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寫留言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課程時間:2021.11.27(六)
課程地點:中科R104/東海大學
學系:終發碩專班一年級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許秀珠
學號:110436505
週六東海大學戶外上課,建築物都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體驗環境優美的大自然下上課,感受確實是與眾不同讓人有很舒服的感覺,下課了天黑了都還不捨離開校園。機構夥伴關係資源整合的層面相當複雜,全公司成員必須一起配合公司政策,一起學習轉換環境與公司文化。
人力資源:雙方公司人員年資、單位組織整合
物力資源:設備、零件
財力資源:財務申購方式規則、採購廠商
組織資源:廠區合併或單位合併
環境資源:材料GP合格檢驗規則
資源調查:量測機台、環境、資源共用..
資源選擇:各作業系統轉換合併為單一系統
資源整合:產品整合
資源運用:資源要有效利用,如何有效利用而不浪費是一項挑戰
資源成效評估:整合成功即可1+1>2,整合期大約需2~3年後才能有與眾不凡全新的組織文化。
成功的終身學習機構策略聯盟之「六分原則」分享資源、分庭抗禮、分工合作、分寸謹守、分擔風險、分層負責,期待公司策略聯盟成功,股票翻倍員工笑呵呵發大財。
成人教育學研究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課程標題:第十單元 成人教育志業的價值與創新
授課教授:吳明烈教授
課程時間:2021.11.30(二)
課程地點:A302
學系名稱:110終發碩一
學生姓名:徐逸芝
學生學號:110409516
在第十單元老師的PPT中有一則youtube (叫人意想不到的激勵科學),闡述一個令人意外的新理念是多利用內在動機。我們對重要的事、喜歡做的事、有意思的事、可以有更大貢獻的事,都有想把它做好的渴望。個人事業發展專家Daniel Pink認為,新的企業運作模式,圍繞三個元素,自主性(autonomy)、掌握度(mastery)、使命感。自主性,是主宰自己生命的動力。掌握度,是對自己重視的工作有做好的願望。使命感,是對自己工作能對個人以外有所貢獻的渴望。內在動機對抗外在動機,自主性、掌握度、使命感對抗獎與罰,誰勝?內在動機:自主性、掌握度、使命感,獲得技術性擊倒。總結,科學所知與企業所行並不相符。科學所知的如下,第一:那些二十世紀的獎勵方式,那些我們以為是企業運作的自然元素,只能在一個比我們想像更狹窄的環境下發揮作用。第二:那種「因果」式的奬勵往往摧毀創意。第三:提高工作表現的祕訣,不在奬與罰,而是在見不到的內在動力,那種為做好工作的動力,那種因為工作有意義而做的動力。最精采的是,科學已經把我們心知的道理證實。所以,如果我們修補企業所行與企業所知的落差。如果要把我們的工作動機,和對工作動機的理解,帶到二十一世紀,如果我們克服這種因循、危險、理想化的奬罰制度,我們可以強化企業,可能我們能夠改變世界。
台灣最美民宿「天空的院子」何培鈞老闆說:他大學還沒畢業,就找到了最喜歡的工作。與說是工作,不如說是人生使命吧。中天的夢想驛站劇組人員臨行前,何培鈞送了一本書。他親筆在書封內寫下「何培鈞 努力」。找到最喜歡的工作,永遠在前進的道路上。前段激勵科學中提及新的企業運作模式,自主性、掌握度、使命感。何培鈞正是這個鮮明例子的代表。
110409515林儀親
2021-12-03, 週五 00:24
成人教育志業的價值與創新
課程時間:2021.11.30 (二)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授課老師:吳明烈教授
課程主題:第十單元:成人教育志業的價值與創新
報告同學:陳筠蓁、鍾玳玲
學系名稱:終發碩一
學生姓名:林儀親
學號:110409515
心得:
個人的整體形象與聲譽及視個人的品牌,而個人的品牌的內涵有三:做人品牌、做事品牌、做學問品牌,一個人有好的品牌與好的口碑,會跟著自己的,如何讓自己的品牌與口碑發揮影響力,亦為一輩子的功課。
今天同學報告成人教育志業的價值與創新,志業這兩個字常在電視上聽到,是不計報酬的奉獻與付出。成人教育志業創新有兩大面向1.在地特色2.國際接軌,有三化取向1.差異化2.精緻化3.特色化。
事業是指和生涯有關,開展另一個生涯的範圍,有位退休的工程師,為了幫孫子修玩具,開辦了玩具醫院並推動環保教育。退休是人生另一階段的開始,都可以利用自己的長才,發展出另一片天空。讓每位長者都能終身學習。
2021.11.30 成人教育學研究
課程時間:2021.11.30 (二)
課程地點:A302
學系:終發碩一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課程內容: 成人教育志業的價值與創新
授課教授:吳明烈
學號:110409505
姓名:張芠寧
心得:
今天的課程分享了許多投入終身教育的工作者,中高齡退休後培養屬於個人或群體的能力,繼續就業,創造屬於自己的一片天。讓退休後的生活充實、有正能量。台中的不老食光樂齡餐廳,長者的服務讓顧客們感到賓至如歸。課堂報告組的同學的報告內容及舉例貼近生活,讓大家能夠透過周遭,認識原本不熟悉,認為不起眼的各行各業,其實都是每個人最重要的志業和人生價值。
最後的問題反思,透過討論,瞭解到夢想和日常生活也能作為第三人生。只要擁有熱情,能持續學習,都可以選擇作為志業。同學分享的,即使只是簡單的生活需求,亦可擁有其中的價值。
第十單元 成人教育志業的價值與創新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課程標題:第十單元 成人教育志業的價值與創新
課程時間:2021.11.30(二)
課程地點:A302 研討室
授課老師:吳明烈教授
報告同學:陳筠蓁、鍾玳玲
學系名稱:終發所碩一
學生姓名:詹琪美
學生學號:110409506
學習心得:
R.S.Peters 教育的規準是合價值性、合認知性、合自願性;從教育的專業發展成教育的事業或同步演變為教育的志業,也是需要不斷的終身學習而建立。成人教育志業的價值可由小而大,從個人、組織到社會;創新即是一種改變,不論是因應改變、創造改變或是領導改變,都要為了改善而改變,不要為了改變而改變;人才是組織創新的關鍵,如何幫助組織延攬重要且適當的人才,讓其在組織中發揮創新的能力很重要,讓天賦自由就是找出屬於你的天賦與才華,並散發熱情讓自己達到忘我的境界。美國學者吉姆·柯林斯(Jim Collins)在他的專著《從A到A+》(Good to Great)的研究結論:老闆對外的曝光率和知名度愈低,企業長期取得成功的可能性愈大。與隱形冠軍始終低調卻成功的論證不謀而合;專注平凡,成就不平凡,把許多不起眼的小事,做的比競爭對手還要好,機會有兩種因緣合和或是自行創造,今日所種下的因何時會開花結果不是你所能預測的,發揮做好品牌的極致表現,做好人、做好事及做好學問,加上內外三光普照相互輝映,用三不朽立德、立功和立言來發揮個人影響力,再配合關鍵十力專業力、創新力、執行力、學習力、變革力、人格力、人脈力、感動力、影響力以及永續力,感覺非常夠力。
老師分享的「打造屬於你的個人品牌」中,提到《了凡四訓》了凡四訓很強調行善積德之說法,所謂「立命」,就是我要創造命運,而不是讓命運來束縛我。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所謂『斷惡修善』,『災消福來』,這是改造命運的原理。改過之法,孔子說:「過則勿憚改。」如果有了過失,就不要害怕改過。積善之方,易經上說:積善的家庭,一定會有很多福份喜慶的事。
謙德之效,【書經說:滿招損呀!謙受益,自滿的就要招損害;謙虛的就會受到益呀!受到益。】所謂:「有德者保之,無德者失之。」記得最早看到此書時大約國中時期,只是隨手翻閱沒什麼感觸,今日再次翻閱時心中泛起漣漪,想起多年前曾經問過一位出家僧人,經書何以如此艱澀難懂,她告訴我現在不懂沒關係,你只要誠心唸誦將來有天就會豁然開朗得以明瞭。其實就是因緣成熟之際一切智慧俱足,將不言自明、了然於胸。
成人教育學研究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課程標題:第十單元 成人教育志業的價值與創新
課程時間:2021.11.30(二)
課程地點:A302 研討室
授課老師:吳明烈教授
報告同學:陳荺蓁、鍾玳玲
學系名稱:終發所碩一
學生姓名:賴孟真
學生學號:110409512
「打造屬於你的個人品牌」,口碑在職場裡是很重要的事,每個職場圈都很小,牽來牽去總是會遇到認識你的人,別人口中的你,是什麼樣子的呢?我們沒辦法掌控別人說出來的話,但可以決定自己的做事態度,和別人相處的善意,那和我們共事過的人應該也可以感受到我們的用心,當別人在打聽你這個人時,當然從口中出來的,都會是好話不會是壞話了。
我一直的從事教學這個職業,從鋼琴家教到國小的鐘點老師,再到國小的代理教師,待過不少的學校,看了很多不同類型的老師,有很多認真努力的老師,但也有不少打混摸魚的老師,在眾多老師裡,有教學多年始終如一認真教學的老師、等待退休乾領薪水的薪水小偷,這之中最要不得的是初出茅廬的老師,才第二年已經像老兵一樣,什麼都無所謂、什麼都沒差、什麼都有做就好。
國小老師這個職業,真的是要有奉獻的精神,說是「志業」也不為過,因為要照顧到學生的一切,生活起居,身心靈,家庭狀況,人際關係,雞毛蒜皮的小事都要管,所以沒有一定的教學熱誠,愛心跟耐心真的會待不下去,但是現在很多年輕老師都只把「國小教師」當成是一種領薪水的「職業」,世代的交替真的令人不勝唏噓啊!
110409519 吳宜娟
2021-12-01, 週三 19:57
2021/11/30成人教育心得
課程時間:2021.11.30(二)
課程地點:A302
學系名稱:110學年度發碩一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 教授
學生姓名:吳宜娟
學號:110409519
課堂報告:第十單元成人教育志業的價值與創新
報告同學:陳筠蓁 、鍾玳玲
今天報告的一開始,先讓我們了解到,什麼是「志業」、「事業」,對於名詞解釋介紹的很仔細,個人覺得一個人要先找到自己的興趣,然後從事相關工作成為事業,對於工作付出相當多的熱誠,且具備的專業的知識,慢慢的事業就會成了志業。
再來有分享到個人品牌,每個人都要好好經營自己,留給一個人好的印象,個人品牌的內涵主要展現在三方面,包括「做人品牌」、「做事品牌」、「做學問品牌」。在職場上,常會聽到學會做人比做事還要來得重要,職場上是一個的大團體,如果與人相處不好,事情做得再好,也是無法繼續留下來的。 生而為人,一生就是要不斷地好好經營,一有差錯,別人只會記住你所不好的部分,好的通常都記不住,其實還是有顛覆不好想法的時候,就是有機會與你相處,從相處中慢慢知道你的為人,藉此打破外在的謠言。一生中,需汲汲營營經營個人品牌,每個人都是帶有影響力的,有些只是你不自知,其實你也能默默的在影響他人。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課程時間:2021.11.27(六)
課程地點:中科R104/東海大學
學系:終發碩專班一年級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廖湘綺
學號:110436514
課程心得:
此週上午課程網路通訊原理講義,下午至東海大學走讀。
學習型社區的五共:
1.共同學習。2.共同享受社區生活環境3.共同得到各方關心之好處。4.共同快樂相聚在一起5.共同擁有相同之記憶。
「社區總體營造」首重造人,其核心價值強調由下而上、社區自治的概念,透過大家共同參與之下營造美好生活為目標。
維基百科查詢「社區總體營造」之名詞,該詞以「建立社區文化、凝聚社區共識、建構社區生命共同體的概念,來作為一類文化行政的新思維與政策」作為主要目標。主要目的是為了整合「人、文、地、景、產」五大社區發展面向,而產生出來的政策性名詞。
社區總體營造有四大支柱:造景、造人、造產、造人化,而這四大支柱主要是以"造人"為本質。
學習型社區會有四造:
1.造就優秀的社區人才。2.造就社區好景觀。
3.創造社區新產業。4.造就文化之傳承。
(造文化有三個很重要的要素,就是美景、美食和文化。)
人是社區的主體,成為有系統終身學習行動,並培養有反思能力與社區關懷的終身學習。