咖啡流入口中,舌尖體會到的味道。很幸運今天品嚐到冰滴咖啡、手沖咖啡,單品和義式咖啡都有,每杯咖啡也都會逐一解說,身為孕婦媽媽的我忍不住貪嘴。讓我在咖啡。反思 Coffee Reflections OLD感受到化繁為簡的生活態度、用心才會喝到真心的感動。
時間飛快,還是要進入我們的專題「終身學習能力的架構內涵與發展」、「終身學習者的意涵、概念」。
首先,我們由從國際發展潮流的視野,分析終身學習關鍵能力的概念與特性;再則就UNESCO、OECD與歐盟所分別提出之終身學習關鍵能力架構,而臺灣透過歐美國際間提出的理論整合建構出終身學習關鍵能力五個層面,總共28個具體能力。這些能力涉及到知識、技能和態度等多元面向,我們認為態度是最容易影響整體終身學習關鍵能力的發展。為實現終身學習社會,我們應該重視培養這些關鍵能力,讓個人能夠持續成長、適應變化,並在不同角色中發揮所長。當前終身學習關鍵能力的發展困境的(社會/教育)層面上有大點仍待突破。
1. 政策宣導不足:需要更積極地宣傳終身學習的重要性,並提高公眾對此概念的認識。
2. 法規不完善:相關法規需要進一步研修,以支持終身學習的實施。
3. 專業人員制度不完善:建立終身學習專業人員的制度,以提供更有效的支持和指導。
4. 資源不足:教育部的經費僅占2%,需要增加資源以支持終身學習的發展。
5. 國際策略不足:需要更積極地與國際接軌,以促進全球移動和認可。
我個人對於專業人員制度不完善、教育部的經費僅占2%最為有感。也感動這些年致力推動終身學習的團隊努力。未來,我們應該持續努力,讓台灣成為一個學習型社會,培育學習者的能力,並實現學習社會的理想。
緊接著是「終身學習者的意涵、概念及培育策略」專題分享,而終身學習者是一種持續進行學習、成長和發展的態度和行為。這種學習觀念不單單於校園教育,而是強調個人在生活的各個階段都應該持續不斷地學習、探索和成長。並就終身學習者具備特徵、終身學習政策進行討論。
終身學習者具備特徵:
1. 自主學習
2. 不斷反思
3. 適應能力強
4. 跨領域學習
終身學習策略:
1. 建立學習文化
2. 推動自主學習
3. 提供多樣化的學習機會
4. 持續激勵和支援:
5. 培育批判性思考和解決問題能力
終身學習者能夠持續成長不斷學習,必需要不同的生活階段保持開放的心態和求知熱情。一如明烈教授說的終身學習即在生活之中,每個人都要成為自己的生命活水。讓學習影響學習要學也要樂學,這樣的終身學習才能充滿歡樂,感謝美好的咖啡感謝很棒的同學專題分享感謝指引我們的明烈老師,讓我們一起用學習影響學習。感受終身學習的美好。
終發所碩一魏沂茹
2024-04-22, 週一 09:59
組織學習研究
架構九:第六項修練:知識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
時間: 2024.04.16(二)
課程地點: A302研討室
學系名稱: 暨大終發碩一
課程名稱: 組織學習研究
授課教授: 吳明烈教授
學生姓名: 魏沂茹
學號 112409517
在當今商業環境中,組織學習和知識管理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尤其在促進創新和提高競爭力方面。領導層的支持、開放的溝通平台、技術手段的運用以及持續的學習和改進,都是實現組織學習和知識管理成功的重要因素。
透過這些措施,企業能夠更好地利用內部的知識資源,提高組織的靈活性和應變能力,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取得優勢地位。
組織學習和知識管理的成功關鍵包括:
領導層的支持:領導者應該鼓勵學習文化,並提供資源和支持。
開放的溝通平台:組織應該建立有效的溝通渠道,讓成員能夠分享知識和經驗。
技術手段的運用:使用科技工具來促進知識管理,例如知識庫、內部網站等。
持續的學習和改進:組織應該鼓勵成員不斷學習,並將學習成果體制化,成為組織的記憶。
透過老師的講解,我學到了許多知識管理的實務做法,例如如何識別和捕獲知識、建立知識庫以及分享知識等。我相信這些知識將對我未來的工作有所幫助。另外,知識管理不僅僅是技術問題,也是文化問題。因此,組織應該建立良好的知識共享文化,以有效地管理知識。
組織學習研究-4/20課後心得
課程時間:2024/4/20(六)
學系名稱:暨大終發所-碩專一班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 教授
學生姓名:鄭幸怡
學號: 112436501
本次上課很可惜,因為有事情只能參與到早上的課程,感謝老師讓我換到第一個報告組別,得以不錯過發表時間,又能兼顧下午行程!然,這次報告得到同學與老師的認同,非常有成就感!並且,還來得及參與到大家一起試穿班服並合照的環節,大家的共同回憶又多了一筆,好幸福~
本次課後心得想與老師分享在準備「第五項修練-共同願景」期中報告的體會與心得。要能夠促進組織學習、成為學習型組織,擁有願景是非常重要的環節。願景是一個人的熱望與關注,當擁有了追求願景的渴望,自然的會督促自己習得新技能、找到創新的作法去突破現況,就需要透過自我成長,也就是學習來達成。而組織若希望達成共同願景,領導人就需要先鼓勵組織成員擁有自己的個人願景。在讀到這段時,彼得強調需要先鼓勵每個成員都先擁有個人願景,而不是先從上往下制定一個願景再進行說服這個點,一開始有些疑惑,因為若成員每個人都抱持著極度差異化的個人願景,要如何得以整合成為最終組織擁有一個共同的願景?
但細思後,看到書本中提到若沒有願景的話,那所有的學習將只是適應式學習,就不會有想要主動自我學習的動力,甚至可能會產生「因為工作又改變內容了,又要學新的東西了,好累、好麻煩」的想法,這樣的學習不但成員不會感受到成長的成就感,更難激勵工作動力,那工作效能也有限。所以組織要擁有共同願景的前一步,肯定要先鼓勵成員能有「發展個人願景」的機會。只要成員有想要在這個組織中發展的藍圖,那不管方向是什麼,都會有辦法在之後跟組織的共同組織有所關聯。成員需要先對自身在組織中的未來充滿熱望,才有努力的意願,才會想要為此學習,學習型組織的基礎就從此而來。
共同願景在我所處的組織,目前還比較難以實現,目前還是停留在「領導者的願景,極為組織的共同願景」的階段,也是台灣很多公司行號的狀態。不過我認為我的副總很努力的想要帶給我們部門的成員們擁有「個人願景」的氛圍。每年底的年度會議,他會讓大家思考自己希望在這個部門中未來擔任怎麼樣的角色、能再往那裡成長、想嘗試哪些新的工作項目,而且是真的會盡力實現我們所寫的職務內容調整。所以相對我認為我的部門的同事們都比較有工作上的動力與凝聚力! 若自己有機會成為主管,也會謹記「擁有願景」對組織的重要性!
組織學習研究課後心得(2024/4/12)
組織學習研究-4/12課後心得
課程時間:2024/4/12(五)
學系名稱:中正成教所-碩一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課程單元:共同願景、團隊學習
授課教授:吳明烈 教授
學生姓名:李昕真
學號:612710007
建立共同願景:
組織在建立共同願景上面,不單只是對外的宣言或是組織內部的口號,成員們加入組織是主動加入跟隨願景,彼此透過心理層面的支持,讓「我們的共同願景」成為組織成員之間的連結。有了渴望實現的目標,大家自發性的努力學習與追求卓越,也因此讓每位成員的價值都被看見。
團隊學習:
論一個團隊好與不好的差異,一個搭配好的團隊,若彼此能合作無間,可以達到 1+1>2 的效果;反之,搭配不好的團隊,則可能發生互相牽制的情況,導致 1+1<2。由此可知,團隊在運作方式的重要重要性。而要達到良好的團隊運作,「討論」與「深度匯談」的差異。「討論」指的是每個人提出各自的看法並辯護,而「深度匯談」是團隊合作此修練的核心要素,組織成員先視彼此為夥伴,匯集每個人的想法後,融合成一個群體的更大想法。若想到達到深度匯談,大家公開自己內心的假設是一步重要的過程,接著在適當的引導下,深入的探詢彼此的想法,如此一來才能真正達到「深度匯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