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寫留言
成人教育學研究
上課時間:2020.11.03
課程:社區學習與社區發展
上課地點:A 302研討室
學系:終發碩一班
授課教授:吳明烈教授
學生:張孟勲
學號:109409517
這星期的報告是由沂倩和彥妮進行主題分享。
沒有社區發展的社區學習是空洞;沒有社區學習的社區發展是盲目的。
社區學習是指發展民眾的知識、技能、信心….等以服務社區,並凝聚社區的共識。課程內容讓我對社區學習有更進一步的思考。
社區學習在於促進個人的成長與改變,具有能力參與社區事務,帶動社區更新與發展,是成人教育的途徑;透過方法計畫和服務,以社區更新為核心,發展民眾的知識技術信心和能力,以期等終身學習與持續服務社區。
也因為社區學習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社區的問題,社區學習不只是在地文化的認同,更是當地民眾型塑生活型態及生命的資源,進而發展成為幸福地理學。
學習帶來行動,促成發展並累積社會資源。2016年起國家發展委員會推動「設計翻轉 地方創生」計畫,「創生」概念讓一個地方能夠不被世代的洪流淹沒,可以繼續留存。
地方創生與社區學習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同的,其中心思想是「產、地、人」三位一體。唯為整合產業、地方或居民的社區學習,方能建構長期穩定的為社區發展。
成人教育工作者的專業發展與前瞻
課程:成人教育學研究心得
課程時間:2020.12.29
課程地點:A302 研討室
授課老師:吳明烈教授
學系:109 終發碩一班
學生:林珮瑜
學號:109409502
成人教育工作者的專業發展與前瞻
從事成人相關工作的人員,皆可稱之為成人教育工作者。
成人教育政策擬定,政策推廣,教學工作內容,都和未來發展很有關係。成人教育服務的領域:主要功能機構,社區大學,樂齡中心。次要的:企業人資部門,基金會,意義也是很廣泛的。然而,成人教育缺少推動的全貌,只像是拼圖,逐一拼湊起來的樣貌。
成人教育工作的多少人次不代表多少人數,人數的意義大於人次。要有KPI:關鍵指標,做為評估的指標。指標又可分為過程指標:只能代表參加人數;效益指標:參加之後的影響是什麼。要以成果為導向,參加之後的效果為何,做為評估的績效。
對於成人教育,要給予正向能量肯定,人才是組織最重要的資產,培養學習型人才,選才,育才,用才(晉才),留才,人員流動性,最好低於5%。
樂齡講師,有做專業人才培育。評估,方案規劃,執行能力,需求評估,成人教學,資源整合。職前培訓:實作,演練,嚴謹的過程,才能受到肯定。
正規學習:和學位有關,時間較長,有體制,有組織,有系統。非正規學習:沒有學位,一樣是有組織,有系統,工作坊式。非正式學習:偶發性,不限定區域或場景,短暫的。
專業社群,分享交流。不同的國籍,在不同國家的學習方式,因著每個人想要的需求方式不同,而有所不同。
台灣樂齡學習專業人力培訓:樂齡核心課程規劃師培訓,高齡自主學習團體帶領人培訓,樂齡學習中心經營團隊培訓。讓每分錢,每分鐘,發揮更大的價值。用智慧引導行動,事半功倍。
高齡學習與理論
成人教育學研究課後心得 高齡學習與理論
課程時間:2020.12.22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系:109終發碩一班
學生:王素貞
學號:109409514
高齡學習與理論
高齡與樂齡學習,而樂齡學習是英語L E A R N ING音相似而來,起源以新加坡,我國高齡年齡定為65歲以上,而樂齡是定55歲以上來界定,樂齡範圍比較廣,感覺起來是快樂學習,高齡的終身學習也是快樂學習,高齡與樂齡在我國是年齡上的差異,但社會福利則不同。
終身學習的教育就如老師說的學習是一連串的旅程,在這旅程中,學習者有如旅行者,必須有所選擇成長與發展。學習者必須成為自發性進取的個體,在自己的學習旅程中,理性的選對方法、速度、方向及目標,並積極發展自己成為自我導向的終身學習者。
台灣高齡的四大願景,邁向高齡社會老人教育政策白皮
終身學習、健康快樂、自主尊嚴、社會參與。
詩人艾略特說過老年人應該要當個探索者,在自己的熟年生活中愜意找到屬於自己的天地。
OECD「學習科學與腦研究」發現人腦有意義的改變,學習促進腦神經元(neurons)的新連結,這正彰顯了終身學習的重要性。人人需要發展終身學習腦,透過終身學習提高人腦的可塑性與發展性。
第三年齡能夠發展良好,即能減少調適上的困難及縮短第四年齡期的依賴。第一所第三年齡大學係以1973年有土魯斯大學(the university of Toulouse )教授維拉斯(Pierre Vellas)創立。
書法大師趙慕鶴先生96歲才進入研究所,成為台灣最年長的畢業生,真令人欽佩,看到影片裡英國爺奶,透過代間學習,翻轉老而無用的思維,代間學習方案對老人的生理,如肌耐力提升,情緒(憂鬱指數下降)記憶力都有實質幫助。代間學習能帶給高齡者生活上的充實與快樂,應該要受到眾人的重視去實行,這是高齡社會要正視的問題。
嘉義縣六腳鄉永賢村10年僅出生14名嬰兒,全村人口數540人,0到14歲只33人不到,佔全村人口7%,如此的高齡化與少子化讓人覺得有村莊沒落或是滅村的危險。地方上認為不只要地方協助,也要思考是否有農業相關產業能夠引進農村,要地方創新吸引年輕人返鄉,像這種極限村落是台灣農村未來面對的課題,如不想防範對策極限村落恐怕只會越來越多。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課程時間:109.12.26(六)
課程地點:中科104教室
學系:終發碩專班一年級
課程名稱:學習型城市實踐與反思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魏彩玲
學號:109436505
今天的走讀學習發現暨大的美,豆苜的舒活養身豆花及Old coffee的反思,深深體驗樂在學習,學習後要行動及實踐.自從有咖啡機後就不再手沖咖啡了,於是重溫手沖咖啡的味道,細細反思2021年的規劃。學習到實踐的過程就如同手沖沖泡的過程需要稍微長一點的時間, 還需要更多的咖啡粉和水但成果仍然是美味的。乾淨、清晰且溫和。
課程討論學習型城市實踐與反思,學習型城市是以終身教育和學習型社會理論為指導,以營造城市文化和城市精神為靈魂,以不斷推進全民學習、終身學習、主動學習、組織學習和促進教育的社會化、社會的教育化為主線,並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和城市持續發展的新型城市。對於台灣學習型城市的發展從2010前的播種期推展到2019深化期至今2020已推動了15縣市的發展。
終身學習是全民、組織、社區、鄉鎮縣市到整個國家的學習且須永續的學習,但計畫執行期間的任何異動沒有做好完整的移轉交接,計畫將無法遵照旨標持續強化及擴展。加上政府及民間的經費資源投入沒有持續提高,城市更無法持續實踐。但我相信終身學習的理念已高度受到重視,全民正積極透過各種管道多元學習、跨域學習成為斜槓人、π型人且對於自己居住的地方會更加支持學習型城市的實踐。學習是永無止境,我很幸運的來到暨大終發所學習並創造自己的斜槓人生。
社區學習與社區發展心得
課程時間:2020.12.26(六)
課程地點:暨大本校、豆苜、咖啡反思
學系:終發碩專班一年級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王緹蓁
學號:109436514
社區學習是社區居民在社區中,學習與社區生活有關的事務,希以促進個人成長、激發社區認同,結合群體的力量解決社區問題,帶來社區的繁榮與永續發展。Zhu和Baylen(2005)認為社區學習是成人教育學的途徑,利用方法、計畫和服務,以發展民眾的知識、技術、信心和能力,使其能終身學習與持續服務社區。
有關學習的方法,Jarvis(2002)以提供學習的機構管道加以區分,將學習分為正規、非正規、非正式和個人學習。(1) 正規學習:學校、職場、(2) 非正規學習:如職場中的協同學習、或社區中專家與民眾一起工作、(3) 非正式學習:發生於習以為常的場域、(4) 個人學習:個別的學習行動,可以是積極的,也可以是回應的。
這周移地教學來到「咖啡。反思Coffee Reflections OLD 工作室」,透過賴老師漸進式的教學引導與體驗,對於既有的咖啡知識又有了一些新改觀,這就是一種非正式學習的展現。
賴老師返鄉開設咖啡館,除了推廣分享喜愛的咖啡,同時將咖啡知識傳承的自我實現之外,更得以促進當地相關咖啡經濟發展以及增加部分就業機會,亦協助推廣返鄉青年農夫耕作的咖啡「花音咖啡莊園」等,一點一滴串連起當地的咖啡產業。
這也說明「社區發展」是透過社區居民積極、主動的去管理自己的社區,營造社區的文化特色,除了新的生活價值觀的建立,同時也有新的做事方法以及新的做事態度,而觀念的改變、技巧的養成及意願的激發,則有待透過「社區學習」來達成,誠如陳其南(1996)所說的:「地方和社區擁有最豐富的學習資源,地方人力的再開發,民間活力的再運用,產業的振興和社區生活環境的營造,都需要依賴地方性生程學習的建立。」
成人教育學研究的省思與發展趨勢
課程:成人教育學研究心得-成人教育學研究的省思與發展趨勢
課程時間:2020.12.29
課程地點:A302 研討室
授課老師:吳明烈教授
學系:109 終發碩一班
學生:李昭婷
學號:109409505
從事成人教育工作的人員都稱為成人教育工作者,包含教學、研究、決策規劃及推廣人員等,服務的領域主要為社區大學、樂齡學習中心、樂齡大學、救國團終身學習中心,次要的還有私人企業的人資、基金會等。老師近期內參與教育部明年學習型城市計畫的評選,建議終身學習的推動應該不能只有公部門的人員來做報告,也應該要邀請私部門具代表性的民間團體參與(例如:設有終身教育處的救國團,終身教育是其推動的志業),協力整合發揮1+1>2之綜效。老師在評選時會先給予鼓勵及肯定,再給相關建議如:1.各局處室報告前先畫出推動成效架構圖。2.應以關鍵績效指標(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KPI)做為效益指標,而非以多少人次參加、提供多少課程(這些僅是過程指標),最重要的是參加課程後的影響為何?老師將基隆縣、南投縣及苗栗縣的計畫書讓我們傳閱,苗栗縣有建構學習型城市數位平台App,而南投縣則是將歷年來辦理情形鉅細靡遺呈現,包括計畫目標、計畫執行策略、資源引進、預期效益及檢討反思…等,兩個縣市的計畫都很有亮點,老師說基隆前幾年的計畫也很有特色,但此次的計畫內容普通,可能是因為更換承辦人所致,略顯可惜。
韓國的南揚州是國際學習型城市,將社區學習空間取名為「學習燈塔」,台灣亦有意在各地設「終身學習站」,但名稱太普通,我個人覺得可以叫做「學習驛棧」,讓人有一種既是充電又能達到心靈小憩的自在學習氛圍。「人才」是組織最重要的資產,不要成為「生雞蛋沒有,放雞屎一大堆」的蠢才,變成組織的負擔,從選才、育才、用才、留才, 讓人可以成才晉才,一個好的組織流動率勿超過5%,適才適所才是最高境界。C=(K+S)的A平方,competence(能力)、knowledge(知識)、skill(技巧)、attitude(態度),而態度是影響能力最重要的一個要素。成人教育工作者除了要懂得教學以外,更要具備以能力發展為導向的專業能力,從職前培訓→在職培訓→終身學習,彼此環環相扣循序漸進,透過正規、非正規、非正式學習管道,以自我學習、團隊學習、參加專業社群以及加入專業協會組織的方式,一生當中若能認識幾位國際友人,彼此學習與分享不同文化,也是豐富人生的特別經歷。終身學習要有感動人心的口號,如同歐巴馬:「Change is hope」及川普:「讓美國再次偉大」。師云:「凡走過必留下痕跡、凡寫過必留下筆跡、凡住過必留下鄰居」,象徵蝸牛的精神,一步一腳印。整合有限的資源,創造無限的價值,傾聽內在的聲音,轉識成智,以智慧領導行動,修福也修慧(修福不修慧,大象掛瓔珞;修慧不修福,羅漢托空缽)。
最後的實作不禁令人感嘆,臺灣自1998年發布學習社會白皮書,韓國曾前來取經學習,於1999年制定公布終身教育法,並設置終身教育師,歷經多年以後,反而是我們要去學習韓國,2018年由教育部終身教育司率隊至韓國考察。韓國是創建全世界第一個學分銀行制度的國家,積極推動整合學分、經驗與學習的登錄,建立個人終身學習帳戶,並以一百歲生命週期的觀點,鼓勵與促進國民終身學習的行動與意願,如此重視終身學習的精神值得我們深省及學習,學習若無法與時俱進就如同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要引以為戒!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課程時間:2020.12.26(六)
課程地點:暨大A302教室
授課老師:吳明烈教授
學系:109 終發碩一班
學生:李宛蓁
學號:109436516
終身學習是城市的未來,老師提到韓國有終身教育師,且韓國在教育行程是在全世界扮演重要的角色,島山市長非常重視學習城市,與國外交流時皆是親自用英文做報告,在市長的帶領團隊下讓整個城市都是學校,讓原本人口外流率降低,反而移入人口增加,再次證明學習型城市發展可以帶給地方成長。
此次由我們小組做報告【我國學習型城市發展與省思】在整理報告資料中發現基隆市連續四年獲選為教育部全國學習型城市示範團隊,106連續三年,基隆市成為教育部全國學習型城市計畫團隊,打造全民學習的智慧城市,獲近千萬經費。基隆在107年的計畫以發展文創設計、文化觀光為主,「文創在基.觀光留跡」,展現整個基隆市民對終身學習的熱衷。今年基隆市因團隊換人讓原本很看好的補助企畫案轉讓給苗栗,課程中老師提到團隊要有共識,才能有共事,其他縣市團隊凝聚力若不夠,城市學習很難有好的展現成果。
下午課程戶外走讀至埔里小鎮巷弄裡的一間咖啡工作室,咖啡達人賴老師獨特的經營理念,和現在咖啡廳很不一樣,沒有亮麗的裝潢,反而有溫馨鄉村的親切感,雖然我沒有喝咖啡,但從同學們的表情中,發現咖啡帶給每個人享受, 賴老師的經營方式與外面的咖啡銷售很不樣,不論價格或是選豆及煮法皆不盡相同,社區經營也一樣,社區理事長與里長若用不同的形式經營管理、經營成果也會不一樣,若是每個學習型城市有好的團隊去改善社區的經濟、文化環境等,讓每個人有"共榮、共學、共創、共好"的心態,讓城市在學習,城市在學習。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課程時間:2020.12.26(六)
課程地點:暨大A302教室
學系:終發碩專班一年級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范霈穎
學號:109436502
此次課程除了在教室進行小組報告之外,下午的戶外走讀到了埔里鎮上的咖啡工作室,剛好結合了社區發展的議題:
一、小組報告:我國學習型城市發展與省思
報告中介紹的台灣案例是:基隆市「文創在基.觀光留跡」,基隆在107年的計畫以發展文創設計、文化觀光為主,可以看到近幾年都是以地方觀光為主線來發展,並以「家人」(基隆)為概念的核心,找到了屬於基隆市的亮點,進而讓整個基隆市的終身學習活絡了起來。
報告中同學亦介紹了台灣學習型城市的類別以及各縣市的特點,輔以老師在學習型城市計畫中所接觸到的經驗分享,會發現其實每個縣市重視的程度都不太一樣,有些縣市做出亮點後就繼續的努力發展,而有些縣市做一做就銷聲匿跡了,實在可惜,因此,若能從失敗的案例中找到原因進而去修正,那獲得的成果相對的會更寶貴、值得學習。
二、小組報告:社區學習與社區發展、地方創生
此次課程戶外走讀至埔里小鎮巷弄裡的一間咖啡工作室「咖啡‧反思」,而小組報告的主題與社區發展、創生有關,恰巧呼應了我們戶外走讀的精神。
一進工作室後我就被工業風的設計所吸引,這和以往去過的咖啡廳現代風、藝術風很不一樣,在這裡不會被過於鮮豔、亮麗的裝潢給吸引,反而更能好好的專注在品味咖啡這件事上面。
一開始老闆請我們一人拿一個陶杯及玻璃杯,奇妙的是不同的容器喝起來,咖啡的味道就不一樣,有的特別酸,有的特別苦,其實就像學習一樣,同樣的概念用不同的形式、方法來傳授,所吸收到的內容以及感受就不一樣,對於印象的深刻程度亦不同,而對應到社區發展的部分不禁讓我想到社區發展的目標是讓社區人民透過自己的努力以及與人力、物力、財力等結合,去改善社區的經濟、社會、文化環境等,進而從社區基層做起,讓整個國家更富足,但有時候社區所提供的資源及活動不太有吸引力,或不是居民真正所需要的,導致有些社區進行社區發展時會因為居民們的反對或是參與率低,而無法發展社區規劃,因此透過咖啡的反思我覺得也許可以用另一種型式來包裝社區活動,先從「提升社區居民意識與認同感」開始,辦理節日相關活動、健康促進活動、敬老課程等等,凝聚了老、中、青三代的認同感後再去尋求願意參與社區發展的居民來協助,由下而上的規劃社區,會比政治力量的介入來的更有效且更到位;且就我以往進入社區提供老人課程服務的經驗來看,有些社區會找退休人士來協助社區規劃,退休人士的這塊的確是我們可以去發展的人力資源,如能好好運用,相信對社區發展、地方創生而言是有加乘作用的。
喝咖啡的過程中也體會到「啜吸」之美,平時我們喝東西都是在它還熱熱、冰冰的時候喝,但其實人的感官會受溫度而影響,溫度太熱或太冰都會影響我們對該物質的敏銳度,因此當我們透過啜吸慢慢的喝,讓其溫度愈接近常溫時,我們的感官程度就會愈強烈,這就像人生的滋味一樣,每當遇到讓我們煩躁、生氣的事情時,我們總會在情緒的迴圈裡打轉,往往會忽視事情本來的面貌,而當事情過了一段時間,自己冷靜下來後,會發現事情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糟糕,細細品味、回憶後會發現原來咖啡、情緒的美是人生旅途中的美好點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