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寫留言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上課心得(12/16)
12/16是期中的小組報告,這次共有三組同學報告,覺得同學們的報告內容很有參考價值,其中讓我印象很深刻的是報告後帶領的活動精采好玩。
我是第一組成員,討論報告的活動設計時,怡萍提出要讓大家透過看影片學習如何摺衣服,謝謝水晶提供出自己各類衣服和褲子供大家練習,同學們都練習的很認真,也覺得這個活動方法很新鮮。
第二組帶領的活動是要同學設計各組口號、制服,遊戲過程中,真的是腦力激盪,有的人展現出創意點子,有人負責畫圖,有人喊口號,各自發揮功能,才能夠完成目標。
第三組帶領的活動是社區發展,將社區的資源以及問題提出來,讓同學們分組討論出該社區的發展策略,他們直接設計一個情境題讓大家腦力激盪。
題目大致上是: 如果我是一個社區發展協會的會長,我們的社區的資源有漂亮的海岸風光及私房夕陽景點,盛產秋刀魚而且居民有編織魚網及修補船隻的技能,還有一間百年歷史的媽祖廟,附近還有一間國小一間國中。我們社區的現況是海風很大,主要的產業是捕魚,有漁市場,但人口外移嚴重,大部分都是隔代教養。你們想發展哪些社區學習課程?你想怎麼發展這個漁村? 同學們很快的針對社區的資源做出能夠經營的行業,然後提出建議,居民想要成功經營這些行業應該要學習哪些知識技術及能力,短時間之內很快地討論出不少聽起來很專業的方案,這些方案能夠成功就能夠帶動人潮,並且吸引年輕一代的返鄉甚至解決隔代教養的問題。
這次的報告大部分同學們都花了不少時間找資料並且討論,也謝謝老師提供的不少寶貴的資料給我們,感覺大家報告都展現出精彩的成果,謝謝我能跟這一群優秀的同學共學、共享、共好、共樂、共憶,也謝謝老師專業的帶領。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上課心得(12/16)
12/16其中小組報告,今天有三組同學報告,有很多內容很有參考價值,讓我印象很深刻的是報告後帶領的活動精采好玩。
我是第一組成員,討論報告的時候,提到活動設計,怡萍就提出要讓大家看摺衣服的影片學習如何摺衣服,謝謝水晶提供出自己各類衣服和褲子共大家練習,同學們都摺的很認真,也覺得這個活動方法很新鮮。
第二組帶領的活動是要同學設計各組口號、制服,遊戲過程中,真的是腦力激盪,有的人展現出創意點子,有人負責畫圖,有人喊口號,各自發揮功能,才能夠完成目標。
第三組帶領的活動是社區發展,將社區的資源以及問題提出來,讓同學們分組討論出該社區的發展策略。直接設計一個情境題讓大家腦力激盪。
題目大致上是: 如果我是一個社區發展協會的會長,我們的社區的資源有漂亮的海岸風光及私房夕陽景點,盛產秋刀魚而且居民有編織魚網及修補船隻的技能,還有一間百年歷史的媽祖廟,附近還有一間國小一間國中。我們社區的現況是海風很大,主要的產業是捕魚,有漁市場,但人口外移嚴重,大部分都是隔代教養。你們想發展哪些社區學習課程?你想怎麼發展這個漁村? 同學們很快的針對社區的資源做出能夠經營的行業,然後提出建議,居民想要成功經營這些行業應該要學習哪些知識技術及能力,短時間之內很快地討論出不少聽起來很專業的方案,這些方案能夠成功就能夠帶動人潮,並且吸引年輕一代的返鄉甚至解決隔代教養的問題。
這次的報告大部分同學們都花了不少時間找資料並且討論,也謝謝老師提供的不少寶貴的資料給我們,感覺大家報告都展現出精彩的成果,謝謝我能跟這一群優秀的同學共學、共享、共好、共樂、共憶,也謝謝老師專業的帶領。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12/16心得
課程時間:2023/12/16(六)
學系名稱:暨大終發所-碩專一班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 教授
學生姓名: 周忻盈
學號: 112436505
懷著很忐忑的心情,第一組上台報告,為了這份小組報告,我們三個成員光是線上討論就超過10小時,找資料論文期刊的時間更是不止。謝謝老師提供了110年度的最新資料,讓我們報告內容更加豐富完整,受到老師的讚美覺得超級開心!從開始準備小組到真正上台以及互動時間的整個過程中,學到最多的是自己,對我們三人而言,這是最棒的終身學習時光!
老師提醒我們:工具會日新月異,終身學習才是唯一進步的途徑。這個我真的深有體會,我發現能長久來往的身邊朋友,都是名副其實的終身學習者,大家能互相分享新知心得,產生同頻振動,討論起各種話題非常暢快!
也很佩服老師從2010年便開始倡議終身學習節,終於在2023年得以實踐,我們還能躬逢其盛,在終身學習節裡學習,真的非常幸運!
終身學習是每個人的權利、涵蓋生命歷程、重視個人與社會的互動與結合,並且若能讓教育工作休閒三者善用數位科技,即可達到永續發展。我特別喜歡德國提出的概念:『學習如何學習,終身學習為21世紀知識社會的關鍵能力。』開設學堂本是為了推展適性發展教育,現在我們又更進階加入了終身學習的意涵與願景,落實在生活裡生命中,讓每個家庭都沐浴在樂在學習的喜悅裡。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12/16心得
課程時間:2023/12/16(六)
學系名稱:暨大終發所-碩專一班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 教授
學生姓名: 紀清煬
學號: 112436510
在報告前明烈教授與我們分享了寫論文的過程,其中講到了搜尋文獻的過程中我們應該先閱讀最新的資訊,在參考究的文獻資料,可以更清楚知道最新的論點之於也能看看過往舊的論點論述,而寫論文必須有依據,我們可以依據別人的論點進行歸納分析、批判…,而老師針對這些論述有了心啟發說出了三挖理論,第一挖:找對的地方挖(找對的主題研究)、第二挖:努力的挖、第三挖:持續的挖,並且用對方法,保持心靜非常重要,方可透過心念、信念創造實現,另外老師也提出了打造自己的正能量生活圈其中包括:學習生活圈、職場生活圈、健康生活圈,以正能量吸引正能量的人事物,也能多到正能量場域吸取正能量,例如:圖書館、美術館…等。
我們必須創造屬於自己的故事,在順境中感恩,在逆境中也不忘感恩,這些都是人生的好境,感動越深行動就越積極,我們也必須保有三悲:慈悲、謙卑、口碑,廣結善緣廣結善事,方能順利完成論文。
成人教育學研究
成人教育學研究
課程時間:2023/12/12(二)
課程地點:圖書館前大草原
學系名稱:暨大終發所碩一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課程單元:台灣成人教育現況調查分析及應用 — 樓家安、劉恩綺報告
授課教授:吳明烈教授
學生姓名:李慧琪
學生學號:112409502
今天上課的地方很特別,是在學校圖書館前大草原正中央的大樹下,清晨的陽光,穿透盎然的綠葉,灑落在綠茵的草地上。藍天白雲,清朗的空氣中,我們鋪上野餐墊,擺上咖啡與美食,並肩而坐,享受自然與知識的交融。
家安與恩綺同學報告台灣成人教育現況調查分析與應用,看似生硬的統計資料下,卻是與我們每個人生活息息相關的數據調查。經過蒐集、整理與分析後的數值資料,讓我們清楚地知道了台灣成人教育的現況、變化與國際間的比較。在議題討論中,我們也藉此分析探討這些數字資料背後可能代表的意義。
世界在科技的助瀾下不斷地快速變動著,規律的統計調查資料,幫助我們瞭解特定群體的特徵與發展,協助推斷未來趨勢與變化,從而形成社會政策制定的催化者。
成人教育學研究--課後心得
課程時間:2023.12.19(二)
課程地點:Coffee Reflections OLD 咖啡 反思
學系名稱:暨大終發碩一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課程單元:第十五單元 高齡學習理論與實務
授課教授:吳明烈教授
學生姓名:張郡方
學生學號: 112409509
隱身巷弄中的咖啡反思OLD鬧中取靜,聽不到外頭呼嘯而過的車聲,像世外桃源,這次的上課地點選在此處,讓枯燥的學習,增添了色彩,伴隨濃濃的咖啡香,我們沉浸於學海中。
台灣將於2025年步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老人占總人口比率為20.8%,也就是平均每5位就有1位65歲以上的長者,加上醫療技術提升及個人對保健的重視,65歲以上的長者有很多都是亞健康的長者,活動力都還不錯,面對退休後的人生,如何活出價值,如何達到「馬斯洛的需求層級」中的「自我實現」和「超越自我」的境界,那就只有不二法門-「學習」。
同學的報告中,有提到高齡學習和高齡者學習的特性,我覺得這就是高齡學習的「教」與「學」要掌握的核心。活動的設計要以學習者為中心,高齡者不喜歡太大的學習壓力且有較高的自尊心,喜歡與人群社會互動會主動參與學習,團體的異質性較大,主要是要發展任務,追求人生價值。
報告內容中有針對幾個先進國家,因應高齡化的社會,所發展出有特色的學習活動跟同學分享,其中我對歐盟提出的第三年齡大學印象深刻,這是英國學者拉斯里特(Laslett)於1989年所提出的第三年齡(third age)一詞,他將人生分為(1)兒童及青少年期、(2)職業及謀生期、(3)退休期、(4)依賴期,四個年齡階段,而老師更補充了更容易認定的分法:(1)進入職場之前、(2)進入職場、(3)職場退休、(4)失能狀態,所以全球面對高齡化的趨勢,制定了許多政策,不外乎就是希望縮短失能狀態,讓第4年齡的時間越短越好,那就必須在第三年齡時,給予更多的福利,提倡高齡學習,活躍老化。
聽取同學報告最大的收穫就是同學會將所有資料彙整分析,再用我們容易理解的角度報告,讓我們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對課程內容融會貫通,是一種雙方獲利、一舉兩得的學習方式。
成人教育學研究--課後心得
課程時間:2023.12.12(二)
課程地點:學校大草皮
學系名稱:暨大終發碩一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課程單元:第十四單元 台灣成人教育現況調查分析與應用
授課教授:吳明烈教授
學生姓名:張郡方
學生學號: 112409509
暨大校園腹地廣闊,藍天、白雲、綠樹、草地,在暨大隨處可覓得,身為暨大人不來享受,豈不可惜了!
這次的上課地點安排在一望無際的綠色大草皮上,大家在樹蔭下席地而坐,一邊聽取老師的知識傳授及同學的精闢報告,一邊享用同學們精心準備的餐點,抬頭還可看到碧藍的天空上妝點著雪白的雲朵,涼風徐徐吹來,一切美好盡在不言中,這就是最棒的學習了(人事時地物皆備)。
本週的單元是「台灣成人教育現況調查分析與應用」,恩綺和家安報告中,詳細的為我們講述了成人參與教育調查結果各個面向的分析以及與韓國和英國成人教育參與狀況的比較,也提及了調查後結果的應用,收穫碩果累累,受益匪淺。
調查結果我們可以看到台灣的成人教育現況為:
1.教育程度高的人,參與的比例高
2.參與正規與非正規學習以女性、18-54歲、具碩博士學歷、屬於勞動力者都有較高的參與比例
3.成人參與學習活動類型以參與職業成人教育為主,也就是為了工作上所需要而必須去上課進修,其中以商業/管理比例最高,其次是資訊科技,第三則是教育/心理
4.成人參與普通教育學習類別,則以健康休閒比例最高,其次是藝術文學,第三是語言系列
5.成人參與媒體素養相關學習活動,以女性、18-24歲、具碩博士學歷、就業者有較高的參與比例
6.參與學習活動最主要的障礙以情境障礙為主,其中又以工作限制比例最高
7.以北部地區參與學習比例最高,而居住縣市以新竹市最高,這應該與人口教育素質及環璄產業有關
成人教育調查可以讓我們了解成人終身學習參與的概況以及終身學習的發展情形,不論是政府政策的改革參考或是民間機構的課程發展,還是一般民眾的學習風氣……等,都能有所依據。
同學的報告中,也有針對韓國和英國的成人教育參與調查做了分析比較,韓國的終身教學推展有其成效及規模,因應國際趨勢,設立終身教育專法,透過「國家終身教育振興院」,每五年修正檢討終身教育促進計畫,奠定終身教育基礎;強化終身學習系統,透過學分銀行系統,促進學習參與率;設置終身教育師,培育終身教育專才,實現學習型社會理想。而英國的「學習與工作研究所」每年進行的成人教育調查,能準確掌握成人學習的現況,引入「終身貸款權利」政策,賦予個人在職業生涯中的繼續學習的能力,解決英國技能短缺和提高生產率。二個國家的推動政策,都值得台灣借鏡,有比較就有進步空間,期望台灣也能跟上,打造學習型社會。
成人教育學研究--課後心得
課程時間:2023.11.28(二)
課程地點:2911 Cafe
學系名稱:暨大終發碩一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課程單元:第十二單元 成人教學的理論與實務
授課教授:吳明烈教授
學生姓名:張郡方
學生學號: 112409509
這次的報告主題談論到成人學習的理論與實務,慧琪同學介紹了許多成人學習的相關理論,讓我如獲至寶,因為有這些先進的專家學者為學習做了這麼多的理論分析,我們才能受益,獲得許多學習的方法來提升學習效益。
要研究成人學習必須先了解成人學習的特性,除了同學報告中提出的重點外,我在台灣教育評論月刊也找到相關文章,黃明玉(2004)認為成人學習者的學習行為是積極的、主動的。黃富順(2002, 2005)與孟琦、丁琳琪(2008)更進一步分析成人的學習特性,整理出下列五項:
1. 學習活動的明確結果:係指成人的學習目的並非冀求遙不可及的未來,而是 要求在日常生活中加以應用。
2. 問題中心的學習架構:係指成人生活中有一定的困難或問題要處理,這些問題會成為成人學習的誘因、過程及內容,故成人的學習性質乃屬於問題解決 導向,追求應用而非知識。
3. 內在化的學習動機:係指兒童時期的學習動機常是起源於外在力量,例如分 數、師長的獎勵與懲罰等,但成人的學習動機則往往來自於困惑的問題、想要完成工作、提升自我、提高生活品質或追求發展等。
4. 經驗是學習的助力,也可能是阻力:係指成人的經驗豐富且多樣,反應在學習上常有三種現象,一是成為學習的助力,二是成為學習的阻力,三是經驗的多樣性並形成學習團體的異質性。
5. 主動參與學習活動:係指成人自己做決定,並為自己的決定負責,故成人的學習是主動自發的。
成人學習者因著自身獨特的學習特性,不同於一般學校課堂中的學習,有時可能需要不斷重複學習才會產生學習效果,故大多會運用經驗學習與自我導向學習兩種學習方式。究其原因,一則因為成人具有豐富的社會生活經驗,此正成為成人學習者的重要資源,透過經驗不斷重組與改造的歷程來提升學習成效; 另外,成人學習者具有強烈的內化動機與主動意願,故能自我評估需求、尋繹適切的學習目標與學習策略,透過自我導向學習來獲得學習成果。
正如老師課堂上所提過的學習的三大導向:需求導向、問題導向、發展導向,成人學習者會從需求面去選擇學習的方向,再從學習中去解決所發現或面臨的問題,進而發展出終身學習的習慣,這也是老師不斷提及的學習是持續開悟、領悟與體悟的過程。
今天的課程我們直接到喬群同學位於中寮的2911Cafe上課,當天適逢中寮鄉龍眼林休閒農業區舉辦成果發表會,該單位向縣府爭取經費,進行在地友善歐包研發製作,經過一個月的課程,動員社區力量,開創在地食材、新觧蔬果的多元應用,推動低碳友善的健康餐點,帶動觀光產業發展,這也是終身學習的一種樣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