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寫留言
徐映苹-112436504
2024-01-04, 週四 15:53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12/23心得
在聖誕節前的課程氣氛真是歡樂,光是康樂股長要求的紅、綠顏色服裝,就讓大夥有很多的討論話題(笑~)。
今天是「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這學期最後一堂課,一開始老師仍然是給予鼓勵和啟發:
寫論文要從正面反面及合併不同角度去看,權衡利弊「兩利相權取其重、兩害相權取其輕」,找到最適合的研究方式。
在變老的路上,要三動「多運動、多互動、多腦動」,能有益身心延遲老化,還有「老本、老友、老伴、老屋、老健康、老趣、老學」絕對不能缺。
英國學者拉斯里特(Laslett)1989年提出,將人生分為(1)兒童及青少年期、(2)職業及謀生期、(3)退休期、(4)依賴期四個年齡階段,黃富順教授稱「第三年齡」(third age)就是退休後至身心機能開始快速衰退的依賴期之間。在英國劍橋式的民間組織第三年齡大學,會設計由第三年齡者帶領第四年齡者;法國式的第三年齡大學,則是由第二年齡者帶領第三年齡者,在日本稱為長壽大學。
台灣的「高齡者」定義為65歲以上,並定義「樂齡」為55歲到65歲間的退休族群,台灣推廣「樂齡教育」的原意,是鼓勵退休族群投入快樂學習而忘記年齡(樂而忘齡) 。如果第三年齡期能夠發展良好,可縮短需要依賴他人的第四年齡期,而這也是活躍老化的目標,以及多數人理想中的老後。國人多數於55歲到65歲間退休,第三年齡期可能長達三、四十年,如何規劃第三年齡期是值得正視的重要議題,也是寫論文的很好題材。
養成快樂的習慣很重要,一杯咖啡、一盅好茶,一首好聽的歌、自己喜歡的音樂…,在生活中保持熱情和正向,沐浴在喜樂中。
老師還提到飛輪效應:飛輪效應是指為了使靜止的飛輪轉動起來,一開始你必須使很大的力氣,一圈一圈反覆地推,每轉一圈都很費力,但是每一圈的努力都不會白費,飛輪會轉動得越來越快。達到某一臨界點後,飛輪的重力和衝力會成為推動力的一部分。這時,你無須再費更大的力氣,飛輪依舊會快速轉動,而且不停地轉動。這就是說除了堅持下去之外,往同一個目標努力是關鍵。
老師在「學習型台灣的願景與行動」中提到終身學習再概念化:1.lifelong learning 終身學習、2.life-wide learning 全方位的學習、3.life deep learning 生活深度學習,強調公私部門必須攜手共創學習環境建立夥伴關係,形成學習型家庭、學習型學校、學習型社區、學習型企業、學習型政府、學習型城市,共同開創四樂(樂學、樂業、樂活、樂居)五共(共學、共享、共好、共樂、共憶)的學習環境,打造成學習型台灣。
教育部推動自主學習、社會局推廣長青行動教室,都是為了讓第三年齡者有更多終身學習的機會,讓學習生活化、學習無所不在。
老師本身就帶著滿滿的正能量,不時口燦蓮花、金句不斷,最激勵我的是「順境逆境都是好境」,也就是佛教說的「增上緣、逆增上緣」,不論發生甚麼事遇見甚麼人,都是讓我們學習及成長的機會,都是最好的安排。
感恩在暨大遇見明師,開啟我第二年齡的智慧。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12/23課後心得
課程時間:2023/12/23(六)
學系名稱:暨大終發所碩班專一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 教授
學生姓名:李玫香
學號:112436518
這週上課一進教室看同學很用心的在桌面擺著聖誕帽及佈置禮物交換區,加上午餐班導明烈老師請我們吃Pizza整個教室充滿濃濃聖誕氛圍,上課氣氛感覺都不一樣了非常有儀式感也是最後兩組專題「樂齡學習的發展」及「終身學習國際發展趨勢」的報告日,在充滿歡樂喜慶感恩的氣氛中我們這組首開先鋒報告「樂齡學習的發展」,準備報告的過程中我們這組分工合作發揮了齊心戮力收集相關資料長達一個多月之久,這當中謝謝老師耐心指導給建議、修改調整,因此小組報告進行中還蠻順利的當中有些不足的部分老師則詳加補充資料讓我們更清楚樂齡發展趨勢實踐與展望,法國的第三年齡大學、英國劍橋式的第三年齡大學、日本的長壽大學等,不管其名稱如何變化,均屬專為老人而設的學習機構樂齡熱活,一鄉鎮一樂齡的現況與實際執行,活得有熱情,永保好奇心以赤子之心持續學習,需有老友老本老伴老趣老學永健, 沐浴在喜樂當中, 正向信念心為體身為用,形成自主學習圈自主學習團體,讓學習無所不在建構樂齡學習據點學習燈塔,引進社會企業資源支助學習是一連串的旅程,在學習旅程中,理性地選對方法、速度、方向及目標,並且積極發展讓自己成為自主導向的終身學習者樂在學習,推展高齡教育的三部曲「看見需求、點燃熱情、創造價值」。另組報告「終身學習國際發展趨勢」讓我更清楚終身學習於各國發展狀況及各國在因應人口老化的做法上有哪些策略展望並普及發展學習型城市,這組同學們還很用心準備了醫療器材檢測,檢測結果熱愛學習的人健康系統明顯得年輕化這檢測也讓大家意識到健康與身心靈極大關係。
最後單元主題「學習型台灣的願景與行動」。建構學習社會打造學習型臺灣終身學習再概念化lifelong learning 終身學習、life-wide learning 全方位的學習、life deep learning 生活深度學習,終身學習公部門和私部門必須攜手共創學習環境,首先要建立夥伴關係,開創四樂五共的學習環境,四樂分別為:樂學、樂業、樂活、樂居,五共分別為:共學、共享、共好、共樂、共憶,以此打造成學習型台灣。
這學期終身學習課程中老師的金句實在太多了如沐春風,隨時信手捻來 又是正能量金句,「終身學習實現富有的人生」「人生尚有許多珍貴的帳戶,諸如學習帳戶、知識帳戶、智慧帳戶、健康帳戶、人際帳戶與福德帳戶等。」生活中保持正向態度。
課程最後老師要大家講出彼此祝福的金句,新的年度追求三度:知識有廣度、專業有深度、學習有速度。擁有三千萬:千萬要終身學習、千萬要樂在學習、千萬要享用學習。常懷六感:感想、感動、感謝、感激、感恩、感念。享受做學問的氛圍把自己活成一道光,打造正能量生活圈。
感謝老師傳道、授業、解惑,終身學習這門課也在老師及同學們彼此的祝福下結束課程。祝老師及大家Hpaay New Year!
張美娟(112436511)
2023-12-31, 週日 23:11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課後心得-5
課程時間:2023/12/23(六)
學系名稱:暨大終發所-碩專一班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 教授
學生姓名:張美娟
學號: 112436511
「紅色」與「綠色」是這次上課的約定,熱情、積極、奔放的暖色系與自然、生態與繁榮,交織成一幅學習的動態圖畫,時時在變換著,人人沐浴在學習之中,處處充滿喜樂,印入眼簾的熱愛學習的人們,互相分享著學習的心得、聆聽著明烈老師的智慧金句,與用心安排的課程內容,氣氛溫暖又生氣勃勃。
無論家中遇到何事?看事情的角度依然可以選擇正向積極的正能量,家人、長輩的身體狀況,常會隨著年紀有所影響,要學習正向看待,遇到狀況尋求解決,這是不同人生階段會遇到的不同課題,用反饋的心進行孝順之事,就會得到正向的能量與幫助。
在分組報告與研究的路上,學習採用不同角度尋求答案、分析資料,以正向、反面,加上合併,沒有絕對的標準答案,權衡利弊「兩利相權取其重、兩害相權取其輕」,就可尋找到較佳的研究方式,論文的書寫選擇讓自己呈現良好狀態,一杯咖啡、一盅好茶,一首首好聽、自己喜歡的音樂,靜心書寫,必能完成,如此隆重的儀式感,彷若終身學習節,以節慶的方式,看重學習的重要性,儀式感可以讓心懷有期待,更可消除困頓的窘境,用熱情與莊重,澆灌、滋養自己的計畫與目標。
用馬斯洛的需求理論套用在漸老的人生過程,「老本、老友、老伴、老屋、老健康、老學、老趣」 不可或缺,加上要三動,「常運動、要互動、有腦動」,也能有益身心狀況延遲老化,雖然年齡一直往上堆疊,但是只要保有愉快的初心,歲月或許在外在的皮囊留下刻痕,然而心靈卻依舊擁有活力。
讓自主學習圈生活化,代表學習無所不在,讓學習的教室更加多元化,若把學習送到家門口,在自家大樓就可以有學習的機會,例如社會局的長青行動教室,「Learning like a lighthouse」,學習引導不至於人生道路發生迷航,將人生切割成四大階段,有一天到了第三階段退休期,應該做些什麼事呢?老有所學、有所用,避免讓自己快速退化,「用進廢退」 身體、大腦亦同,讓人生日薄西山的第四階段時期越短越好,唯有從現在開始,無論現在是何種情況,活在當下從現在開始,都不嫌晚。
凡事用正向看待,不視為阻撓,而是考驗有多大的決心,能如如不動如若庖丁解牛,同時感恩當下,在此因緣殊勝,無論順境、逆境皆是人生好境,
日文漢字「学」這個字,前三劃如同學習的三觸角,設計學習logo或是德國將郵票上印上終身學習的圖樣及字樣,都可以達成終身學習的宣傳效果。
信手拈來都是學習,讓自己植入學習的DNA,像太極圖一般,陰陽調和細胞活化,再溶入三千萬(千萬要學習、千萬樂在學習、千萬享用學習),外加三億(想法有創意、行動有意義、人生有回憶),讓精華的十年,得以延續更多、更長的十年,學習的細胞活化,就不需要擔心大腦老化。
聆聽明烈老師的課程,是一次次心靈的饗宴,如同「圓滿披薩」,有著各式各樣口味,選擇自己喜歡又適合自己的方式學習,同時,還可以交換、分享,儲存人生重要的五帳戶(金融、智慧、健康、人際、福德),打造屬於自己專屬的人生。
隨著期末到來,感謝一起同在的師長、同學,引領自己再次踏上學習的殿堂,這門課程的三大收穫就是跟隨良師、喜得好友、萌生智慧,三大啟發則是身體健康、心靈飽滿、視野開闊,未來自己可以實行的三大行動,將是帶動家庭一起學習,推廣至周遭鄰居社區一起學習,工作職場一起學習,真正讓學習生活化,用一己之力影響更多人,真正體現終身學習的價值與意義。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12/23課後心得
課程時間:2023/12/23(六)
學系名稱:暨大終發所碩一專班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教授
學生姓名:王亭勻
學 號: 112436506
在終身學習國際發展趨勢,對於終身學習概念化,包含了
Lifelong learning
Life wide learning
Life deep learning
透過終身學習實現富有的人生,知識就是力量,在不同階段透過不斷的學習,可以翻轉不同的人生態度與人生哲理。
教授滿腹經綸,每次課程都有不同的哲理金句。我滿喜歡的金句人生歷程諸如學習帳戶、健康帳戶、知識帳戶、智慧帳戶以及人際帳戶等。他說:學習正是一種財富,惟有學習富有的人,才是心靈富有的人。一個真正富有的人,通常少不了上述各種帳戶,而欲豐富人生帳戶資產,則需透過終身學習,才能有效累積。而終身學習是創造一生財富的最佳途徑,每個人都有必要成為終身學習者,為未來創造美好的生活品質。
這些白話易懂,但是在終身學習理論與實踐的課程學習,經過課程反思觀察,覺察自己的變化,我個人相當推崇。所以也推薦三位有在學習的朋友可以報名暨大碩班的說明會;其中有位朋友雅儒,是我在社區大學上課所認識,他的公司是經營電商的行業,課程有助於公司營運的推展。
隨著時間推移,12月過得特別快,一來在職場年末的工作量相當大,每天都在加班的循環裹,猶如Kobl的經驗學習理論般的經驗學習圈的循環。但是,今年特別不同,增加許多插曲;怎麼說呢?因為多了一項到暨南國際大學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發展系所學習,透過每週的教授指導、與同學在課堂上交流,每回課程都在歡樂的學習氛圍渡過,即使近期工作遭遇困難;心情沈重一到教室沉浸在學習氣氛,瞬間忘記工作的憂慮。當然,課後的作業與報告對於在職者是不小的負荷,似乎每天加班後都在追著報告、追著作業;訝異時間已經來到12月底,隨即要迎接2024年了。
今天是平安夜的前夕,班上的同學們有零食交換禮物、講笑話,教授請班上同學吃批薩、學姐還給我們伴手禮。這些都是珍貴的學習經驗以及滿溢的共學、共好、共享、共樂、共憶的過程。也是為自己創造人生故事的新篇章。
同學們分享了許多教授的經典金句,其中繼德分享令人印象深刻一句話,希望新年祝福大家一起老、一起好到老!一起好到老著實為這學期課程畫下美好的句點。感謝教授教導。
高齡學習理論與實務
*學系:暨大終發組碩一
*課程地點:反思Coffee Reflections OLD
*課程時間:2023/12/19
*單元名稱:高齡學習理論與實務
*授課教授:吳明烈特聘教授
*學生姓名:劉恩綺
*學號:112409522
今天移地上課的地點是『反思Coffee Reflections OLD』,謝謝老闆提供這麼好的場地及不同風味超好喝的咖啡,也謝謝甜心教主手作的點心。
今天報告是由沂茹、潔霖,為同學們介紹「高齡學習理論與實務」,高齡學習理論的關鍵是了解高齡學習者的需求和特點,為他們提供適應性、有目的性的學習方式,增進學習效果,提高學習動機和參與度。
高齡者學習對個人的意義不僅在於知識的獲得,更在於個人成長和自我實現,學習新知識、獲取新知識,保持心智活躍、擴展社交圈,這是寶貴的資源。
高齡者學習新技能、持續學習可保持心智活躍,擴展社交圈,參與代間共學,程分享自身經驗,與年經一代互相交流,豐富二代之間不同文化差異。
教學者善用多種學習素材及工具,如Youtube、互動式教材等,提升高齡者學習的多元性和趣味性,透過教學策略和友善的學習環境,讓學習更具成效,讓高齡者在終身學習的旅程中獲得豐富而有意義的體驗。
成人教育學的發展省思與趨勢
*課程時間:2023/12/26
*課程地點:A302研討室
*學系:暨大終發組碩一
*單元名稱:成人教育學的發展省思與趨勢
*授課教授:吳明烈特聘教授
*學生姓名:劉恩綺
*學號:112409522
今日報告是由郡方、季彤同學,為大家介紹「成人教育學的發展省思與趨勢」。
在現今快速變化的社會中,成人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顯,人們不斷吸收知識、增進技能,應對生活及職場中的變化。成人教育政策制定機關和成人教育機構致力提供更多元、便利的學習機會、場域,鼓勵個人在職場和生活中持續學習與成長。
教授分享的教材中提到「終身學習國際發展大趨勢」,學生有以下心得:
積極培育終身學習
終身學習於個人是成長和探索過程,更是豐富知識庫、提升自我價值的重要途徑;於職場終身學習是實現事業成功的重要保障,持續學習助於掌握新技能,擁有創新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透過學習豐富個人生活、拓展興趣領域、開拓新的視野,享受學習帶來的成就感,實現個人和職業生涯的成功。
深化實現學習社會
終身學習觀念是實現學習社會的基石!實現學習社會是一個大目標,透過終身學習觀念的普及、數位工具的整合、資源共享與社會各界的參與,建立一個充滿學習機會的社會,為個人與整個社會帶來持續的進步和發展。
普及發展學習型城市
將城市打造成學習型城市不僅提高城市知識水平,更是持續學習和創新文化的體現。透過教育、科技、社區參與和創新的綜合發展,促進經濟發展並增進社會凝聚力,透過適當的學習平台及教育場域,每個人都能持續學習並貢獻知識。
形塑終身學習文化
建立終身學習文化助於社會創新和進步、推動科技、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實踐終身學習的方法包括制定明確的學習目標、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依個人喜好及需求,選擇相關知識領域學習,不限於課堂學習、在線課程、工作坊、自主學習等多元化的學習方式,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持之以恆地實踐終身學習。
終身學習實現富有的人生
終身學習是通往富有人生的鑰匙,從個人成長、生活豐富度,再到事業發展,終身學習扮演著關鍵的角色。堅持終身學習的信念,在每一天保持著對知識的渴望,持續尋求知識,不斷追求成長與進步,享受豐富多彩的人生,實現富有人生。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終發組碩一余孟憶
2023-12-31, 週日 16:18
第十六單元成人教育學的發展省思與趨勢
課程時間 2023年12月26日
課程地點 A302
授課教授 吳明烈教授
課程名稱 成人教育學研究
專題講者 張郡方、凃季彤
專題名稱 第十六單元成人教育學的發展省思與趨勢
學系 諮人系終發組
學生姓名 余孟憶 學生學號 112409504
本週是成人教育的最後一堂課,看見同學精彩的簡報內容,雖然無法參與課程但透過簡報內容這單元綜合及總結了本學期的學習內容,也提出了成人在學習時時間的調配是很容易造成學習瓶頸的議題。本週雖然無法到學校上課但也自我挑戰了騎單車到金瓜石的『不厭亭』,一路的上坡除了調整呼吸還需時時注意身旁呼嘯而過的車輛,但是另一方面沿途遼闊的海景山景,讓人漸漸忘卻大腿的吃力感,學習和自己獨處了解身體的狀況接納當下的自己,看著沿途的風景活在當下,感謝大地給予我們一切的資源,讓我們可以在大自然的擁抱中學習認識自己,平常忙碌的日常根本無法靜下心審視自己的身心狀況。這次請假也是讓我內心交戰了很久,到當天都還想先到學校完成課程再出發,因為要報告又要當評論組,真的是無法放下,但行程也是半年多前就安排的,最後還是放下執念就出發吧。一路的自我挑戰,沒有想到自己真的完成了,身體的疲累也沒有想像中的多,後面原定的另一個挑戰,也因氣候還有別的收穫,這趟旅行深刻體會到名烈老師在課堂上常分享的,『擁抱三意』想法要有創意、行動要有意義、人生要有回憶; 『常懷六感』:感想、感動、感謝、感激、感恩、感念; 『隨處旅行』:透過旅行感動生命與擴展人生視野。終身學習的道路是在生活中學習,學習生活化。
111407512魏兆偉
2023-12-29, 週五 10:50
成人教育學發展趨勢與省思
課程時間:2023/12/26(星期二)
學系名稱: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碩二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課程單元:第十六單元:成人教育學發展趨勢與省思
授課教授:吳明烈教授
學生姓名:魏兆偉
學生學號:111407512
1成人教育學發展趨勢與省思:成人教育學自1950年的13條教學原則(學生應明瞭並認可課程目標;學生需要學習;學習氣氛必須是親和、非正式的;外在情境必須有益於學習;學生對學習負有一定責任;教師應能利用學生的學習經驗;教師能熟悉教育內容;教師要能準備課程;學生要能在自己的領域內進行學習;學生要能知道並感受自己的學習情形;教師要有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教師要不斷的成長;教師對教學內容要做權宜的變通)到1984年諾爾斯的四項原則(成人需要參與教學的規劃和評估;經驗’包括錯誤’為學習活動提供了基礎;成年人最感興趣的是學習與工作或個人生活有直接關係和影響的主題;成人學習以問題為中心,而不是以內容為導向’卡斯利,2010’),展現了這一領域的顯著進步與轉變。這些原則強調以學生為中心、經驗學習、問題導向等核心理念。
當代社會充斥著諸多挑戰,從快速變遷的職場環境到技術的不斷改進,成年人必須持續學習,以應對這些日新月異的社會。終身學習者不僅是關於技能和知識的積累,更是對未來的適應與創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