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寫留言
組織學習研究心得一
課程時間:2024/03/02(六)
學系名稱:暨大終發組碩一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心得(架構二三四)
授課教授:吳明烈 教授
學生姓名:徐映苹
學 號:112436504
開學的第一堂課”組織學習”,老師請每位同學說一句跟”龍”有關的祝福語,開啟這學期的學習里程。
老師常常會分享生活中的發現,例如埔里的美食:在北環路有一對年輕夫妻開的咖啡店,取了很有趣的店名:”洋咖啡土包子”、CP值很高的”早點名飯糰”還有嘉義的”松山土窯羊肉”,用古法高溫悶煮出美味的羊肉….(已經要流口水了) ,這些創業的小故事,都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在學習型組織的六項修練中的第一項提到: 自我超越的思考-實現心靈深處的熱望。
L<C=D(Learning, Change, Death), 會面臨被淘汰的局面。
L>C (Learning, Change) ,就是要創新。
L =P+Q+A+R(Learning=Programmed Knowledge, Questioning, Action, Reflection) 是結構化的知識+質疑有洞察性的問題後採取行動解決問題,再進行反思的歷程。
學習型組織具有兩項基本觀念:組織進行學習、組織促進學習。阿吉利斯(Argyris)及熊恩(Schön)提出組織學習具有三個層次:
1.當環學習:檢視組織整體環境以發現錯誤所在,係一種組織內部適應的過程。
2.雙環學習:涉及重新修正組織目標、政策、規範與組織意圖的關係。
3.再學習:具有自我轉換的能力,也就是創新學習。
組織學習的五隻手: 握手、牽手、舉手、拍手及動手的習慣,以正能量的組織互動,增進組織學習的速度與效益。
U型理論的五項行動:共同創始、共同感知、共同流現、共同創造、共同發展。組織學習從改變開始,除了提升組織競爭力,也要兼顧組織成員的自我發展。
正值暨大的櫻花季,下午老師帶領我們校園巡禮,沿途看到盛開的櫻花還有穿著和服的女士,讓人有置身日本的感覺,身心都感到很放鬆。
來到慈濟零淨未來的環保教育區,熱心的師姐師兄,透過幾個趣味的小遊戲介紹環保的重要性,,希望每個人都能響應環保愛地球。慈濟就是一個很具代表性的學習型組織。
終發所碩一魏沂茹
2024-03-05, 週二 23:09
組織學習研究
架構三:組織學習文化的塑造與發展
課程時間: 2023.03.05(二)
課程地點: A302研討室
學系名稱: 暨大終發碩一
課程名稱: 組織學習研究
授課教授: 吳明烈教授
學生姓名: 魏沂茹
學號 112409517
組織文化係指,組織所建立的規範與組織成員所表現出的行為模式、信念、態度及價值觀。
組織的繼續學習文化,三項要素是很重要的:
社會支持: 這表示組織必須提供一個支持員工學習和成長的環境。這可能包括提供培訓機會、專業發展計畫、以及鼓勵員工參與學習機會的文化。
繼續創新: 一個擁有繼續學習文化的組織應該鼓勵創新和新思維。這可能涉及到容忍失敗、鼓勵員工提出新點子、以及建立一個促進創新的工作環境。
競爭力: 這指的是組織要在市場上保持競爭優勢,必須不斷地學習、調整和應對變化。這包括持續監控市場趨勢、學習並應用最新的技術和管理實踐,以確保組織能夠應對競爭壓力。
組織文化的檢視:
(一)煮蛙文化: 組織在變革或調整時,以不引起太大反彈的方式進行。
(二)螃蟹文化: 組織可能較不願意正視問題,而是選擇避開或繞過。
(三)猴子文化: 組織中的成員在處理問題或負責任務時,將問題轉嫁給他人,責任不斷轉移。
(四)老鷹文化: 組織具有高效、明確的領導風格,能夠快速而果斷地應對挑戰。
(五)土虱文化: 組織內的價值觀和作法已經根深蒂固,難以通過簡單的改變來轉變。
(六)雁行文化: 組織強調協作和共同目標,成員之間有著良好的溝通和協同作業。
老師在上課的時候請檢視組織我分享。我們公司台灣福氣社區關懷協會,在臺中市沙鹿區、梧棲區、清水區紮根超過十年,貼近社區需求,提供多元豐富的服務。 透過深入在社區的服務,讓社區裡的身心障礙者家庭、失智長者以及家庭照顧者找到支持的力量,以減輕家庭照顧者的照顧壓力,實踐「在地老化」的社區照顧理念,社區裡的每一個人皆擁有圓滿自在的人生。
公司組織非常健全,提供學習和發展提升夥伴技術跟知識水平,是一個積極及健康的工作環境。
對員工認可跟激勵,包括薪酬福利公開表揚升遷機會,讓每個人感受到自己的貢獻受到尊重。
透過老師觀念強調工作、學習和生活之間的緊密聯繫,不再把它們視為相互獨立的領域。透過將學習融入到工作和生活中,可以更有效地提升個人的整體素養和能力,促進個人的全面發展。這種綜合性的學習態度有助於在各個方面建立更加豐富和有意義的人生。
組織學習研究-03/02(六)課後心得-1
課程時間:2024/03/02(六)
學系名稱:暨大終發所-碩一專班(112級)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 教授
學生姓名:楊博丞
學號:112436516
光陰似箭,已經來到研究所的第二個學期,放了一個月左右的寒假,回學校讀書後才發覺原來幸福的感覺是這麼簡單的,光是放寒假就可以讓班上每一位同學都像小孩子一樣的期待又興奮,而且比以往更珍惜這短暫的放鬆時光。開學第一天是由班導師明烈老師揭開序幕,一開始老師讓每一位同學分享龍年吉祥話,班裡的氛圍還是一樣讓人感到輕鬆自在,一早大家就笑得合不「龍」嘴,也希望大家都可以帶著這份心情一起面對研究所的所有挑戰。
組織學習是讀終發所後常常聽到學長姐及老師分享的一堂課,是一門有跨校學習機會的課程,與終發碩班及中正成教所合辦,而且是兩天一夜的聯合活動,是一個非常難得的學習機會,因此我非常期待這門課,有點像是讀大學時的宿營活動,在老師的說明下,得知我們專班是這次活動的主辦單位,我們班也非常迅速的組織了這個活動的分工及分組,一起討論有種久違團隊合作的幸福感。
由阿吉利斯及(Argyris)及熊恩(Schön)提出組織學習有三個層次,分別為單環學習、雙環學習及再學習,除了遵守原來組織既定的目標及政策與規範,及適時修正,還要尋找正確的學習方式,以過去的經驗及找到未來組織可能面臨的挑戰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自我轉換的能力。老師用不同種動物提出不同的組織文化,並讓我們自行檢視,以我的宗教團裡來說雖然是大部分是雁行文化的組織發展,但因為上方的傳統堅持常常也讓我感受到猴子文化的感覺,但為了讓更多年輕人的加入,近年來開始有年輕團體組成的機會,連結時下年輕人的活動,組織有慢慢的創新,將傳統文化帶出不同的新世界,並且能持續傳承下去。
老師也提到人生有許多的帳戶,除了金錢帳戶是人走後帶不走的之外,學習帳戶、知識帳戶、智慧帳戶、人際帳戶與福德帳戶都是將來可以跟著自己帶到累世的,因此要不斷學習及改變,才能造就豐富的人生。
下午老師帶我們逛期待很久的暨大校園櫻花季,雖然下過雨的櫻花好像沒有那麼茂盛,但還是很漂亮,除了賞櫻之外,老師還帶我們到校園頂樓俯瞰整個暨大校園,暨大風景真的讓人心曠神怡,也讓即將面臨更多挑戰的我們心情得到解放,在學期的剛開始,期許自己更積極,並能學以致用。
組織學習研究-3/2課後心得
課程時間:2024/3/2(六)
學系名稱:暨大終發組碩一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研究第一堂心得(架構二三四)
授課教授:吳明烈 教授
學生姓名:紀清煬
學號:112436510
新學期新開始,教授說組織學習就是一種修煉,取決於個人積極參與與修煉程度,而組織學習分為三大導向:1.需求導向:看見需求點燃熱情並滿足需求 2.問題導向:解決問題3.發展導向:促進發展,組織學習運用學習五隻手:握手、舉手、牽手、拍手、動手,我們更要勇於積極改變而行動。
在講述組織文化中有不同的文化風格其中包含:煮蛙、螃蟹、猴子、土虱、雁行...。讓我想到企業在組織文化成行過程中也有上過類似的課程來讓主管們理解不同文化的風格與帶領方式,。
課程中最有感觸的一句話教授講到做為領導人要錦上添花也要雪中送炭,更要學會雪中送炭才能讓人記住你。
而課程重頭戲將在兩天一夜的聯合活動,不僅能在理論上獲得知識,更能在實務上實踐課程的核心,更能深刻體悟與理解組織學習的重要性。
組織學習研究 課後心得
課程時間:2024.02.27(二)
課程地點:A302 研究室
學系名稱:暨大終發碩一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課程單元:架構二 組織學習理論的發展與內涵
授課教授:吳明烈教授
學生姓名:凃季彤
學 號: 112409511
組織學習的重要性呈現在許多方面:它能促進組織創新、增進應變能力、提升問題解決能力、促進個人成長,有助於組織發展,同時幫助避免犯錯。阿吉利斯(Argyris)和熊恩(Schön)指出組織學習可分為單環學習、雙環學習(適應性學習)和再學習(創新性學習)三個層次。
組織效應與組織學習的關係可透過不同效應來解釋,如蝴蝶效應、比馬龍效應、鳳凰效應、飛輪效應和水結晶效應等,顯示正面行為的累積會產生積極影響。而在組織學習過程中,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願景、團隊學習、系統思考和知識管理等因素對組織的學習效能至關重要。
組織學習是一種修練,贏得法則是關鍵。建立組織學習文化需要從文化的塑造開始,讓組織擁有持續學習的文化,並確保具備社會支持、持續創新和競爭力等三要素。組織文化包含規範、行為模式、信念、態度和價值觀,建立繼續學習文化有利於培養組織成員的學習風氣。
組織學習是組織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能夠促進創新、增強應變能力,提升問題解決能力,並推動個人與組織的成長。透過建立持續學習的文化,組織可以更好地應對變化,提高競爭力,並實現組織的長期發展目標。
今天課間,老師還帶領我們參加了慈濟在學校舉辦的「淨零未來館」活動。透過互動學習,我們利用多媒體的互動遊戲,分別體驗了全球暖化危機的嚴重性,並深刻了解到排碳淨零的重要性。這次活動讓我重新認識了環保議題,引起了我對環保的重視,希望能為未來的地球盡一份心力。
組織學習研究 2/27 課程心得
課程時間:2024/2/27(二)
課程教室 : A302研究室
學系名稱:暨大終發碩一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 教授
學生姓名:巫玫真
學生學號:113409503
這是我入學的第一堂課,明烈教授和我認知的教學方式一樣,十分靈活有趣。從教授授課的步調,以輕鬆地方式一個個分享著埔里小店的生命故事,讓我真的感受到樂在生活的感覺,以身示道地在落實終身學習的理念: 「人生有三千萬」千萬要終身學習、千萬要樂在學習、千萬要享受學習。
課堂休息時間,老師帶領我們參加慈濟零淨未來的環保教育活動,這似乎是我第一次這麼完全地聽完慈濟推廣環保愛地球的宣導教育,志工老師們都十分地 專業,從生活中的各個面向說明讓我們知道目前我們面臨到什麼環境危機,政府正在推行著淨零四大轉型:生活轉型、產業轉型、能源轉型及社會轉型,而我們在個人生活中可以做哪些輕鬆轉型的習慣改善呢,真的是一個很有意義的活動。這次的因緣接觸到了慈濟的環保志工老師們,雖然各個一個年紀比一個大,但他們對專業知識的認識、熱忱有活力的表達推動,那份熱情似乎是又再一次的提醒自己,要樂在學習,享受學習,生活中處處是學習。這意外的收獲也讓我更能領悟到我們終發組所推動的五共理論:共學、共享、共好、共樂、共憶的意義。
第一堂課: 組織學習的理論與內涵,明烈教授的前言就開始讓我不自覺地落實到學習型組織的六項修練中的第一項 : 自我超越的思考 , L <C=D, L =P+Q+A+R
這二句話開啟反思,重新盤點了一下自己個人在組織中,近3-5年來一直因應市場趨勢、公司經營策略及人才佈推動需求,每年進行組織學習的規劃與執行,到底是算成功還是失敗,為什麼我失去了熱情問題到底出在那兒?
聊到組織的五種效應,讓我重新思考到適才適所的重要性,組織學習推動著要先對組織了解、對員工了解,才能讓組織快樂學習。
一.蝴蝶效應(員工一個小動作,就能拯救整個公司)
二.比馬龍效應(吸引力法則,用好的眼光看員工,他自然願意變优秀)
三.鳳凰效應(企業轉型重建九大策略,似乎就是目前公司正推行的策略)
四.飛輪效應(如輪子踩到一定程度後,重量變成推力,複利的力量)
五.水結晶效應(善念)
總結就是知行合一地能理解運用上列五項效應,就容易落實進行組織學習的規劃步驟: 發現切入點->發現著力點->著重問題導向->尋找組織共鳴點->學習不拘泥形式。
但重要的就是相關利益關係人要推動全體人員都要有組織學習的五隻手: 握手、牽手、舉手、拍手及動手的習慣,建立出企業文化。
這樣才能善用四大策略來推動組織學習: 一。實踐六項修練 二。發展學習社群 三。進行標竿學習 四。建立最佳實務。
時時提醒自己的佳句
組織學習是人與組織的修練
一切為改善而改變,而非為改變而改變
課程時間:2024/3/2(六) 學系名稱:暨大終發所碩一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
2024-03-04, 週一 00:37
組織學習研究 課後心得
課程時間:2024/3/2(六)
學系名稱:暨大終發所碩一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第一堂課後心得
授課教授:吳明烈 教授
學生姓名:宋旻臻
學號:112436515
今天開學第一天上明烈老師的課,今天上的課程是組織學習的研究。
何謂組織學習?組織學習是透過知識和理解來促進組織行動的過程,用以傳遞新系統、歷史與價值規範給組織成員,並藉此來溝通彼此想法與需求。
組織學習的意涵:組織透過持續性且有效的個人學習、團隊學習與整體組織的學習,進而有效解決組織所面臨的問題,提升組織創新與應變的能力。
個人學習不等於組織的學習,一定要組織共同學習。
組織學習的重要性:
1.促進組織創新
2.增進應變能力
3.提升問題解決能力
4.增進個人成長
5.利於組織發展
6.避免犯錯…….
學習型組織具有兩項基本觀念:組織進行學習,組織促進學習
組織學習具有三個層次:
當環學習
雙環學習
再學習。單環、雙環是一種適應力學習,而再學習是創新學習
組織效應與組織學習:
◆蝴蝶效應:一個小行為造成很大影響。
◆比馬龍效應:對事情有很好的期待,事情會往好的方向發生。
◆鳳凰效應:鳳凰浴火重生每五百年一次,要有很大的變革,大破大立,企業才
會有新的創新。
◆飛輪效應:推動很大的變革,一開始很費力,啟動之後就會很輕鬆,比喻萬事
起頭難,起動之後就會很順。
◆水結晶效應:給水提供正能量訊息,水結晶就會很漂亮,非常晶瑩剔透,比喻
凡事正能量,去接觸正能量的人、場域,時間久了就會對本身產
生正能量。如大悲水、消災水、智慧水。
組織學習從改變開始,進而行動。
組織學習三個導向:需求導向→滿足需求
問題導向→解決問題
發展導向→促進發展
老師送給我們充滿人生智慧的驚句,讀後發人深省。
◆慈悲沒有敵人!智慧不起煩惱
◆用生命影響生命
◆閱讀可以增加智慧!智慧可以增加啟發
◆一燈照隅!萬燈照國
◆未來能帶給我們任何希望,如果沒有快樂的話,一切都是枉然
課程時間:2024/3/2(六) 學系名稱:暨大終發所碩一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
2024-03-04, 週一 00:36
組織學習研究 課後心得
今天開學第一天上明烈老師的課,今天上的課程是組織學習的研究。
何謂組織學習?組織學習是透過知識和理解來促進組織行動的過程,用以傳遞新系統、歷史與價值規範給組織成員,並藉此來溝通彼此想法與需求。
組織學習的意涵:組織透過持續性且有效的個人學習、團隊學習與整體組織的學習,進而有效解決組織所面臨的問題,提升組織創新與應變的能力。
個人學習不等於組織的學習,一定要組織共同學習。
組織學習的重要性:
1.促進組織創新
2.增進應變能力
3.提升問題解決能力
4.增進個人成長
5.利於組織發展
6.避免犯錯…….
學習型組織具有兩項基本觀念:組織進行學習,組織促進學習
組織學習具有三個層次:
當環學習
雙環學習
再學習。單環、雙環是一種適應力學習,而再學習是創新學習
組織效應與組織學習:
◆蝴蝶效應:一個小行為造成很大影響。
◆比馬龍效應:對事情有很好的期待,事情會往好的方向發生。
◆鳳凰效應:鳳凰浴火重生每五百年一次,要有很大的變革,大破大立,企業才
會有新的創新。
◆飛輪效應:推動很大的變革,一開始很費力,啟動之後就會很輕鬆,比喻萬事
起頭難,起動之後就會很順。
◆水結晶效應:給水提供正能量訊息,水結晶就會很漂亮,非常晶瑩剔透,比喻
凡事正能量,去接觸正能量的人、場域,時間久了就會對本身產
生正能量。如大悲水、消災水、智慧水。
組織學習從改變開始,進而行動。
組織學習三個導向:需求導向→滿足需求
問題導向→解決問題
發展導向→促進發展
老師送給我們充滿人生智慧的驚句,讀後發人深省。
◆慈悲沒有敵人!智慧不起煩惱
◆用生命影響生命
◆閱讀可以增加智慧!智慧可以增加啟發
◆一燈照隅!萬燈照國
◆未來能帶給我們任何希望,如果沒有快樂的話,一切都是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