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寫留言
徐映苹-112436504
2023-12-21, 週四 15:19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12/16心得
課程時間:2023/12/16(六)
學系名稱:暨大終發組碩一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第四堂心得(終身學習者的意涵、概念與培育策略)
授課教授:吳明烈 教授
學生姓名:徐映苹
學號:112436504
今天的課程單元是「終身學習者的意涵概念與培育策略」、「終身學習節-成人學習週的規劃與實施策略」,課程開始前,老師提到做學問的「三挖理論」:找對地方挖、努力的挖、持續的挖;並且分享如何打造正能量生活圈,就是保持一顆善良的心,多與正能量的人往來;有正向的人生觀與態度,在順境要感恩、在逆境也要感恩,讓生命處在正能量生活圈是非常重要的。老師分享一位台南不具名的讀者,以明信片回饋讚賞老師發表於2023.08.20自由時報的文章「創造屬於自己的故事」,這就如泰戈爾所說的「用生命影響生命」。
接著,老師教導我們做報告或學術研究上的學習方式,在一開始的架構確立非常重要,必須先有完整清晰的架構,聚焦在學術研究的主題,便於後續進行研究方向的確立,再來可針對主題進行資料蒐集,引用文獻期刊以最新近的為主,比較符合社會現況及全貌,根據蒐集到的資料進行引述、詮釋、分析、比較和批判,最後一定要綜合歸納,時間有效的應用,以研究和需求為導向的閱讀。
今天有三組報告,「終身學習者的意涵概念與培育策略」舉例不同的終身學習途徑及方式,並且帶了16種衣服摺法的活動,學習有效率的摺衣方法也是一種知識管理。
在「終身學習節-成人學習週的規劃與實施策略」報告中,提到各國終身學習的發展及概念,各組發揮創意和巧思設計隊名、隊呼、隊旗及班服,展現團隊合作的精神。
在「社區學習的理論與實務」,介紹國內外社區總體營造的成功案例,說明社區學習帶動社區發展與營造進而推展在地文化發展,活動以社區發展協會的會長身分,以社區現有資源規劃如何促進社區發展,各組設計靜態與動態的各種課程活動,動員居民從個人開始拓展到學校、社區,感覺社區瞬間熱鬧起來。老師更提醒要善用推動社區學習與發展的五隻手,1.握手-廣結善緣2.牽手-與人合作共好,3.舉手-勇於發問,4.拍手-鼓勵自己與他人,5.動手-付諸行動。
今天的「三挖理論」、有效率的摺衣法、設計隊名、隊呼、隊旗及班服、還有推展社區發展的各項活動設計,都在正能量生活圈的概念下完成,感恩又是身心靈豐沛的一天。
高齡學習理論與實務
今天到達上課的地點,立馬拍照打卡上傳, Po文的留言處立馬傳來一則則羨慕的留言~~~是的!我們今天來到埔里【咖啡。反思coffee】來進行我們今天成人教育學的課程。今天的課程題目是高齡學習理論與實務是由沂茹跟潔霖同學來報告,他們兩位除了準備非常充分的內容與最新的資料外,還因應我們今天上課場地無法投放投影片,他們還準備了很多大海報來輔佐他們的報告,他們的用心值得我們學習。
台灣將於114年進入超高齡的社會,平均每五位就有一位65歲以上的長者。也代表著以後高齡學習的需求會越來越大。在今年12月9號舉行的2023教育政策研討會上也提出了高齡教育的重要性分別有一,退休後持續學習不同的知識,能維持身心健康,降低受騙風險。二,提升銀髮族二度就業機會,激發年長者學習,同時也能促進國家發展。所以高齡教育現在應該都是國家教育發展的重要方向。進而發展能涵蓋一整個
人生的終身教育。
報告中也分別報告了歐盟,英國,日本,韓國以上先進國家,這些國家的政府為因應高齡化的社會,已將老人教育及高齡學習納入國家政策。其中讓我覺得特別有感的是英國的高齡教育政策,英國的第一所第三年齡大學,是1982年與劍橋正式成立的時候英國各地變依照其型態紛紛成立該地方的地三年齡大學,還形成一股國際風潮。現在第三年齡大學被英國的成人教育界視為1980年代的重要運動之一。英國的第三大學的教學型態,不採用傳統的教學方法,改用學習者為中心的學習方式他們不使用教師的字眼而是建立第三年齡模式的分享學習,以促進高齡者能夠去發現自己,找到自己生命的意義。他們強調學習者也可以是教學者,教與學可以合一,所以在英國第三年齡大學中的每一個會員都期待著學習,因為只要他報名參與學習,同時也在教學分享。期望達到彼此互相教學相長。
在課程的最後吳老師補充了第三年齡的定義,第一年齡:出生到成長學習時期,第二年齡:工作到退休時期,第三年齡:退休到生命衰退,第四年齡:生命衰退到生命結束。當然,第四年齡的時間越短越好。課程結束之前老師用泰戈爾的一首詩,(生命影響生命)。期勉大家,要把自己活成一道光,去照亮別人,影響別人。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12/16(六)課後心得-4
課程時間:2023/12/16(六)
學系名稱:暨大終發所-碩一專班(112級)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 教授
學生姓名:楊博丞
學號:112436516
今天的課程是由同學間分組報告的分享,有「終身學習者的意涵、概念與培育策略」、「終身學習節/成人學習週的規劃與實施策略」、我們這組所報告的主題「社區學習的理論與實務」,發現其實每一個主題都是環環相扣的,在終身學習中我們一直強調的非正規學習及非正式學習,學習從來就不是只有在學校才能學習,非正規學習是一種有目的、有組織、有計畫的學習活動,且能增進個人的新知及授予必需的技能,並能改變個人的態度等,但沒有學歷證明,而非正式學習即是在不知不覺中,都能在任何地方向任何東西學習,學習真的是無時無刻的,只要肯學習並能用心感受都能隨時獲得新知。在終身學習者的意涵、概念與培育策略提到許多的終身學習的途徑及方式,並有各種不同面向的課程使人人都能終身學習,最後的活動16種衣服摺法,更能體會終身學習者所需具備的自主性,而在終身學習節/成人學習週的規劃與實施策略中提到各國的終身學習的發展及概念,以及臺灣今年2023年是終身學習節元年,全民愛學習,終身快樂行,很幸運的剛好是我們進來讀研究所的這一年,終身學習不分年齡、性別、族群及文化,只要有學習動機,「處處可學習、時時可學習、人人可學習」,在互動活動中也設計了各組的隊名、隊旗、隊呼及班上的班服,最後是我們這組報告的社區學習的理論與實務,強調社區學習帶來社區發展及社區營造,社區學習也能透過在地文化發展,我們這組在找國內外案例時,就有許多類似的案例在,最後在我們這組規劃的互動活動中也發現同學真的都非常有創意,每一個人都是社區發展協會的會長,也從在做報告當中,體會到讀研究所的高自主性學習,從找文獻到找相關案例還有設計活動都是在不斷的學習及訓練,這也是終身學習的一種呢!
這次老師提到的「三挖理論」,找對的挖、努力的挖、持續的挖,也對即將寫論文的我們有很大的感受,沒有時間害怕跟緊張,只有跨出去且不斷的向前進才能得到美好的果實,老師也提到寫論文是必需講究一分證據說一分話,所有的參考文獻有引用都要馬上搜集,避免遺漏,這要謹記在心。最後在老師提到的,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除了這三省外,老師也提醒我們要處處時時人人終身學習。
終發所碩一 宋旻臻112436515
2023-12-20, 週三 23:34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2023/12/16課後心得
課程時間:2023/12/16(六)
學系名稱:暨大終發所碩一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第四堂課心得
授課教授:吳明烈 教授
學生姓名:宋旻臻
學號:112436515
今天是第四次上明烈老師的課,一早上課老師花了一些時間給我們一些正確的觀念導向,告訴我們蒐尋資料的方式:1.以文章主題搜尋(更聚焦)2.找關鍵字3.先看新的資料4.以需求為導向的閱讀,找自己要的資料,針對要引用的深入閱讀5.內化6.引用的文獻,馬上要打在參考文獻上7.論文要一分證據說一分話,觀點、批判、比較、整合歸納、詮釋。
同時跟我們分享了一個老師去大陸青康藏高原的時候看到窗外的風景突然有感而發悟出了一個人生道理,我們在研究學問時的態度好比在挖土,山挖理論:1.找對的挖(找值得研究的主題)2.努力的挖3.持續的挖(心念創造實現),老師的學問實在很淵博,往往能夠用簡單的三言兩語詮釋深厚的人生道理,激勵我們大家的信心,要為自己打造正能量生活圈,跟正能量的人為伍,山來造山、水來造水,做人、做事、做學問都是三合一,把自己活成一道光,朝正能量的生活方式,人生遇到挫折、挑戰、不是在阻礙你、而是在淬煉你,順境感恩、逆境感恩,順境逆境都是好境,讓自己處在正能量職場生活圈,創造屬於自己的故事,去成為你要成為的那個人,用熱情去工作,這個世界沒有理由不變好,口號是為了打造人心,行動是為了實現夢想,老師還推薦我們去YouTube看「薩貝寧的穿越時空」,我很喜歡聽老師說這些激勵人心的話,往往因為老師的一句話會讓自己的心境改變,坦白說來暨大上課之後,功課報告真的很多,感覺每天好像都被作業追著跑,但是聽到老師說的那些金玉良言,會讓自己更有勇氣去承擔,也會告誡自己繼續堅持下去,就像老師說的山挖理論,要努力地挖,持續地挖,戲棚下站久了就是你的。
喝完了老師的心靈雞湯之後,開始上課,今天上的課程是社區學習的理念與實務,ppt的第一頁秀出了一段文字,思路決定出路、想法引導做法、思維影響作為,對應了社區學習的系統實考,既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叫馬兒如何是好?曳馬飲河,馬不飲河,君奈馬河?老師的這句話把學習的態度講得非常透徹,想要有所獲,必先怎麼栽。講述的是社區學習促進社區發展,生命的感動是社區學習的驅動力,學習型社區即是幸福社區,學習行社區要如何營造,須先從造景-營造適宜社區民眾生活的環境,造產-造產則是活化地方產業,造人-人事社區的主體,培養具有反思能力與社區關懷的終身學習者,造文化-社區文化的發展過程中,必須凝聚社區共同願景,共同為實現美好的願景而努力。
要營造社區成為終身學習的方式有:
一.評估社區學習需求及整合學習資源
二.設置社區學習中心
三.培養社區終身學習領導人及專業人才
四.落實學校社區化與社區學校化的理念
五.建立社區終身學習輔導與諮詢制度
六.發展各類型的社區學習團體與學習型組織
七.建構社區數位學習環境
八.建立社區終身學習夥伴關係
九.發展社會資本以促進社區全民學習
我們一定要善用推動社區學習與發展的五隻手,五隻手為:握手、牽手、拍手、動手、舉手。伸手相助,而非背後襲擊,口號是為了激勵人心行動是為了實現夢想,以發心促進發展以有限創造無限
以上老師用簡單的幾句話,充分表達了如何創造學習型社區的發展策略,這是我們現在及未來必須努力的方向。
終發所在職專班碩一 112436502 賴司鐸
2023-12-20, 週三 16:50
12/16 終生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課後心得
課程時間:2023/12/16(六)
學系名稱:暨大終發所-碩班專一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 教授
學生姓名:賴司鐸
學號: 112436502
本週對於老師的課程內容最有收穫的是有關正能量生活圈的概念分享,有正能量學習生活圈、正能量健康生活圈、正能量職場生活,不論在人生的哪一個面向,皆以正能量去看待它、接受它、處理它,最後放下它,而順境逆境都是人生好境,老師的這個金句真的是說得非常好,對應到人生,有著許多的順境,我們笑著與之共存,歡喜接受,但同時也有著許多的磨難,讓我們受到苦痛,而逃避是一種,面對它放下它也是一種,心想困境的背後往往存在巨大的價值,似乎這些困境都是為了帶給我們人生學習而發生的,想想在跌跌撞撞的人生過程中,我們似乎就是這樣長大的,也在長大的過程中一點一點地變得更強大,回應到終身學習的基本概念,真的是時時、處處及人人的終身學習。
而本週在課堂上老師也分享了一個社區經營的五手~
握手-建立關係
舉手-學會提問
動手-採取行動
牽手-共同合作
拍手-互相鼓舞
這五手的分享對應到我自己的工作有很重要的提醒與學習,在對外的社區經 營工作裡,首重第一步的關係建立,俗話說有關係沒關係,與地方搏感情,有了關係的基礎,後續就好辦事。而舉手提問是要尊重在地文化,保持好奇心,透過提問與問題解答,深化關係的建立。牽手與動手階段就是進入到工作階段了,開始與地方社區進行討論,設定共同目標,進而互助合作。過程中拍手,給予彼此鼓勵,注入鼓舞的力量,攜手共同經營,共創更大的價值。
暨大終發組碩一 劉恩綺
2023-12-20, 週三 16:23
臺灣成人教育調查分析與應用
*課程時間:2023/12/12
*課程地點:學校大草原
*學系:暨大終發組碩一
*課程名稱:臺灣成人教育調查分析與應用
*授課教授:吳明烈特聘教授
*學生姓名:劉恩綺
*學號:112409522
因準備「臺灣成人教育調查分析與應用」報告,深入了解臺灣成人不同背景變項之學習參與率、參與學習的障礙類型、終身教育機構經營面等多項調查數據。高齡、教育程育低、男性皆是學習參與率不高的族群,擬定學習需求、提高參與率,有助於促進學習性城市的推動。
教授分享的111年調查報告結論與建議中,「加強對男性學習者的課程推介、對於高齡者及低教育程度者,應加強推廣其感興趣之課程」。
終身教育機構可1.開發吸引男性的相關課程,如:男性木工、料理工棚。2.錄製特色課程影片、podcast:不同地區民眾皆可於網上學習、尚未退休或基層工作者,不用額外支出學費減少經濟負擔,不因地利、時間影響學習。
3.鼓勵高齡者相互邀請學伴,一同參與課程學習,終身教育機構也可以提供視聽教室,排定時段播放線上學習課程,如:教育部-樂齡學習網、家庭教育資源網;國民健康署-習以為常動健康、預防及延緩失智。一人在家自主學習提不起勁、惰性,多人學習相互討論增加學習互動。
不論是學習與職業相關課程或是興趣課程,減少學習障礙,保持持續學習,學習等於生活,把學習當成生活的必需品,落實明烈教授分享的文章「人生樂活十事:終身學習-結合生活與學習,成為終身學習者」。
暨大終發組碩一 劉恩綺
2023-12-20, 週三 16:20
成人教學的理論與實務
*課程時間:2023/12/5
*課程地點:A302研討室
*學系:暨大終發組碩一
*課程名稱:成人教學的理論與實務
*授課教授:吳明烈特聘教授
*學生姓名:劉恩綺
*學號:112409522
今日課程明烈教授向同學們介紹「成人教學的理論與實務」。
教授於教材中提到「成人學習的六項重要概念」,成人學習者與正規教育的學生截然不同,成人擁有豐富的生活經驗和自主學習的動機,有效的成人教學方法與策略必須考慮到成人學習者的特點和需求,才能確保知識的傳遞和學習的效果。
成人教師需不斷的滾動調整教學策略及教學方式,適切地符合學習者的需求,製作實用的教案或提供與工作相關的應用案例,讓學習者能直接將所學應用於實際工作中,提升學習的實效性。
恩綺服務的電腦補習班裡有位老師曾說:「今天我們能站在台上,要感謝台下的同學們,經由同學們的提問及反饋,協助我們隨時調整教案及教學方式,每教授一次課程等於另一種形式學習。」無論是教學者或是學習者,彼此都在教學相長,學習者藉由教學者教授知識、技能,教學者亦從每次教學中增進自身技能的廣度及深度。
另,明烈教授還分享了 「 終身學習,豐盈人生-「三千萬」!千萬要終身學習、千萬樂在學習、千萬要享用學習。
每天持續學習,融入日常、豐富生活,學習新事物,從中得到學習樂趣,進而將學習的知識,吸收轉化為力量,享用知識賦予的力量,富有人生!
成人教育學研究
第十五單元:高齡學習理論與實務
課程時間:2023/12/19(二)
學系名稱:暨大終發組碩一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 教授
學生姓名:吳靜真
學號:112409503
今天來【OLD咖啡。學習】,在埔里巷弄裡的聽著工頭”賴育正”分享著考取11張證照的他對咖啡專精,還有考取3張烘培證照;甘香的甜心教主準備鹹甜爽口的點心,讓我一早就沉醉在咖啡裡,平常沒喝咖啡的我。
來到咖啡。學習工寮,學習高齡學習理論與實務,老師分享;「以病為師,如何面對生病境界,逆境帶給生命的成長。」高齡人力的開發,如何重新讓高齡者願意回職場再繼續學習與參與,透過再學習及延後退休機制。在少子化與高齡化的現在;學校與社會都積極找尋人力延續職場及場域的永續發展。
在同學分享國外的高齡實務中;雖然有很多的光明面是否也又不一樣的面向,雖然台灣起步較晚一些時間但我們都學著外國的方式再作模式經營,也需要考量自己國家的風土民俗習慣;才能做得更適用時台灣高齡人力的實務上。
想著同學給的題目-學習從事志願服務和社會公益活動等,在我這組都是教育志工,願意為社會、共好而投入最教育志工,讓每個孩子需要的陪伴能有所補足,在學業落後的孩子有陪伴學習而成長;再拒學的孩子透過陪伴願意學習,陪伴讓自閉症的孩子願意開口說心事。
再教育志工的身上;照亮許多角落的孩子,讓學校學習更快樂,高齡志工的陪伴力量的光,照耀著每個學校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