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寫留言
成人教育學研究
第十四單元:臺灣成人教育現況調查分析與運用
課程時間:2021.12.28(二)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授課老師:吳明烈教授
學系名稱:終發碩一
學生姓名:徐逸芝
學號:110409516
心得:
今天老師介紹本月剛發表的臺灣成人教育現況調查分析。
執行方式,新加坡以參與比例62.8%最高、臺灣佔39.51%。老師並分享參訪新加坡,該國人民對國家很有認同感、很愛國。參觀一家上市企業,身為佛教徒的唐董。老師建議該企業待人處世以佛教六度為核心: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智慧)。這六度也可做為我日省吾身的六個原則。
參與學習之障礙以情境障礙Situational Barriers,如沒有時間,為最高峰佔58.94%,再忙也要抽空學習。其次為意向障礙,自己沒有意願學習佔26.74%。
老師的新詩分享了死亡議題,《莊子·養生主》「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也。」根據莊子學說,人生芒芴,生死問題可說是人生最大的困惑,人們往往因為悅生惡死,樂生哀死而不得解脫。唯有勘透生死,哀樂不入,才能自生死束縛中解脫出來,是最好的養生之道。
110409515林儀親
2021-12-29, 週三 00:03
台灣成人教育現況調查分析
課程時間:2021.12.28(二)
課程地點:A302
學系名稱:110學年度終發組碩一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 教授
學生姓名:林儀親
學號:110409515
心得:
今天補充教材是創造屬於自己的故事,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生命故事,我當初會進入樂齡,是在因緣際會下,進入樂齡學習中心並參加樂規師的上課也順利取額資格。每當去上課時,看見他們帶著一張開心的臉走進來,讓自己也不由自主的開心。談到死亡,我們都會有所顧忌,不願多談多說,每個人都會走上這條路,就如同搭火車一樣,有人會提早下車,所以我們應該要學習把心裡的話表達出來。
台灣成人教育現況分析調查
推動終身學習與建立學習社會是我國當前的重要教育政策。根據調查結果,新加坡參與成人的學習比例是最高高,而我國參予的成人也有慢慢增加的成長趨勢。
成人教育學研究
課程時間:2021.12.28(二)
課程地點:A302
學系名稱:110學年度終發組碩一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 教授
學生姓名:張玉琳
學號:110409518
補充文章:創造屬於自己的故事
心得報告:
人生就是一連串的故事所堆疊,而自己踏進樂齡長照的轉折和契機就是一個特別的故事?
曾經在一個契機點下,接受教育部104年高齡自主學習團體帶領人的專業洗禮,因而有高齡團體帶領人與交通部路老師資格證照。因為帶領課程活動中會有運動區塊,擁有國家級溜冰裁判與教練資格的我,對長者運動課程真的感到好奇,就報名去上衛福部延緩失能智模組課程。
衛福部延緩此類型的模組課程,最後階段都必須進到實習的階段。
所以從協助員、指導員到師資的幾輪課程活動後,對於實習單位的大部分長輩都是有一定的熟悉度。
要談的就是裡面一位坐著輪椅,有輕微失智狀況的女長輩。
這位女長輩,身旁總會有一位大姐推著進出單位。這位被推來的女長輩,她平時總有抿嘴的習慣,且不愛講話更不喜歡笑。
但在我們倆稍有熟識後,女長輩她總是會先喵看我在哪裡,想著跟我聊聊天或講一兩句家常話。而個人也是非常喜歡跟她聊天的,因為她總會深情款款地看著我,而後我也一定能在這短暫的談天中逗她開心,她就一定會開懷得笑出聲來,那是我們的〝心〞互動。
直到實習都結束後的某一天…
我又到這單位去,她在靠近牆角落處,有著泛空且落寞眼神。當她看到我叫他後,就像委屈的小孩一樣,抱怨地說為什麼我都不過去,並說她會想我。但我只能用雙手柔柔地握住,並誠懇地看著她說:
「因為實習結束了,所以就比較不不方便 也不會常過來這裡。
你若是有想我,可以跟單位的老師說,我就會找時間過來看你喔~」。
想不到..那竟是我跟她說的最後一句對話。
為何..知道她過世了。
只因為她的家人要謝謝我,並請單位轉達由衷的謝意.
謝謝我幫她媽媽拍下好多甜美的笑容,而遺容照也是挑我拍的照片,因為笑得很幸福,那是她們從來沒看過的笑容。
打從心理洋溢出來的笑,笑得像個幸福的小孩。
接到電話這頭的我.忍不住哽咽的哭了起來。
難過、後悔的心纏繞交織著,哭了一個多禮拜,心是如此痛痛得要命。難過到無法控制。因為我跟她最後的對話,是一個承諾。
一個要去看她的承諾,而這承諾竟然成為一個遺憾。
是永遠不可能改變的遺憾。
而後我開始拒絕參與帶領長輩的一切活動,因為〝離別〞是我無法承受的痛。正常狀況下,年長的長輩通常會比我早離開這人世間。
因此..我不想一直接觸到這種_看似常態的痛,所以我退縮了。
然而過了一段時間後的一次偶然機會下,遇到一位同時期的長輩大哥,他是我和這女長輩的共同朋友(同是單位據點上課的長輩夥伴)。
在同一件事卻有不同的角度,他理性、睿智的幾句話後..。
讓我有了不同的領悟與覺醒。
--- --- ---
大哥他輕描淡寫的問我:「你覺得和她在一起的時候.她開心嗎?」
我:「開心」。
大哥又問:「是真的開心嗎?」。
我:「我覺得~她是真的開心」。
大哥:「既然你覺得她的快樂是「真開心」。所以..意思是
若你沒出現在她的生命中,她就沒有那段愉快的回憶。
她的家人也沒機會看到她燦爛的幸福笑容。
這對她以及她家人都是一件好事。
你有需要如此這般難過,甚至到排斥接觸長輩嗎?」
我…無言中。
--- --- ---
這位大哥的簡短幾句話後
讓我清楚地知道『可以做些什麼』。
此段話語更深深影響往後的我,在帶領長輩們的自我核心觀念。
課程活動原點:
1.讓長輩能成為更好的自己。
2.使盡全力讓長輩笑活在當下。
3.讓長輩會心而笑是我的起心動念。
機緣,來自一個偶然相遇
110409501陳筠蓁
2021-12-28, 週二 16:19
第十四單元臺灣成人教育現況調查分析與運用
成人教育學研究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課程標題:第十四單元臺灣成人教育現況調查分析與運用
課程時間:2021.12.28 (二)
課程地點:A302
學系名稱:110終發碩一
授課教授:吳明烈教授
學生姓名:陳筠蓁
學生代號:110409501
上課心得
今天沒有同學做報告,由老師分享第十四單元臺灣成人教育現況調查分析與運用,從民國97年開始至今年,年度成人教育調查報告書已經出八冊,成人教育參與情形是評量終身學習實施成效的一項重要指標是調查背景的重要性,在109年度成人教育調查問卷中包含非正式學習(8題)及正規與非正規學習(12題)。
調查的目的是對成人參與正規與非正規學習之了解
1. 瞭解成人教育參與現況
2. 分析不同背景成人參與學習的差異情形
3. 分析不同地區及縣市成人參與學習的差異情形
4. 探究終身學習機構的經營現況
5. 提供研擬成人教育政策之參據
對於成人教育的執行是無極限。
12/28的文章欣賞題目是「創造屬於自己的故事」,每個人都有每個人在不同的時、地、人、物的故事,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發生的故事,出生的故事不僅會有父母親的戀愛故事,甚至會有很多場不同的故事產出,就像狗進入到家庭前與後所產生的故事,是感人,是歡樂,是療癒還是傷心難過,不同的年齡層,也會產生不一樣的故事,教授說「人生不可能重來,已發生的故事亦不能再改變。人生當然要活對故事,在創造屬於自己的故事過程中,每個人都是主角,既要活出自己的故事,更要活對自己的故事。」自己的故事要自己創造,有喜劇也會有悲劇,當個自我編劇,把自己的故事寫得精采。
參考資料:吴明烈。(2021)。大境文集
110409508張琇嵐
2021-12-28, 週二 13:37
創造屬於自己的故事
課程時間:2021.12.28(二)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授課老師:吳明烈教授
課程主題:台灣成人教育現況調查分析
學系名稱:終發碩一
學生姓名:張琇嵐
學號:110409508
心得:
對於今日同學分享關於樂齡、高齡者的學習與人生觀點,值得令人省思。雖不是在同樣的年齡領域之下工作,但幼兒與老人在某些部分的需求是相同的,相對於青壯年,此兩者是介於人生高峰點的兩旁,他們都特別需要陪伴照顧、需要傾聽以及理解。
阿德勒說:「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人生的每個階段都是相互影響的,對於自己的工作關乎一個人最重要的「兒童階段」,是必須有使命感的。當然我們面對的學習者時,不一定能夠全盤去負責所有的教育面向、甚至改變他們的人生,但就如同老師與玉琳同學所說的,把握珍惜所謂的「當下」是最為重要且有效的。當下我們能盡己之力、當下我們能給予所需、當下能夠帶給他們歡樂與愛,那便是充足的,而且正是適合他們的。
但對於「把握當下」、及時行動」,雖然是我們常聽聞的道理,但卻不一定能夠做到,時時提醒自己是很重要的,對於自己、他人我們都希望並且努力做到盡善盡美,偶爾可能會有「心有餘而力不足的時候」,那就要去調適心靈,學習如何去放下與釋懷。情緒領域在106年納入幼兒的新課綱中,代表情緒需要從幼兒階段去學習體會、理解並進行調適。為什麼會有許多帶有情緒疾病或困擾的人,在承受不住情緒帶來的苦痛時,做出傷害自己或他人的負面行為呢 ? 情緒本身的存在並不是錯誤,而是人們沒有去面對、理解並接受它的存在。每個人都應該留有只屬於自己的固定時間---「me time」,他可以用來放空、淨化心靈、反思、又或是剖析審視自己、理解自己,讓日常累積的紛擾與嘈雜回歸於零,並重新出發,不論是任何年紀都應去認識自己與自己。
以上是我認為人生故事能夠繼續下去的重要心靈休憩方式,回歸到「創造屬於自己的故事」之探討,原先自己是想報考輔導與諮商碩士班,但因顧慮沒有相關工作與學習背景,改為報考終發所。發現成人學習與幼兒學習是兩個看似極為不同的領域,但其中隱含的觀念及學習內容都是讓我可以進行相互運用的。因此也期許自己能夠成為一個可以持續將所學進行有效運用的人。每個階段我們都可能碰觸不同的領域,但無論在哪裡,屬於自己的故事都可以繼續地寫下去。
成人教育學研究
課程時間:2021.12.28 (二)
課程地點:A302
學系:終發碩一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課程內容:第十四章單元:臺灣成人教育碗況調查分析與運用
授課教授:吳明烈 教授
學生姓名:梁燕珩
學號:110409520
心得:
從各國對成人教育的執行方式數據來看,可以看到每一個國家對於成人教育的重視都不一樣。當然,每一國國家對於成人的年齡不一樣,也會受到影響。從數據來看,歐美國家地區,在成人教育是做得比較好,而亞洲地區,也只有臺灣和新加坡。在成人教育越來越盛行的情況下,亞洲地區的國家,需要多加努力跟歐美學習,期待可以推廣成人教育,讓更多的人可以學習,而不是一直持有一個傳統觀念,學習是年輕人的權利。之前課堂上也有說過,學習可以帶來改變,在一些同學的報告中也提及,學習可以促進社區和諧,所以學習帶來的好處,會比大家想像中多很多。
普通成人教育的參與主題中,可以看到健康休閒的參與率最高,46.75%。其次是藝術文學。調查結果顯示中,發現一些社會現象。主要是近年對於生活的品質與生活美感的要求提高,而且人們對健康的議題越來越重視,因此,他們選擇這兩個主題,都是為了可以多學習,多了解,與社會配合。
不過,臺灣在成人教育這一領域宣傳還是不足的。因為很多人聽過成人教育,但是他們並不了解成人教育是什麼,而參與活動的人,在調查中可以看到,他們都是因為公司、網絡與他人介紹才知道成人教育的主題管道。很蠻有趣的事,其實有參與過的人,他們的參與學習滿意度有71.88%是滿意的,證明活動是有收獲或是有趣的。所以,政府願意大力宣傳,我相信成人教育可以有更好的發展。
臺灣成人教育現況調查分析
課程時間:2021.12.28(二)
課程地點:A302
學系名稱:110學年度終發組碩一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 教授
學生姓名:高婕寧
學號:110409514
心得:
今天談自己的故事及死亡,關於自己的故事讓我想到之前回高中母校帶一群高中生。雖然他們還不是成人,但我希望他們可以透過這次營隊的學習,未來去創造屬於自己的生命故事。我自己現在也正創造自己的生命故事,是之前的我層層堆疊,累積而來的。期許將來的自己更能創造不同的故事。
關於死亡,雖然自己知道死亡並不可怕,但是真正去想像的時候,自己還是會抗拒。不過現在談死亡,比起自己我想到的是我的父母親,他們花了很多時間在我們身上,都沒有去創造自己的故事。但現在我們長大了他們有更多的時間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我都很支持也希望他們可以活在當下,體驗生活。就像老師提到的,死亡是必經的過程,所以更要活在當下,就不會害怕。
今天上的成人教育現況,看到現今台灣社會的學習狀況有提升,就覺得成人教育這方面真的是未來的趨勢,不過也希望我們可以朝著新加坡的數據前進,我相信台灣的學習趨勢會越來越成長。
課程單元:臺灣成人教育現況調查分析
課程時間:2021.12.28(二)
課程地點:A302
學系名稱:110學年度終發組碩一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 教授
學生姓名:高婕寧
學號:110409514
心得:
今天談自己的故事及死亡,關於自己的故事讓我想到之前回高中母校帶一群高中生。雖然他們還不是成人,但我希望他們可以透過這次營隊的學習,未來去創造屬於自己的生命故事。我自己現在也正創造自己的生命故事,是之前的我層層堆疊,累積而來的。期許將來的自己更能創造不同的故事。
關於死亡,雖然自己知道死亡並不可怕,但是真正去想像的時候,自己還是會抗拒。不過現在談死亡,比起自己我想到的是我的父母親,他們花了很多時間在我們身上,都沒有去創造自己的故事。但現在我們長大了他們有更多的時間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我都很支持也希望他們可以活在當下,體驗生活。就像老師提到的,死亡是必經的過程,所以更要活在當下,就不會害怕。
今天上的成人教育現況,看到現今台灣社會的學習狀況有提升,就覺得成人教育這方面真的是未來的趨勢,不過也希望我們可以朝著新加坡的數據前進,我相信台灣的學習趨勢會越來越成長。
2021.12.28 成人教育學研究
課程時間:2021.12.28 (二)
課程地點:A302
學系:終發碩一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課程內容:台灣成人教育現況調查分析與運用
授課教授:吳明烈 教授
學生姓名: 張芠寧
學號:110409505
心得:
透過文章與新詩的導讀,認識了生與死帶給大部分民眾的感觀,生是滿懷希望地尋找出路與方向。死是斷不開的鎖鏈,使人被動地、絕望地、被拖著,直直墜入地獄。然而,無論生死,都是活著的人該面對的人生課題,有生才有死,生不容易,但能夠規劃好自己的死,並不引發紛爭卻更不容易。因為自己的年齡和心境不同,人生體驗並不全面,在部分場所看見的生死大多都是,活著的人因為擁有而不斷地爭執,而將死之人將身外物看得很重,遲遲不願意規劃和放手。種種因素引發糾紛和不快,。是大家都不願樂見的。只希望自己能夠擁有規劃生涯的能力,讓身邊的人能夠好好地相處。
今天的課程對於成人教育調查得研究方法深入探討,瞭解國際級的組織是如何使用研究方法統計教育普及度等資料的蒐集與統計,如面訪與電話訪談等研究工具,能夠幫助學生在運用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